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上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_蒋哲

太和县人民医院CT室 安徽太和 236600

【摘 要】目的 探析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疑诊或诊断为冠心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SCTCA)检查,将CAG作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分析SCTCA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诊断符合率等。结果 SCTCA共显示病变血管194支,其中前降支(38.1%),各类斑块中钙化斑块数量最多(43.33%),斑块主要为稳定型(54.6%),不稳定型(4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402,P=0.0676);SCTCA诊断冠脉狭窄≥50%的灵敏度为94.55%,特异度为94.99%,阳性预测值为81.97%,阴性预测值为98.64%,诊断符合率为94.90%,CTCA和CAG诊断冠心病的差异不显著(χ2=2.7934,P=0.0947)。结论 SCTCA在早期预测及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具有极为重要应用价值,是一种可靠且安全的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诊断;多排螺旋CT成像;冠脉造影

冠心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则会引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由此,临床上早期预测和准确诊断对于及时制定有效地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1]。目前,临床上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为冠脉造影,但是其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费用昂贵,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技术的不断完善且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无创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等优势深受广大医师和患者的认可[2]。本研究探究多排螺旋CT在冠脉中的诊断价值,现将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所选的80例病例均于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随机选取的疑诊或者确诊为冠心病患者,患者入院后行多排螺旋CT检查,在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男性56例,女性24例,年龄36~85岁,平均年龄64.8±14.7岁。入选患者均有明确的冠心病史,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典型或者不典型胸闷、心悸、心绞痛、胸前区不适感以及活动受限等,排除心房震颤、心律不齐、室性早搏以及造影剂过敏等患者,均可以正常行多排螺旋CT冠状成像以及冠脉造影检查,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相关协议,自愿接受检查并参与参与本次研究。

1.2 检查方法

1.2.1 检查前处理

保证受检者的临床护理,让其处于较适宜的检测状态。检测前给予药物干预,心率>70次/min受检者于检查前1~2h口服50~100mg倍他乐克,控制心率<70次/min;指导并帮助患者行屏气训练,深呼吸后屏气,按照指令进行呼吸;另外给予患者个性化心理干预,并讲解检查过程中注意事项等。

1.2.2 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

在检查前做碘过敏试验,经前壁静脉注射2ml碘海醇(370mgI/ml),如无任何不适,则判定为阴性,可行增强扫描。随后行前瞻性心电门控轴扫描,参数:电压120Kv、电流800mA、层厚0.625mm、层距0.625mm,Pitch值为0.16/1,FOV=250mm。连接好心电导联。根据扫描部位不同采取不同的扫描方式,从气管交叉下方10~15cm处开始扫描到心脏膈面,扫描时间为2s,矩阵为512×512。先平扫后增强扫描,在行增强扫描时通过埋置于肘前静脉的18G套管针注入70~80ml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控制流速约为5.0~5.5ml/s,在升主动脉根部密度达到阈值时触发扫描,扫描的范围则根据钙化积分扫描显示的冠脉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扫描完成之后将所得的数据进行薄层重建传到工作站,利用平面重建、曲面重组、容积在线技术等进行后处理,应用血管分析软件评价患者冠脉狭窄及闭塞程度。参照美国心脏病协会冠状动脉15节段划分法进行分析[3],只评价I和II级血管节段。在1周内,所有患者采用多功能造影管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定量测量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采用国际通用的目测直径法[4],轻度<50%,中度50~69%,重度70~99%,闭塞>99%。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0例患者共观察和分析320个血管分支包括右冠状动脉(RCA)、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其中12支血管为III级图像质量,不参与本次评价,详见表1。SCTCA共显示病变血管194支,其中LAD最多占38.1%,各类斑块中钙化斑块数量最多,共计84支占43.33%,斑块主要为稳定型,共计106支占54.6%,不稳定型为4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402,P=0.0676)见表2;80例患者共计1200节段,除去因图像质量为III级或血管直径<1.5mm以及解剖结构缺如等不参与评价的160节段,提供优良分析1040节段,SCTCA诊断冠脉狭窄≥50%的灵敏度为94.55%,特异度为94.99%,阳性预测值为81.97%,阴性预测值为98.64%,诊断符合率为94.90%,CTCA和CAG诊断冠心病的差异不显著(χ2=2.7934,P=0.0947)见表3。

3 讨论

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扫描快,经过多层处理的图像更加精细,其避免了冠脉造影检查的创伤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能直接对患者进行扫描而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在检测过程中操作较为简单,安全性高,能精确的检测冠脉主干以及各个支干的病变情况,同时避免了常规检测对冠状动脉的损伤和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5],被临床广大医生和患者认同接受。但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其仍具有一定的不足,其对慢性闭塞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不高[6]。

本研究结果显示,SCTCA诊断冠脉狭窄≥50%的灵敏度为94.55%,特异度为94.99%,阳性预测值为81.97%,阴性预测值为98.64%,诊断符合率为94.90%,CTCA和CAG诊断冠心病的差异不显著(χ2=2.7934,P=0.0947)。

综上所述,SCTCA在早期预测及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具有极为重要应用价值,是一种可靠且安全的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里,张伯民,施凯耀等.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3):506-507.

[2] 宋鹏,王曙霞,汪晶晶等.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2):137-139.

[3] 余静,李旭.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2,33(5):527-529.

[4] 王立学.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2,23(17):84-86.

[5] 袁远.双源CT冠脉CTA在冠心病中的诊疗价值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2012.

[6] 李慧君,杨明.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学,2012,40(3):255-258.

论文作者:蒋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0

标签:;  ;  ;  ;  ;  ;  ;  ;  

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上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_蒋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