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后企业管理的优先策略_质量管理论文

认证后企业管理的优先策略_质量管理论文

企业认证后管理的首选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首选论文,策略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之后, 即将面临的是没完没了、周而复始的监查和复评。因此如何在维持认证证书和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并不失时机地提升企业形象和取得经济效益,是企业必然会遇到的现实问题。

一、获证是企业发展的新起点

由于证书来之不易,应该说获得认证证书至少说明企业的质量管理已符合国际标准的基本要求,具有进入国际市场的基本能力,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标志着其质量管理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然而,面对新的里程碑,各个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感受和选择。有的认为获得证书,大功告成,该休整一下,待到下次监查时再鼓劲全力对付审核组,以确保认证证书的维持就可以了。也有不少企业认为只要继续循照文件的规定去执行,就不再会有什么质量方面的麻烦了。显然上述二种想法,绝非是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本意。如此,则必然是故步自封,不思上进,长久如此,肯定是不会有良好的实际效果;甚至会有失去证书的可能性。

二、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获证以后,企业所面临的选择,除了必须力避消极的倒退和停滞不前之外,应采取积极的持续发展措施,选择下列方式作为管理深化和业绩改进的方向:

1.纵向发展,在取得质量体系认证之后,再接再励,继续进一步深化质量管理,进一步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成为在质量管理上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

2.横向发展,以便在更宽阔的领域内作出成绩,诸如继续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并争取取得第三方认证,以进一步提高企业在社会上的信誉和知名度。

3.组合型发展,这是实力雄厚、雄心勃勃的企业的专利,是鱼和熊掌皆要获得的壮举,即既要深化质量管理体系,争创行业、质量管理典型;又要在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面全面达到国际标准要求, 成为综合管理方面全面达到国际标准要求, 成为综合管理方面的QEO达标企业。

三、可行性评估和首选方案的确定

当前全国已有25657家企业通过了ISO9001/2国际标准的认证, 为我国的质量管理水平逼近世界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他们能在质量管理方面进一步采用促进业绩改进的ISO9004标准, 深化内部质量管理,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其必然会降低质量成本和提高顾客满意度,确实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取得更佳业绩,同时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开拓新的管理局面,建立环境和安全方面的管理体系,那当然是件两全其美的佳事。但鉴于一个企业的人力和财力毕竟有限,真正能全面深化质量管理和开拓认证新领域的企业只可能是少数优秀企业的特权。

对于积极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开拓规范管理领域认证的做法当然也很不错。但是建立和维持新的管理体系,特别是环境管理体系(EMS)是需要一笔可观的资源投入的, 因此对一些目前尚缺乏经济实力的企业,还是暂时缓行为佳。

然而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层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的可信性和质量,则是一桩化费少,收益大的有效举措,几乎适合于各类有志于加强质量管理的企业。只要认准方向,采取正确行动和方法,并持之以恒,是不会不取得成效的。因而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今后认证发展的重点仍将是深化发展质量管理体系,只有深化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业绩改进目标,才是一项最佳的战略决策。

四、质量目标瞄准于世界级

认证的通过仅仅意味着刚刚达到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通俗地说,只不过是取得刚及格的60分而已。应清楚地认识到:

1.质量是永无止境的,质量管理的关键在于持续改进,追求卓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推行TQM,创国际名牌, 以达到世界级质量。

2.认证的目的在于邀请认证机构派遣的审核人员发现一些质量体系运行中实际存在的,而自己尚未察觉或较难发现的问题,借助于第三方来改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实际效果。

3.进一步理解“一切工作都可以看成是过程”和“任何过程都是有变化的——即都存在着波动”的标准内涵,突出“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防患于未然的战略目标。

4.充分了解和分析竞争对手的现状和潜在能力,寻找差距,确立赶超对象,以科学务实、不屈不挠的敬业精神,实现赶超行业先进的目标,敢于质量领先。

在质量管理方面,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胜人一筹的世界级的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企业必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M )并与依据ISO9001标准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人员素质、全员参与和领导决策等有利因素的作用,建立一个富有自身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

