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历史沿革及其启示_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历史沿革及其启示_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理论论文,启示论文,评价论文,思想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07)07-0024-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① 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和重要保证。从2006级大学生开始,全国普通高校全面实施“05”课程方案,随着课程新方案的实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就产生了对课程方案及其实施进行评价的问题,比如教材评价问题、教学评价问题、成绩考核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现实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包含着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因而不仅需要在经验的层面上去讨论和回答,而且需要在理论的层面上去研究和解答。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有历史、现实、理论等多重视角。从历史的视角开展研究是一项基础工程。这就是说,必须通过总结课程评价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课程评价的理论、模式和方法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从而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质量提供历史依据和借鉴。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历史演进

考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的发展历史,应当着眼于课程评价本身发展变化中的一些重大的、标志性的事件或现象。据此,我们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起步阶段。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得以迅速建立和逐步完善,课程评价也就得以初步形成和逐步开展,特别是学生学习成绩的考试、评定开始实现规范化。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干部学校的课程评价实践。当时,评定学习成绩采用的标准是: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解决中国革命中的具体问题。后来,建国前夕解放区的高校也开展了一定的课程评价活动。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国后高校课程评价逐步制度化、规范化。1950年10月4日,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指出:“高等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评定学生成绩以理论学习为主要标准,由教员负责评定,同学们可漫谈讨论,提供意见,不要一般地采取民主评定的方式。”② 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体系基本建立,对课程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基本建立后,政治理论课的考试评分出现了重死记与背诵、轻理解与运用的不合理现象。1956年8月,高等教育部对此专门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考试评分问题的意见》。《意见》指出,正确的考试方法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样,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教师要注意测验学生理解和运用理论原理的能力,要根据这种正确的考试结果来评定成绩。高等学校课程的考试考查,是检查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结合学生平时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和学习态度的实际表现来评分,是不恰当的。学生中的思想意识和作风上的问题,应在学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加以解决。③

上述文件精神确定了合理的考试制度,制定了正确的评价标准,从而推动了学习成绩评价的发展。但是,如何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根据高等教育部所作出的规定,当时的考试原则上采取的都是口试的方式,口试及其追问具有灵活性、针对性、简易性等优点,但也存在试题量偏少、主观性强等明显的缺陷,后来的课程评价必须对此加以回应。

第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1956-1976年),这是课程评价的曲折发展阶段。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逐步正规化、定型化,但也有一些曲折。与此相应,课程评价虽然也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但总的说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学生学习成绩的考试评定、思想品德的鉴定在曲折中发展较快。

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初期,高校开设了社会主义教育课程,开展了相应的课程评价。这时的课程评价依然集中于学生评价这一范围,一开始学生成绩评定和思想政治品德鉴定混在一起,后来二者逐步分离。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必须改变政治教育中脱离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脱离具体教育对象的教学方法,评判学生学习成绩的时候,应当把学生的政治觉悟放在重要的地位,并且以学生的实际行动来衡量学生的政治觉悟的程度。在鉴定学生的时候,要首先注意政治觉悟的程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注意课内学习的成绩。④

1959年以后,教育大革命的高潮过去,原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逐步恢复,经过1961年的调整还有所发展。这时的课程评价在坚持评定和鉴定分离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定性的鉴定,评定则逐步表现出“左”的倾向。1961年7月2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1961—1962年度上学期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安排的几点意见》⑤,规定考试应根据试卷评分。试题要求做到既能测验学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又能测验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应该另作鉴定。鉴定每年一次。1964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批转下发《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⑥,指出今后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应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国内外阶级斗争和自己的思想改造,坚决反对背诵条文。考试前应当把试题发给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和准备。也可以由学生自选题目,写学习心得、思想小结,代替考试。从此以后,课程评价进一步向“左”转。

