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运行分析与判断_玉米期货论文

粮价运行分析与判断_玉米期货论文

粮价运行的分析与判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粮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07年以来,全国范围内的粮食价格持续走高,带动猪肉、食用油等食品价格迅速上升,导致CPI结构性上涨,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粮食及其他商品价格的运行速度,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保障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特征描述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自2004年以来保持了连续四年的增产丰收态势,到2007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150万吨,比上年增长0.7%,但受需求旺盛和世界主要产粮国减产等因素的影响,粮食市场价格一路大幅攀升,呈现出明显的全球性、全面性、持续性、快速性上涨等特征。

从品种上看,呈现明显的全面性上涨特征。2007年,国内市场小麦、玉米、稻谷三种粮食每吨收购的综合价格为1520元,同比上升10.3%;大豆每吨收购价格为3062元,同比上升32.4%。国内批发市场的批发价格也随之上升,12月份,全国主要批发市场早籼米、晚籼米、粳米、小麦、玉米、大豆平均成交价格每吨分别为2524元、2666元、3057元、1621元、1654元和4323元,环比分别上涨2.3%、0.2%、0.7%、1.5%、3.5%和4.6%;同比分别上涨8.4%、9.4%、0.5%、3.1%、15.5%和60.9%。2007年全年平均,上述品种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0.1%、11.4%、1.4%、7.2%、18.5%和25.0%。12月份,全国36个大中城市早籼米、晚籼米、粳米、标准粉和富强粉零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0%、3.6%、1.2%、5.6%和8.3%。2007年全年平均,上述品种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0%、5.8%、4.8%、6.2%和8.0%。

从空间上看,呈现明显的全球性上涨特征。2008年伊始,国际石油市场交易价格历史性地突破了100美元大关,而与生活同样息息相关的粮食,其价格也在快速追赶着石油涨价的步伐。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都出现粮食市场供求关系偏紧、价格大幅上扬的局面。2007年,国际市场谷物上涨23.1%,其中小麦上涨38.3%,玉米上涨34.3%,大豆上涨43%,油脂类上涨51.3%。2008年1月,谷物上涨42.4%,其中小麦上涨108%,玉米上涨25.2%,大豆上涨76.8%,油脂类上涨76.6%。

从时间上看,呈现明显的持续性上涨特征。从粮食价格的走势看,2007年延续了2006年下半年以来的上涨势头,全年呈现持续上涨态势。2007年1~12月各月环比价格指数分别为100.7、100.4、101.1、99.2、101.3、100.6、101.0、100.8、100.3、101.5、99.8和102.3,除4月、11月两个月外,各月粮食价格总体保持持续上涨态势。1~12月各期粮食价格同比上涨3.3%、4.0%、7.2%、5.4%、8.3%、8.7%、9.8%、10.5%、9.1%、9.9%、9.6%和9.3%。1~2月份粮食价格温和上涨,从3月份起受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影响涨幅逐步加大,8月份达到最高的10.5%,尔后略微回落。

从程度上看,呈现明显的快速性上涨特征。近几年,我国粮食价格不仅呈现持续性上涨特征,还呈现加速上涨的特征。2005年我国粮食价格缓慢上涨至1.4%,从2006年开始,粮食价格逐月递增,从1月份的同比上涨1%,一路上升到12月份的同比上涨6.9%,全年达到2.7%的涨幅,增速接近上年的1倍。2007年,粮食价格在2006年的基础上持续走高,3月份以后呈现逐步加快攀升的态势。

