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小学生理性规范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生论文,试论论文,理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性规范的教育目的就是把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规范,即把外部的约束力转化为内存的约束力,但这种约束力含有丰富的理性内容。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有必要“对中小学生重点进行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公民义务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
一、理性规范的本质和功能
(一)理性规范的本质
理性规范是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的内化,即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但是这种“内化”,不是受外部的压力而出现的心理活动,而是受着自己的活动目的和意志支配的“内化”。或是说,通过思维活动而接受社会规范的活动结果。总之,理性规范是指活动主体在他的活动目的和意志支配下通过抽象的思维形式和思维能力而形成、改变和强化的规范。这个表达中所谓的“形成、改变、强化”,是指主体掌握规范的三个必然过程。
1.理性规范的形成
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社会规范对活动主体来说虽然具有外在钳制的性质,但它转化为个体规范必须通过规范内化的过程。即是说,社会规范要真正体现它的价值,必须通过教育、训练把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体的理性规范。不过,这里有一个从人性自利(个体目的)前提出发的逻辑深化过程。亦即首先从人性自利中引出行业规范。尤其表现为对法律、法令至尊地位的遵从,即每个行为人自身地以法律为准则。施己施人,照己照人,使每个人的个别性在法律面前转成同一性,俾使普遍性之个人发育成熟,换言之,在法律面前人人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一致,平等待人。
其次是从行为规范中培养出理性规范(规范理性)。人的规范理性(合理性)存在必须以人们普遍存在为前提,否则就有可能变成自私、利己的代名词,出现规范的非理性。但是,规范理性(合理性)却是从行为规范中提升并转化过来的,也就是说这种行为规范体系确立和培养了“为追求既定目的所需的严肃意向的行为方式”(D·贝尔语)。这就意味着作为一种品格结构,规范理性(理性规范)所孕育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向度要较之行为规范本身更具价值蕴涵。
再次便是从理性规范之中“变化气质”,开出价值合理性,并以此反转过来对人性从根底处加以内在的润泽。理性规范的成熟包括了规范的合理性。虽然规范合理性常常作为求利的工具,但从根本上看,其功能仍是使得人们对掌握和保持不同的利益和价值有一种共同的默许。理性规范却是规范合理性由自觉到自愿的提升,它已臻以义统利的境界,以取道德规范为第一要务代替以取某种利益为第一要务。道德价值已超越了功利取向。但这一内化过程必经过多次转化才能完成。
2.理性规范的改变过程
按照克特·勒温的理论,规范的改变过程可划分为3个时期;
(1)解冻期。解冻的目的在于激励使个人正视改变,看到改变的需要。
解冻的作法;①把接受改变的个人从他们习惯的例行工作、资料来源、社会关系中隔离;②破坏所有社会的支持;③贬低旧的经验,赞扬新的知识。
简言之,解冻就是破坏个人的标准、习惯、与传统一旧的处事方法,使他接受新的方法。
(2)改变期。当一个人已经被激励去改变时,他便能接受新的行为模式。解冻是破坏个人的标准、习惯和传统。而改变是建立个人标准、习惯的过程。也就是破坏了旧的行为规范,掌握新的规范的过程。
(3)冻结期。新的行为规范变成模式规范,溶入个人的规范体系,完全照新的规范处事。
为了保证新的行为规范不会随时间流逝而绝迹,就必须有计划地强化新的行为规范。
3.理性规范的强化过程
理性规范强化的方法有两种:①连续的强化;②断续的强化。
①连续的强化是指被改变的个人每次从事新的规范模式时都给予强化。在连续强化的情况下,一个人很快地学会或掌握了新的规范,但如果环境改变或不具有强化因素,新的行为规范很可能绝迹。
②断续的强化是指对每一次从事新的规范模式时不一定都进行强化。断续的强化,可以随机发生,也可以按预定的次数或时间间隔施行。实行断续强化。旧的规范绝迹的较慢。因此,要想迅速地改变旧的规范、掌握新的规范,最好是使用连续的强化方式。在已经掌握了新的规范的情况下,可以改用断续的强化方式,可使新的行为规范保持长久。
(二)理性规范的功能
理性规范的核心是导向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它迫使活动主体按照社会要求调节自己的行为。一般而言,理性规范具有以下三种功能;一是过滤功能。理性规范一经产生,就对活动主体所要参加的活动的对象起选择作用。这是其一;其二是理性规范的形成,就对社会上的所有规范进行撷取,选择那些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自己活动目的的规范;其三是已形成的理性规范构建了一定规范图式,这一图式决定活动主体对新出现的社会规范进行选择的方向、角度、以及对社会规范进行同化、顺应的能力。
