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软实力”到中国“柔实力”——约瑟夫#183;奈软实力理论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力论文,约瑟夫论文,美国论文,中国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15)02-0054-70 “软实力”概念由约瑟夫·奈在1990年前后提出,很快被引进中国并且在中国风行,下至一般的青年学者,上到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和文件(如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肯定、正面地引用软实力概念。 但是,我们不仅要肯定软实力概念的正面作用,同样也应对其进行更多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软实力的研究。本文试对约瑟夫·奈软实力概念进行批判性评析,在肯定其重要贡献的同时,分析其中尚存的问题。通过这些分析可以看出,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还有不少内在矛盾和局限,存在进一步改进和拓展的必要和空间。① 一、约瑟夫·奈软实力概念的提出及要义 软实力是约瑟夫·奈的理论创新和贡献。在他之前,没有人提出过相同的概念,或者虽然可能有人提出了,但是并不为人所知。 约瑟夫·奈在1990年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在《美国注定领导世界?》一书中,他对美国未来的实力进行了分析,认为传统的经济和军事手段已经不足以解释许多现象,于是提出了软实力概念。2001年,约瑟夫·奈在《美国霸权的困惑》中再次提到了软实力。对软实力理论的系统阐释,集中体现在约瑟夫·奈于2004年出版的专门以《软实力》命名的书中。2012年12月,约瑟夫·奈在其为《软实力》中译本所写的序言中,再次对软实力概念进行了修正。 由于约瑟夫·奈的倡导,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在国际上流行的概念,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都在使用它。 什么是软实力?约瑟夫·奈做了自己的界定。他指出,实力就是做事的能力,就是得偿所愿的能力,是对他人行为施加影响并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影响他人行为的方法有多种,可以威逼强迫,也可以施以利益诱惑,或者通过吸引和拉拢对方与自己目标一致。②软实力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依靠吸引力而非通过威逼或利诱的手段来达到目标的能力”;③在国际政治中,软实力大部分来自于一个国家或组织的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国内管理和政策所提供的范例,以及其处理外部关系的方式;④一个国家完全有可能因为他国的追随、支持而得偿所愿。这些国家仰慕其价值观,并处处效仿,渴望达到与其不相上下的繁荣和开放程度。因此,军事威胁和经济制裁并不是国际政治中促成改变的仅有手段,设置议程并施以诱惑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软实力靠的是拉拢,而不是强迫;软实力——通过自身的吸引而不是强制力在国际事务中达到预想目标的能力。⑤ 软实力的主体是谁?约瑟夫·奈在此前著作中强调软实力的主体主要是大国,但是在中译本序中,他把软实力的主体扩大了:无论大国、小国、组织、个人,都可以运用软实力。⑥ 软实力是如何产生的?主要是基于软实力资源发挥的影响力。约瑟夫·奈所指的软实力资源主要包括三种:这种吸引力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其能发挥魅力的领域)、政治理念或政治价值观(无论在国内外都能付诸实践)和外交政策(当其被视为合法,并具有道德权威时)。⑦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其精华和核心在于,反对国家过度使用经济力量,尤其反对过度使用军事力量去实现国家的目标,主张重视和强调国家的文化、政治理念(价值观念)和合理的对外政策的作用。具体可见于以下论述当中: “一个国家,无论实力多么强大,都不能独断专行。