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网络的不断复杂,社会各界人士对市政道路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路基工程是其中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其施工技术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安全。在本文对我们将对路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探索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路基工程;问题;防治
1.道路路基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路基是道路工程最基础的部分,整个道路路基工程的使用价值建立在路基的基础上,如今的道路车流量越来越多,道路负载越来越严重,在如此的大环境下,工程施工进行道路路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对路基的管理可以对多个因素进行分析,使得各个因素最优化组合,从而达到施工工程的高质量的要求。道路路基的安全稳定需要对道路路基工程施工进行管理,包括:技术方面、材料的选择方面、工程的测试方面、设备的使用方面、路质的勘查方面等等,结合施工实际需求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强化施工队伍水平,保证工程施工的高质量。
2.道路工程路基质量问题分析
路基施工欲要保证高质量路基施工,就要从多个角度制定合理的科学的规范的施工技术标准,最终达到最优化的路基施工工艺技术,从而使得道路工程真正的为民所用,为老百姓提供良好的有质量的生活道路环境,而这些步骤的施工都离不开材料,因此材料的选择很重要,分文通过调查研究,得出材料选择不当和路基夯实碾压不当会严重影响道路的最终质量,会造成道路出现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2.1材料选择不当出现问题
由于一些道路路基在施工覆土之前,没有将路庄表面的泥土、树根、杂草,甚至地表积水等清扫干净,选择材料时候没有选择凝固性很强的材料,从而导致道路稳定性差的问题的产生。还有,一些道路的路基在施工建设中,并没有按照所规定的标准选择高标准的材料,使用不合格的或者过期的材料施工后,很容易导致土体的滑移,从而对路基结构的稳定性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2.2夯实程度不足导致问题
由于许多道路在进行夯实作业时,由于没有对路基材料的干湿度进行良好的把握,在路基的施工质量,在进行松铺土层的碾压时没有充分考虑压实器具的性能以及松铺材料的性能等因素,碾压次数不足,碾压方式不当,碾压范围不到位,留有死角等等因素都会对路基的压实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道路路基的最终质量,会对车辆的正常行驶和安全出行造成影响。
3.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3.1路基材料选择控制
基层材料是具有施工特性的路基基层材料,该路基材料基本上决定了最终路基的使用价值和效果。当前情况下,大部分的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一般选用材料包括:工业水泥、石灰、工业废料等具有建筑材质的基层材料,在施工现场具体情况下根据不同的施工特点的施工材料会有所不同。道路路基的基层选材是路基建设的基础,为了达到高质量的路基工程,对材料的选择必须严格控制,比如,潮湿易积水的地段,选择透水性稳定性好的基层材料。同时对可能会出现的冻土地段问题要密切关注。对于黄土地段要选择隔水性好的基层材料,有助于有效防止路基的崩塌、凹陷、裂开等危害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1水泥稳定土基层
水泥稳定土作为基层,具备良好的板体性、水稳性、抗冻性,在路基施工的早期,施工强度高且随着施工的进程的推进,如果路基总是暴露在空气中,会导致路基出现干缩现象,并且温度过低的时候,路基会产生的冷冻式的缩小,这些情况会导致基层出现裂痕现象。水泥稳定土分为:水泥细粒土类和水泥粒料土类,两者相比较,水泥粒料土比水泥细粒材料稳定性好,收缩裂缝比较强,同时遇水反冲击的力好,比较适用于路基施工。因此,水泥细粒土只能作为高级路面的底基层材料使用。
3.1.2石灰稳定土作基层
据研究石灰稳定土具备优良的板体性特点,但是水稳性和抗冻性比水泥稳定土较差,石灰稳定土的强度与温度高低有关,在温度低于5℃的时,石灰稳定土的强度不会变化,具有稳定性。它其缺点类似于水泥细粒土,即是,只能在高级路面的基层材料中做底基层使用,使用范围比较窄。
3.1.3石灰粉稳定土作基层
在道路路基施工中,对废渣的利用中,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石灰粉具有板体性好、水稳定性强、抗冻性好的特点,缺点是早期强度较低,但是随着施工进程的推进强度会越来越高,在低于4℃的温度下,棋强度具有稳定性。但因为石灰粉煤灰的早期强度低,同时收缩性比较明显,也只能做高级路面的底基层。
3.2路基压实标准控制
道路路基中压实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面对不同的道路等级,其施工程度也是不同的、其施工条件也是不同的和施工周期也是不同的,所使用的设备机械的也是有差异的。根据不同的特点的道路路基施工,选择最合理的压实器械、压实方法、压实厚度、才能够满足不同路基的质量要求,众所周知,对于道路路基施工,压实度是路基地面施工最后的工作程序,同时也是整个压路工作的最终目标。压路机碾压的范围是有限的,无法做到无死角碾压,对于碾压不到的地方,必须要使用小型夯实机进行碾压夯实,夯击面积标准重叠率需要达到1/4-1/3路基压平施工是碾压工作的基础,好的路基压平工作需要达到路中线在路两边有2-4%的坡的标准,同时所有的施工碾压方向从横向路基两侧开始到中线结束,直到有效碾压出路拱。弯道部分的压实顺序是由低向高,遵循单向横坡的标准,同时两次的车轮要达到重叠12-20cm。
3.2.1土坑夯实试验
土坑夯实试验是在施工项目之初,对规划的取土坑进行夯实操作,该操作的目的是大密度的取土坑,同时有助于规划密度对照表。施工单位需要首先进行自己负责检查,然后由监理负责单位进行抽查,最后由业主进行实地抽查,需要达到夯实频率满分,这时候需要全面的无死角的抽查到每个取土坑,如果对夯实坑标准密度存在意见不一致,则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试验。
3.2.2对比试验
对比试验是有业主委托专业的实验人员来进行的,也就是把同种土样分发送给,不同的施工监理人员,进行单独的实验。实验结果出来后通过收集对比各个施工监理人员的试验结果取得平均值,然后将获得的平均值作为今后的参考标准。当发现同个取土坑的土质变化较大时,那么要及时进行研究勘查,以获取最新的最精确的密度标准。
3.2.3路基现场检测
路基现场检测的内容包括:灰剂量试验和灌砂夯实度的测验。灰剂量检测的准备阶段,需要预先进行碾压前的检测,如果碾压前的检测顺利合格,项目就可以顺利开展路基碾压作业,这样碾压出的路基是高质量的路基,能够达到规定标准。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整体道床的抗弯度负荷承受不了其拉力,从而形成不规则的网状裂缝,该裂缝形成的原因是行车荷载反复作用造成的。因此要充分考虑该因素,避免对后续造成影响。
4.结论:
综上所述,道路路基的施工是造福国家百姓的建设基础项目,为了使得该项目高质量的为人民服务,就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保证良好的道路工程质量管理,该管理包含很多的方面,例如:强化施工人员的技术施工水平、加强施工安全意识、提高施工路基质量等等,管理人员需要实时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技术人员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合理制定施工图纸;项目管理人员严格控制材料质量;路基的施工阶段的测试,督查人员要实时监督等等方面上做到最优化的管理,从而从真正的为道路路基你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国家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佳松.浅析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要点[J].门窗,2015,02:190.
[2]吴伟光.浅析路基工程质量问题的成因及技术防治的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4):56.
[3]钱雪松.浅析道桥路基工程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J].科技风,2015,(21):165.
论文作者:王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路基论文; 道路论文; 材料论文; 夯实论文; 基层论文; 工程论文; 稳定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