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资本论》“上升”的模式及其意义——驳《资本论》“过时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论论文,意义论文,模式论文,简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涌现出许多新事物,也遇到了不少新问题。由于对这些新事物、新问题理论研究的缺乏,加上国际上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波折和西方一些理论观念、思想意识的涌入及其影响,致使有些人对马克思《资本论》的作用产生了怀疑,甚至有人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过时了,[1]这是完全错误的。此文就本人学习《资本论》所领悟的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模式及其实践意义,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
众所周知,《资本论》是马克思在认真清理以往人类的理论成果,尤其是以往的经济学说,具体考察资本主义的社会现象,特别是经济现象的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成功地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创造性地将现存的经济范畴具体化、合理的经济思想系统化,花费毕生精力而成就的一部科学巨著。这部科学巨著既蕴涵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一系列重要理论,又显示了马克思对辩证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的高超运用及其卓著成效,从而具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资本论》不仅本身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产物,而且又是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的范例。目前的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正面临着一个亟待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问题,深入探讨《资本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我们的理论研究及其它实际工作中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普遍运用的一种基本的逻辑方法。具体表现在:
首先,《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就是从“资本”这一抽象范畴展开,上升到各个不同层次的具体而实现其整个逻辑行程的。《资本论》以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作为考察对象,旨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2]阐明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作为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来考察,从本质上揭示了资本的生产过程,阐明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最深层的结构;也是资本的最普遍的规定性。《资本论》第二卷,马克思把资本的流通过程加了进来,剩余价值的生产只是作为资本循环、周转和一个环节来考察,阐明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在这一层次上,马克思对资本的分析,从纯粹的本质进入到表层的领域,使资本的普遍性向特殊性转化。到了《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则是从资本的总体运动过程所呈现的各种具体形态来考察,阐明了资本在社会上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亦即阐明了剩余价值的分割问题。到这里,马克思对资本的分析,从生产和流通的抽象统一,通过诸多中间环节,达到了现实统一的形式,实现了“表层”和“里层”的结合。资本的普遍性(抽象)转化(上升)到了个别性(具体)的程度。通过这样一步步“上升”,使《资本论》成为“一个艺术的整体”,从理论上完整地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流通和分配相统一的总过程。
其次,《资本论》第一卷的内容也都是从“资本”这一抽象的范畴展开,上升到某一层次的具体而构成的。如《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以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为考察对象,旨在阐明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第一卷的前面部分,马克思从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条件出发,通过考察“商品”、“货币”、“资本”及其转化,阐明了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和剩余价值的来源。接着,马克思从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过程出发,通过考察“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及其关系等,阐明了剩余价值生产和具体方法,从生产领域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和剩余价值的来源。最后部分,马克思从剩余价值生产和一般历史发展出发,通过考察资本主义连续的剩余价值再生产过程,阐明了资本的积累及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趋势,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代替的客观必然性。第一卷就是这样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展开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它自成一体,相对独立于《资本论》的理论体系之中。
再次,从《资本论》的具体章节中也能领悟到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的运用。
如《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一章,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的细胞“商品”为考察对象,旨在阐明劳动价值论,揭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所体现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在本章安排四节内容,就是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矛盾分析过程,逻辑地推论出商品经济内在的矛盾运动。第一节考察了商品的二因素及其关系,阐明了商品的价值规律,并揭示出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接着第二节就考察了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章明了重要的劳动价值理论。第三节则是通过对价值形态发展过程和货币职能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商品的内在矛盾,阐明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第四节则是在前三节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揭示了商品的内在矛盾——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矛盾,以及价值的本质——被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通过这样一步步的分析,使“商品”这个概念由抽象上升到了具体。
(二)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对“资本”论述的全过程,正象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所描述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全过程:“正如从简单范畴的辩证运动中产生群一样,从群的辩证运动中产生系列,从系列的辩证运动中又产生整个体系。”[3]我们可以用抽象化的方法将其思维模式描述如下:
