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有效分析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并对其进行了改进,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成因;治理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建筑施工过程,由于混凝土结构自身的特点,往往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问题,降低了结构的耐久性,其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有必要加强对混凝土裂缝成因的控制,从而提高自身施工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1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混凝土裂缝类型
1.1结构因素引起的裂缝
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如下:首先,由于设计阶段混凝土结构设计不充分、承载力不足,其次是外部影响产生裂缝,包括施工期间的环境。再次施工技术不当,在施工过程中会造成混凝土裂缝,因此只有严格控制施工的各个环节才能防止裂缝的发生。
1.2非结构性因素引起的裂缝
由于施工期间湿度的变化,混凝土会发生收缩裂缝。当处在高湿度环境中时,混凝土材料会吸收一些水分,当它遇到太阳直射时,中心会迅速蒸发,造成混凝土产生的龟纹撕裂线。其次,由于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温度变化期间也会被撕裂。例如,在混凝土建造过程中,白天和夜晚之间的温差很大,或者当天气变化剧烈时,外部温差会增加,从而产生裂缝。另外,由于施工项目的混凝土结构受基础下沉的影响,混凝土结构未正确对齐。
2造成建筑施工阶段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2.1混凝土材料的质量
在建设项目时,选择混凝土材料是确保整个项目质量的先决条件,不仅在项目质量方面,而且与整个建设项目的成本直接相关。混凝土材料也是影响混凝土裂缝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建筑公司无法降低成本,所用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不高,而且由于缺乏适当的控制措施,这些劣质混凝土被用于施工,影响了施工质量。并且只要受到某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就会出现裂缝。
2.2具体设计不科学
在设计中,混凝土的科学用量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调整。目前,一些承包商在混凝土处理中增加了混凝土的流动性,以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但是由于水与水泥的比例是不科学的,虽然没有直接反映在结构中,但是后期多余的水会在混凝土中产生一定的气泡,这会降低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并且容易受到应力集中的影响并导致裂缝。
2.3施工过程因素
(1)钢筋:钢筋的不合理加固直接导致结构裂缝的发生。例如,平行梁一侧的裂缝(梁的下部负肋),保护层不足导致盘表面裂纹,悬臂根部裂纹(负肋较低或距离太大)。(2)振动:主要关注的是活力和紧凑性。过度振动过程中,振动分层结合部位、梁振动的主要钢筋等可能会削弱某些部件,使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产生裂缝。(3)冷缝:浇筑混凝土时,冷缝的产生是正常情况。冷接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结冷接头,上下接头作为墙架,施工隔板进行分隔。二是不同参考差异由冷接头产生的混凝土浇筑时间决定,如梁柱节点。三是材料和泵过度停止引起冷缝合。四是温度过高和混凝土过早凝结引起的冷缝合。因此必须妥善处理所有类型的冷接头,以确保结构的完整性并减少结构裂缝。
2.4后期因素
(1)维护:维护不足会导致裂缝,混凝土的维护不像铸造那么容易。除了掌握维护的时间和类型,与结构所在的地点和季节有一定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脱模:没有混凝土强度的混凝土脱模通常很严重,特别是对于大跨度和悬臂部件。如果结构未达到设计强度,则不允许首先移除顶部。(3)张力:对于后张拉支撑板,应根据规格和设计要求进行张力,以避免因反应应力引起的结构变形甚至裂缝。
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治理措施
3.1加固混凝土结构
为了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尽量减少施工期间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在结构设计中有必要选择中低强度混凝土施工,避免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虽然这不能增加建筑物的承重能力,完全消除了收缩裂缝的发生,但有效地减少了裂缝的宽度,保证了建筑结构的整体强度。另外,一定要注意施工,水平施工缝应根据要求进行调整,以避免温度裂缝,以免产生大的裂缝。
3.2混凝土喷口结构的控制
通常,在分层浇注混凝土时,必须首先确认浇注高度。顶部混凝土填充必须在第一次凝固之前完成,从而可以减少冷接缝的形成并改善浇注质量。在铸造期间,连续浇注混凝土以避免由于偏析导致的不均匀速度,并应在进行初始调整之前继续进行,使部分浇注达到完全一次性效果。完成后,由于绝缘工作要做,可以在较高的温度下避免混凝土施工,温度也会降低天气变热时产生的冲击,并通过洒水器做冷却的工作,快速降低散热测量材料的温度并减少裂缝。
3.3准确检查混凝土温度
在确定混凝土的温度时,由于强调回火,可以实现以下几点。首先,在0.14mm的常规塑料厚度下,使用三层毛毡覆盖塑料薄膜和毛毡,其次使用改进的骨料等级,特别是在刚性混凝土干混水泥含量增加添加剂等,使混凝土混合物减少。再次在搅拌混合的同时进行分散,可增加适量的水,以达到冷却效果。同时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坚持和保温同时进行,以减少由于温度梯度导致的混凝土温度变化。最后要注意在寒冷季节的保温措施,特别是应用于薄壁结构的长期暴露等。
3.4加强混凝土结构的维护
施工项目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管理是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因素。首先,在混凝土施工后及时维护可以减少混凝土内外的温差,使混凝土浇筑后的自冷速度减慢,减少混凝土本身的约束应力的发生,有效地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其形成温度裂缝。其次采取适当的混凝土保温措施,不仅可以缓解浇筑混凝土后的冷却速度,使温差达到平衡,收缩裂缝在混凝土表面产生应力松弛时间。另外,如果没有符合相关要求的混凝土养护管理,混凝土施工质量不仅会降低,而且当混凝土硬化时也会导致水的快速流失,造成严重的裂缝。
3.5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不同地区存在早、晚温差,部分地区较为明显,很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性优势的流失。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加强预防,减少裂缝的形成。在高温区域,可以减少混凝土厚度,以减少内部和外部温度变化。其次,在设计中,特别是在铸造中,采取冷却方法用于降低材料的温度并防止形成混凝土裂缝。在高温场中,可以采取冷却水、防晒等物料,使温度上升和其他问题相反,这在铸造接头时减少了冷凝器冷却管壁的飞溅。如果温度突然变化,要对建筑工程进行保护,防止由于突然的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磨损减少。因此,我们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根据每个地区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4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相信未来它将更加有效地治理混凝土裂缝,从而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谷克翰.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8,44(22):112-113.
[2]黄国亮.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52):19-20.
[3]徐琛.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对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7):11-15.
论文作者:代钦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2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温度论文; 结构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成因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