二、成因透视

导致本轮粮食价格上涨的因素复杂,但需求旺盛、人口持续增长、气候异常、工业消费、出口增加因素以及粮食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等,都是造成本轮粮食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供需矛盾。英国商业农民团体主席亨利·费尔称,全球局势正在传递这样的信号:我们正在走出粮食供应丰富期,而进入一个粮食供应更为短缺的时期。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07年、2008年度全球谷物产量21.1亿吨左右,本年度消费量达到21亿吨。全球粮食库存消费比接近20%,为30年来最低值。据美国农业部2008年1月份报告,本年度全球小麦预计总供给量为7.2738亿吨,比上年度减少1.88%。全球小麦产不足需,库存持续下降,比上年度减少10.81%,库存消费比为17.99%。本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将达到7.67亿吨,比上年度增加8.9%,创历史最高记录,但全球玉米消费增速继续加快,达到7.72亿吨,比上年度增长7.3%。年度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期末库存减少到1.01亿吨,减幅为5.6%,库存消费比为13%,远低于安全水平。本年度全球大米产量为4.2062亿吨,比上年度增长0.7%;全球大米消费量为4.2365亿吨,比上年度增长1.1%。全球大米产不足需,库存下降,库存消费比为17.1%。本年度全球大豆产量2.2亿吨,比上年度减少6.5%;大豆消费量2.35亿吨,增加4.7%;期末大豆库存0.4624亿吨,下降24.9%,全球大豆供给趋紧。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需求略大于供给,库存比较充足,但这是很脆弱的平衡,承受不起大的自然灾害,满足不了工业消费等。况且,我国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必然与我国经济产生互动,国内粮食市场不可能不受国际市场的影响。

人口对粮食的消费需求具有不可逆转之势,且逐年增加。人口对粮食的消费需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人口数量的增加和食品消费质量的提高。1987年世界人口为50亿人,而目前已经超过65亿人。尽管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效果十分显著,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但目前已经超过了13.2129亿人。近年全世界每年新增人口约7500万人,我国约700万人。如果按照每人每天消费0.5公斤粮食匡算,全世界每年人口消费粮食就达119000万吨,仅新增人口每年消费的粮食就高达1400万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消费质量逐渐改善,人们对肉、禽、蛋、奶的需求迅速增长。与此相适应,养殖业对粮食(饲料)的需求显著增加。

气候异常。受全球气候异常影响,2007年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粮食收成普遍不好,其中,小麦生产大国澳大利亚减产。我国旱、涝、风、雹、冻等异常气候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也很大,每年受灾面积大约在6.75亿亩左右,成灾面积大约在3.75亿亩左右,绝收面积大约在0.8亿亩,因灾减收粮食数量巨大。2008年1月份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仅陕西省就有422万亩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成灾192万亩,绝收55万亩,况且陕西还是旱灾经常大面积发生的区域。

工业消费。酿造、饲料、制药、生物能源等粮食深加工业的发展,拉动了粮食价格上涨。近年来,我国医药、饲料、酿造等粮食深加工业发展较快,刺激了对粮食的消费需求。特别是由于能源紧张,世界石油价格持续走高,为了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和获取清洁能源,世界上为数不少的国家,如美国投巨资生产以玉米等为原料的乙醇燃料,我国也加入了此行列。相关数据显示,美国2007年生产乙醇燃料消耗掉的玉米占其总产量的30%,是2006年的2倍。由于上述工业消费,导致全球粮食工业转化量猛增,促使粮食需求快速增长,不仅改变了粮食供求总量平衡关系,也加大了粮食供求矛盾,拉动了粮食价格上涨。目前在全球许多地区,大量生物能源作物的种植已开始与粮食作物争夺土地,这种“争地”、“争粮”现象在未来将愈演愈烈。

进出口影响。由于国内外粮食价格差异存在,出口粮食有利可图,2007年我国粮食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对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也起到了助推作用。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累计出口小麦233.66万吨,同比增长1.1倍,进口8.34万吨,同比减少85.6%;全年累计出口玉米484.7万吨,同比增长57.7%,进口2.3万吨,同比减少46%;全年累计出口大米134.3万吨,同比增长7.2%,进口大米48.7万吨,同比下降33.2%。

成本增加。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化学化程度迅速提高,原油及原油的下游产品化肥、薄膜、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位运行,种粮成本不断增加,是导致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2007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全面上涨,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000个农户和生产经营单位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调查,农民实际购买价格上涨12.2%,其中,化肥价格上涨3.1%,农药价格上涨4.2%,种子价格上涨2.7%,农用薄膜价格上涨5%,农用柴油、机油价格分别上涨5.2%和6.6%,农业生产服务价格上涨9.7%。生产资料价格上扬直接增加种粮成本、粮食加工成本、粮食运输成本等,加之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最终导致粮食价格大幅上扬。

