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肖小娟
摘 要: 文化创意产业对构建高端引领、创新驱动、低碳高效的新型产业体系,带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文章在厘清现阶段内蒙古文创产业运行状况的基础上,探讨在时代发展新要求下,内蒙古如何充分利用诸多利好机遇,精准定位区域优势,合理规划产业发展路径,助推内蒙古文创产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 文创产业 民族文化 创意人才
文化创意(以下简称“文创”)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代表性行业,融合了文化、创意、科技等各类新型生产要素,具有低能耗、高附加、高融合的产业特性,既能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又可以通过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内蒙古作为中国草原文化聚集区域,民族文化资源多元丰硕,拥有发展文创产业良好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国家重视和支持边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在系列利好政策地推动下,内蒙古文创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一、内蒙古文创产业运行情况概述
内蒙古文化产业自2003年自治区政府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目标后起步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治区紧抓机遇,建设民族文化大区转向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出台《自治区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在市场准入、资金税收、人才引进等诸多方面给予支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经过几年探索实践,内蒙古文化产业各业并举,规模逐步扩大,产业增加值及其占全区GDP比重不断上升。“十三五”期间,在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民族文化强区双重目标的驱动下,文化产业进入提质增效发展阶段,借助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撑,“文化+创意”产业模式以其创新性强、融合性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迅速成为新型文化业态。
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涉及影视艺术、工艺设计、娱乐休闲、建筑装饰、信息传输等诸多行业领域。根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总量规模稳步扩大,吸纳就业人数逐年增多,2017年产业营收总额达289.71亿元,占全区文化产业营收的37%。从产业布局规划、运行机制、发展动向等方面总结现阶段内蒙古文创产业总体运行情况,呈现如下显著特点:
从现象学角度来看,民间故事活动并非定型的“现成存在者”(一般存在物)的“现成属性”。“现成存在者”具有这样一种存在关系:一种存在者在另一个存在者“之中”,这里的“之中”意指“两件在空间‘之中’广延着的存在者就其在这一空间之中的处所而相对具有的存在关系。”[注][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97年,第63页。这种关系可如羊在羊圈之中,羊圈在农舍之中,农舍在农村之中,农村在国家之中,如此繁复延展下去,直到羊在“宇宙空间”之中。海德格尔将此种在某个现成东西“之中”亦即在某种确定的处所关系意义上存在的现成存在物称为“范畴性质”。
(一)以文化资源为依托,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项目)
内蒙古幅员辽阔,12个盟市均有本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型,如呼和浩特市的敕勒川文化、召城文化;包头市的西口文化、阴山边塞文化;锡林郭勒盟的元上都遗址、马文化;赤峰的红山文化等。文化资源是各地区发展文创产业的重要基础,以文化资源为依托,整合特色优势资源建设产业园区(项目)进行产业化运行,是内蒙古文创产业的典型样态。目前,自治区规模较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鄂尔多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传媒创意园、上京契丹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集聚了民俗、节庆、旅游等原创产品设计开发、影视动漫制作、广告创意、文化交流展示等诸多行业于一体,是内蒙古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以文化旅游业为抓手,带动文创产业升级
2018年,全区文化旅游业总收入达4011.4亿元,占全区GDP比例的23%。文化旅游业的长足发展,为内蒙古文创产业提供了可供作为的平台与广阔的发展空间。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推动文化创意与旅游业的交互渗透式发展。如应用创意产业思维和模式推动民俗艺术表演品牌(鄂尔多斯婚礼、千古马颂等)向旅游城市、景点扩张,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项目开发计划,创新民族文化阐释方式,让本土文化“走出去”的同时吸引外界元素“走进来”。文创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破解了文创产业资源依赖、内容形式同质、消费市场窄小的难题,极大地改善了产业运行状况,提升了产业经济效益。
二、内蒙古文创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以及科技信息对产业影响的扩大,内蒙古文创产业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也存在诸多挑战。
雕刻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产生与发展是相伴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鹳鱼石斧图》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传统绘画的发端与雕塑(刻)艺术存在的姻缘关系。这是一件陶瓷与装饰绘画相结合的作品,史家和学界都一致认为依附于其表面的绘画作品在绘制手法上与之后的中国画艺术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因此,被认定为是中国画的“鼻祖开篇”。
(一)内蒙古文创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政策体系为文创产业提供强力支撑
观察组:由护士长、高年资护师和沟通能力强的年轻护士组成,对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进行延续护理,并督促患者使用出院时提供的指导方案进行自我评估和干预,有任何疑问随时咨询我们的护理人员。主要的延续护理措施有入户随访、电话随访和集中培训等。
