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优质护理分析论文_李瑞侠

(陕西省扶风县人民医院 陕西宝鸡 722299)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原因及优质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接受肠内营养的危重症病人,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腹泻分为:48例研究组(发生腹泻)和72例对照组(未发生腹泻)。收集两组住院资料,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原因。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肠内营养日使用量、肠内营养使用天数、肠内营养无稀释、抗菌药物使用大于2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大于一周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原因众多,护士在护理中要加强观察,掌握合理肠内营养的使用方法,减少患者肠道不耐受的发生。

【关键词】危重症;肠内营养;不耐受;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201-02

肠内营养治疗方法的出现解决急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的困扰。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肠内营养支持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有学者对2000余例住院患者进行营养分析,结果发现有 10~45%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这一比例在危重症病人患者中更高。众所周知,危重症病人营养状况与患者住院时间、死亡率密切相关。通过肠内营养治疗的危重症病人可以改善营养状态,促进机体氮平衡、维持免疫调控[1]。但是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使用期间容易发生不耐受现象,主要表现为腹泻。腹泻的发生后会影响治疗疗效,增加患者痛苦,造成肛门红肿、溃疡、感染等问题。为了减少危重症病人腹泻的发生,本文拟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接受肠内营养的危重症病人,分析患者发生腹泻的原因并给予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接受肠内营养的危重症病人,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腹泻分为:48例研究组(发生腹泻)和72例对照组(未发生腹泻)。研究组平均年龄、性别为(63.5±8.7岁、男33例,女15例),对照组平均年龄、性别为(62.7±9.8岁、男51例、女21例),两组性别,年龄无差异。

1.2 腹泻护理方法

(1)在肠内营养液输入前,给予温生理盐水100ml~200ml输入,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耐受现象,在输入肠内营养液时,首先进行加温,首日流速控制在20ml/h,逐步增加输液速度。全天输液尽量放在白天,时间在10~12小时左右。每日控制肠内营养液在1000ml以下。(2)改善患者基础状况,对于低蛋白血症、贫血者,先积极纠正贫血及低蛋白状态,提高血浆渗透压。(3)需要口服钾制剂者,安排在餐后进行,避免空腹服用。(4)及时调整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方案,减少每日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和量。

1.3 观察指标

收集两组基本资料,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原因。

1.4 统计学

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χ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 P<0.05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原因对比

研究组和对照组肠内营养日使用量、肠内营养使用天数、肠内营养无稀释、抗菌药物使用大于2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大于一周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原因对比

3.讨论

危重症病人体内出于严重应激状态,蛋白质、葡萄糖、脂肪处于高分解代谢,基础代谢率可增加43%~128%,严重损害机体器官、组织。众多文献指出应该对危重症病人采取营养干预,以降低体内失衡的炎症反应、减轻组织和器官负担,保证胃肠功能的修复和完整。营养干预分为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2]。肠外营养需要通过静脉置管给予患者营养,但是容易发生导管相关的并发症、代谢并发症等。肠内营养有助于保证肠道粘膜正常分泌功能,维持肠道屏障功能,因此成为危重症病人的首选营养干预方法。但是肠内营养后会出现不耐受,以胃肠道腹泻发生率较高。本次研究中发现接受危重症肠内营养病人中有48例出现腹泻,发生率达到40%。随后我们进一步对患者发生腹泻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腹泻患者与非腹泻患者在肠内营养日使用量、使用天数、肠内营养是否稀释、机械通气、抗菌药物使用上存在差异。

为此本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方案。首先对于不同病情患者需要制定科学的营养方案,避免肠内营养输液过多、过快,诱发腹泻。过量的肠内营养液输入后会吸收胃、肠道内大量液体,造成肠蠕动增加,肠内黏膜层绒毛造成吸收不良水肿。此外危重症病人抗菌药物使用频次高、种类多会导致菌群失调,刺激腹泻的发生[3]。因此临床医生需要随时根据患者细菌药敏实验调整抗菌药物。此外在输入肠内营养液时,护士也要调整好量、浓度及温度,减少肠道不耐受的发生,把握由慢到快的输注原则,患者可以经口饮食后逐步减少肠内营养液的输入量。还有研究指出对于极度低蛋白者,应该先纠正低蛋白,避免高浓度肠内营养液中肽类输入后造成腹泻。危重症病人体内电解质失衡,容易出现低钾血症,但是口服钾是高渗性溶液,对胃肠道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护士在护理中应该尽量减少空腹给予患者口服钾制剂。

因此,通过本次研究本文认为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原因众多,护士在护理中要加强观察,掌握合理肠内营养的使用方法,减少患者肠道不耐受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危娟,林凤英,莫红平,等.ICU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腹泻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8):954-958.

[2]王辉,韩芳,屠越兴.ICU患者发生腹泻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372-373

[3]曾小红,钟静.益生菌肠内营养对预防ICU患者腹泻的护理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3):11-12.

论文作者:李瑞侠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  ;  ;  ;  ;  ;  ;  ;  

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优质护理分析论文_李瑞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