从模式图可以看出,马克思《资本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全过程,可以划分为如下四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也是最低层次,是每个范畴(即基本概念)都要经历的一个从抽象水平的范畴上升到具体水平的范畴的过程。如《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所论述的“商品”这个范畴,马克思先从简单的规定出发,逐步地展开“商品”内所包含的多样性内容。如前所述:马克思在第一节先揭示了商品具有的二因素,第二节就揭示了决定商品二因素的劳动的二重性,……通过一步步地“上升”,到最后一节,当人们能够根据商品价值形式的各种变化,把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等在思维中统一起来,从而认识商品拜物教的秘密时,人们思维中的“商品”概念就上升为表现出多样性规定统一的具体概念了。在《资本论》中,“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每一个范畴都经历了这样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过程。
第二个层次,是分别把若干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范畴,按照一定顺序综合为思想群。如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把上升为具体的“商品”、“货币”、“资本”等范畴有机地综合起来,构成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的思想群;把上升为具体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等范畴有机地综合起来,构成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具体方法和思想群;把上升为具体的“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等范畴有机地综合起来,构成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后果的思想群。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中,也都包含了这样许多个由范畴的辩证运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而构成的思想群。
第三个层次,是分别把若干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想群有机地综合起来,构成思想系列。如《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把所构成的“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的思想群”、“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具体方法的思想群”及“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具体后果的思想群”有机地综合起来,就构成了描绘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生动画面的思想系列。同样地,《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也分别构成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实现的思想系列”、“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分割的思想系列”。
第四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是把若干不同的思想系列有机地综合为一个思想体系。如前所述,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把第一卷构成的“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思想系列”、第二卷构成的“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实现的思想系列”、第三卷构成的“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分割的思想系列”,遵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原则有机地综合在一起,构成了《资本论》的完整思想(理论)体系,从而完成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全过程,使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及其规律在理论上逻辑地再现了出来。
(三)
以上分析表明,在《资本论》的逻辑体系中,各个范畴、思想群、思想系列的自身内容以及前后顺序的排列,都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客观必然性及人们对这种必然性认识的深度和层次,也完全符合人们的认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过程。因此,学习《资本论》不仅能使我们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的认识由抽象上升到具体,而且能使我们学到马克思运用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并且,学习和运用《资本论》中马克思所运用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从事各种实践活动。譬如:
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形成科学概念。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形成科学概念,就要把事物作为思维中的具体再现出来。实际上,我们最初在思维中形成的关于事物的认识,常常是抽象的,要达到思维中的具体,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可以借助于《资本论》中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模式,形成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想体系”。该“思想体系”就应包含诸如事物自身特点、事物存在条件(原因)、事物发展趋向等“思想系列”。而对每一“思想系列”,如事物自身特点的“思想系列”,又应包含诸如事物性质、事物种类、事物形状、事物功能、事物与外界关系等“思想群”。同时,每一“思想群”。如事物功能的“思想群”,还应包含反映每种具体功能的有机综合起来的若干“范畴”。这样,我们的认识就可以把握事物的多样性规定,使认识由抽象上升到具体,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科学概念。
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科学理论体系。任何一门科学,在其形成过程中,当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科学概念以后,都必然会面临一个如何将其有机结合起来而构成理论体系的问题。《资本论》作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产物和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的典范,贯穿于其中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模式为任何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指出了一条科学的逻辑途径。因此,学习《资本论》,借鉴马克思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思维模式的成功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
