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概念规律课”课型模式论文_吴飞

(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小学校,四川省 攀枝花市 617000)

一、概念规律课课型界定

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及其应用。这些内容的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的。因此,物理课堂教学是进行物理教学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我们从实用性和典型性出发,提出物理课型包含概念规律课、实验探究课、知识应用课、知识归纳课教学、试卷讲评课等课型。物理概念规律课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与实验,并运用逻辑思维形成物理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物理现象所遵从的物理规律的一种课型。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清晰的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为以后能更好的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奠定理论基础。

二、概念规律课的现状

1、教师方面

在物理概念规律形成时,仍然采用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概念规律的形成主要由教师灌输,学生参与度较低,达不到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目的。

教师对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的情况了解不够,对学生在概念规律形成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把握不够透彻,导致学生在对概念规律的理解上有一定的偏差。

2、学生方面

在物理现象分析方面,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不能很好的参与科学抽象,无法将感性认识正确地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在思想上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本质了解不够透彻,对物理概念规律的基础知识不够重视。

3、结果

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存在偏差,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不完整,知识碎片化,形不成知识网络。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较低,不能从感性认识正确地上升到理性认识,导致很多物理问题分析错误,知识不能迁移,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得到提高。

三、体现出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1、物理观念的形成

物理基本观念包括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物理价值观。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小组展示,最终发现、总结出相应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能够形成一定的物质观、运动观。探究过程中,时常伴随一定的生活中涉及的问题,最终通过物理知识得到解决,能使学生更加喜爱物理,体现出一定的物理价值观。随着时间流逝,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大量学科知识都将逐渐淡化甚至遗忘,真正伴随孩子们一生发展并持续发挥作用的不是具体的学科知识,而是知识升华后留存在我们思想意识层面的东西。当学生将具体的物理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在他的头脑中“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呢?应该是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所形成的从物理的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观点,即植根于学生头脑中的物理基本观念。

2、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学生的能力与过程方法是不可分离的,能力必须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训练才能得到。概念规律课型中,经常会涉及一些小组合作、科学探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使得学习氛围愈发浓厚。概念规律课的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在物理学科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相似的探究过程,从而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能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培养正确科学态度

概念规律课中,学生在探究环节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实验结果,这时更应该尊重实验事实,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得出最完美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教学不能“为知识而知识”,而应将知识作为育人的载体,充分挖掘知识建构过程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和内在价值,通过相应活动培养学生强烈的家国情怀,积极的人生态度,事实求是的科学精神。

4、形成良好科学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的过程。

四、设计物理概念规律课课型的注意事项

1、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2、剖析概念,加深理解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提供尽可能充足的物理事实或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概念对比,强化能力

通过正、反例分析以及范围、条件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内涵。对比记忆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基本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提高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运用能力。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具体环节

环节一:情境导入,概念初识

注意事项:

1、控制好纠错的时间及方式方法

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应多重视设计纠错部分,纠错的方式也多种。纠错毕竟只是纠错,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导,注意掌握时间。

2、注意分析错误的原因,归类并总结。

注意分析错误原因:如粗心没勾划关键字词,或是概念不清混淆。

环节二:总结规律、形成概念

1、合作探究(组内交流,完善学案)

进行引导,以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

2、小组展示、精讲点拨

师生互动点评,点评典型例题。

(1)师生互动点拨、小组展示或解答其它组提出的问题。

(2)总结规律、方法、思路、技巧。

环节三:概念应用、拓展提升。

作者简介:吴飞(1986年1月—)男,汉族,四川省攀枝花市人,当前职务为教师,当前职称为中学物理一级教师,学历为本科,研究方向为物理教学。

论文作者:吴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规律课”课型模式论文_吴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