三、效应分析

粮食价格上涨对我国的影响怎样,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

正面效应:本轮粮食价格上涨,既再度提升了全社会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又通过“看不见的手”使工农产品的比价和城乡居民的利益得到调整,同时,刺激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粮食价格上涨提升了人们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粮食足,价格稳,天下安。在我国粮食是关键商品,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直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粮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全体公民的生存和社会稳定问题,是最根本的民生问题。近几年虽然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市场粮食价格不跌反扬,这种反常现象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更加重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党的十七大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首次写入党的重要文献。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指出:“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写入其中。2008年3月27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定,在当年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再增加252.5亿元投入,主要直接补贴给农民。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特别是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再度成为两会代表热议、各级党政领导关注、专家学者研究、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

粮食价格的上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基本表现,自发地调整了工农利益和城乡关系。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价值规律既然是经济学的客观规律,粮食市场价格的运行时高时低或时低时高都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本轮粮食价格全面持续走高是对以前粮食价格偏低的补偿。粮食价格偏低时农民收益就减少,甚至赔本;价格高时农民收益就增加,就有利可图。对消费者来说,粮食价格低一点就少支出一点,价格高时就多支出一点也属正常现象。我们切不可寄希望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持一个不变或者偏低的粮食价格。粮食价格随行就市是经济规律对粮食市场价格运行作用的结果,是对工农利益和城乡关系的即时调整。

粮食价格上涨刺激了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为增加粮食的有效供给和抑制粮食价格的过快上涨提供了良好的价格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一个指示器,价格高就刺激供给,价格低就抑制供给。要增加粮食生产,就必须将粮食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价格水平,当粮食产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粮食价格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就会自然回落。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粮食价格的高与低,是互相依赖的,是相辅相成的,要获得未来的低价格,就应该付出时下的高价格。

粮食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农民收入。“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收入问题则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出售粮食获得的收入是其全部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出售粮食的收入取决于两个因素:数量的多寡和价格的高低。2007年,我国农民出售粮食数量增加,价格上涨,农民从粮食价格上涨中得到的现金收入明显增加。粮食价格上涨也带动了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有利于农民增收。

负面效应: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上涨往往会波及其他商品,引发通货膨胀,对城乡居民生活和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CPI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粮食价格上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通过对CPI的影响体现出来。一是食品类价格的上涨是本轮CPI上涨的主要因素。粮食作为食品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价格走高直接导致食品类价格的上涨。2007年在CPI涨幅构成中,食品类价格上涨对CPI的贡献程度最高,贡献率达85%左右。二是粮食价格的上涨对本轮CPI的间接刺激远大于猪肉价格的影响。猪肉作为食品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07年价格暴涨,是拉动食品类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权重的因素,粮食价格上涨虽不如猪肉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直接,但粮价是食品价格中的基础价格,其价格上涨必然引发其他食品生产成本增加。因此,粮食价格上涨对CPI的间接影响要远大于猪肉,从而刺激食品价格上涨,进而拉动CPI走高。三是粮食价格上涨对CPI作用的持续时间长。由于粮食的生产周期长,导致其价格上涨的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因此对CPI的作用时间也比较长。

粮食价格上涨带动食品类价格全面上涨。一是粮食价格上涨带动米饭、面条、馒头、饺子等食品零售价格上涨,导致餐饮价格上涨。二是粮食价格上涨带动糕点饼干价格上涨。三是粮食价格上涨带动饲料价格上涨,导致养殖成本增加,进而促使了肉、禽、蛋、奶及其制品价格走高。我国饲料用粮以玉米为主,粮食价格特别是玉米价格上涨将直接增加养殖成本,进而影响肉、禽、蛋、奶及其制品价格。据统计,在生猪、家禽、禽蛋养殖总成本中,饲料成本的比重占六成左右,其中玉米所占比例较大,所以玉米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肉、禽、蛋、奶及其制品价格走势。2007年,在玉米价格的推动下,饲料价格上涨,拉动肉、禽、蛋、奶及其制品价格上涨。四是粮食价格上涨带动水果、蔬菜价格上涨。粮食价格的变动虽然与水果、蔬菜价格没有直接关系,但粮食价格的变动会通过商品的比价效应,传导给水果、蔬菜,间接导致水果、蔬菜价格上涨。

