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靖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检验科 718500
摘要:目的:对各类型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和分析。方法:按照GB/T 18204.6–2013《公共场所监测技术规范》和GB/T 18204–2013《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对我县辖区内商场、宾馆、娱乐场所等公共用品和空气进行采样和监测结果:对197家公共场所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采集样本1256份,其中公共场所公共用品消毒监测结果平均合格率为74.44 %,其中理发店工具类用品合格率为96.61%。杯具类合格率26.66%。结论:对我县辖区内,卫生监督部门应进一步对公共场所的卫生情况加强管理和监督,并督促各大经营单位进一步提高卫生消毒质量。
关键词: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公共场所是大众生活聚集的重要场所,卫生的好坏对人们的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公共场所疾病传播的预防和控制起到绝对性作用。特此对我县辖区内197家各类型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消毒效果监测结果进行评估。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GB/T 18204.6–2013《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和GB/T 18204–2013《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对我县辖区内商场、宾馆、娱乐场所等197家经营单位的消毒效果进行采样。
1.2监测方法(1)采样方式 依照GB/T 18204.6–2013《公共场所卫生技术监督技术规范》对果盘进行涂抹采样。在与手指接触处5×5cm面积上均匀涂抹3次进行采样。(2)监测方式 严格依照GB/T 18204–2013《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来进行检验。
1.3观察指标 对197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监测。
1.4结果判定 按照GB 9663-1996《公共场所公共卫生标准》 进行评估。即布草类用品细菌总数≦200cfu /25cm2,杯具类用品细菌总数≦6cfu /cm2,美容美发工具类用品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未检出。与皮肤接触其他用品细菌总数≦400cfu /25cm2,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未检出,以上其中一项指标超标都将判定为不合格。
2.结果
2.1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消毒监测结果(见表1)
3讨论
由表1显示数据结论得出,各类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消毒监测结果平均合格率普遍降低,总合格率仅为57.36 %。其中,被抽查的KTV合格率显示最低,为0%,理发店合格率最高为90.56 %。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表2结论得出在1256份样品中,各类公共场所用品消毒质量监测结果显示,理发店工具类(剪刀、木梳)合格率为96.61 %;杯具类样品(茶具、脚杯、果盘碟等)合格率为26.66 %。理发店工具类消毒合格率明细优于杯具类消毒合格率。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合格率旅馆为33.84 %,KTV歌厅无一合格,毛巾类用品为43.34%,杯具类用品仅为26.66%。结果说明中小型旅馆、理发店、KTV 歌厅的公共用品消毒监测结果面临的问题十分严峻,其源头在于管理层上的疏忽和不重视,以及卫生消毒过程不严谨导致而成。公共用品本身存在使用率高,可循环使用。使用口杯可间接存在疾病传播的危险性,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在抽查过程中,存在部分经营单位不依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配备消毒设施和有了消毒设备不进行消毒的情况出现。反映出经营单位负责人在管理上的疏忽和漏洞,同时对卫生消毒意识浅薄,以及对公共场所用品的卫生监督不够重视。负责消毒人员未能认真掌握卫生消毒法规和技能,从而不能达到消毒的效果。虽然部分旅馆消毒设备具备完善,有着合理的卫生消毒制度和操作流程,还会存在个别消毒人员存在侥幸心理,不能按操作过程去完成整个消费工作,最终造成公共用品的交叉性传播。更为严重的旅馆存在无消毒设备,提供的床单、枕套、卧具的备用数量短缺,不能达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的目的。对于被套、床单、枕套等床上用品的消毒,采用开水煮沸、流通蒸气的方法来进行消毒。煮沸消毒对床上卧具、浴巾和毛巾不但消毒效果最佳也是最简易的消毒方法。除了煮沸消毒法还可以用流通蒸气消毒,沸腾后消毒20 ~ 30分钟。茶具、餐具可用煮沸消毒和蒸气消毒,还可用烤箱以及红外线消毒柜来进行消毒,或用含有效氯浓度500mg/L 的消毒液,将其浸泡45分钟后进行清洗。选择75 %酒精来消毒理发工具,消毒效果不甚理想。由此得出,紫外线消毒灯箱和2 %戊二醛对理发工具消毒效果最佳,特别是紫外线消毒灯箱消毒方法不但简单可靠还方便操作,值得推广。
根据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消毒效果监测的用品合格率普遍降低的情况,建议在日后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中,应加强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公共用品消毒各个环节的卫生监督进行监测,每天管理层增加监测频率,将部分存在设施不完善、卫生消毒设施不匹配的经营单位,一律不发放卫生许可证,并对负责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卫生消毒知识面与操作技能。正确掌握公共场所用品消毒过程以及各个环节的卫生技术操作,并按国家卫生消毒质量,确保消毒后的监测结果符合卫生标准,避免传染疾病通过公共用品传播,从而提高卫生质量,杜绝消费者存在健康隐患。并实施舆论监督方式,有计划有重点地定期将检测结果在新闻媒体上公布,让大家共同监督、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促进消毒工作的进一步落实。
参考文献:
[1]韩红,吴建华,刘月淑.银川市公共场所消毒效果检测与评价[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11):1092-1093.
[2]青建伟,张洪.146家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04):112-114.
[3]蒋志兰.2007年-2009年姜堰市公共场所公共用品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11):2917-2918.
[4]黎智,李裕生,农惠婷,黄江平,黎勇.324家公共场所用品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08(01):42-43.
论文作者:赵玉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公共场所论文; 用品论文; 卫生论文; 单位论文; 合格率论文; 效果论文; 卫生标准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