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精神(下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下篇论文,精神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二、人文精神
中国法定的图书馆分类标准只将图书分为两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但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的图书馆都将图书分为三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为什么称作“人文学科”而不是“人文科学”?人文学科中首先是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或哲学字典把哲学解释为:“哲学是关于对社会、自然和人自身思维的科学。”即“哲学是科学。”哲学是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理想,是一种对人怎样生活才幸福的看法。而看法是主观态度,态度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一种,“拔一毛予天下而不为矣”也是一种,这些态度是否科学,这里没有确定唯一的判断,所以科学和哲学是互不包容的。哲学是人文学科而不是科学。人们可以对科学进行争辩并得到统一的结果,而对人文学科的争论是没有结果的。
哲学、宗教、艺术都属于人文学科,它们是从社会生活中体验出来的。哲学的目的是启发人们的思维,是告诉人们怎样思考,而不是告诉人们“是什么”。对哲学的教学,如果只是教给学生答案,在本质上完全背离了哲学的精神,艺术也是如此。哲学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的世界的向往,如柏拉图的《理想国》,陶渊明的“世外桃源”。许多哲学家都构画了一个理想世界,这些理想世界不尽相同,但也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对《红楼梦》的理解,鲁迅先生就认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个人理解不同,个人知识背景不同,个人文化环境不同,对世界的看法当然也不同。如电影中演的阿Q怎么样,有人说这电影演砸了,本来我心目中的阿Q形象挺好的,现在这一形象被破坏了。有人说这电影真是惟妙惟肖,符合我心目中的阿Q形象。产生两种不同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文学艺术给人的一种心灵的自由。如果科学在构成人文是什么的时候更要人们关心的是批判的怀疑的精神,那么人文精神的本质作用在于一种心灵的自由。古典文学、诗歌等都是人文精神,所有这些人文的东西都能给人一种心灵的愉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种想象的自我得到充分发挥。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月亮、月光下的人影和人构成了一幅极其孤独的画面,这是一种心灵的自由,在描写孤独时把诗人心灵的自由释放得很充分。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大学生是不是知识分子。大学生只是可能的知识分子,并不是确定的知识分子,因为专业的工作者和知识分子不是同一个概念。如果没有心灵的自由,没有对社会的责任感,也没有对社会的批判精神,那只能算是有专门职业的工作者,而不是知识分子。很多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博士生不一定是知识分子,就是因为他们有科学的技能,在各行各业都可能有所作为,但如果他们不关心这个社会,不关心人类心灵的自由,那么就缺少人文精神,就不是知识分子。思想、心灵的自由需要知识分子去捍卫、丰富和发展,这就是对社会的批判,对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有没有人文精神并不在于有没有读过欧阳修的散文、李白的诗或者《哈姆雷斯特》等,当然没有这些文章的积累,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人文精神。但是一个优秀的小说家、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一个优秀的哲学家一定是一个知识分子。托尔斯泰就是,诺贝尔就是。诺贝尔是一个科学家,他发明了炸药,但他想到炸药发明后那么害人,他很后悔。炸药也是科学,但是科学不能解决人们的问题,所以他设立了诺贝尔奖,用来奖励那些推动人类进步、社会和平的人,以弥补他的过失。
所以对人类的自由首先是一种人的基本生活的自由,当然更关心的是一种精神状态的自由。对自己自由追求的每个人一定是对人的追求、对人的精神自由是尊重的。这种精神在科学教育中是不能自然获得的,在文学作品学习中也同样不能自然获得。要有一种对多元化的认可,一种对别人的思想感情、思维方法、行为方式的尊重。没有对自己自由的追求,就不可能认可别人的自由,首先要有自己对自由精神、自由状态的追求,才能去认可别人、尊重别人,所以人文精神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怀!这在大学里是应该有的,大学是养育、孕育和化生人文精神的地方,而社会其他场合如在商业战场上,在政治斗争旋涡中没有也不可能有人文精神。现在中小学也很少有人文精神。中小学科层制度很厉害:一个班有班长,一个组有组长,一个小组又有小组长,这是很难培养人文精神的。只有一块净土——大学,如果大学也没有了人文精神,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了。
三、创新精神
除了科学的精神,人文精神还包括创新精神。科学的怀疑和批判也是创造的源动力,提倡创新精神,这是时代的要求。因为创新能力关系到一个民族存亡的问题。
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脑的作用日益明显。所以有发展前景的技术、工业都是与电脑有关的科学技术。电脑技术与通讯技术联盟产生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Interl网,网络上的知识信息量非常巨大,博大精深。与之相比,人类个人拥有的知识无论是学富五车,还是才华横溢,那都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同时,网络上的知识在不断更新,因为所有的新的报刊、杂志、文献都在网上。现在所有各大报纸,不仅是中国,世界上所有的报纸都可以在没有拿到报纸前在网络上找到。也就是说在拿到油墨飘香的报纸时,这已是一个过迟的信息,都已经上网了。更重要的是网络的知识是有组织的、程序化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网络可以根据某一命令给出相应的信息,所以说“网络知识是一个浩如烟海的海洋,一个不断更新的库存。”在六七年前,美国的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普灵斯顿大学都排斥网上大学,但这几年来所有第一流的大学都开设了网上大学。据网络学家的预测,将来的网络大学将淘汰世界上所有的大学,全世界只存在寥寥几所大学,集中了最优秀的教授,运用了最先进的设备在网上开设,其他大学无法与之竞争。将来的学校不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是同学聚会的地方,学习知识在家照样也能做到,这是将来学校的模式。所以说随着网络知识的普及,是否上网、是否能运用电脑,不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而是一个能否进入现代网络文明的问题。也就是说,掌握电脑技术,运用网络技术是决定人能否迈入信息社会文明大门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创新精神,培养自己的独立系统。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不竭的源泉和动力。”我们国家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提倡过创新精神,因为没有创造性就只能向别人学习,做别人的模仿者。中国有句古话:“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即使是第一流的模仿者,也不过是中流水平。可是创造性,创新能力在中国本来是非常巨大的。中国的四大发明推进了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但自从南宋的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再没有贡献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哲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南宋以后中国的创新能力就在衰退。大学应当有这么三大功能:创造知识、传播知识、运用知识。大学的精神要求不能把大学办成一个模仿的机器。这种创新不仅是科学技术的发明、思想的创造、文学艺术的创造,还要切实提高每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能力。走出校门,大学生如何面对变化的场景,如何奋斗,而创新能力最基本的条件是问题意识、创新意识。
但现在的学生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问题,所有问题都是教师提出的。学生没有问题,没有创新意识,又怎么去创新呢?前不久美国的一个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参观,一名特级教师在一所重点中学主讲一堂物理公开课。这堂课概念清晰,举例精当,有理论有实践,教师提问题,学生踊跃回答。可美国代表团听后一阵沉默,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最后的评价令人吃惊:课堂上教师问问题,学生回答,既然学生什么都懂了,就没必要上这堂课了。按照中国人的标准,一堂课下来,把有问题的孩子教育成没有问题的孩子。但按照美国人的观点,孩子进校前满脑子都是问题,走出去时应该是更多的问题,不断地激发学生提问题。这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不仅是每一个人成长的需要,而且也是决定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没有创造性是没有出路的。这确实是关系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在社会中有没有立足点、有没有个人地位。
所以说科学的精神、人文的精神、创新的精神无论从个人角度,还是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来说,都是一种对世界、对个人负责的态度,是一种大胆发挥自己智慧、创造性的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对每个成员有创造性、主体性,这种民族才会有创造性、主体性,才会有活力。
(本文由孙炳海、温海波、杜杰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