它也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实际生活或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并要在实践中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对问题的认识由抽象上升到具体,形成关于特定问题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应包含诸如问题的特点、问题存在的原因、问题解决的途径等“思想系列”。因为问题本身会有多种特点、多种存在的原因和多种解决的途径,因而每一“思想系列”之中又应包含若干个“思想群”。同样,因为问题的每个具体特点、具体存在原因、具体解决途径中又都会有自身的丰富内容,因此,每个“思想群”中都应包含若干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范畴”。由此可见,学习和运用《资本论》中马克思所运用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去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
它还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地制订工作计划,有效地开展工作。因为,任何工作计划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思想体系”,其中都应有诸如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工作步骤、时间安排、具体措施、基本要求等“思想系列”。这些“思想系列”的排列顺序也需要遵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原则来安排。如人们首先要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开展该项工作的根本目的和应遵从的原则。指导思想是贯穿于整个工作计划的始终的,又是最一般、最抽象的,因而要排在整个工作计划的最前面。人们明确指导思想,总是为了能实现一定的基本任务,且基本任务要体现指导思想,显然,基本任务比指导思想具体、特殊,因此基本任务要排在指导思想的后面。同理,对每个“思想系列”中包含的“思想群”及其“范畴”,也都应遵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原则,以便能使计划明确、具体、便于操作,从而实现工作计划的科学性。因此,依据《资本论》中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出科学的工作计划,以便于有效地开展工作。
以上叙述说明,《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模式是思想实现上升,实现具体化、体系化的一个基本模式。它对我们认识事物、形成思想体系以及考虑问题、开展工作等都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学用这种思维模式,可以使之成为我们认识对象的具体性、形成思想系统性的正确思维方法。因此,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其它理论与方法一样,我们应当认真地学习,很好地掌握《资本论》中马克思所运用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模式,以便自觉地以此为指导,更好地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实践活动。
事实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所讲的,我们应“坚决反对那些根本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4]那种把《资本论》仅归结为讲阶级斗争、或以从《资本论》中找不到说明现实问题的现成答案为由,认定《资本论》过时了的观点,都是不符合实际的。毋庸讳言,《资本论》中某些具体结论可能失去了其作用条件,并且对一些现实问题可能“在《资本论》中是找不到现成答案”,但不能因此而认为《资本论》过时了,尤其不能否定《资本论》在方法论上的普遍意义。包括《资本论》等经典著作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和世界观,代表了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与追求社会进步的愿望,科学地阐发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客观地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成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做好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把《资本论》归结为只在讲阶级斗争进而加以否定,是对《资本论》博大精深的理论宝库的歪曲;企图在《资本论》中直接找到解释任何现存问题的现成答案,找不到就加以否定,是一种教条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幼稚者的蒙味”[5]。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资本论》中没有论及的新事物、新问题的出现是必然的。实践要求我们的,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即新问题),以促使新生事物的生成,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还有,对西方的各种理论、思想,我们不能盲目地崇拜和遵从,而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作具体分析。比如有的人谈起西方经济学著作与《资本论》之比较,对西方经济学多有褒词。诚然,西方经济学在关于宏观的政策的研究,关于微观的生产经营管理的研究,关于市场机制的研究以及关于经济学中数学应用的研究等方面,是有些我们可资借鉴的东西,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地吸收、利用,但不应因之无度夸大它的作用而贬低《资本论》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资本论》与西方经济学,如萨缪尔森和凯恩斯的著作相比,二者研究的出发点就不同,因而选择的角度也不一样,内容更不相同。从根本上说,《资本论》旨在揭示资本主义的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阐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因而它侧重于从质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现象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西方经济学著作旨在为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辩护,为资产阶级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提供理论和方法。因而它侧重于从抽象假定出发,从量(即与资源配置、资源利用等有关的数量关系)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运动过程中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不能被西方经济学的辩护术所迷惑,并且要充分认识马克思《资本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同时,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也根本不同,我国所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当然不能把西方经济学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注释:
[1]《新华文摘》1985年第12期,第39页;1986年第8期,第44—4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0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7页。
[4]《新华文摘》1994年第1期,第2页。
[5]《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20页。
标签:资本论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论文; 剩余价值理论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科学思维论文; 剩余价值规律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本质与现象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科学论文; 思维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