二是评价标准功能。理性规范是活动主体的行为标准和认知标准。他就能根据行为标准和认知标准去判断和评价自己的或别人的言行举止。
三是行为定向功能。理性规范为活动主体的活动划定了范围,影响主体行为的方向。那些不符合已形成的理性规范的要求的活动及行为,就会减少出现。总之,理性规范定向着人的行为,约束着人的活动,促使人按既定的目标而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二、中小学生理性规范的培养
(一)中小学生理性规范的形成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理性规范的形成已在幼儿期出现,开始定型。但是理性规范的成熟需要经过长期的教育训练,尤其是中小学时期,中小学生个性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理性规范的出现也有一定的波动性,所以,只有掌握这一特点,才能科学地安排教育活动。
中小学时期,理性规范的建立显得更为复杂一些。一方面,在理性规范的实现过程中,情感作用仍然占主导地位,而另一方面随着学生的价值观体系的建立和道德品质的成熟,认知和价值辨析的作用愈来愈大,他们在情感上所表现出来的依恋对象发生转移——从教师到群体和同伴,且学生个体对小群体的依恋常常比对大群体来得具体而深刻。在群体活动中必须有群体的规范约束他的行为。这样,在正式群体中便产生了一些维持群体正式活动的规范,而在非正式群体中便产生了一些保护小群体的规范。一旦,这两种群体规范产生了冲突,就阻碍了理性规范的产生,相反这种合力就促使外部规范向理性规范转化,形成合乎目的的行为规范。
初中阶段是非正式规范形成和发展最迅速时期,这与他们价值观在这一时期得以迅速发展相一致。在规范的形成中,学生开始理性地更加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对各种外在规范进行辨析。这种价值判断和认识的结果,使得学生个体对一些外在规范采取接纳的态度,而对另一些规范则会持拒绝的态度,但这种态度的产生还是依赖于老师的教导。因此,老师在建立集体规范时,一方面要使个体能充分认识规范的价值及其执行意义,使规范所体现的价值和个体的价值要求相一致。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群体的归属感。这样,个体越能接受群体规范就越能受到群体的奖励,从而使掌握的规范得到有效的强化,形成相对稳定的理性规范。
(二)中小学生理性规范的培养
根据上述的论述,我认为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培养中小学生的理性规范。
1.构建学校规范体系
学校规范则是指学校中或学校某一个具体教育单位中群体诸成员所共有的行业规则和标准。它具有群体支柱功能、评价标准功能和行为导向功能,因此,它对学生个体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学校规范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学校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学生掌握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学习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群体的活动中,怎样与他人保持协调,从而使群体活动得以实现,在学校中学习和掌握规范的过程必将对今年的社会化发生作用。在学校中掌握规范又加快学生的社会化,因为学校能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
其次,学校规范调节学生的行为活动。学生掌握规范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应用规范不断调节自己行为活动的过程,这是学校规范对学校群体中个体的一种重要作用。
规范是人们共认的一种行为标准,同时它也体现了一种行为的模式,每一个生活在该规范群体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主动或被动地使自己的行为方式同规范模式相一致。相一致的结果一旦被个体的规范图式所接纳,那么,学校规范便成为一种内在的尺度,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举止,从而调节及强化其行为
2.利用自我监控性,促进亲社会行为发展
自我监控性是指由社会适合性情境线索引导的个体对自我观察、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社会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生活中的每一个体都处于自我监控性由低到高这一维度的某一点上。社会心理学家斯奈德对高、低自我监控者进行了界定:
高自我者是那些在上述对自我监控性概念的界定中的各个方面都做得好也倾向于那样做的个体,他们①对其行为的情境和人际适合性线索特别关注且敏感;②使用这些线索作为监控(即控制和调节)其言语、非言语的表达性行为和自我表现的指南。这类人在行动中似乎常常这样问自己“这个情境想让我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如何成为那样一个人?”
