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弹性”开放课程的记录与反思_弹簧测力计论文

“力与弹性”开放课程的记录与反思_弹簧测力计论文

《力 弹力》公开课实录及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弹力论文,实录论文,公开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学期参加了市里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课题是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力弹力》。经过精心的设计、打磨,笔者的这节课效果很好,受到了好评,获得了一等奖。现将这节课的设计和实录及启示呈现出来,以供各位同行、专家评鉴。

课题 《力 弹力》

课堂主体框架 按初步认识力—亲身体验力—力学基本规律—弹簧测力计—弹性势能五个环节组织课堂。

师:经过预习,我们已经知道物理学中的力是什么。

生:物理学中将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

师:举几个实例。

生:人推汽车,人拉弹弓……

师:只有人才能产生力吗?

师:举例说明。

生:起重机吊重物……

板书

物体

作用

物体

汽车

弹弓

起重机 吊

重物

师:相信你还能举出更多力的例子,就黑板上的几个例子,我们横向看,可以发现要产生力需要几个物体?

生:两个。

师:有两个物体就一定产生力吗?

生:不一定。

师:还需要什么?

生:发生作用。

师:纵向看,左边的物体都在……,右边的物体都是……

生:施加力,受到力。(学生异口同声)

师:施加力的物体叫……,受到力的物体叫……

生: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师:有人说“两物体要产生力一定要接触”对吗?

生:不对。

师:给出理由。

生:磁体不需要接触铁块就能够对铁块产生吸引力。

师:很好,又有人说“两物体接触了就一定会产生力”对吗?

生:不对。

师: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看两物体是否产生力不是看他们有没有接触,而是看它们有没有发生作用。

师:很棒,这样我们就得到结论。

师:刚才我们初步认识了力,现在我们借助桌上的器材体验一下力,请用手直接对桌上的气球、弹簧、橡皮筋、塑料尺、橡皮泥、纸片等施加力,结合导学案上的问题,动手操作,完成活动1。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指导。

师:被你的手施力的物体什么发生了改变?

生:形状。

师:如果你用的是气球,气球不但发生了形状的改变,它的体积也发生了改变,像这样的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

生:形变。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弹簧在我松手之后能恢复原状,但橡皮泥不能。(很好的发现)

师:像弹簧、气球、塑料尺这样的在撤出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

生:弹性形变。

师:你的手受到的力是谁施加的?

生:弹簧,橡皮筋……

师:它们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对你的手施加力的?

生:发生弹性形变时。

师:像这样的物体因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

生:弹力。

师:到这里我们认识了弹力和与弹力有关的形变、弹性形变的概念。(投影)

师:请在刚才的活动基础上对弹簧、塑料尺施加更大的力,结合课本图8-3和8-4,完成活动2,说出你的发现。

学生活动,老师提醒施加的力不能过大!保证人和器材的安全。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压塑料尺的力越大,塑料尺的弯曲程度越大,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

师:这里我们就得到一个基本力学规律。

生: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投影,学生一起回答)

师:根据这个基本力学规律,制成了测力计,测力计顾名思义,它的作用是……

生:测量力的大小。

师:物理实验室里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你认为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即弹簧测力计为什么能测量出力的大小呢?

生1: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

生2: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外力成正比。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回答你觉得哪个更好些?

生:第二个。

师:对,弹簧测力计里面肯定有弹簧,除了弹簧还有哪些组成部分呢?请认真观察弹簧测力计,完成活动3。

师:告诉我们弹簧测力计由哪些主要部分组成?

生:弹簧、指针、秤钩、刻度盘。

师:几个主要部分?

生:四个。

师:弹簧测力计上有个大写字母“N”,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牛顿,力的单位。

师:对,我们刚刚接触这个单位。应对它有个感性的认识,1N大概多大呢?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就是1牛顿,托起物理教材所用的力大概是2N。(投影:牛顿,两个鸡蛋,物理教材)(这时学生中有人发出“哦”的声音)

师:如果某次使用弹簧测力计提起钩码的情形如PPT投影的那样,你认为提起这个钩码所用的力是多少呢?”(投影:使用弹簧测力计提起钩码)

生:1.6N。

师;正确,以后要都做到正确读数,我们要注意弹簧测力计的……

生:分度值。

师:这个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生:0.2N。

师:使用弹簧测力计除了要注意它的分度值还要注意什么呢?请阅读书上信息给出的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学生阅读。

师:你觉得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中关键字眼有哪些?

生:垂直,量程,分度值,弹簧测力计的受力的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校零……

师:请对照刚才的关键点对下面的使用情况进行判断,指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投影给出弹簧测力计的几种使用方法)

生:第二次错误,错误原因: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不一致。

生:第三次错误,错误原因:没有校零。

生:第一次是对的。

师:现在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了吗?

