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旅游产业化的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战略论文,我国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发达国家旅游业的发展情况看,已经完成了由初级向高级的产业升级,实现了旅游产业化。而我国的旅游业可以说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与现代旅游业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的旅游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尽管只有10多年的历史,但取得的成就还是巨大的。1978—1994年间,我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平均年增长速度为22.87%,国际排名也逐年提升。‘97 中国旅游年是我国旅游业攀高峰的一年,创汇高达120.74亿美元,排名跃升到第8位。’1998 年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6250万人次,实现旅游创汇12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5%和3.5%;国内旅游6.59亿人次,收入2390亿元人民币, 比上年分别增长2.4%和13.2%,旅游总收入343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0.2%。旅游业是市场性很强的升级型产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它已成为我国最强劲、最有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和生长极。9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提出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战略决策,如何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快培育和发展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化进程,本文拟对此作出分析。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旅游业十多年来取得的成绩令人欣慰,但因起步晚、基础差,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少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阻碍了我国旅游产业化的进程。
1.旅游产品单一。我国许多地方都只在旅游吸引物上下功夫,靠景点来吸引顾客,导致旅游品种单一。观光旅游几乎占了70%左右,基本上处了观光旅游阶段,没有形成集观光旅游、会议旅游、商务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业。据统计,1996年我国涉外旅游饭店的席位出现率为55.2%,这表明旅游饭店的产出能力过剩及市场能力不足,而前些年北京旅游饭店业投入每年都在几十亿美元以上。这样不经科学论证,盲开发投资,收效甚微。事实证明,这种单一的观光旅游模式不仅投入大、成本高,而且回收慢、效益低,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2.技术能力不强。旅游业中的“技术”,既包括物质形态的硬技术,也包括智力形态的软技术。硬技术一是指旅游业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吸收与应用,二是指旅游业本身的技术开发和创新。如美国的迪斯尼乐园,未来宇宙城,日本的高空游览索道等,其硬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软技术则是旅游业的管理技术,包括行业管理技术、企业管理技术和环节管理决窍等。在一定意义上,软技术比硬技术更显得重要,更具有价值弹性。一项硬技术水平很高的旅游产品,由于软技术跟不上,会导致亏损其夭折。相反,一种技术含量升不高的旅游项目,由于管理得法,营销有术,会得市场和顾客。从总体上看,我国技术能力不强,如旅游装备落后、科技含量高的旅游产品少、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
3.经营观念错位。旅游经营必须有全局观念和长期观念,不能为地方、集体、个人、短期利益而损害旅游业发展的总体利益和持续发展的进程。由于经营观念的错位,忽视技术含量的提高,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行为偏差;旅游业发展求快、无规律、无控制;放肆地促销手段;基础设施的过度使用;经营行为趋同,无特色等等。正因为如此种种,使得我国旅游业成为一种缺乏长远眼光,建立在资源高耗基础上的粗放型产业。因长江截流,有部分旅游单位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不恰当地推出所谓“告别三峡游”。1997年的三峡游出现了少有的热闹,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服务质量低劣,影响了三峡游的声誉,许多景点人满为患,污染严重,游客怨声载道。尤为严重的是1998年的三峡游市场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反差,与1997年相比,来三峡的游客下降了50%以上。业内人士估计,误导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亿美元,间接的经济损失则无法统计。这种不顾后果的经营思想和手段如果不改变,将严重影响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4.旅游服务业滞后。一般来说,人们出游要么参加旅行社的组织,要么个人出游。目前,我国旅行社管理不规范,旅行社种类繁多,久而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在个别景区,经营者急功近利,坑骗游客现象时有发生;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水平低且落入俗套(宰客或色情等),服务内容没有自己的特色和蕴味。据资料显示,外国游客交通住宿支聘般占70%以上。旅游服务业越来越跟不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节拍。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1.我国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反映东方文明和神州风韵的资源具有垄断性,并有相当的规模和基础。我国幅员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再加上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从而孕育了极其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及人文旅游资源。就人文资源来看,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就成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遗留下众多珍贵的古迹,如万里长城、故宫、秦始皇兵马佣等享誉世界的人文景观;从自然旅游资源来看,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汇成了千姿百态的奇特自然景观,如桂林山水、长江三峡等。这些丰富、独特的资源优势,成为我国旅游业加速发展的催化剂。