低自我监控者则相反,他们是那些在上述对自我监控性概念的界定中的各方面都做得不好或不倾向于那样做的个体。他们①对有关适合于情境的自我表现的社会信息给予很少注意;②不具有发展得很好的自我表现的本领。换言之,他们的行为和表现更受内在的情绪、情感、态度,个人的脾气和禀性的制约,而不会有意识地做出某种行为去适应社会情境。这类人在行动中似乎常常自问“我是谁”、“在这一情境中我如何成为我自己”等问题。
这两类个体其表现在择友、友谊等社会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研究发现,高自我监控制者一般是为参加特殊的活动而选择特殊的朋友或伙伴,他们的朋友关系有明显的活动界域,或者说可以用不同的活动来区分不同的朋友;高自我监控者的社会生活常有这样一种特点,即他们生活于其中并与其朋友和熟人、同事进行交往的实际物理环境具有很大的空间和地理的隔离性。而低自我监控者则相反,他们在许多、有时是绝大多数活动中都保持同样的伙伴;一些低自我监控者明显地有一最要好的朋友,和他们分享许多闲暇时光,而另一些低自我监控者则似乎属于某一小团体,常和小团体的成员从事各种活动。高自我监控者和低自我监控者在上述的区别适合于男女两性。
基于对高、低自我监控者的择友行为的研究,斯奈德认为,对于这两类不同的个体,友谊的本质是不一样。作为一个高自我监控者的朋友,其价值就在于他在某种或某些活动方面有专长,一旦失去了这些专长,就将失去了作为朋友的资格。而作为一个低自我监控者的朋友,就将共享众多的活动。不会因为不擅长某种或某些活动而遭冷遇,只要人格上的相似和相容就足以使他获得做朋友的资格。显然,对于高我监控者,友谊是一种相对来说基于活动的现象;朋友是一个能同他一起做这的人;对于低自我监控者,友谊则是一种相对来说基于感情的现象;朋友是喜欢你且被你喜欢的人,这就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高自我监控者更倾向于外部规范的约束力,而低自我监控者更倾向于内部规范的约束力。
有人(汤志群,1992)研究证明了这点高自我监控者更倾向于高社会赞许性情境做亲社会行为反映;自我监控性是介于价值取向与亲社会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一个中介变量,这种调节取决于价值取向的性质。集体取向者,高自我监控者比低自我监控者更有可能做出亲社会行为;个体取向者,自我监控性对其亲社会行为的调节作用较小。因此,如果能在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对低自我监控者进行自我监控训练的话,就能增强他们的亲社会行为的社会适合性(对于高自我监控者则主要在于价值观的指导上),也就是说,使人们能自觉地遵守和维护社会规范和要求,形成自律的理性规范。
3.利用非理性因素,加速理性规范的形成
作为现实的人,是一个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精神存在物的统一体,从而,人就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思维)属性。就人的精神属性而言,它可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两个部分。理性是指受人的目的和意识所支配的一切精神属性和精神活动,它具有自发性、抽象性和逻辑性等特点。非理性因素是由情感、意志、欲望、直觉、灵感、无意识等因素所组成的,是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它在人类活动和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理性和非理性都是人类的精神属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理性指导和支配着非理性,而非理性又可以调节和补偿着理性。没有理性的非理性是盲目的,没有非理性的理性是空洞的。人类社会规范的产生及发展都是理性和非理性活动的结晶。活动主体的理性规范的形成更需要非理性因素的辅助作用和调节作用,否则,理性规范的形成及其发展是不可能的。可以说,没有人的无意识、直觉、情感、欲望、意志、信仰等非理性因素的高度发展,人类理性规范的发展是不可能的。理性和非理性的高度发展是比翼齐飞和并驾齐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