政府的政策不要傲慢,要立足于为他人所仰慕的价值观”,“外交政策的吸引力来自于其实质与风格中传递的价值观”;⑧软实力的核心在于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在国内实践得较好的政治价值观才能在国外产生吸引力”;⑨资源要转化为真正的实力,“需要精巧的策略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在信息革命和全球化的趋势下,“软实力在这三者(军事、经济、软实力)中的地位将越来越突出”,“军事经济实力占优不可能胜出,可信度成为重要的实力资源,竞争变成了谁的故事最终能打动人”;⑩软实力的资源许多不在政府手中,“美国的大部分软实力是由好莱坞、哈佛大学、微软、迈克尔·乔丹等制造的”,所以提高国家的软实力,“要发挥民间的作用”;(11)在如何打造软实力方面,有效的日常沟通、战略沟通和长期的与关键人物的持久关系及人员培训等将发挥重要作用。 归根到底,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是为实现国家利益服务的。他在说到美国的软实力时指出,“当你有足够的魅力使人仰慕你的理念,并且追随你之所想时,就无须再动用大棒来驱使他们,诱惑往往比强迫更有效。诸如民主、人权、个人机遇等价值观念都具有很强的诱惑作用”。(12)也就是说,如果将软实力和硬实力二者交替使用,会更利于国家利益的实现。 约瑟夫·奈对软实力的这些解释和说明,对于我们理解软实力概念和建设中国的软实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约瑟夫·奈软实力概念的内在矛盾 概括起来说,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是一个政治概念、政策概念,而非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因此,无论是从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软实力概念的内涵界定、软实力资源的使用方式来看,还是从软实力使用的目的与手段方面来看,都存在着模糊不清、界定不明、互相矛盾的地方。 (一)软实力来源于软实力资源,还是也来源于硬实力资源? 根据约瑟夫·奈对软实力的定义,回答很明确,软实力的吸引力只来源于软实力资源,由硬实力资源产生的吸引力不是软实力,但约瑟夫·奈的实际回答很矛盾。 在有的地方,约瑟夫·奈强调软实力来源于文化、政治理念和政策,并明确地把经济力量列为硬实力资源,似乎经济力量不能产生软实力:“传统的经济手段和军事资源已经不足以解释当下的种种现象”,“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等硬实力像中国那样迅速发展时,周边国家往往会出于防范而产生恐惧心理”,硬实力就是“军事和经济因素依托引诱(胡萝卜)或者威胁(大棒)等手段来实施运用”,“软实力并不依赖硬实力而存在”。(13) 但在另外一些地方,约瑟夫·奈其实也在引证经济要素来论证软实力的产生。他引用2003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鲍威尔的话说,美国靠硬实力打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接下来靠的就是软实力,它出现在马歇尔计划中”。(14)事实上,马歇尔计划既源自于美国的对欧政策,更源自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 而且,约瑟夫·奈自己也经常自相矛盾地说:“强劲的经济实力除了实施制裁和对外支付,还能成为吸引力的来源”,“美国情报局、国防部、美国军队等硬实力资源也能在创造软实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5)其他诸如“硬实力和软实力有时相辅相成,有时互相干扰”“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硬实力有时也能展现出富有魅力的软性一面”等论述也使得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关系变得难以捉摸。(16) 约瑟夫·奈后来谈到苏联的影响力,几乎都是由于苏联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力量产生的。但他又明确地指出这是苏联的软实力:“计划经济的巨大成功不仅为苏联提供了硬件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软实力”,苏联率先发射卫星“不但制造苏联的军事影响,而且也提升了软实力”,相反,“苏联文化谈不上具有软实力”。谈到中国的软实力时,他同样表示,“中国每年以7%-9%的高速增长率,使其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3倍,同时也提高了声誉和软实力”。