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湖南 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探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确诊为ACS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吡格雷组(n=56)和替格瑞洛组(n=56)。氯吡格雷组给予300mg氯吡格雷负荷量治疗,
替格瑞洛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好转率和控制症状的平均时间、血液流变学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好转率98.2%高于对照组好转率71.4%,P<0.05。观察组控制症状的平均时间、血液流变学改善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治疗AC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更高的安全性,效果优于氯吡格雷。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替格瑞洛;氯吡格雷;临床对照试验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目前临床心血管疾病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也是当今全球造成心血管疾病病人死亡增高的最主要因素之一。ACS发病机制中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防治ACS的关键性治疗措施。氯吡格雷是一种前体药物,在肝脏代谢酶的激活下转变为活性代谢物才具有生物效应[1]。有研究表明,30%的病人对氯吡格雷存在药物抵抗[2],使得心血管不良事件复发等风险增加。替格瑞洛是一种非前体抗血小板药物,无须经肝脏代谢激活直接发挥抗血小板作用[3]。因此,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以下研究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确诊为ACS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6例,女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吡格雷组(n=56)和替格瑞洛组(n=56)。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同分类患者数(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既往脑血管病、既往心肌梗死、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Killp分级和多支血管患者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治疗方法
氯吡格雷组给予300mg氯吡格雷负荷量治疗,并给予100mg阿司匹林服用,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服用3个月,75mg/次,1次/d。替格瑞洛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给予180mg替格瑞洛负荷量治疗,并给予100mg阿司匹林服用,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服用3个月,90mg/次,1次/d[4]。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好转率和控制症状的平均时间、血液流变学改善时间。
显著好转: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处于正常范围,症状消失;好转: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达到50%,症状好转;无效:症状、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情况均无改善。好转率=显著好转、好转百分率之和[5]。
1.4统计学方法
建立Excel数据库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软件工具SPSS20.0,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且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好转率比较
观察组好转率98.2%高于对照组好转率71.4%,P<0.05。如表1。
2.2两组控制症状的平均时间、血液流变学改善的时间比较
观察组控制症状的平均时间、血液流变学改善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ACS病情凶险,发病率及死亡率都非常高,其病理生理机制是各种因素(机械或自发因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从而使血管内皮下胶原暴露于循环血液中,引发血小板黏附、聚集及活化,释放ADP,而ADP又会诱导更多的血小板聚集,激活血小板凝血瀑布反应,最终形成血栓,进而导致冠状动脉发生局部的或者完全闭塞[6]。该病严重的威胁着病人生命健康安全,及阻碍病人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加大对该病临床治疗的研究,有着积极意义[7]。X
氯吡格雷属于噻吩吡啶类化合物的衍生物,可以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P2Y12结合,且该过程不可逆。氯吡格雷可以减少ADP结合位点,进而阻断ADP对腺苷环化酶的抑制作用,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但其必须经生物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才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故其存在起效缓慢、作用不可逆、出血风险高等局限性。并且氯吡格雷属于前体药物,必须通过肝细胞色素P450酶活化产生的代谢产物才能抑制血小板,由于人体肝脏CYP2C19基因的多态性,部分患者对氯吡格雷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现象[8]。替格瑞洛是ADP受体P2Y12受体抑制剂,属非噻吩吡啶类药物,非前体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P2Y12受体,而且口服吸收速度快,并且替格瑞洛抑制P2Y12受体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可降低出血风险[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好转率98.2%高于对照组好转率71.4%,P<0.05。观察组控制症状的平均时间、血液流变学改善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替格瑞洛治疗AC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更高的安全性,效果优于氯吡格雷。
【参考文献】
[1]Husted S,van Giezen JJ. Ticagrelor:the first reversibly binding oral P2Y12 receptor antagonist[J].Cardiovascular Therapeu -tics,2010,27(4):259 --274.
[2]Mijajlovic MD,Shulga O,Bloch S, et al . Clinical consequences of aspirin and clopidogrelresistance:an overview[J].ActaNeu -rologicaScandinavica,2013,128(4):213 --219.
[3] Zhu K,Fu Q,Zhang N, et al . Pre PCI medication using clopi -dogrel and ticagrelor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 -cardial infarction[J]. 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 -cological Sciences,2015,19(23):4636-- 4641.
[4]李钟敏.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对比[J].社区医学杂志,2018,16(7):49--51.
[5]郭旋,韩清华,王磊.我国应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与安全性的 Mate 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4):464--468.
[6]NGUYEN TA,DIODATIJG,PHARAND C.Resistance to clopidogrel: areviewoftheevidence[J].JAm CollCardiol,2005,45(8):1157--1164.
[7]刘小熊,夏豪,张琰,等.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4):396-399.
[8]LOMBO B,DEZ JG.Ticagrelor:theevidence for its clinical potential asan oralantiplatelettreatmentforthe reduction ofmajoradverse car-diaceventsinpatients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Core Evid,2011(6):31--42.
[9]]STEG PG,JAMES SK,ATAR D,etal.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of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ST segmentelevation[J].EurHeartJ,2012,33(20):2569--2619.
论文作者:王国立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格雷论文; 血小板论文; 综合征论文; 时间论文; 血液论文; 症状论文; 受体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