灌云县农业资源开发局1 灌云县水利局2 江苏连云港 222200
摘要:防水防渗施工一直是水利工程的重点内容,其施工效果将会对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以往的水利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单位采用的防水技术不当,导致工程质量普遍偏低,无法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严重削弱了工程效益,缩减了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不利于水利工程的长远运行。本文将论述水利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防水技术,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期全面提高工程质量,促进水利工程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建设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水利工程发生渗漏的几率。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渗漏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仍时有发生,这不仅给水利工程的安全性与质量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而且可能会给工程流域的人民生产生活带来隐患,造成经济损失与安全事故。
一、水利工程渗水的原因探究
(一)大面积渗水现象
在水利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如果出现大面积的渗水,一般情况下,渗水的部 位都位于底板。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许多施工人员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在进行 混凝土灌注之前,并没有对基坑水位进行处理,或是所灌注的混凝土各项指标没有达到施工要求。如此,混凝土的强度较低,且内部有许多较大的孔隙,为渗水创造了条件。
(二)施工缝处理不当
在水利工程建造与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部分。特别是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把控施工进度,保证连续作业,才有可能避免施工缝的出现。但在现实中,施工人员往往将混凝土的浇筑分为若干个阶段进行,导致施工缝的存在十分普遍,而施工人员往往忽视了对其的修补 与处理。所以,在水利工程投入使用之后,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现象。
(三)变形缝渗水
如果没有对止水带进行固定处理,那么它就会偏离原有的中心位置而无法发挥其原有的功能。此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将混凝土振捣密 实、平整,就很容易出现大小的孔洞或者是麻面现象,导致出现变形缝,引发渗 水问题。
(四)穿墙管设置不当
在进行电灌站泵房部分的施工过程中,须要将其与水利工程的主体部分连接起来,这时就要进行止水环焊接处理,而且必须确保焊接的密实,否则就会为渗水创造条件。此外,穿墙管周围也须要进行大规模的混凝土灌注,如果没有做到平整、密实,就会出现大小孔隙,这也是造成渗漏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水利工程建设的防水措施
防水措施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技术,其有效应用可以大大提升水利工程的建 设质量,助力其价值的实现。但在防渗施工技术应用之前,首先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防水材料的合理选用
现阶段,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兴的材料也不断涌现出来,它们有着不同的适用情况。所以,施工主体不能盲目地选择材料,应当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建设的周期,以及质量要求等要素,合理、科学地选用防水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堵”与“防”的有效结合
如果某一水利工程项目已经发生较为严重的渗漏问题,仅仅对其进行堵水 处理,或者采用一系列防水措施,只会是“治标不治本”。所以,在前期建设的 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根据后期可能出现的问题,选择合理的治理措施,做好充 分的预防工作,有效提升该工程整体结构的防渗性能。
三、防渗施工处理技术
(一)灌浆施工技术
(1)灌浆钻孔
灌浆所钻的孔必须是直孔,孔内部要平整、光滑。如果两个孔之间间距较小,应当做好测斜工作,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干扰。在进行灌浆之前,必须对孔内部进行全面的冲洗。可以采用压缩空气吹洗,或者是钻杆的方式,将其中无关物质冲出,确保混凝土与岩石的有效结合,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灌浆顺序
对于孔径小于10cm的钻孔来说,一般采用单级灌浆法进行灌浆,即从钻孔最深处开始,沿其内壁进行灌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方法的应用基础在于钻孔内壁上鲜有裂缝,具有较好的防渗性能。否则,应当采用逐段灌浆法。逐段灌浆法是在较大压力的作用下,自上而下进行分段的钻孔和灌浆工作。这种方法普遍应用于岩层破碎,或者是岩层倾角发育良好的地区,可以大大提升灌浆的质量与效率,保障项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应用的过程中,一般以3~5m为分段,钻孔后立即进行冲洗,待内壁干净后进行灌浆处理。
(二)堵漏防水施工技术
(1)点渗水施工技术
如果在工程的局部区域出现渗漏现象,一般进行简单的堵漏处理即可。可以选用防水性能较好的堵漏材料,将其平整、密实地涂刮在渗漏位置,形成全面的防水层,避免渗漏问题的扩大。
(2)大量渗水施工技术
如果出现了大面积的渗水现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部、分区的处理。具体来说,如果渗水量过大,可以进行埋管注浆处理,从而确保注浆的稳定;如果渗水量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一般采用堵的方式对渗水部位进行防水层的构造。
(3)变形缝渗水施工技术
对变形缝渗水问题的处理,工艺比较复杂,施工难度较高。施工人员必须要重视进度的把控,合理安排每个环节开展的时间,将“堵”“注”“嵌”“涂”“压”等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套系统、科学的施工方案。
(三)防渗墙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防渗墙技术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也成为影响工程整体防渗性能的关键因素,相关主体应当从以下点入手,进行防渗墙的构建与完善。
(1)薄形抓斗
这一手段在当前水利工程的防渗处理中应用十分广泛,在其应用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的范围必须保持在30cm左右才能确保施工的有效性。其次,由于这一手段在不同环境中有着差异显著的应用效果,所以在应用之前,必须要全面观察周围的施工环境,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改善。最后,该手段的应用涉及到许多辅助的工艺,须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应的程序,合理安排混凝土灌注、泥浆护壁修建,以及土方开挖等环节的进度,做到有序、高效进行。
(2)多头深层水泥施工技术
这种施工技术的应用以水泥浆体的搅拌为主要方式,对于防渗墙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具体来说,应当注重对其搅拌深度的控制,严格处理已经出现或者有可能出现渗水问题的土层。这一技术的应用,一般以水泥浆体为主要载体,施工人员将这一材料先由内向外进行灌注,然后在充分搅拌之下,形成坚硬的水泥桩体,有效抵挡水分的渗漏。值得注意的是,施工最好以沙土为主要环境,能更好地发挥这一工艺的价值。
四、结论
防渗技术的使用深刻地影响着水利项目的建设质量,进而影响其价值的发挥。相关主体应当注重防渗技术的选择,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防”“堵”“疏”等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切实提升项目整体的防渗性能;注重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管控工作,确保所使用的施工材料都符合施工标准;重视对施工工艺以及技术的监管,确保其科学性与可行性;加大后期的维护、检修力度,有效提升工程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随善园.水利工程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202+205.
[2]陈爱兵.试论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09):147-148+154.
[3]张海峰.水利工程防水堵漏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3):54-55.
论文作者:颜义仕1,穆道利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防渗论文; 这一论文; 防渗墙论文; 钻孔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