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0-072-01
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使政治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这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条重要举措。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江泽民总书记的精辟论断道出了当前中学政治思想课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我们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始终注重引导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学校的政治理论教学,恰恰是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从根本上说,中学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用科学理论武装人”,既是教学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也是中学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近年来,我对上好初中思想政治课进行如下的探索:
分析目前初中思想政治课现状,确立初中思想政治课改革方向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单一,有些教师采用“满堂灌”或“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学生方面形成了死记硬背,为考试服务的现象,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对政治科的学习,只要用少量的时间读一读,背一背,临时突击一下,考个及格并不难,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在思想上根本不重视政治科的学习,即使教师事先进行单元复习,划分一定的学习范围或各种不同类型的练习题,他们总是应付了事。教师的“满堂灌”或“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听了深感“枯燥无味”,逐渐地失去了信心,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理论性强,比较枯燥抽象,教师要上好这门课,很不容易,非下一番苦功不行。当前许多教师上政治课存在着如下错误倾向:
第一,认为政治课是一门“圣学”,师出马恩列斯,事关思想立场。因此政治课必须极其严肃,教师有如教主,学生有如信徒。教主说一,信徒不能有二,不能越雷池一步。师道尊严自是不言而喻。
第二,认为政治课是一门“玄学”,要上好,非多讲不可,否则一些术语原理学生断难理解,于是乎教师苦口佛心,唠唠叨叨,整节课口沫横飞,直听得学生无喘息之机。
第三,认为政治课是一门“智学”。这种老师一上课几乎就是叫学生抄笔记,划课本,背条条,做练习。教师在整个课堂中发挥的作用变成主要就是督促学生勤读苦练。 以上错误倾向由于有悖课堂教学所需的民主性、启发性、指导性,不能发挥或正确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果必然窒息学生的创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们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教师的教对于学生的学来说,居于主导地位,但教学活动,归根结底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和觉悟的过程。思想政治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对社会政治常识的学习,去明确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认识和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去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正确分析和对待社会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果离开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这一任务就难以实现。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发挥的应是指导作用,重在引导,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应以指导者的身份去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积极思考探索问题和知识的过程。 政治课是通过系统的教学使到政治思想及品德教育的课程,它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教学方法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发挥政治课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就要认真改进政治课教学方法,彻底摒弃以瞄准“应试”为目标教学方式。那么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笔者根据教学中的体会,认为可以从培养学生很好的学习习惯,高效的阅读能力,良好的思维反应能力,积极主动的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展开教学,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另一方面,根据上述初中思想政治课现状,确立初中思想政治课改革方向。
1、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突出抓好德育工作。思想政治素质是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远大计划。因此,我们要重视和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要注意纠正以往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软、虚、松”的问题,积极主动地研究新时期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从引导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目的出发。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是根据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提出来的,是教育、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惟一宗旨,是每个从事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原则。德育主要是培养青少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智育主要是培养青少年具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真本领。当前,我国“四化”建设正处在改革、开放、调整、完善的过程。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学好科化知识,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科技现代化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党和国家对适龄儿童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必须入学接受教育。随着形势发展和“四化”建设需要,将普及高中、职业中专至大学。
3、加强学习和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水平。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指出:“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教学改革任务的上要依靠和根本保证,在于建设—支坚持党的路线.有马克思主义觉悟和理论修养.有比较丰富的社会学与文史知识和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热心于青少年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这就给我们指明了合格的中学政治教师的应有素养。
论文作者:翟丹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政治课论文; 学生论文; 思想论文; 教师论文; 政治理论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0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