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论文_黄献忠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论文_黄献忠

【摘 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要学习掌握好相关知识,就小学生而言确实存在着一定难度,将思维导图方式使用在小学数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使其构成独有的知识框架。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思维导图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8-017-01

利用思维导图来辅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明确未来奋斗目标。学生切实感知到学习的最大乐趣,才能真正的学好数学,真正的走向成功。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仍需教师们去探索、去研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多引入一些趣味元素,活跃学生的抽象思维,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至关重要。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发散性思维,利用图形可以更直观、更直白地表达某一观点,解题过程中思路明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维导图相当于心智图、脑图、流程图、示意图,可以使人类思维发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对学生们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图形技术是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思维导图的协助下,更好地培养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解题思路与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1.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催化剂,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创设美丽、富有诗意的教学情境,用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及强烈欲望,同时运用一些插图,引导着学生在识图、看图中获得多种信息,感受学习的最大乐趣。学生通过插图理解了所学内容,体会了别样情感,不自觉的便会进入角色,跟随教师去探索未知的神奇世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实现数学成绩的明显进步。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一章节内容时,我就使用思维导图从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两方面组织了教学活动。首先,联系生活中的常见例子,开拓学生数学思维;之后,鼓励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加深学生对于重点难点的理解;最后,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我展示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并问学生通过学习他们有了哪些收获?环环紧扣、循序渐进的引导,发展了学生认知能力,活跃了学生空间思维,教学效果也足够理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利用思维导图,活跃课堂气氛

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下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会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师都希望与学生构建起和谐的互动关系,因为思维导图需要在黑板上进行填写,所以教师就要趁机和学生多一些交流,问问学生想法,鼓励学生进步,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学习,越来越尊重教师。例如,在学生学习《认识钟表》一课时,教师应先讲授制图技巧,然后选择一名或几名学生走上讲台,画出一幅思维导图,其余学生拿出笔记本认真思考。完成之后再由教师进行检查,对学生给予正确评价,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师生、生生交流想法,思维导图辅助教学,一节高效的数学课就这样顺利完成了。

3.利用思维导图,优化知识结构

新课程深化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意识,是教师们共同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小学生尚未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需要依靠教师帮忙才能探究一些重点、难点、关键点内容。通过思维导图辅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再将诸多知识点统统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主动分析,这远比教师盲目的灌输指导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也更乐于接受。例如,针对《口算乘法》一节进行教学时,我绘制思维导图优化了知识结构,提出"整十乘一位数和整百乘一位数"内容让学生进行练习。认识理论知识,做出相应操作,学生直观、形象的学习了数学的抽象概念,自主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也从中得到了好的提高与发展。

4.利用思维导图,提高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点尤为重要,善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也很关键。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及时调整课堂的引导方向,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原则,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利用思维导图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促进学生学科素养与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满足学生实际需求[3]。例如,教学《圆环的面积》时,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首先要尊重一下学生的个人意愿,考虑学生实际的理解能力、知识水平。然后把圆环面积中蕴含的知识一一讲清楚,传授学生多种计算方法,以思维导图形式直观展示出来。最后提出几道例题,要求学生尝试计算,有不懂的地方及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解决问题中完善了自身的认知体系,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更好的分析问题,高效课堂成功构建,教学效果尽如人意。

总而言之,通过思维导图的合理使用,加深了学生们学习的印象,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找到解题的思路,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使思维导图成为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张艳.例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上旬)》.2014.12.

[2] 诸红霞.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5.22

论文作者:黄献忠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论文_黄献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