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诱因论文_梅丽丽

漫谈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诱因论文_梅丽丽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天津铁厂第二中学 056404

摘 要:本文从教育制度和评价标准、教师对学业不同学生的态度、诚信教育失落、家庭教育的失误以及考试环境的影响等诸多方面分析了造成考试作弊这一现象的社会因素,希望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

关键词:诚信缺失 教育制度 评价标准 考试环境

作弊现象产生的内因在于学生本身。就内因而言,主要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没有一个正确的考试价值观。平时不认真学习,却有一些不正确的心理:投机侥幸、从众逞强、虚荣妒忌或者是为了应付老师家长,当然也不乏逆反心理作祟。就外因而言,主要是来自社会、学校、家庭方面的影响。

一、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和评价标准

从科举制度开始,中国持续了几千年的应试教育模式,教育制度和评价标准严重地存在着不合理现象。封建社会,“读死书,死读书”成了读书人步入仕途的主要途径,它的影响不是朝夕能够肃清的。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提倡了很多年,并且如今得到了贯彻落实,但改革的新成果取代旧理念、旧传统、旧经验总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在学生的思想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而分数是评价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名列前茅是英雄,靠后打底即孬种。随之,“三好”并为“一好”,全面发展被演绎为“高分即全面”。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学生当然片面追求分数。成绩高的同学为了保住身价,保持优势;分数低的学生为了改变挨训挨罚的境遇,就会心往一处想,那就是作弊。一旦第一次铤而走险成功,就会上瘾般产生第二次、第三次……所以,不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学生作弊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德育被忽视,智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过高地夸大智育的作用,以致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几乎成为了空头支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成绩成了社会、学校、家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于是乎,学生的作业越来越多,眼镜越来越厚,书包越来越重,呼吸也越来越沉重。在这样沉重的身心双重包袱压迫下,有的人终于不堪忍受,而又不能或无力反抗,只得采取作弊这种可以暂时瞒天过海的方法,不为自欺欺人,只图能有个片刻的轻松和耳根清净。

二、老师对学业不同学生的态度

学生最信任的人应该是老师,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和态度,也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和心理。有些老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的偏爱过于明显,容易给学生心理造成一种误区:只要学习成绩好,只要考试分数高,就可以得到老师的宠爱,就会区别于那些得不到老师宠爱的同学,就会高那些成绩差的同学一等。学生为了享受这份特殊的待遇,就要考个好分数。一旦一次投机取得成功,而老师又对此学生大加赞赏,那么,学生的求异心理和老师的表扬因素结合在一起,就促成了作弊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三、诚信教育的失落

近年来,社会越发地呼唤诚信,学校也越来越多地呼唤诚信教育。提倡得越多,就越说明在这方面的缺失。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现象。 “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教条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用“诚信正在失落”来形容当今社会的道德现状,并不为过。教育界同样如此:高考要签订诚信档案,写论文要填写诚信责任书,教育部门要与学业考试命题审题人员签订诚信协议……在当前社会诚信失落的大背景下,学校不可能脱离现实社会而成为真正的一方净土。社会中不守承诺欺骗欺诈等失信的不良现象也侵蚀着校园,给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考试作弊、言行不一、欺骗他人的情况就是这一环境下生产出的畸形儿。

中学阶段,学校的应试教育重智轻德。学校和老师关注的是分数和升学率,德育教育往往被虚化。不但老师为了个人利益可以说谎,学校也会追求升学率而造假,这样的教育又怎能取信于学生呢?不怪乎学生要说假话。

四、家庭教育的失误

对学生的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作用的结果。家长往往重视学校教育,忽视了自身对孩子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失误给中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是造成学生作弊的又一重要原因。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孩子最初的学习是从父母身上开始的。他们都具有极强的模仿力,父母就是他们的榜样。父母对孩子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而巨大的。然而许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不便于讲实话的时候,父母们对邻居、朋友,甚至亲人任意撒谎。当孩子目睹或问及时,不但不觉耻辱,反而带给孩子一些错误的导向:这些谎言是可以谅解的,不具危害的。然而,一旦他们获悉自己的孩子在考试中作弊,便大为冒火。其实,不正是他们自己教会了孩子作弊吗?

五、考试环境的影响

新闻媒体中对作弊行为的不断暴光预示了社会上的考试环境是多么的令人担忧。监考不严,对作弊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等也是造成学生作弊的原因。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但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还明显不够,在活动中表现为感情用事,易受暗示,有轻易改变决定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胡莹 李东明 青春期教育.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刘守旗 当代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透视.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第二版。

论文作者:梅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4

标签:;  ;  ;  ;  ;  ;  ;  ;  

漫谈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诱因论文_梅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