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 423000
【摘 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特点及发生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分析患者的心电图特点以及改变情况。结果:120例患者中,32例患者心电图正常,88例患者心电图异常,异常率为73.33%。在心电图异常患者中,发生的改变为:窦缓57.95%、早搏56.82%、左室面高电压56.82%、ST段改变51.14%、T波改变51.14%。88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3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36.36%;32例心电图正常患者中,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9.37%。两者死亡率对比上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特点与其临床发病具有密切关系,且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心电图发生的异常改变具有一定相关性,因而心电图检查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而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改变;临床研究
在临床上,急性脑血管病比较常见,一般在中老年人群中具有一定的高发性,该病是由于急性脑组织出血或者供血不足而引发,常见的症状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1】。通常此类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再加上发病较急,因而患者一旦发病,其病情就会快速恶化,因此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效果。通常患者在发生急性脑出血病之后,其还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症状,这不仅会对患者的心脏功能产生损害,同时还会损害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和结构【2】。而在对急性脑出血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合理高效的诊断是确保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的关键【3】。因此本文对急性脑出血病的心电图特点及发生改变的临床意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78例,女患者42例,年龄为36-84岁,平均年龄为(57.23 2.17)岁。全部患者经头颅CT、MR、临床体征等证实,均符合各种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34例、脑出血46例、脑梗塞40例。
1.2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即采用12导联心电图即,类型为北京AUTO CARDINER FCP-2201型对入院后6h内的患者进行扫描记录。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患者的心电图特点以及改变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在处理数据过程中,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电图改变情况
120例患者中,32例患者心电图正常,88例患者心电图异常,异常率为73.33%。在心电图异常患者中,发生的改变为:窦缓57.95%、早搏56.82%、左室面高电压56.82%、ST段改变51.14%、T波改变51.14%。详情见表1。
3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发病率,而由颅脑外伤以及急性脑出血病造成的类似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症状,可统称为脑心综合征【4】。通常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期间,出现的一系列心电图改变,如U波异常、T波改变、ST段改变、Q-T时间延长、心率失常等,均具有相对复杂的机制,而这些异常改变的发生则与下列因素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1)植物神经功能障碍。通常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其脑组织会出现一定的水肿、缺氧以及缺血等症状,且还会累及到下丘脑的植物神经中枢,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下丘脑的调节功能,从而给使得植物神经中枢中下一级的调节受到影响。(2)交感神经=肾上腺素增大应激性。患者发病时,具有大量的茶酚胺从神经末梢释放出来,并逐渐转化成多巴胺、肾上腺素以及去甲肾上腺素,最终就会导致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或者心肌缺血【5】。而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查,则能将机体受损的程度有效的反映出来,并且还能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6】。
本文的研究中,120例患者中,32例患者心电图正常,88例患者心电图异常,异常率为73.33%。在心电图异常患者中,发生的改变为:窦缓57.95%、早搏56.82%、左室面高电压56.82%、ST段改变51.14%、T波改变51.14%。而88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3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36.36%;32例心电图正常患者中,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9.37%。两者死亡率对比上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心电图改变情况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诊断以及治疗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特点与其临床发病具有密切关系,且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心电图发生的异常改变具有一定相关性,因而心电图检查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而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艳玲.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观察[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12:50-52.
[2]张成辉. 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特点与发生改变的临床意义以及预后情况[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A2:161.
[3]覃兆玲.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分析[J]. 当代医学,2016,22:88-89.
[4]王威,尹瑞兴,陈泉芳,巫艳彬,苌海华,廖园莉,白玉龙,黄锟.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4,08:931-933.
[5]张秋云,蔡月梅,王丽芳.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5,16:102+104.
[6]秦劲松. 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改变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45-47.
论文作者:罗雅月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7
标签:心电图论文; 患者论文; 异常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发生论文; 脑血管论文; 脑血管病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