2.关联带动功能强,提供就业机会多。由于旅游活动在客观上涵盖了“行、游、住、食、购、娱”六要素,这一特点不仅决定了它包含的物质产品非常丰富,进而决定了旅游活动可以直接带动和推动相关社会活动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这种高度的关联带动功能,使得旅游业无可取代地占据了一个产业群体的核心地位。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资料,旅游业每直接增加一个从业人中,就能为社会(民航、铁路、城建、轻工、商业)提供5个人的就业机会。1995 年我国国际旅游业直接从业人数达111.58万人,间接地为社会提供550多万个就业机会。 如果按现在的发展速度,到2000年,我还能解决250万人的就业问题。可见, 旅游业在扩大劳动就业机会,缓解“就业难”压力,消除失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3.高速增长的收入,促进了消费结构的改变。旅游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居民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收入增加了,消费结构中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物质享受基本上得到保证,相应地,人们精神文化的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必然逐渐上升。因此,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旅游消费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以精神消费为主高级生活方式,必将成为现代消费中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消费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至1995年,我国人均生活收入已达3892.9元。随着收入的增加,旅游的消费边际倾向逐年有所提高,这必将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4.具有广阔的海内外客源市场。首先我国拥有5500万海外侨胞(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他们素有爱国、爱乡的传统。从以往十几年的统计资料看,入境游客中,将近90%都是海外华人、华侨。因此,组织他们回国观光旅游是我国发展旅游业的一个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其次,我国拥有12亿多逐渐富裕起来的人口,这庞大的逐渐走向富裕的人们,无疑将成为我国旅游市场上最充足和可靠的客源。
5.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交通与通讯手段的日臻完善,地球空间相对缩小,世界各地距离缩短。海、陆、空交通运输条件的极大改善,使出游距离和舒适程度有所提高。近十几年来,通讯技术发展迅速。现在,运用现代通讯手段,几乎世界上所有地区都可以进行直接的、可视的、快捷的联系,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推进我国旅游产业化战略的思考
1.经营战略应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的出发点。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以旅游景点和旅游商品等资源吸引物为基础的综合旅游系统的持续良性运行与发展,包括旅游经济效益的持续产出。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应考虑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要兼顾生态环境对旅游业发展规模,档次的承受能力;同时对旅游业自身的各要素如旅游资源的结构、等级、客源市场以及旅游相关产业等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一个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旅游发展规划,使旅游保持适度发展规模,促进旅游协调、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而要全面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则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一系列适于旅游竞争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要注重观念意识的转变,决策人员要破除“唯产值论”,稳定有规律地发展地区旅游业。同时要消除错误理解,走“大发展、大联合”的集约化规模经营,进而创造一种“关注自我和他人形象,团结合作、共同塑造全中国旅游形象”的协和道德与精神,并使之观念化和持久化。其次要建立健全旅游管理体系和信息系统。再次要努力实现行为认同。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在旅游风景区和旅游城市;通过形象引导和管理,共同营建健康向上的凝聚力和明确的旅游理念的精神,从而促使政府行为、市场行为与公众行为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统一,最后要注意旅游业的形象一体化管理。良好的旅游形象的基础在于旅游地为游客提供的优质旅游资源与出色的服务。良好的服务能够吸引游客重游导致游客在客源地周围广为传播,从而为客源市场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良好的旅游形象的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又有促进旅游形象的确立与传播,并为之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2.把“特色旅游”作为新支点,并制定以“特”取胜的新战略。实践表明,旅游消费的心理需要是十分突出的,人们追求奇、特、稀、新,是旅游动机的重要方面。因此,旅游产品的开发应该非常强调突出特色、发掘特色,要使地方特色、民欲特色、创意特色成为新开发产品的优势,要使具有特色成为所有产品开发的导向。这才是旅游产品竞争力,生命力的经济效益的关键之所在。目前,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也证明了这一点:有特色的个性化专题旅游方兴未艾,其产品的特色将更加突出。一些国家推出的专题旅游,如文化旅游、绿色旅游、农业旅游、海上旅游、网络旅游等等,以其新颖、别致、时代性强以及内容丰富多彩等特色吸引了各国许多游客,并成为一些国家以“特”取胜的新战略,我国去年旅游主题定名为“华夏城乡游”,就是基于这种设想。要实现我国旅游产业化,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多在“特”字上下一番功夫。
3.走集约化经营道路,提高资本营效率。随着交通和通讯的发展,旅游也具备了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的条件。规模效应是相对于旅游景区而言的,寻求达到一定规模的旅游人数和次数提高经济效益;而范围效应则是相对于旅游者而言的,在一定的时间里能游览观赏多个景区和景点,从而得到最大的旅游效用。目前,我国旅游业分散经营,地方割据突出、行业平均成本高,使旅游经营难度增加。为此,旅游业的发展应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制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发展以相互参股、产权置、资本运营、设置分支机构等为形式,以资本的品牌为纽带的联网经营和市场营销的网络化,推行多景区联网旅游,从而降低行业平均成本,提高和利润水平。当然在培育大型旅游集团的过程中,我们不但驻要重视企业规模的扩张,更要注重企业结构的优化,实现“质”的飞跃,否则“堆砌”起来的企业集团将是臃肿无力的巨人,在与外国旅游集团的竞争中同样很难立足、取胜。
4.完善行业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和行为,树立旅游业的新形象。要综合适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的手段,完善行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强化服务理念和行为,加强“游”、“食”、“住”的质量监管,促进“行”、“购”、“娱”的协调发展,推动旅游产业的管理水平和国际接轨,提高国内旅游服务的含量;与此同时,要加快建立面向公众的旅游服务体系,包括旅游咨询服务、旅游散客服务、旅游紧急救援服务和旅游投诉受理体系,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高品位的旅游产品是硬件,而服务的技巧、质量、态度却是软件,构成行为形象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旅游地形象策划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