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蔚
(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 目的 :研究对心力衰竭病患采取全面有效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选取102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力衰竭病患,并进行分析研究。对其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对引起心衰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一年后调查病患再次住院的次数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采取有效全面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后,比较病患的满意程度及自我护理能力,均明显比护理前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心力衰竭病患采取全面有效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后,能显著提升病患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病患再次住院的次数,增加病患的生活质量,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广泛进行推广。
【关键词】 心力衰竭;护理干预;健康教育;自我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229-02
1.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2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力衰竭病患,并进行分析研究。其中65例病患为男性,57例病患为女性,其年龄范围在37~82岁。
1.2 方法
1.2.1护理干预实施程序:根据病患对糖尿病的认识及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实施问卷调查,依据不同病患的自我管理水平,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教育内容,并进行出院指导。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系统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出院后随访等。具体如下:
(1)注意避免引起老年心衰的诱发因素
因为诱发老年人出现心衰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有血压上升、呼吸道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饱餐、饮酒等,所以要确保病患干净整洁、舒适安静、空气清洁、温湿度适宜,避免病患暴饮暴食、酗酒、脾气暴躁等,预防发生心衰[1]。
(2)合理的运动和休息
老年病患在心衰早期可能出现心慌、气急、无力疲劳等现象,部分病患常常认为发生心衰要“少活动、多卧床”,导致出现程度不同的功能障碍。有资料表明老年心衰病患应该合理运动,不但能够阻碍心衰的发展,还能够提升病患的生活水平[2]。因此护理人员要依据老年病患的心衰程度指导病患做相应适宜的运动。同时,护理人员要指导病患在睡眠过程中取高枕位,较重的病患取坐位或半卧位,缓解病患喘憋、气短等症状。
(3)饮食教育
指导病患食用易消化、清淡、营养的饮食,以汤粥类为宜,多餐少食,晚餐要少吃,以免病患夜间发生心脏病。控制病患摄入钠盐的量,通常每天要小于59,中度心衰病患一天不能超过3~2.59,严重者一天要小于lg[3]。
(4)药物治疗教育
治疗心衰的重要药物就是洋地黄类,不过老人十分容易出现洋地黄中毒,所以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医嘱给予老年病患用药。此外,每天相同时间测量病患的体重并准确记录,为医生用药提供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保持大便通畅
指导病患按摩腹部,降低心理压力,排便时不能屏气用力,以免增加心脏负荷,一旦病患发生便秘可服用润肠药。
1.2.2自我管理评价:病患出院1年后,使用科室自制的病患自我管理能力调查表调查病患的自我护理能力。满分是20~80分,分数越高病患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好。同时,调查病患的生活质量,满分是100分。
1.3 统计学方法
分析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0.0,用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用配对检验分析计算资料,用百分数和x-±s表示实验结果。
2.结果
采取有效全面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后,比较病患的满意程度及自我护理能力,均明显比护理前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具体如表所示。
表 病人的效果比较
时间 例数自我管理评分 护理质量
入院时102 56.27±4.34 84.41±4.35
1年后 102 74.38±3.08 95.30±4.02
P<0.05
3.讨论
3.1 心衰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此次研究说明,心衰病患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强,生活质量也就越高,因此护理人员要指导病患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定点吃药、采取饮食治疗、调节自我心理等护理干预措施,来降低病患的不良心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加病患的满意程度及生活质量。
3.2 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对自我护理的认识
护理干预措施就是不断强化病患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维持病患的身体健康。因为心力衰竭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会严重影响病患的痛苦,给病患的精神造成严重的负担,护理人员能够指导病患增加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及控制疾病复发等作用。
此次研究中,我院对102例心理衰竭病患采取有效全面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后,比较病患的满意程度及自我护理能力,均明显比护理前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综上所述,对心力衰竭病患采取全面有效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后,能显著提升病患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病患再次住院的次数,增加病患的生活质量,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广泛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水平,尹之兰.心理干预对减轻心脏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3,67(46):1066~1067.
[2]齐丽文,李小妹.心力衰竭病人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13,74(45):359-360.
[3]胡经文,苏晋芝.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一反应蛋白的变化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3.75(96):1225—1226.
[4]孙玉香.通过在院教育指导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监护[J].中华医学丛刊,2014,74(36):189-190.
论文作者:黄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病患论文; 心衰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能力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自我管理论文; 措施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