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有企业战略重组的进退_国企论文

推进国有企业战略重组的进退_国企论文

有进有退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性论文,国有企业论文,有进有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我国的国有经济占用着70%左右的社会资源。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大面积亏损和资产流失,使得这些资源并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和整体效益的改善,削弱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而且影响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的提高。

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提高国有资产营运效率,必须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进而既能使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又能充分吸收和利用非国有的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这是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新局面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具体而言,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收缩国有经济战线,调整经济结构,优化重组国有资产,将依据什么原则推进呢?

围绕国有经济控制力,确定国有经济进入的关键领域分类改革,合理选择战略性改组具体方式

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收缩战线,集中力量加强国家必保的行业和企业,改善国有资本的配置结构和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进而使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具体就是要使国有资本从分散的中小企业向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从低效的劣势企业向高效的优势企业、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向需要由国有经济发挥作用和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集中,从而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根据产业或行业在国家经济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要保证国有经济具有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足够控制力,必须在下列行业保证国有经济的绝对控制和国有资本的重点投入:

——关系国家安全的特殊行业。如军事工业、造币工业、航天工业等。其实,按照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贯做法,军事工业主要实行民间企业生产,政府订货采购的方式。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尚不成熟,如果也由民间投资和经营,不仅国家的战略将难以彻底贯彻,而且军品和军事技术的扩散还会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在军工领域要基本保持国有经济的垄断地位。

——大型公益性、基础性建设。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和运输骨干设施建设,大江大河治理、重点防护林工程、重点公益性和国防建设等社会效益大、受益面广而非国有经济部门不愿承担或无力承担的建设项目。

——具有自然垄断性大型不可再生性资源开发,如石油、天然气、大型煤矿等开发项目。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目前民间资本还没有能力投资,出于经济安全考虑又不宜让外资控制,国有经济要在这些行业中占主导地位。

——国有经济要在国家确定的支柱产业占支配地位。目前我国确定的支柱产业包括机械工业、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工业、建筑业和烟草业等,国有经济在这些支柱产业中占支配地位,其主要作用在于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国际竞争力,确保国家财政收入,对社会投资起到龙头和导向作用。

——对国家长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的开发、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重大技术设备的国产化等,国家要重点投入。由于风险大,投资多,许多私人资本不愿投资,国家应该给予有力的财政支持,并通过投资引导和行业政策推动这些行业的发展。

在这里,要保证国有经济进入的行业和领域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家确保的领域和重点也会随之调整。同时,有些领域也并不排斥非国有的社会资本的进入。各个产业根据具体情况以及它们各自的组织特点,斟酌确定非国有资本的参与程度,国家可以提高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和国家参股等政策,保证这些战略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一般性竞争行业,国有经济只要有竞争力,也可以进入。但一定是规模大、起点高、整体素质好,能够参与国际竞争或替代进口,在资产、产品、技术、人才、管理、市场营销、综合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具有技术实力和发展后劲的国有企业。

按照上述“有进有退”的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思路,我们可以将国有企业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企业,非竞争性国有企业又分为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和处于基础性、自然垄断性企业。不同性质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改组方式。

1、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采用国有独资模式。 公共产品领域是国有经济必须发挥效用的领域,是国有企业大有作为的领域。

公共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向全体公民免费提供的纯公共产品,如国防系统、公共道路、城市美化、污染控制等。这类产品由政府来提供更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另一类是向消费者收取一定费用,但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准公共产品,如城市自来水、邮政电信、铁路、文化设施等。

对这类提供公共产品企业,实行国有独资经营模式的特点在于:完全由政府出资创办这类企业,并拥有企业资本和财产的所有权;企业领导人由政府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任命或委派,企业经营目标由政府确定,企业财务纳入国家预算。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由政府确定,企业无权突破;政府对企业退出和进入进行控制。为确保规模效益,政府允许特定一家或几家企业进入某一垄断性行业,限制其他企业进入,以防止过度竞争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对进入该领域的企业退出也加以限制;政府控制价格,实施必要补贴。由于一些提供准公共产品的企业处于垄断地位,如果拥有自主定价权,会利用垄断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所以政府必须控制企业的价格,必要时还允许企业进行政策性亏损,亏损额由财政给予补贴。