(17) 在谈到沙特资助伊斯兰极端主义时,他认为,沙特动用经济力量,花费了700多亿美元对外资助世界各地修建了1500座清真寺和2000所学校,用金钱买到了“其自身的政治合法性”。不过,沙特虽然资助了伊斯兰激进教派,但后者的软实力却并不为沙特政府掌控,伊斯兰激进分子的软实力没有朝着沙特政府的方向发展。(18)如果软实力被定义为一种文化的话,那么此处伊斯兰极端主义的软实力却是靠沙特政府的资助形成的,主要不是靠文化吸引力。 (二)利诱等于硬实力,吸引等于软实力?利诱和吸引之间如何区分?援助是软实力还是硬实力? 如果使用约瑟夫·奈对软实力的定义,回答同样是清楚的,即硬实力是强迫和利益诱惑,软实力是施以吸引和拉拢。“否定软实力的重要性,就等于不懂得运用诱惑的威力”。(19) 但是问题在于,用经济力量利诱、交易与以软实力拉拢、吸引、援助之间,是很难划分清楚的。 第一,经济力量的使用不一定就是利诱。除了收买,还可以交易;除了交易,还可以互换;除了互换,还可以互惠;除了互惠,还有单方面的援助。除了援助,大部分软实力资源都要靠经济力量支撑。 第二,如何定义利诱?从广义上说,每个国家的对外行动都是为了国家利益。而什么是国家利益,虽然定义各种各样,但简而言之利益就是各种好处。好处,既有经济好处,也有政治好处,人们的一切活动莫不是为了某种利益。利有各种利,可以是金钱、领土、政治支持、尊重、安全、名声、荣誉、肯定、承认各种形式。即使纯粹的文化活动,也是存在利诱的。 具体到对外援助是否属于软实力资源的问题时,约瑟夫·奈也是自相矛盾的。他在讨论什么是软实力的例表中,明确地把经济援助归为了经济实力,把经济影响视为收买。而在此后“软实力”一节的分析中,又曾经明确地排除了对外援助。一方面,谈到加拿大、挪威的经济援助时,他认为这是小国软实力的表现;另一方面,谈到美国时,他却又把援助与贿赂和制裁放在一起,认为这是经济实力,而不是软实力。在分析美国软实力的实例中,他也没有例举美国的对外援助。(20)举例而言,阿富汗战争时,美国成功说服了中亚国家和俄罗斯提供帮助。为了打击阿富汗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美国租用了吉尔吉斯斯坦的马纳斯空军基地,为美国军队提供各种军事支持。如果和美国想利用土耳其领土为伊拉克战争服务这一目标没能达成相比,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国是成功的。美国说服了吉、俄为其开放空军基地,体现出了说服力、吸引力。 那么,我们来看以下几种说法: 1.美吉双方对打击阿富汗的国际恐怖主义达成一致:美国可以利用吉尔吉斯斯坦的马纳斯空军基地为打击阿富汗的恐怖主义提供军事支持。 2.美吉双方对打击阿富汗的国际恐怖主义达成一致:美国可以租用吉尔吉斯斯坦的马纳斯空军基地为打击阿富汗的恐怖主义提供军事支持,每起降一次美国军用飞机,美方将为吉提供8万美元的使用费。 3.美吉达成交易:吉尔吉斯斯坦提供军用机场,作为回报,美国为吉方提供可观的经济收入。 在上述三种说法中,虽然都是在说同一件事,却可以有三种完全不同的解释:第一种是典型的软实力定义,只有双方的共同价值观在发挥作用;第二种既有共同价值观,也有交易的成分,即美国用经济利益交换军事利益;第三种则是赤裸裸的经济收买。 虽然是同一件事,但由于达到目标的方式不同,事件的说法及其定义自然也完全不同:是利诱、收买(硬实力),还是吸引(软实力)?还是既有利诱,也有吸引?然而,在通常情况下,国际政治的客观现实是很难为外界清楚所知的。 (三)软实力是否具有道德性、规范性? 约瑟夫·奈对此的回答是,软实力是一种工具,可以为各种目的服务。所以,只有实用性,没有规范性、道德性。换句话说,只要不使用军事、经济手段的强迫和收买,能产生吸引力、说服力的就是软实力。“软实力毕竟只是个描述性概念,并非规范性概念,和其他任何一种力量一样,它既可以用于正义目的,也可以用来作恶。希特勒、本·拉登等人在其手下眼里都是拥有非凡软实力的人,可这些软实力没起什么好作用,扭曲人的心灵比摧残人的身体更可怕”;“天主教徒相信教皇的道德权威和恐怖主义分子相信本·拉登行为正当”,都是基于吸引力。(21) 但是,约瑟夫·奈之所以把使用经济力量的收买、交易排除在软实力概念之外,除了经济力量是硬实力资源的原因,似乎也考虑到了收买、交易的不道德因素,那么他对软实力的描述也就有了道德的倾向。 事实上,约瑟夫·奈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从正面和肯定的角度使用软实力,只要软实力提高就是好的。而且软实力既然被定义为达到某种目标的能力,那么目标也就界定了软实力本身的性质。 比如,在他看来,中国的软实力提高是好事。总体上,约瑟夫·奈希望中国提高软实力,即增加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吸引力,尤其是增加中国对美国的吸引力,“双方发生破坏性冲突的概率就会降低。假如中国的软实力上升能降低发生冲突的可能性,那这就不失为实现中美正常关系的一种办法”。