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教女的故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冰心论文,故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女孩子
吴青是著名作家冰心的小女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北京市人大代表。她还是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董事、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妇女发展专家、全球妇女基金会董事。由于她对推动法制建设和维护妇女权益做出的特殊贡献,2001年获得“亚洲诺贝尔奖”——拉蒙·麦格赛赛公共服务奖;2003年被旋瓦布基金会选为“世界杰出社会事业家”。
吴青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与母亲冰心从小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吴青出生那年,日寇的铁蹄践踏了北平。因为不愿做亡国奴,1938年9月,母亲冰心和父亲吴文藻带着儿女们来到昆明,后来又举家迁往四川重庆。
吴青在重庆度过了她的幼年和少年时期。母亲常说:“淘气的女孩是巧的,淘气的男孩是好的”。吴青是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子,不爱闷在家里死读书,总爱在青山绿水间奔跑嬉戏。母亲就给她织一件鲜亮的红毛衣,远远地望着那个可爱的跳动的小红点,也好随时都能把她召唤回来。
冰心一面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成长,一面也把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一点点播进他们幼小的心田。吴青记得哥哥姐姐去上学时,母亲总是教她歌谣,给她讲故事。她最喜欢听母亲讲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了。母亲给她讲,从小失去母亲的大卫·科波菲尔是怎样生活,怎样成才的。小主人公和他姑姑的善良,对幼小的吴青影响很大。直到过了花甲之年,她都忘不了那些动人的情节。
冰心常对女儿讲,你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女孩子。你自己做事要自己承担责任。吴青说,这是母亲对她最重要的影响之一,使她从小就不觉得自己比男孩子差,只要奋斗就能成功。母亲还教她对大自然,对一切生命要有爱心。有一阵子,吴青和男孩子一起逮麻雀玩,母亲就问她:“天黑了你最爱找谁?”她说:“我最爱回到妈妈身边,妈妈的怀抱最暖和了!”母亲说:“你想没想过,小鸟也要找它妈妈呀!”从此吴青知道了,应该善待他人,不要总想着自己。她学着父母的样子,注意保护环境,从不随地乱扔东西,从不随便摘花拈草。在母亲鼓励下,她养过小鸡小鱼,也养过小猫小狗,通过给小动物们喂食喂水,照料它们一点点长大,培养了自己对其他生命、对社会的责任心。小学一年级时,学校号召为抗战将士募捐。小吴青找到那些有钱的大户人家,向他们宣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在这个泼辣的小姑娘伶牙俐齿的劝说下,人们纷纷慷慨解囊。结果,小吴青是全班为抗战募捐最多的。
母亲的家教,吴青印象最深的,还有要做老实人,说真话。
家中有个饼干盒。战时困难,妈妈规定一个孩子每天只能吃两块饼干。一次小吴青偷偷多吃了饼干,还不肯承认,妈妈就罚她用肥皂刷牙洗嘴。妈妈用这种方法让吴青明白:在学习知识之前,最紧要的是先学会做人;而做人,最紧要的是一个“真”字。
还有一次,吴青骂了一位聋哑小孩,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狠狠地骂了她一顿,说你这种做法比杀人还狠!说完,倒一杯奎宁水让女儿喝下去。冰心对儿女一向慈爱,家中气氛民主,从不压抑小孩子的个性。但发现孩子说假话、欺负人时,却要给予严厉的教训。晚年时吴青回忆说:妈妈知道奎宁水是喝不坏人的,但那苦味却让我记住了一辈子。她让我懂得,要尊重人,尊重每一个人,无论他的社会地位如何。不能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尤其是有生理缺陷的人……
从小学到中学,吴青都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她不死用功,但各门功课学得都不错。她爱运动,爱打球,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老年。她60岁时还参加过篮球比赛,70多岁了还每天坚持慢跑。这使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生气勃勃地从事教学和各项社会活动。
吴青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组织能力。高一暑假,她见民院宿舍大院里的孩子无人管理,有的男孩没事就用弹弓射路灯,招惹事端,就向学校借了两间房,把那些小学、初中的孩子们都召集起来。她让每人从家里带两本书,搞了个小图书馆,还组织了歌咏队、舞蹈队、乒乓球队,把个暑期活动搞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她成了大院里的“孩子头”,弟弟妹妹们都佩服地叫她“大姐”。
高中毕业该考大学了,学什么专业呢?周总理对冰心妈妈说:“中国需要外语人才从事外交工作。”就是这句话使吴青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学习,从此与英语结缘。
吴青毕业后留校任教,那年她还不满29岁,却赶上了“文革”。家中被抄,妈妈冰心和爸爸吴文藻脖子上被挂上黑牌子,罚跪挨斗。吴青也经历了大大小小近80场批判。经过这场浩劫,她更加懂得民主、法治对一个国家是多么重要。她是一个备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但作为冰心的女儿,她不仅要教好英语,还要为人民多做点事情,为推进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尽一个公民的责任。因此,她想当一名人大代表。这个梦想在1984年实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选区选举她为海淀区人大代表。4年后,她当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至今,她已连任六届海淀区人大代表, 四届北京市人大代表。
在吴青当选海淀区人大代表当天,母亲送给她一本红底烫金封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她说:“如果你真想当好人大代表,就要敢说真话。”冰心曾是全国人大代表。吴青懂得,当人大代表,就是要继承父母那一代知识分子追求民主、科学、法治的精神。
吴青把家中的电话号码向全社会公开,还设立了每周定期的选民接待日。只要是北京市居民,遇到了被人侵权的烦心事,都可以向她倾诉,得到她的帮助。她成天为选民的事奔波、忙碌,全家人,包括小保姆都帮助她接选民的电话,有时为一件事她要打四五十个电话给相关人员。帮百姓办事就要花钱,电话、传真、信件、路费……每年很少的一点经费根本不够用,吴青就贴进自己的工资。当人大代表20多年来,数不清她为人民解决了多少难题,做了多少实事。
但有的时候,说真话,为群众维权也是不容易的,会得罪人,有时还会受到威胁。冰心支持女儿:只要是对的,就要坚持。当得知女儿在一次人代会表决中投了惟一的一张反对票时,冰心抄录林则徐的一句话鼓励女儿:“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给作为市人民代表的爱女吴青。”意思是说,只要是对国家和人民有利的事,怎能因为个人的利害得失而不去做呢。
看到边远贫困地区的农家女受不到教育,生活非常艰苦,吴青创办了一所公益性的农家女学校。校舍设在昌平,学校门口的影壁正面书写着母亲冰心的话:“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吴青和志愿者们从最贫困的地方选来一批批农村姑娘,免费教她们学文化,学各种谋生的技能,帮助她们改变自己的命运。
办“农家女学校”需要资金,母亲《冰心全集》的十万余元稿费是她得到的第一笔捐款。冰心晚年见女儿成天为大家的事操劳,忙得顾不上家,曾和她开玩笑说:“你去为人民忙去吧,妈妈不是人民。”母亲的理解,使吴青越干越有劲。
吴青说:“妈妈常给我讲,我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人帮助过我,我是社会的人,理应回报社会。我父母对名利看得很淡漠,妈妈说人死了什么也不带走,但是你能留下你的人格、你的品格。我父母都是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们把社会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我父母的影响对我的成长至关重要,我是在走母亲所走的路……”
原载《少年儿童研究》(京),2007.4.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