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及抗凝治疗探究论文_刘培华

(湖南省石门县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300)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抗凝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整理和分析在2018年1月至2018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一般数据,并随机挑选50例患者进行本次实验,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包含25例患者。对所有患者的病症状况以及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同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中26例患者存在冠心病,23例患者存在高血压,31例患者存在糖尿病。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完成后,其症状表现较对照组来说明显减少,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对老年人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治疗时,患者主要表现为出血以及脑卒中状况,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加用抗凝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病症,对于患者卒中和心肌功能改善来说均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房颤动;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特点;抗凝治疗

心房颤动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心律失常,这种病症的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呈现正相关,并且患者在发病后具有较高的血栓栓塞风险,在目前学术界受到了广泛关注。相关临床研究中表明[1],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抗凝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血管出现栓塞的发生率,但同时也有观察性研究指出,患者在应用抗凝药物时期用药率仅为50%左右,并且在我国用药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就目前来说[2],在对心房颤动患者进行管理时,做好合理且良好的预防性操作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方式。本文中研究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抗凝治疗方案的疗效,实验方式与结果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整理和分析在2018年1月至2018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一般数据,并随机挑选50例患者进行本次实验,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包含25例患者。实验组女性11例,男性14例,年龄69-83岁,平均年龄(75.4±7.8)岁,对照组女性13例,男性12例,年龄71-88岁,平均年龄(76.8±7.4)岁。所有患者个体资料经对比分析差异较小,可比(P>0.05)。

1.2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由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各项疾病史进行了解,主要包括冠心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症状在诊断时均根据相关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确诊患者相关病症。

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常规方案对其病症进行控制,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华法林进行治疗。患者每日早晨7:00应用华法林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其初始剂量为2.5mg/d,每日用药一次,在治疗期间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对患者病症进行分析,调整华法林的使用剂量。

1.3 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完成后,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恢复正常,经心电图、脑钠肽检测患者未见复发,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完成后,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恢复正常,经心电图检测患者未见复发,但患者临床症状并未完全消失,偶感不适,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无效:治疗完成后患者的心功能未见改善,患者心电图存在异常,临床症状显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作为本次实验的数据处理软件。本次实验期间,t值用于检验文中患者的年龄信息数据计量资料,X2值应用于检验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P<0.05说明实验结果中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中26(52.00%)例患者存在冠心病,23(46.00%)例患者存在高血压,31(62.00%)例患者存在糖尿病。

2.2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完成后,其症状表现较对照组来说明显减少,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3讨论

房颤是引起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而脑卒中则是房颤患者病症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3]。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年龄等多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梗死的状况而若患者风险较高,则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抗凝治疗,能够进一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就目前来说,抗凝是现阶段房颤治疗的重要基础,而口服抗凝药物则是对患者病症进行控制的主要方式[4]。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抗凝药物主要以华法林为主这种药物能够有助于患者的抗血栓治疗。这种药物口服即可获得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并且这种药物半衰期较准确,其起效和作用时间可预测能够通过对患者的心电图、凝血功能进行监测来控制抗凝药物的使用强度,以达到优化和安全的用药效果[5]。而为了避免患者在治疗时出现出血现象,医务人员应当注重与华法林的个体用药差异,识别高危患者和患者的生活习惯,监测凝血功能,提高患者依从性,以达到优化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人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治疗时,患者主要表现为出血以及脑卒中状况,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加用抗凝治疗,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病症,对于患者卒中和心肌功能改善来说均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葛,赵力,张博阳,等心功能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及死亡风险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0):1176-1181.

[2]史朗峰,赵倩华,张苗怡等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抗凝率的初步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8,26(04):412-417.

[3]刘欣,李小刚,毕齐,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抗栓治疗[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20(07):716-719.

[4]夏丽萍,陈建明,潘琳,张书宁.CHADS_2评分和CHA_2DS_2-VASc评分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8,18(03):218-221.

[5]梁春波,马瑾华,刘岩,等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在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8,46(05):548-551.

论文作者:刘培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及抗凝治疗探究论文_刘培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