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第二医院 湖北老河口 441800
【摘 要】目的:通过患者案例的分析来判断肝胆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Surgical Site Infection外科伤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为治疗SSI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本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的收治的50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来进行病原菌分布和危险因素的深入分析,利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的回归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借助SPSS20.0软件实现。结果:手术后有75例肝胆外科患者发生SSI,通过计算感染率为15%;22株革兰阳性菌,占总体病原菌株数的31.88%,47株革兰阴性菌,占总体病原菌株数的68.12%,病原菌总数为69株。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是革兰阴性菌的主要菌株,检出率分别为5.8%、14.49%、21.74%、26.09%。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阳性菌的主要菌种,检出率分别为2.90%、11.59%、17.39%;通过分析可知,SSI发生与Ⅲ类手术、患有糖尿病、切口未聚维酮碘冲洗、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等众多因素相关。结论:肝胆外科患者发生SSI的概率呈现较高的状态,病原菌分布较广,感染因素众多,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肝胆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
前言:
在中国,肝胆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较为常见,对着医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其发生的概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我们仍然要提起高度的重视。本文通过研究其病原菌分布和危险因素,用Logistic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完善当前的治疗方案。本文主要选用了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0例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
本文的研究数据资料来自2015年1月到2016年12我院收治的50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年龄在46岁到67岁之间;有209例胆囊手术,254胆道手术患者,33例肝脏手术。
1.2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
通过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比发现,500 SSI患者都符合相关的规定,也包含了糖尿病、体质、年龄等患者资料。使用培养基培养SSI患者感染部位的分泌物,细菌鉴定采用了采用VITEK-2Compact自动微生物/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来进行。
1.3统计分析
对SSI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危险因素借助SPSS20.0软件来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根据Logistic方法来回归分析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肝胆外科住院患者术后感染率
经过数据统计发现,50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有75例患者发生了SSI,感染率15%,小于60岁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有36例患者感染SSI,大于等于60岁的患者中有39例患者感染SSI。
2.2肝胆外科患者SSI病原菌分布
有69株病原菌在75例肝胆外科SSI患者手术位置分泌物中检出,22株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表皮葡萄球菌8株,粪肠球菌8株),占总体病原菌株数的31.88%,47株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18株,克雷伯菌属15株,铜绿假单胞菌10株,阴沟肠杆菌4株),占总体病原菌株数的68.12%。
2.3肝胆外科患者发生SSI的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对众多相关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切口未聚维酮碘冲洗、Ⅲ类手术、血红蛋白<10g/L,患者体质量指数≥25kg/,患有糖尿病,术出血量≥500ml,手术时间≥3h等因素都会造成SSI的发生。详情见表1.
表1 肝胆外科患者发生SSI的相关因素及感染率(%)
3讨论
肝胆外科SSI和其他外科SSI相比,各具有自身属性也有共同点。手术操作和患者自身是影响肝胆外科SSI形成的两个方面。肝胆外科SSI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Ⅲ类手术、切口未聚维酮碘冲洗、手术出血量≥500ml、手术时间≥3h、患有糖尿病、体质量指数≥总计六个因素。通过分析可知,采用体制质量指数计算出较为肥胖的患者具有更高的SSI感染率。在体质量指数≥的患者中SSI概率为39.62%,而在体质量指数<的患者中SSI概率12.52%。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出,要控制肝胆外科患者术前的肥胖程度,降低术中切割皮下脂肪的次数,缝合后注意手术部位的消炎,降低SSI感染率。糖尿病患者SSI概率为35.1%,远高于费糖尿病患者的12.78%。在肝胆患者术前应该进行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干预。手术时间长于3小时的SSI概率为20.99%远大于7.56%。因为麻醉时间长导致细菌滋生繁殖,或者手术时间长加剧了对患者身体的损伤,还有免疫力的下降。所以在肝胆外科的手术中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来保证其手术伤口更加安全。术后出血≥500ml的患者SSI概率为33.92%,远远大于出血量<500ml患者SSI概率12.16。出血量过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以及供氧能力的削弱,还有就是引起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是导致肝胆外科SSI的根本原因。在手术室中,有效处理真菌、病毒、细菌的常用方式是聚维酮碘。通过对肝胆外科手术进行聚维酮碘冲洗可以明显的降低SSI的发生率,且简单易操作。在500例患者的资料中可以看到,Ⅰ、Ⅱ、Ⅲ种手术方式的不同也影响到了SSI感染率,其研究结构表明,三种手术方式的感染概率为8.25%、18.18%、31.03%。所以要谨慎的选择手术类型,来保证手术后SSI感染率不断降低。综上所述,降低SSI发生率,必须缩短手术操作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同时做好手术部位的聚维酮碘冲洗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肝胆外科SSI的数据的分析调查来明确影响其产生的原因,也要告知患者,在术前要进行身体适当的身体调整,保证患者糖尿病和肥胖的情况维持在一个良好的手术状态,切实降低手术时间、缩减出血量、术后消毒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术类型,有效保证肝胆外科SSI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其良好的身体恢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贾志强,冯鸣玲,鲍志刚.肝胆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及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15,20(04):241-243.
[2]黄天从,王高雄,李新丰,王艳军,易文城.肝胆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2):5114-5116.
[3]刘驰,曾峰,倪猛,宋展,郑喜胜,周进学.肝胆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4):3258-3260.
[4]黄荔红,游荔君,王佳,吴鲤霞,刘玉光.手术部位感染回顾性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02):97-100.
论文作者:吴立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肝胆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外科论文; 病原菌论文; 因素论文; 感染率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下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