2、垄断性企业采取国有控股方式。

为了保证国家对具有垄断性的支柱产业的控制力,许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在钢铁、煤炭、石油、电力、汽车制造、飞机、海运、金融保险、运输等具有自然垄断性的产业,发展国有企业。如1996年,法国国有企业的能源产值比重占整个能源生产总产值的69%,其中,电力占95%以上。在交通行业,法国国营铁路公司、法国国营航空公司等五家国有企业几乎垄断了全行业。在原料加工、机械制造业中,国有企业也基本上控制了全部的钢铁、铀矿以及大部分玻璃、化工、电子、发电设备等方面的生产。

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家的发展还要依赖这些垄断行业的支撑,为了控制住这些垄断行业,垄断性国有企业应该采用国有控股模式,即政府作为委托人通过契约关系,授权企业自主经营。政府控制企业,一方面可以利用所有权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优势,进行间接或直接控制。具体来讲:(1 )完善国有资本管理体系。政府不仅要通过拥有垄断性企业51%以上的股权控制企业,而且通过向国有企业派驻稽查特派员等方式监督国有资本营运。(2 )政府与企业签定契约,落实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责任。(3 )政府对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投资活动进行监督。有关部门通过控制垄断性国有企业的投资项目、投资收益率、投资资金来源来控制企业投资决策和投资规模,实现基础性和垄断性产业的供给水平与社会的实际需求水平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3、竞争性企业要进行公司制改造。

对大量的非公益性和非垄断性的国有企业,应该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进行彻底的公司制改造,分别把它们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进而使企业成为产权清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具体来讲有如下方式:

——完善国有企业出资人制度。要建立国有资本管理和营运机构,具体行使国有资本所有者职能,保证“所有者到位”和所有权约束。

——实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对于改制后的企业,保留下来的国有股份由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持有。同时还有一批机构投资者,如各类基金会、保险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借助资本市场,也使大量社会法人和个人通过购买企业股票,而成为企业的投资者。有些企业还可以改造成企业职工持股模式。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股权分散化,不仅有利于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的问题,而且为法人财产制度的建立创造必要的条件。

——产权转让,强化了经营者约束。股份公司是众多出资者共同拥有的企业,它根据出资人的出资份额限定出资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如果经营者不努力,出资人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不满,他可以转让自己的股票,放弃股东资格。虽然这种股票流动不会影响企业法人财产的完整性和独立运动,但是,如果众多出资人都因经营不善而抛出手中的股票,放弃股东资格,那么,股票价格必然下跌,企业面临被兼并和改组的威胁,经营者也必然面临被解雇的可能。进而强化经营者的约束。

突出核心竞争力,利用市场手段,真正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都明确提出,国家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要重点培育和抓好一批国有和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发挥大企业在资本运营、技术开发、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骨干。

然而,国有企业如何做大,确是一个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是国有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必须认真回答的问题。国有企业要“抓大”,国有企业更要“抓强”。因此,培育和发展大企业,一要突出“核心竞争力”;二要利用市场手段,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资本和产权市场为依托,实施企业兼并与资产重组,壮大国有大企业。

