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论文_刘开乾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论文_刘开乾

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光纤通信因其具有的损耗低、传输频带宽、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不易串音等优点,备受业内人士青睐,发展非常迅速。在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光纤通信已经成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点,以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其会成为未来主要的光纤通信技术形式,光纤通信技术今后会有很大的需求和市场。基于此,本文就围绕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1、光纤通信技术概念及特点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导纤维传输信号,以实现信息传递的一种通信方式。可以把光纤通信看成是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介的“有线”光通信。光纤由纤芯,包层和涂层组成,内芯一般为几十微米或几微米;中间层称为包层,通过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不同,从而实现光信号在纤芯内的全反射也就是光信号的传输;涂层的作用是增加光纤的韧性保护光纤。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通信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光纤传输的频带宽,传输容量大。光纤大约可以利用50000GHz传输带宽,光纤通信系统的容许频带是由光源的调制特性、调制方式和光纤的色散特性决定的。比如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通常采用密集波分复用等复杂技术,来解决终端设备的电子瓶颈效应的问题,使光纤带宽发挥应有的优势,进而增加光纤传输容量。

②光纤通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金属少,抗电磁干扰抗辐射性强,保密性好,频带宽,抗干扰性好。光纤原材料是由石英制成,绝缘性好,不易被腐蚀。故光波导对电磁干扰有很强免疫力,它不受雷电、电离层的变化和太阳黑子活动等自然电磁的干扰,也不受人为释放的电磁干扰,这对于通信材料来说,是个很大的优势。

③损耗低,无中继设备,传输距离长。目前通信中使用的石英光纤损耗是所有传输介质中最低的,可低于0~20dB/km;而非石英系统光纤损耗更低,理论上损耗可低至10-9dB/km。因此,光纤通信系统跨越的无中继距离更远,使中继站数目的减少,这就降低了系统成本和复杂性。

2、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2.1波分复用技术

波分复用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单模光纤低损耗区带来的巨大带宽资源。根据每一信道光波的频率不同,将光纤的低损耗窗口划分成若干个信道,把光波作为信号的载波,在发送端采用波分复用器,将不同规定波长的信号光载波合并起来送入一根光纤进行传输,可以极大的提高传输容量。

2.2宽带放大器技术

为了进一步提高传输容量,增大光放大器带宽的方法有:掺饵氟化物光纤放大器、碲化物光纤放大器、控制掺饵光纤放大器与普通的掺饵光纤放大器组合、拉曼光纤放大器。这种技术具有对偏振不敏感、无串扰、噪声接近量子噪声极限等优点。

2.3色散补尝技术

针对高速信道,在1550nm波段约18ps的色散将导致脉冲展宽而引起误码,限制高速信号长距离传输。对采用常规光纤的10Gbits系统来说,色散限制仅仅为50km。因此,长距离传输中必须采用色散补偿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1向超大容量WDM系统的演进

当前,采用电的时分复用系统的扩容潜力已尽,然而光纤的200nm可用带宽资源仅仅利用了不到1%,99%的资源尚待发掘。如果将多个发送波长适当错开的光源信号同时在一极光纤上传送,则可大大增加光纤的信息传输容量。采用波分复用系统的主要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使容量可以迅速扩大几倍至上百倍;在大容量长途传输时可以节约大量光纤和再生器,从而大大降低了传输成本;与信号速率及电调制方式无关,是引入宽带新业务的方便手段。

鉴于其具有上述的优势及近几年来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市场的驱动,波分复用系统发展十分迅速。预计不久实用化系统的容量即可达到1Tbps的水平。不仅彻底开发了无穷无尽的光传输键路的容量,而且也成为IP业务爆炸式发展的催化剂和下一代光传送网灵活光节点的基础。

3.2光孤子通信技术

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其已经接近理论极限,光纤色散就成为了光纤通信发展的瓶颈。而光孤子是一种特殊的ps数量级的超短光脉冲,由于它在光纤的反常色散区,群速度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相互平衡,因而经过光纤长距离传输后,波形和速度都保持不变。光孤子通信就是利用光孤子作为载体实现长距离无畸变的通信,在零误码的情况下信息传递可达万里之遥。又由于其具有高容量、长距离、抗噪声能力强等优点,光孤子通信备受国内外的关注,并大力开展研究工作。

我国光孤子通信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家“863”研究项目成功进行了OTDM光孤子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可实现20Ghit/s、105km的传输。我们可以看到光弧子技术的发展前景是客观的,光弧子通信在传输上面主要是实现高速和长距离的通信传播,并且它所具备的控制技术可以使他的速率达到100Gbit/s以上,被认为是第五代光纤通信系统。

3.3新一代的光纤

近些年,随着IP业务量的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单模光纤已暴露出力不从心的态势,目前已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新型光纤,即非零色散光纤和无水吸收峰光纤。

3.3.1新一代的非零色散光纤。非零色散光纤的基本设计思想是在1550窗口工作波长区具有合理的较低色散,足以支持10Gbps的长距离传输而无需色散补偿,从而节省了色散补偿器及其附加光放大器的成本;同时,其色散值又保持非零特性,具有一起码的最小数值,足以压制四波混合和交叉相位调非线性影响,适宜开通具有足够多波长的DWDM系统,同时满足TDM和DWDM两种发展方向的需要。

3.3.2全波光纤。与长途网相比,城域网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业务环境,要直接支持大用户,因而需要频繁的业务量疏导和带宽管理能力,显然开发具有尽可能宽的可用波段的光纤成为关键。全波光纤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诞生的,全波没有了水峰,光纤可以开放第5个低损窗口,从而使可复用的波长数大大增加,使元器件特别是无源器件的成本大幅度下降,从而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成本。另外,光纤的色散仅为1550nm波长区的一半,因而,容易实现高比特率长距离传输。

3.4光纤通信技术的智能化。

随着业务需求的多样化和IP化,光纤通信的发展不仅要突破距离的限制,更要向智能化迈进。对于日益庞大的传输容量和日益繁忙的调度需求,随着光纤网络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的安全性、高效性、复杂性都对网络的管理维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基于密集波分复用的光传送网技术、适应下一代网络的自动交换光网络技术,正是为了适应未来的智能光网络的需要而得到飞速的发展。

结束语

光通信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撑平台,在未来信息社会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当前,提高我国光纤通信技术自主创新的能力,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光钎通信产业,才是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的根本出路,才能促使我国从通信大国变为通信强国。

参考文献

[1]胡永杰.光纤通信技术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2]尚力.光纤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

论文作者:刘开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论文_刘开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