五、达到世界级质量的基本途径

推行TQM是实现世界级质量的基本途径, 也是跨世纪质量工作的永恒主题,现在的世界级质量水平的著名企业,其推行质量管理的基本做法中都具有不少共同之处。诸如应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视顾客为上帝等;同时也都有其各自的管理特色、看家法宝和杀手锏。例如摩托罗拉公司运用“6S”原则,杜邦公司以零缺陷为目标,将“1%+100%”作为质量公式;奔驰汽车公司以“精益求精”原则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施乐公司应用“Benchmarking”(水平比较)法创得美国国家质量奖等。

目前人们所公认的成功经验有以下4种:

1.追求卓越,超越ISO9001标准要求

ISO9001是ISO9000系列标准中的核心标准之一,主要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

已为广大企业所认识和接受;

可惜同为核心标准的ISO9004确鲜为人知。ISO9004是一项“业绩改进指南”的推荐性标准,这项标准的应用是座取之不尽的金矿。

企业采用ISO9004标准,按标准要求充实和深化质量管理体系, 并注意加强质量在财务方面的考虑;引,进质量成本概念,以顾客为重,竭力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实施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面的满意程度的评价,创新开发思路,加快新产品的更新换代的步伐,增强法律意识,重视法律,法规方面的要求,并严格执行,以及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员工参与管理的力度和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高员工满意程度和业绩的创造能力。同时企业可以通过自我评价的方法,不断发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和不断改进质量及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扩展统计技术应用,首先应用好SPC技术

应用统计过程控(SPC )的目的在于科学地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并通过控制图来对过程中的异常波动作出及时的报警,以便操作者或管理人员采取纠正措施,排除异常因素,消除异常波动的苗子,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这种控制技术已成为走向世界级质量的必备工具。

3.以“6σ”为管理目标,向“零缺陷”逼近

传统的控制图以CPK值大于1.33、小于1.67(1.67≥CPK≥1.33)为目标,进行所谓经济控制的方法,这种概念已逐渐失去了实际的指导价值。现在已逐渐向6σ原则演变,其目的要求达到稳定状态时, 允许出现的不合格概率应在2×10[-9](十亿分之二)以下, 以适应高新技术产品的可信性和安全性方面的要求。为实现这一目的,有关企业应根据资源配备和企业文化的实际情况,制订不合格率逐年下降的措施计划,保证PPM数值的日益趋小,确保最终小于0.34PPM,并逐步向零缺陷逼近。

4.推广在线检测,实现零缺陷控制

在很多场合,传统的AQL抽样方案正受到了冲击, 不合格拒收数Ae已不复存在,有缺陷的接受准则已不再适合高质量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过程和最终检验的需要。目前汽车行业已摈弃了传统的抽样方案,采用了零缺陷的抽样计划,将抽样数字定为每批抽样200件。 这种批的定义以每8小时的生产量为一个产品批,对抽出的200件样品逐个检验,只有全部合格才予接收,若有一件不合格则整批退货,经筛选后再重新抽样检验。只有在连续20批全部合格的基础上,即4000件样品检验全部合格后,才允许每批抽50件,并且要保持每件抽样不允许有任何不合格,一旦出现不合格,得马上恢复正常抽样,每批抽200件。

因此为了保证零缺陷的接收准则的实现,企业必须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在线检测手段,只有通过200%甚至300%的检验,自动检出所有不合格品,才能保证顾客接收检验的顺利通过。

此外,TQM还能应用QFD(质量功能分配),FMEA(失效模式效果分析)、CAD/CAE(计算机辅动设计/工程)、VE(价格工程)及防错、可靠性技术等适宜的方法。关键是切合实际,应用恰当,肯定会取得显著效果。

毫无疑问,结合企业和行业特点深入贯彻ISO9004标准, 实现以质量为主的管理是一种公认的企业管理优秀模式;是一种投入少、风险小、成效明显的管理之道。这将会进一步促进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深化质量管理体系当然应成为企业发展的首选策略。

标签:;  ;  

认证后企业管理的优先策略_质量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