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奖励和惩罚是两种必不可少的手段。这两种手段运用得好,将会大大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反之,如果运用得不好,将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教育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发挥恰当的奖惩艺术,警钟长鸣,突出奖励和惩罚的刚性和力度,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奖励惩罚的意义,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对学习任务保持最够的重视,从而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奖励;惩罚;奖罚分明;奖罚有度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奖励和惩罚是两种必不可少的手段。这两种手段运用得好,将会大大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反之,如果运用得不好,将会挫伤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降低教育教学的效果。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成为我们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试着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
一、教育教学中运用奖励和惩罚手段的必要性
如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一套与学习标准和要求相配套的奖励惩罚措施,很难想象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从人的潜意识来讲,很多学生是不愿意接受一些规则的约束的,那么,这些学生的学习自觉意识就十分的薄弱。当他们几次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却依然没有受到及时的惩罚后,便会产生“任务完成不完成无所谓”的思想,因为完不成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慢慢的就会对教师交代的任何学习任务都保持无所谓的态度,消极怠工。反之,如果按照教师的要求保证质量及时地完成了任务,或者超额完成了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我们也没有给予及时的奖励,这样也会打击这些完成任务的学生的积极性。如此下去,不管是能够按时完成任务,或者是不按时完成任务的学生,都不再把任务当回事,最终将导致我们教育教学中任务和目标难以达成,从而使得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难以继续下去。这时,如果我们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大家也都是无动于衷,不会有什么效果。
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发挥恰当的奖惩艺术,警钟长鸣,突出奖励和惩罚的刚性和力度,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奖励惩罚的意义,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对学习任务保持最够的重视,从而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保证我们教育教学的顺利推进。
二、教育教学中运用奖励和惩罚时一定要分明
春秋战国时期曾经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魏惠王和其大臣卜皮的一次对话:魏惠王问卜皮“你当地方官的时间很长,和老百姓相处的机会最多,应该听到过大家多我的评价吧,有没有人对我提出过批评呢?”卜皮回答道:“百姓都会大王很仁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魏惠王听后十分高兴,“奥,那么,我们的国家一定能够治理好了。”卜皮却说:“不,大王,相反,我们的国家就要灭亡了。”魏惠王一脸惊讶地问:“为什么呢?我以仁慈治国,难道有错吗?”卜皮回答说:“大王你只给百姓仁慈的形象,就不能居人之上。如今即使大臣犯罪、百姓违法,你在处罚他们时,也都会犹豫不决。这样有过而不罚,无功却受禄。这样大王在臣民心目中就无所谓了,大家都看不起大王,所有的人都会放肆行事。那我们的国家岂不离灭亡不远了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不可以为仁慈,必须要做到奖罚分明,如果奖励和惩罚不分明,国家就会面列灭亡的境地,其后果是相当糟的。同样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奖励了一个本不该奖励的学生,或者我们惩罚了一个本不该受到惩罚的学生,使得本应该受到奖励的没有受到奖励,本应该受到惩罚的没有受到惩罚,这就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在运用奖励和惩罚手段时务必做到奖罚分明。
三、教育教学中运用奖励和惩罚时一定要有度
奖励和惩罚除了要分明之外,还要做到有度。如果奖励和惩罚不适度,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做到奖惩有度呢?我想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必须公平。赏罚必须公平,该赏则赏,该罚则罚,不能有特殊对象出现,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大家心服口服。如果在赏罚过程中出现了特殊对象的特殊对待,则使我们的赏罚失去公平性,从而影响大家对奖惩措施的认识。比如,笔者就遇到过一个教师,因为某位学生是班上的干部,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没有按照规定予以处罚。这个事情出现以后,其他学生都看在眼里,认为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做到不偏不倚,有些偏向,从而对教师产生了看法,导致其他学生在执行教师的规定时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了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讲清原因。我们在进行奖励或者惩罚时,必须要讲清原因,也就是为什么要进行奖励,依据我们的哪一条规定,为什么进行惩罚,依据的又是哪一条规定,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对我们所依据的规定了然于胸。所谓“赏罚”人人知其所以赏罚之故,则感心而顽心消,畏心生而怨心止。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家及本人真正受到教育而消失怨恨。
3.注意力度。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动力原理的运用要重视“刺激量”,如果刺激量不足,则起不到刺激的作用,如果刺激量过大,则可能导致相反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奖惩手段时一定要注意力度,做到恰到好处,才能达到激励和惩戒的目的。处罚过轻,则起不到教育本人和他人的作用;处罚过重,不能给犯错误者改过自新的机会,则会将人一棍子打死,不符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总之,奖惩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当,则会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反之,则会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我们教师一定要掌握好这门艺术,并把它运用好!
(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城县旺村镇初级中学 065900 )
论文作者:刘红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教育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奖惩论文; 过程中论文; 手段论文; 效果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6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