粮食价格上涨的确增加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负担,特别是增加了农民和城市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基本生活支出。居民从收入分层来看,可分为高、中、低收入者三大群体。对于高收入者而言,粮食支出占整个家庭支出的比重已经非常低,价格上涨对其生活可以说没有多大影响,不会因为粮食价格上涨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对于中等收入者而言,粮食价格上涨对其生活有一定影响,但仍然处于可承受的范围。对于低收入者而言,粮食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粮食价格上涨必然加重他们的经济负担,增加他们的生活成本,对其生活有比较大的影响。目前,在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中,食品所占权重为33%左右,其中粮食占11%左右,食品价格变化对消费者价格总水平有重要影响。调查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虽逐渐降低,但2007年仍分别达到36.3%和43.1%,食品价格的过快上涨严重影响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

四、走势判断

(一)阻力分析。

从全球范围观察,粮食价格的急速上涨引发了各国政要和专家对粮食安全的担忧。事实上,对于时局动荡、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和地区来说,粮食安全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引人注目的是,自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全球粮食短缺以来,本轮的粮食价格上涨首次大范围地引起了发达国家的担忧。

随着农业大宗商品价格达到创纪录高位,食品生产商们也相继抬高价格。这种现象的出现,使“能否维持国内粮食供需稳定”成为各国在新一轮粮价上涨中所面临的首要课题。针对这一情况,不少粮食出口国已开始限制出口数量,推迟出口销售,或对某些农产品征收限制性出口关税,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避免粮食价格上涨带来其他负面影响。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曾表示,他“很担心物价上涨,尤其是食品价格上涨”。而俄罗斯政府已引入了小麦和大麦出口税,并正在探讨进一步提高关税的措施。近几年,大部分粮食进口国正致力于设法提高国内粮食产量,或者设立粮食紧急储备,作为抵御粮价大幅上涨或粮食短缺的缓冲器。其中,巴基斯坦计划进口比往常更多的小麦,以保证有足够的粮食满足本国人民的需求。印度也购买了高于必要水平的粮食,以巩固自身的粮食储备系统。欧盟各成员国则暂停“休耕补助”规定:即禁止农民在其10%的土地上种植谷物。制定这些规定是为了防止生产过剩,但欧盟委员会现在担心会出现谷物供应不足的局面。

再观察国内。我国粮食生产历来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政策,旨在稳定和加强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生产,向市场提供充裕的农产品。从粮食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等方面分析,我国粮食供求大体平衡,能够从根本上抑制粮食价格较长期的过快上涨。

1.从粮食生产供给趋势判断,我国粮食年生产总量能够稳定在50 000万吨的水平之上,可以大体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不存在供不应求的格局。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农业物质生产技术基础逐年增强,农业科技进步不断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粮食连年获得丰收。2004年粮食总产量跃升到46 945万吨,2005年和2006年分别达到48 400万吨和49 750万吨,2007年粮食生产再创佳绩,总产量达到50 150万吨。加之我国粮食储备相对充足,我国农村居民年末结存粮食人均也保持在400公斤左右。从时下看,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出现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但可能出现短缺粮食品种价格上升,滞销粮食品种价格下跌的格局。

2.从粮食消费需求趋势判断,我国粮食年消费量将保持在50 000万吨上下的水平,国内粮食生产供应能够在总量上满足消费需求。我国粮食总消费由城乡居民生活口粮、种子用粮、工业用粮、国家储备和出口等构成。国家统计局有关研究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粮食消费的变动趋势呈现出:城乡居民生活口粮消费稳中趋降,年下降大约2.1%;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需求旺盛,每年以超过3%的速度增长;种子用粮基本保持在2000万吨左右,总体呈减少趋势;粮食出口增长很快,国家已采取措施控制出口;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存粮除满足当年的生产生活需要外,余粮基本还能满足一年的生活生产消费。我国年社会粮食消费总量大约为50 800万吨,其中小麦大约为10 000万吨,稻谷大约为18 400万吨,玉米大约为13 900万吨,大豆大约为3900万吨。我国粮食消费总量每年以1%左右的速度稳步增加。可见,我国粮食总量的供求大体平衡,需求略大于供给,不会因供求问题对市场粮价产生大的推力。