“文化大革命”时期是课程评价发展最曲折的时期。从1966年到1969年,全国高校由于停课“闹革命”,正常的课程评价不存在了。1970年,高校开始恢复招生,开设政治课。但是,政治课的指导思想错误,培养目标片面,社会上“假大空”流行,不可能有科学的课程评价。课程教学活动常常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考试制度被废除,实际上也没有开展课程评价。没有科学的课程方案,没有合理的课程评价,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收到真正的效果,甚至起到不好的作用。这一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其评价的历史,教训深刻,后果严重。

第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期(1976-1992年),这是课程评价在恢复重建基础上的改革和创新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批判“两个凡是”,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此我们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改革也呈现出了新形势和新局面。与此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迅速恢复、巩固、提高和创新。这一阶段,评价对象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在学生学习成绩的考试、评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学生思想品德考核鉴定、教师职称评定、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等方面有所创新。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急需恢复和重建。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的恢复和重建,课程评价中的学习成绩的考试评定初步走上正轨,并和学生政治表现鉴定正式分离。1980年7月,教育部颁发的《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对考试考查制度作出了严格规定⑦。198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⑧,标志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全面启动,“85”课程方案开始形成。《通知》指出:考试制度也要进行改革。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应用能力,学生的学习成绩应当结合他们的考试结果和平时的学习运用情况来评定。

随着考试评定改革创新的进行,教师评价改革创新也逐渐展开。1986年3月,国家教委发出的《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的意见》指出,评定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主要是考察教师的教学效果,考察教师转变学生思想的本领,同时也要考察教师的科研成果。凡是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专著、教材、论文、电教片、学术资料及教育学和教学法研究成果、调查报告等,都可以作为评定职称的科研成果。同时,应设置马列主义学科评议组。⑨

20世纪80年代,国外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从各种渠道传入我国,高等教育战线开始进行教育评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不例外。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管理部门要定期对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1990年11月,国家教委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这些政策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1991年8月3日,国家教委发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规定:教育主管部门要督促检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作为评估学校工作和各级领导工作实绩的重要条件。⑩

第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92-至今),这是课程评价的繁荣兴盛阶段。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年初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进一步完善发展,在大学生德育考评、“两课”教材评审、“两课”教师评价、“两课”教育教学工作评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综合评价等方面广泛开展,影响深远。

党的十四大以来,“两课”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教学工作评估继续稳定发展。1995年10月2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出《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涉及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设立相应的学科评议组、两课教学状况评估等等。与此同时,原来的思想政治品德鉴定发展为德育考评。1995年11月23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并发出了《关于颁布试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通知》。这一通知是一份关于德育考评的纲领性文件,得到了全国高校的贯彻落实。

十五大以来,高校“两课”的改革和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8年4月23日,经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批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产生了新的课程体系,即“98”方案。“两课”课程设置的稳定奠定了课程评价广泛开展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材建设,提高“两课”教育教学水平,由教育部社政司主持,在2000年下半年对各省省编教材和教育部示范教材采取隐名评估(即评审时隐去作者、出版单位、前言、后记等)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评审。通过评审促进了教材建设,推进了“两课”教育教学工作。评审后的教材根据专家意见均进行了相应的修订,质量进一步提高。

党的十六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课程建设方面,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200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标志着“05”课程新方案正式出台,也对课程评价提出了新要求。《意见》规定:关于教材评价,要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审委员会,对教材进行审议。关于教学评价中的考试和考核,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组织部门、宣传部门、教育部门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作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和思想政治工作司主持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工作到2006年已经持续了14年。这些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与座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较好地坚持了方向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是从宏观上进行总结性评价的基本依据。持续十多年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及其评价结论,为教学提供了参考,为管理提供了帮助,为决策提供了依据,为舆论提供了导向。只有持续开展大规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才能抢抓机遇,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历史反思

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历史,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有助于课程评价研究和实践的科学发展。