生:会。(学生齐声)

师:还有同学有疑问吗?学生沉默,个别学生摇头。

师:下面就请你使用手边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提起一个钩码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学生动手测量。(有学生低声叽咕:“怎么校零啊?)

师:有同学不知道怎么校零,你知道吗?你能帮帮他吗?

生:我知道。

师:请你示范一下。(该同学给其他同学正确示范)

活动完毕。

师:你测量出力的大小是多少?

生:0.5N。(异口同声)

师:排除误差,你得到的结果是正确的,你还有疑问吗?

生:弹簧测力计能不能斜过来拉呢?(很好的课堂生成)

师:这里“斜过来拉有两个意思,一是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但沿着斜过来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二是弹簧测力计倾斜放置,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你指的是哪种情况?这两种情况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种情况是错误的,第二种情况是可以的。

生:第一种情况是错误的,第二种情况也是错误的。

师:第一种情况肯定是错误的,错在哪里呢?

生:没有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

师:第二种情况有同学认为可以,有同学认为不可以,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是弹簧测力计究竟能不能倾斜放置使用?

生1:能:

生2:不能。(有同学发出了笑声)

师:无论你认为能还是不能,请给出你的依据。

学生陷入沉默。

师:我们能不能在书上找到依据呢?(适时、适当的提醒、引导)

生:按所需位置放好。(有同学试探着说,尽管声音不大,但是因为同学们都在思考,教室里很安静,大家都听到了,然后有更多的同学大声地说出了这一点)

师:对,弹簧测力计可以按照我们的需要放置,所以使用时可以竖直放置,可以倾斜放置,我们以后还会将它水平放置来使用。(为学习摩擦力做铺垫)

师: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你还有疑问吗?

生:没有。(声音显得很自信)

师:那就利用你手边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你感兴趣的力,比如女生可以取一根头发,测量一下我们的头发最大能承受多大的拉力。

学生动手测量。(有的提起两个钩码,有的提起铅笔袋,有的拉动铅笔盒……有女同学想取头发,但疼,没有成功)

师:有女同学想取头发,但是疼,我们就不勉强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研究。

生:有头发也不行。(又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

师:为什么不行呢?

生:头发能承受的力太小,比弹簧测力计测的分度值还小,无法测量出力的大小。

师:也就是你认为对于测量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来说,我们手上的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不合适,你的想法很好,我们在实际测量时,除了要注意分度值,还要注意什么?(因为测量头发能承受的最大力活动并没有做,所以,这个力究竟是不是比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还小,不需花时间)

生:量程。

师:对,你注意你使用的这个弹簧测力计量程是多少吗?

生1:5N。生2:2.5N。

师:你能用它测量提起课桌所用力的大小吗?

生:不能。(学生笑)

师:所以我们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前应先……

生:估计被测力的大小。

师:很好,实验室和生活中有很多量程不同,外形各异的测力计,我们作个了解。(实物展示外形各异的测力计)

师:生活处处有物理,比如生活中很多地方就是利用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工作的,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吗?(投影:拉弓射箭,运动员跳水,运动员撑竿跳,小孩跳蹦蹦床)

师:拉弓射箭时发生弹性形变的是谁?

师:发生弹性形变的弓具有能量吗?

生:具有。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它能将箭射出去。

师:在其他事例中发生弹性形变的分别是谁,它具有能量吗?你怎么知道的?

生:跳板,具有,它能将人弹起来。

生:撑竿,具有,它能将人撑起来。

生:蹦蹦床,具有,它能将小孩弹起来。(学生异口同声,争先恐后)

师:这些例子都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我们给这样的能量起个名字叫……

生:弹性势能。

师:生活还有哪些事例是利用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工作的呢?

生1:长尾夹。生2:钉书机。生3:圆珠笔。生4:蹦极……

师:说得真多,说得真好,现在我们来把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做个总结吧!

生1:力是什么。生2:弹簧测力计。生3:一个基本力学规律。生4:弹性形变。

师:还有一点大家都知道但都还没说。

生:力的单位。

师:是什么?

生:牛顿。

师:本节课我感到非常愉快,你们呢?

生:愉快。

师:接下来的时间请完成导学案上当堂训练部分。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师生统一练习的答案。

反思 都说“教学是一门技术,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学是一门艺术”,但教学并不天然就是一种技术、科学、艺术,只有我们在课堂教学上狠下工夫,苦心钻研,抱着“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的决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才能真正领悟教学的真谛,才能让我们的教学从符合基本技术规范,到遵循科学规律,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让自己的课堂成为一种艺术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非常重要,因为教学设计即反映教师的观念、水平、境界,又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本课因为优化的教学设计使得课堂成为学生生成性的课堂,整节课所有的概念、原理都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由学生自主生成的,像这样的课堂多了,学生不仅仅能生成知识,还能生成问题,以至生成对学科的兴趣,生成师生、生生之间的情谊,生成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

标签:;  ;  

“力与弹性”开放课程的记录与反思_弹簧测力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