3.从政府宏观调控判断,市场粮价持续攀升的势头将会被有效遏制。本轮市场粮价特别是猪肉、食用油等食品类价格迅速上涨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就稳定市场物价专门召开会议,下发文件,把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菜篮子”、“米袋子”工程,以稳定食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各地各部门千方百计增加市场供应,狠抓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货源组织和市场调度,并加强市场监管,依法实施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的临时性价格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宏观调控力度得到加强,国有粮食企业抛售了一部分国家储备粮,国家对粮食出口政策也进行了适当调整,降低进口关税鼓励进口,降低出口退税和征收出口关税抑制出口。宏观调控效果已经显现,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预期涨价心理因素弱化,惜售、集中购买现象逐渐消失,过高的粮价已经开始回落。如2008年1月份,普通小麦批发均价环比下降1.9%,产区玉米环比下降0.4%。与此同时,国家还决定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收购价格,加大对良种、粮食的补贴力度,刺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加粮食的有效供给。随着这些“利好”政策的落实到位,必将抑制粮价的过快上涨。

(二)推力分析。

2008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继续在高位运行,对国内市场粮食价格会产生较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将拉动国内市场粮食价格走高。一是美国鼓励生物能源的生产,必将为生物能源的主要原料玉米提供需求基础,进而带动其他粮食品种价格上扬,推动世界粮食市场价格上涨。二是供给紧张支撑粮价高位运行。由于产量增长有限,消费快速增长,世界粮食库存呈下降趋势。受全球供需紧张影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玉米等农产品期货价格不断创出新高,维持在近40年的高价位。三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日趋增加,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价格仍将持续上涨,也会拉动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阿巴桑认为,2008年全球谷物供求关系依然紧张,谷物价格将保持较高水平。谷物等粮食作物价格走高波及食品供应链,造成面食、肉类和奶类的零售价格上涨,这在年度之交的几个月表现最为明显。与此同时,谷物价格的波动幅度也大于往常。价格波动幅度加大表明谷物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他指出,石油价格飙升是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扬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为它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而且加速了生物能源生产对农作物的需求。为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许多国家选择开发生物能源。因此,糖、玉米、大豆、棕榈油和小麦等生物能源原料的需求大幅增加。

从国内粮食市场看,尽管近期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短期内对粮食价格能够起到平抑作用,但从长期看,2008年粮食价格不容乐观。从近四年来国内粮食增产的情况分析,全国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在不断减缓,而耕地面积的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种粮比较效益的降低、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等,都将对粮食价格产生助推作用。2008年2月,种子、农药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0%左右,尿素、碳酸氢铵分别上涨12%和21%,碳酸二氨、氯化钾、复合肥均上涨40%左右,农膜、柴油分别上涨11%和16%。截止到2008年2月18日,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2.02亿亩,成灾1.03亿亩,绝收2914万亩。同时,北方地区持续干旱,全国1.66亿亩耕地受到旱灾影响。

从宏观经济看,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没有改变,2007年全国的GDP是24.6619万亿元,增长速度11.4%,比世界经济平均增速快6.5个百分点。但突出的问题是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增长很快,导致生产资料价格的总体水平不断上涨,从而抬升了市场粮食价格。近期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趋势依然强劲,加之粮食、原油、钢材以及煤炭等初级产品价格2007年底的大幅度上涨必将传导到2008年,2008年粮食价格形势严峻。

结论:展望2008年及今后粮食价格运行趋势,刺激价格上涨的推力与遏制价格上涨的阻力同在,推力强于阻力,全球粮食市场价格将在短期内呈现高位振荡态势,在较长时期内处于稳中走高、总体上扬的通道。

