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规范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赵娟

赵 娟

抚顺矿物总医院 辽宁 抚顺 113008

【摘要】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规范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2013年10月~2015年8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44例)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探究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的规范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 循证护理;扩张型心肌病;右心衰竭;规范护理;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52-02

扩张型心肌病是指一侧或者是双侧的心腔扩大所产生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其发病比较缓慢,病程较长,临床上一般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模式的改变[1],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 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本文主要对88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探究2种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详细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2013 年10月~2015年8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 例)以及观察组(44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24:20,年龄在26岁~74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41±10.58)岁,病程在2个月~70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5.64±5.24)个月.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26:18,年龄在27岁~73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65±10.98)岁,病程在4个月~71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6.84±5.01)个月. 对比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对比以及研究. 1.2 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即基础护理、用药指导、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住院环境护理等. 观察组:给予患者循证护理干预,即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的自身病情,提出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干预内容主要包括运动护理、排便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疾病相关知识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的差异性,其中,焦虑、抑郁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结束后,均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在确认无误后,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以数据上下浮动5%作为可信区间.当P<0.05的时候,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天数、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采用t检验,使用(x±s)表示,护理满意度采用x2 检验,使用[n(%)]表示. 2 结果2.1 住院天数、焦虑、抑郁自评量表 由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焦虑、抑郁自评量表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相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扩张型心肌病的特点是左心室或右心室出现扩大情况,同时,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等,临床上一般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 如扩血管药物、利尿剂等[2],其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出现心衰现象. 随着护理模式的变化[3],临床上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恢复. 本文研究中主要对88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护理满意度相比较,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循证护理是一种查找相关资料从而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的模式,其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实践为依据[4],从而找寻一个最好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的效果. 本文研究中的循证护理干预主要是成立一个循证护理小组,之后针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结合临床上治疗、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解决,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通过循证后的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运动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让患者能够有效的通过行走、半卧位休息、床头抬高休息等措施,从而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心肌耗氧量[5],减少心脏的负担,还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以及压疮的发生率.(2)排便护理.在患者需要排便的时候,护理人员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指导,不能用力排便,以免发生心律失常反应而加重心力衰竭,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6],从而有效的降低排便困难的几率.(3)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的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针对已经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有效的护理,如水肿,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水肿的患者尽量的减少活动并抬高患肢,在患者翻身的过程中动作需要轻微,防止患者皮肤出现破损现象.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预防以及控制感染,病房应该保持通风,保持床单的整洁,避免交叉感染[7].(4)疾病相关知识护理.由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的发病比较缓慢,病程较长,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早期患者入院的时候,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用亲切的语言、通俗易懂的话语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期的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纾解.

综上所述,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有效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降低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1] 陈亦莉.循证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规范化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6):1976-1978.[2] 刘李萍.循证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规范化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405. [3] 刘玉茹,张素巧,赵志红等.CRT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1 例的护理与随访[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6):4704-4705. [4] 杨妙娟,赖亚云.扩张型心肌病重症患者的中医辨证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1018-1019. [5] 巴宁,荆松宾.扩张型心肌病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6):222. [6] 张会霞.扩张型心肌病病人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11):[ 387-387. 7] 王俊蕾.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z2):268.

论文作者:赵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  ;  ;  ;  ;  ;  ;  ;  

循证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规范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赵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