创造新优势,推动改革举措具体落实。“江苏要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视察江苏时提出的要求,这是全省改革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总目标总定位。江苏把握好力度、时点,以改革赋权赋能,打好改革组合拳,激发改革内生动力,形成合力,创出了一系列江苏特色改革品牌。近年来,按照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把“不见面审批”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区域”;以县级集成改革和综合改革破解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行政管理体制障碍,放大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效应,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改革大局探索新路径。
汉麻籽油在可见光处吸收曲线,其中叶绿素吸收波长为670 nm、610 nm、535 nm,类胡萝卜素吸收波长为475 nm、448 nm、414 nm[12];室外环境在可见光波长350~750 nm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减少;室内环境下油脂在475 nm波长消失,说明类胡萝卜素减少;烘箱中的吸收波长在 475 nm、448 nm、414 nm处均消失,类胡萝卜素减少[12]。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在较强光照下不稳定[13],与油脂在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颜色变浅相符。室内避光与低温避光储存的油脂相比,可见光处吸收波长变化不大。
世界范围内新的开放格局及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人类需求日新月异,要求市场供给新产品、新技术的频率不断加快,依靠单一的产业生产营销模式难以应对市场诉求,产业内部联动协作、“跨界”融合创新、聚能发展是大势所趋。内蒙古文创产业前景看好,但要取得有效的实质性收益,需从两方面共同发力,一是从产业自身出发整合优质要素,形成合力共建共享,增强产业关联度;二是促进信息、技术、资金等资源跨行业流动,实现文创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共生。如何打破产业行业壁垒,形成产业联动互惠,催生产业发展新动能是现阶段内蒙古文创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2.科学技术的进步赋予文创产业发展无限可能
历史发展规律显示,科学技术革新势必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科学技术对文创产业的影响巨大且深远。一方面,科学技术赋予文化新的内涵与可供创意的空间,催生新型细分行业的出现,扩展了文创产业体系规模。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不仅有效地提升了文创产业的生产效率,还为文创产业提供更加多元的表现形式与传播方式,如各种IP资源,通过数字信息技术进行创意生产,转化为影视、动漫、游戏等形态,借助各类新闻媒体技术大范围、多途径传播,形成消费市场实现产业营收。内蒙古自治区根据科技部《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西部行动方案》的指导,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蒙古文数字出版系统”等项目先后建设完成,极大地激发了文创产业活力。随着大数据技术、5G通信技术、AI等的发展,内蒙古文创产业将有更多可能。
(二)内蒙古文创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部分文创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消费需求把控不当、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等问题,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研究,粗放式的随意加工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被庸俗化和过分商业化,导致一些品质不高、同质化严重的文创产品充斥市场,不仅不能很好地满足大众文化需求,还严重地损害了民族文化资源的生命力,不利于内蒙古文创产业的健康发展。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文创产品开发以及有效回应大众文化消费需求,从文化供给侧和需求侧层面推动内蒙古文创产业发展是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1.文创产品粗放开发影响产业发展质量
多方合力构建内蒙古文创产业链条,规划产业链条联动式发展的清晰路径,对优化内蒙古文创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新型文创产业的扶持力度,发挥主导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和应用,打造内蒙古文创主体产业,并发挥主体产业的带动效应催生新的产业类别,从而形成一条互动互惠的完整产业链条。以内蒙古博物馆文创产业为例,内蒙古博物馆文创聚焦馆藏文物复仿品、特色纪念品开发主业,衍生出艺术装饰、文化展演、休闲娱乐等系列产业形态,涵盖文创产品开发生产、营销推广到消费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了全产业链串联式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文化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一源多用”,积极融入到产业链各个部分当中,并借助优势要素的支持完成产业内部间纵向链条及与外部产业间横向链条的传导和对接,进一步扩展产业空间。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国创造”的重要途径。与欧美发达国家相较,我国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处于相对劣势的局面。推动理论、制度、内容等方面的文化创新既是国家战略层面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文创产业发展重要的历史机遇。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带一路”建设、草原丝绸之路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及扶持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内蒙古文创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立足自治区区情,自治区政府着力完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强化文化体制改革等,为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政策扶持。基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政策体系的保障支撑,内蒙古文创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3.创意人才缺失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