五、几点建议

1.促进粮食生产,增加粮食的有效供给,是保持粮食价格相对稳定的根本抉择。单产和面积是决定粮食总产量的重要因素,在我国挖掘粮食播种面积的潜力十分困难,要增加粮食产量,关键要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上下功夫。在决定单产的土、肥、水、种、管诸要素中,品种则处于首要地位。要采取先进的育种手段,不断培育增产潜力更大的新品种,如优质高产小麦、超级水稻、超高产杂交玉米等,提高品种自身的增产潜力。粮食生产的组织方式也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大量文化程度高、年轻力壮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粮食种植的粗放程度和兼业化倾向十分严重。要积极探索新的适合各地实际的粮食生产组织方式,加强土地流转,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推进粮食的产业化,对粮食商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2.控制投资规模,优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降低因经济发展过快对原油、煤炭、钢材等初级产品的需求程度,减轻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对化肥、种子、农药、农膜、农机用油等农业生产资料和粮食价格的抬升作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上一年的高投资率有可能形成下一年的高通胀率。因此,投资控制不住,物价就稳定不了。

3.控制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质量,降低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速度,坚守耕地面积红线。城镇化的过快推进,导致城镇基本建设项目迅速增加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必然使全国土地面积逐年减少,继续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潜力丧失。城镇化的过快推进,加速人口向城镇集中,使部分农产品生产者变为农产品消费者,导致农产品需求迅猛增长。城镇化的过快推进,降低了城镇化质量,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降低(大都将老人和儿童留在农村),造成稳定农产品价格基础缺失。从表面看,2007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4.94%,但由于统计口径问题,长期将1.2亿人以上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及其所带子女排斥在城市人口之外是不符合我国实际的,如果将这部分人口统计为城镇人口,我国目前的城镇化率超过50%。

4.进一步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健全粮食价格风险调节基金,强化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功能。粮食储备制度是以实物形态进行粮价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粮食产量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很大,丰歉难以预料,建立适当的储备,旺呑淡吐,对平衡市场供求作用很大。这次粮食部门抛售国家储备粮,平抑市场粮价,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粮食价格风险调节基金是以资金形态进行粮食价格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与国家粮食储备制度是相辅相成的,健全粮食价格风险调节基金,使政府在粮食价格暴涨时,能够进行干预,以保持市场粮价的相对稳定。风险基金最低要达到国家粮食储备所需资金。

5.完善粮食市场监控体系,畅通价格信息传递渠道,健全粮食价格应急机制,即时实施宏观调控。准确的市场价格信息,能够为政府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健全的价格应急机制,能够有条不紊、及时有效地对粮食市场实施调控。粮食、物价、商贸、统计等部门要把监控市场粮价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一旦市场粮价出现大幅度波动苗头时,就立即向政府反映,适时启动应急机制。我们既要看到粮食价格居高时居民支出增加而要把价格稳定住,更要看到粮食价格走低时农民所受损失。特别是当粮食价格下滑时,粮食生产无利可图,甚至亏本,最需要政府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

6.继续强化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性支持力度,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几年,国家对粮食生产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的力度不断加大,刺激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缓解了供求矛盾,对稳定粮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应尽快建立农资综合直补与农资价格变化的联动机制,以减少因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对农民收益的侵蚀。继续扩大良种补贴规模和范围,要对粮食主产省和非主产省的主产县予以重点支持,便于挖掘粮食生产潜力。要把粮食的最低收购价品种扩大到玉米和大豆。更为重要的是要将粮食生产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政策制度化,建立起国家对粮食生产政策性支持的长效机制。

7.加强对粮食进出口的管理,积极参与国际粮食贸易,缓解国内供求矛盾。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国际贸易发展很快,粮食与其他商品一样,国内外市场交互作用,价格壁垒逐渐消失。要在继续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进行品种和结构调整的同时,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达到国内粮食供求总量的平衡。近几年要严格控制粮食出口,粮食生产要立足于保障国内需要。2007年以来,由于国际市场粮价大涨,受利益驱动影响,出口较多。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粮食及其制品出口。

8.继续强化节约意识,减少粮食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损失与浪费。

9.切实加强农业统计调查工作,进一步提高统计调查数据质量,坚决反对在统计调查数据上弄虚作假,给党中央、国务院宏观决策及时提供准确的统计调查服务。

标签:;  ;  ;  ;  ;  ;  ;  ;  ;  ;  

粮价运行分析与判断_玉米期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