第一,要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课程评价的历史启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贯穿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系统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总结性评价历来被人们看作一个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束的标志,一个新的教育过程的起点。课程评价具有导向、调节、规范、激励等重要功能,对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管理与决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要深刻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本质属性。透视课程评价的社会历史现象,有利于揭示课程评价的本质。在课程评价的历史发展中,课程评价采取了考试评分、德育考评、教材评审、教师评价、教学工作评估等评价形式,包含了千差万别的课程评价现象。虽然课程评价的历史现象和形式复杂多变,但有一点是他们共同的属性,这就是由一定的主体衡量和评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价值。所以,课程评价最一般的本质就是一定的评价主体判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价值的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本质是由其内部所包含的特殊矛盾决定的。课程评价的矛盾是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之间的矛盾。评价主体把价值主体的需要和利益转化为评价标准,以此为依据去衡量课程价值的性质和大小,这就产生了主体性的评价标准和客观性的课程价值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解决的过程,就是课程评价的过程。因此,课程评价的本质是评价主体的评价标准与课程价值的对立统一。

第三,要把科学的培养目标体系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根本标准。“文化大革命”时期,课程建设“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指导思想,成为当时政治运动的服务工具,其目标必然是片面的。错误的指导思想和扭曲的政治目标导致课程评价无法正常开展,或者开展了也是起负面作用。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培养目标体系日益完善,以正确的培养目标作为课程评价的根本标准,推动了课程评价的发展。今后一段时期,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确立科学的课程目标体系,推动课程评价进一步发展完善。

第四,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断扩大课程评价的范围。课程评价的对象、范围是一个日益扩大的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课程评价的形成和兴起初期,课程评价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转向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综合测评。90年代,课程评价范围扩大到教材编写、教师工作、高校办学水平和全体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课程评价理论、方法的日趋成熟,必将更加重视学科专业和学校办学水平这一层次的课程评价。

第五,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方法,力求全面客观地考核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的考试评定方面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至少包括以下几点:注重测验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反对死记硬背;口试和笔试相结合,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相结合;学习成绩评定可以参考平时的学习表现,但要避免和德育考评相混淆。近几年来,很多高校在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时,采用一种综合评分方法:卷面考试成绩占70%,平时学习表现(回答问题、课堂讨论、小论文等)占30%。这种方法是对历史经验的继承和发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仅仅采用开卷考试来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是片面的、不恰当的。开卷考试虽然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滞涸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造成部分学生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所以,在考试形式上应当灵活多样,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大学生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另一方面是为了检验和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效果。

第六,要继承课程评价的优良传统,不断积累行之有效的具体经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历史进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摸索出的实践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评价目的方面,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其二,在评价原则方面,以事实为依据,力求客观公正,坚持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基本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其三,在评价的具体措施方面,对于方向性、原则性的问题采取加大权重,或者确定资格、条件后再进行评价,对于模糊性的变量,应用模糊数学进行评价,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是一笔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

第七,要引进国外课程评价的模式与方法,并使之中国化、思想政治化。国外课程评价起步较早,理论成果丰富,先后产生了行为目标模式、CIPP模式、应答模式、质量保障模式、共同建构模式等。国外教育评价模式揭示了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从以测验为中心,转向以目标为中心,以决策(或过程)为中心,进而强调以人为中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以测验为中心的评价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以目标为中心和以决策(或过程)为中心的评价强调评价的调控和改进功能,以人为中心的评价强调评价的个性发展功能。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具有启示作用。此外,借鉴国外课程评价模式与方法提供的具体知识,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研究和实践少走弯路。当然,国外的模式与方法并不一定适合国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实际,这就有一个使之中国化、思想政治化的问题。引进国外的课程评价理论,要把工作重心放在使之中国化、思想政治化上,即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际,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体系。

注释:

①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名称的演变,建国初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又叫政治课,或政治理论课。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名称。90年代初期以后逐步完善,先是叫做“思想教育课”,后又称作“思想政治教育课”,最后定名为“思想品德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起,统称为“两课”,又叫德育课。2005年,“两课”定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

②⑤⑦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42、42、109-112页。

③参见石云霞:《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史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491页。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1321-1323页。

⑧国家教育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教育法规汇编》(1949-1989),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60-463页。

⑩国家教育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教育法规汇编(1990-1995)》(下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3-1449页。

标签:;  ;  ;  ;  ;  ;  ;  ;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的历史沿革及其启示_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