一、突出“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强大。

突出“核心竞争力”,就是强调企业扩张一定要围绕主业谋求发展,切忌超越自身的控制能力和技术优势,四面出击,盲目进行“多角化”经营。曾经跻身世界500强,显赫一时的韩国大宇公司, 突然陷入“病危”。何以如此?根源就在于“手太长、摊子太大、盲目多元化”。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经营”的口号下,大宇的多元化经营达到无以附加的程度,大到巨轮,小到杀虫剂,无不涉足。而实现的方式主要靠兼并收购。靠收购不景气企业起家的大宇不断兼并扩张。近几年来几乎每三天接管一家企业。就在危机前两个月,大宇还兼并了三星旗下的汽车公司,成为继现代之后韩国第二大汽车生产商,拥有系列公司29家,海外分公司600多家。结果“手太长,主业荒”。 大宇公司的教训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企业怎样才是真强大?答案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主业,集中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

规模是必要的,但万事过犹不及,贵在量力而行。企业部署产品开发和企业发展战略,一定要以强化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三思”而后行。即一思企业是否拥有独特的专利技术并生产出有特色的产品;二思企业是否具有独特的销售策略和有足够大的市场;三思企业是否具有雄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一个企业如果具备第一个方面的竞争力,它就是一个在市场竞争中有生存条件的企业;如果同时具备了第二方面竞争力,它就可能成为一个优秀企业;如果同时具备三方面的竞争力,那么它就可能成为长盛不衰的大企业。如通用汽车、松下电器、微软软件等企业的成长,无不得益于专而精。广东的科龙集团的成功,也是由于其“百业勤,不如一业精”的发展道路。

二、依托市场“抓大”,企业才能健康。

首先,必须打破条块封锁和地方主义保护,实现国有资产优化重组;其次,坚持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第三,坚持以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为依托,就是要摈弃利用行政手段进行“拉郎配”式做大企业的办法,通过多种形式实施资产重组。无论是“强强联合”、“强弱联合”,还是“弱弱联合”都应该按照优势互补的市场原则来进行。几十年的经验反复证明,用“拉郎配”式的办法推进国有企业的调整和改组,并不能达到优化结构、强大企业的目的。目前有些部门和地方在政府主持下进行企业重组和结构调整,结果形成了一些“个头”很大,效益很差的“泥足巨人”,有的甚至搞人为的“大背小”、“富背穷”、“优背劣”,结果把原有好的企业也拖垮了。这些失败的教训,我们应该汲取。

唯一正确的办法,就是还权于企,依托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进行企业重组。一方面,要优先和重点考虑有兼并实力的优势企业上市融资,壮大兼并实力。要改变先行的“切块式”分配的股票上市政策,提高选择上市企业的客观性和透明度,杜绝“包装”上市。在选择上市公司时要体现各种所有制形式平等对待的原则,不搞“所有制歧视”,要让真正效益好、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上市融资。不能将上市作为“解困、扶贫”的手段。

立足活跃经济,启动非国有的社会资本,放开放活国有中小企业

放开放活国有中小企业是从整体上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的重要内容。没有对国有中小企业的放开放活,没有国有资本从一些领域的退出,也就没有国有资本的集中和大企业的发展,更谈不上充分利用非国有的社会资本。因此,克服急躁情绪,健康推进国有中小企业放开放活的步伐,不仅有利于加快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壮大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而且有利于中小企业自身快速发展,以承担起安置就业、增加税收、技术创新和活跃经济的使命。

党的“十五大”之后,放开放活国有中小企业步伐进一步加快,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大批濒临倒闭和亏损的国有中小企业通过改组改制或承包租赁,重新焕发了活力。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偏差。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应积极探索搞活国有小企业的多种模式。

我国国有小企业量多面广,条件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国有小企业改革发展不可能采取一个模式,而应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要区别不同情况,可采取诸如联合、兼并、租赁、承包、托管、股份合作制、公司化改造、嫁接改造、改组分离、拍卖出售等多种形式,促进国有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放开国有中小企业本身不是目的,关键是使放开的中小企业活起来,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要鼓励非国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各种困难,积极谋求对发展中小企业的各项政策支持,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

标签:;  ;  ;  ;  ;  ;  ;  ;  ;  

推进国有企业战略重组的进退_国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