内容创新是文创产业发展的第一要义。通过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延伸文化内容,然后以独特新颖、生动鲜活的形态载体予以阐释是现今文创产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要增强内蒙古文创产业的内容创新能力,一是拓展创作元素,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刻画草原文化的内涵表征,将豪迈洒脱的民族精神元素、悠长丰富的历史元素、自然和谐的审美元素等作为创作素材融入到创作中,使其成为内蒙古文创产业的灵魂所在。二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适度引入用户参与,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的转化再造,源源不断为社会大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和服务。三是营造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设立奖项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内容创新潜力,为创意知识版权提供权益保护等。
三、内蒙古文创产业发展的路径设计
(一)紧抓内容创新,筑牢产业根基
综合能力强、富有创造力的创意人才是文创产业得以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内蒙古在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人才流失现象也较为严重。内蒙古人才建设工程——“草原人才”工程、文化名家工程等的实施,成功地为内蒙古文创产业输入了一批行业紧缺人才。但总体来看,内蒙古文创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较少,供需不平衡,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端科技人才及动漫、网游等新兴行业人才缺口很大,严重阻碍了内蒙古文创产业发展步伐。解决内蒙古创意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文创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撑是急需突破的重要关卡。
(二)打造产业链条,扩展产业辐射范围
2.产业联动性不高影响产业结构升级
(三)实施品牌战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品牌效应对产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内蒙古文创产业应重点打造反映草原文化、民族特色风情、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品牌体系,实施文创品牌战略助力产业发展壮大。
1.塑造一批兼具民族文化底蕴与时代气息的文创品牌
影响糖尿病患者接种肺炎疫苗的因素不可患者年龄、患者文化程度、患者健康状况以及患者的肺炎疫苗认识情况;从该次研究结果可知,经宣教干预后,自愿接种肺炎疫苗率为10.40%,了解肺炎疫苗率为71.10%(711/1 000),疫苗能预防肺炎率为 70.30%(703/1 000),愿意接种率为52.40%(524/1 000)。临床还需加强给予医护人员的疾病知识培训、接种肺炎疫苗知识培训等,以持续性提升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4-5]。
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对于新媒体的概念,至今未有明确定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岳颂东提出:新媒体就是一种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通过信息的传递从而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它是一种媒介,当然,它采用的是当代最新的科技手段。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黎瑞刚认为,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它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制定文创品牌发展规划,为文创品牌地塑造提供政策、资金、场地等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创品牌的创建及其创新升级,力争建成一批地区特色、民族特色鲜明,富有影响力的内蒙古文创品牌,如充分发挥民族歌舞艺术优势塑造内蒙古文化演艺品牌、将传统蒙古族刺绣、皮雕画等技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相融合打造内蒙古工艺品牌等。利用品牌的市场价值提升内蒙古文创产业的竞争力。
2.实施区域联动策略,利用资源集聚优势打造重大品牌项目
在内蒙古不同盟市、旗县间,组建文创产业发展战略合作联盟,实现社会、行业、产业园区等资源汇集整合,形成资源互补互通的发展格局,利用集聚的能量打造内蒙古文创强势品牌。如呼包鄂三地可依据优越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独具一格的草原文化资源,打造体现内蒙古历史文化、英雄人物、宗教传说等影响力强的原创影视、动漫品牌,并创新品牌传播营销方式,提升文创品牌知名度。
(四)提供人才支撑,稳保产业发展活力
人才是各个产业发展都离不开的主体要素,创意人才是文创产业发展不竭的源泉和动力。按照文创产业各环节的分工,内蒙古现阶段急需的人才类型包括:内容创意人才、技术性人才以及策划和经营管理类人才。新时期要实现内蒙古文创产业长足发展,必须重点培养和引进创意人才。首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正规院校教育培养与行业培训相结合。依托科研院校,根据不同的产业需要,设立相关专业课程,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培育一支能担当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同时,注重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提供技能培训、业务学习等机会,发展潜在的产业人才。其次,完善产业创意人才挖掘和引进机制。开展民间文化传承人调查和认定工作,设立专项资金,激励传承人创新和发展所传内容或技艺。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拓宽人才选拔渠道,通过提供经济和社会待遇等吸引高素质文化创意人才的加入。
参考文献:
[1]高晓焘.立足新起点开创新时代内蒙古文化产业新局面[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8).
[2]王公为.“万里茶道”内蒙古段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北方经济,2019,(1).
[3]徐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科学技术高度融合[J].人民论坛,2019,(6).
[4]王光文.内蒙古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和措施研究[J].北方经济 ,2018,(3).
[5].韦复生,刘宏盈.民族文化创意与区域旅游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基金项目: 本文系内蒙古党校青年项目“内蒙古文创产业发展路径及其模式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校)
责任编辑:代建明
标签:文创产业论文; 民族文化论文; 创意人才论文;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党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