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岭矿业公司尘毒危害治理示范企业创建与应用论文_王永 夏功泽

浅谈红岭矿业公司尘毒危害治理示范企业创建与应用论文_王永 夏功泽

摘要:红岭矿业公司作为一个尘毒危害企业,职业健康和职业危害形势更为突出和严峻,劳动者面临着以粉尘为主体的职业危害的威胁。通过改进工艺、技术革新、强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尘毒危害防治能力和职业卫生管理规范化水平,将红岭矿业公司创建为尘毒危害治理示范企业,保障职工职业安全。

关键词:职业卫生管理 尘毒示范企业 创建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全世界就业总人数为27亿多人,每年因职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约21万人(不包括交通事故和职业病死亡人数),由职业事故和职业危害引发的各种损失约占全球生产总值的4%。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相继出台政策,加强法制建设,在职业安全健康体制、企业主体责任、装备设施完善、安全技术服务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的重大措施,加上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但是有超过2亿的劳动者面临着以粉尘和高毒物品为主体的职业危害的威胁,每年仍有许多职工步入尘肺病的群体。职业危害已成为民生关注的热点和社会问题。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工作和生活素质的提高,职业安全健康已是劳动者和从业者的第一需要,创建尘毒危害治理示范企业,提高企业尘毒危害治理水平,有效遏制尘肺病和职业中毒,保证职工职业健康,构建本质安全化矿山势在必行。

一、制定创建目标

根据红岭矿业公司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置尘毒危害治理目标,目标要切合实际。

1、矽肺病病例年均增长率控制为零。

2、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100%。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10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到100%。

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70%以上,粉尘、有毒化学物质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

4、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评价率达到100%以上,控制效果评价率达到100%以上。

5、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100%。

6、实现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工伤保险全覆盖。

二、完善职业卫生制度体系建设

1、以健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为重点,完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一方面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安全总监为副组长、各单位行政一把手为组员的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工作职责。同时,设立安全环保部为职业卫生日常管理机构,设置专职人员负责全矿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了职业卫生管理的组织保障体系。先后制定了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职业危害告知、职业危害申报、教育培训、设施维护、防护用品管理、职业危害日常监测、健康监护、建设项目三同时、事故处置与报告等多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完善了《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建立了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形成权责清晰、覆盖全面、监管有力的工作机制。同时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机制。

三、红岭矿业公司全面推进职业卫生技术设备工艺改革

1、加强职业危害因素防护设施改革创新,在井下705中段卸矿仓上部安装自动喷雾降尘装置。湿式作业,减少粉尘的飘散,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获得国家专利:卸矿井的自动安全防护及卸矿灭尘装置(专利号zl201420679212.2)及用于矿山井下掘进作业的通风设备。(专利号:201621036678.6)

2、自主发研制井下掘进作业面风水联动灭尘装置。在爆破作业后,通过一氧化碳传感器和风机、喷雾降尘装置联动,在巷道喷雾形成水幕,将粉尘控制在作业面内。通风机将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稀释后排向地表。用于矿山溜井扩帮的一氧化碳浓度检测及通风装置(专利号:201621037012.2);

3、矿井建立了完善的机械通风系统,采掘面采用轴流风机进行局部通风,大大降低作业场所的粉尘含量。井下设置风速、风温及粉尘检测点,定期检测井下风速、粉尘指标。主扇风机设置粉尘浓度传感器,根据井下粉尘浓度变化控制风机的频率和转速,从而达到在自动情况下控制井下粉尘浓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研制开发了用于天井掘进施工过程的通风装置(专利号:201621036630.5),大大提高了天井掘进过程中的通风效率,杜绝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职业安全。

5、在矿石破碎、筛分等产生粉尘的重点场所和岗位安装C-2除尘器及湿式三效除尘机组,收集粉尘降低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选矿车间中细碎段增加喷雾降尘装置,保证在不影响运转的情况下进行湿式破碎,减少粉尘的产生。在选矿车间、药剂间、化验室等厂房安装屋顶通风机进行作业场所通风。增加新鲜空气换气量,改善作业场所空气质量。

6、选矿车间改造白灰搅拌、添加工艺,白灰搅拌、制备在密闭房间进行,采用自动化加灰和稀释,减少粉尘飘散。作业场所粉尘浓度降低,实现自动化减人。

7、选矿车间硝酸罐安装自动液位控制装置,保证在加酸的过程中避免硝酸外溢、泄露,从而避免了职业中毒。

8、空压机室改用新型高效低噪空压机组,噪声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制以下以减少职业伤害。

四、强化管理,健全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按照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目录要求,重新梳理、规范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建立健全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2、公司设有专职的职业危害监测人员,负责对生产岗位进行日常检测工作。配备微电脑自动测尘仪、噪声计、辐射检测仪、辐射剂量报警仪、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多功能气体检测仪等监测仪器。每年委托赤峰天硕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3、不断规范合同中的职业危害告知条款,在合同中明确告知入矿员工在工作岗位中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在井口醒目位置设置职业卫生告知栏,用于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在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设置粉尘、噪声、有害气体等职业危害告知卡,载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4、根据《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为各岗位员工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由专人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计划、采购与发放工作。严格把关防护用品质量,对于特殊劳动防护用品,严格检验三证一标志。对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配戴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切实加强个体防护。

5、认真落实从业人员上岗前、在岗位期间、离岗前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本人。建立了全矿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设置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

6、企业主要负责人及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将职业卫生知识作为安全培训的重要内容,让新员工了解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企业、员工的权利和义务,所在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五、总结

通过制定创建目标、完善职业卫生制度体系、推行职业卫生技术和设备改革创新、强化保障措施等创建程序,红岭矿业公司制定的尘毒危害治理创建目标基本实现,职业卫生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创建尘毒危害治理创建,红岭矿业公司进一步完善了科学的职业危害防治生产责任制、职业卫生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并通过实施严格管理措施,使企业各个生产岗位、生产环节的职业卫生管理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的要求,企业生产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实现了生产作业全过程中对人、机、环境的持续有效监控,保持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的良好状态,做到人人职责清晰、事事标准明确、处处管理规范、时时监控有效。最终达到降低职业风险,提高本质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郝振峰、国素云、丁红卫 论职业病现状及防治对策【J】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2005.4(4):61-63。

作者简介:王 永: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 夏功泽:安全工程工程师

论文作者:王永 夏功泽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浅谈红岭矿业公司尘毒危害治理示范企业创建与应用论文_王永 夏功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