(22) 可是,在反华的美国人看来,中国是专制集权的国家,中国的硬实力、软实力都是为专制集权国家服务的。因此,中国的硬实力提高是对美国利益的直接威胁,软实力的提高也是对美国的间接威胁。所以,无论中国提高的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是对美国的威胁。同样,既然中国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提高会在周边国家引起恐惧,那么中国的软实力同时得到发展,就意味着中国的综合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周边国家难道就不会恐惧了? 再比如,约瑟夫·奈批评美国的伊拉克战争,过度使用军事硬力量,虽然打败了萨达姆政权,但却没有增强美国对恐怖主义的免疫力,削弱了吸引同伴的能力。“正如靠硬实力赢得战争一样,美国要想赢得和平,就得以同样高超的手段展现软实力”,“软实力是赢得和平的关键”。(23) 可是问题的关键是,美国在中东的挫折,并不仅仅在于美国过度使用硬实力,而更在于美国在中东推行美国式民主的目标,从根本上是违背中东地区国家的实际情况的。无论美国使用多少诱惑、吸引力、说服力资源,也无论美国的伙伴是否被美国吸引而同意美国的做法,可能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另一个约瑟夫·奈没有提到的例子是阿富汗战争。虽然美国的伙伴(北约)也同意参战,但美国的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都没能帮助美国赢得阿富汗战争的完全胜利。 同样矛盾的还有,约瑟夫·奈一方面认为狭獈“的文化和价值观不可能产生软实力”,另一方面却又说本·拉登和希特勒在其手下眼里具有非凡的软实力。“邪恶的组织和网络也有各自的软实力。虽然这些组织看上去很邪恶,但决定其软实力的是它的受众”,“伊斯兰激进分子的软实力没有朝着沙特政府的方向发展”,“在印尼、约旦、巴基斯坦、摩洛哥等,绝大多数人对本·拉登的信心超过对小布什和托尼·布莱尔”。毫无疑问,这些论述都肯定了在上述现象中软实力的存在,难道本·拉登和希特勒的文化和价值观不是狭獈的?(24) 此外,他还指出,软实力与政权性质相联。独裁政权更多使用强迫命令,民主国家更多依靠诱惑和吸引双管齐下,“软实力是日常民主政治的主要手段”。(25)如果说希特勒和本·拉登有非凡的软实力,岂非与政权性质相矛盾? 概括起来说,虽然约瑟夫·奈明确认为软实力是工具,谁都有,谁都可以用,但在实际运用中,他的软实力概念是有界限、有矛盾的。 (四)什么样的流行文化能够产生软实力? 流行文化帮助美国实现了众多重大的外交政策目标,比如马歇尔计划和北约。(26)但流行文化如何产生吸引力,哪些流行文化能产生吸引力并有助于实现美国的对外政策目标和国家利益,约瑟夫·奈在书中并没有说清楚。 约瑟夫·奈曾抱怨人们曲解了软实力概念,“将其与可口可乐、好莱坞、牛仔服、金钱等事物的影响力相提并论,完全将其弱化了”。什么样的流行文化才具有吸引力?约瑟夫·奈认为,流行文化能否产生吸引力,“取决于环境”,(27)同一个流行文化,在不同时间,不同国家,甚至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的群体中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但是,在文化的什么内容能够产生吸引力方面,约瑟夫·奈的解释则比较混乱。 有的时候,他似乎想说,不是所有的流行文化都产生吸引力,只有包含在流行文化中的、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的普世价值观才能产生吸引力。也就是说,评判流行文化是否具有吸引力的标准,是看流行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能否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体现出来,并产生吸引力。流行文化、高雅文化能使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当一国的文化中包含了普世价值观,其政策中推行的也是被他国认同的价值观和利益,那么双方就会建立一种兼具吸引力和责任感的关系,该国得偿所愿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大大增加”。(28) 在美国的许多流行文化中,都包含美国的价值观。比如,好莱坞影片中通常包含了美国的民主、自由、人权等核心价值。看《阿凡达》人们会感受到美国文化中自由反抗专制的价值,看《2012》人们会体验到每个人的生命都很重要,哪怕整个人类生命被毁灭,也要尝试拯救掉下船乘客的生命。甚至那些反映美国社会阴暗面的电影,人们也能在其中感受到美国法治的价值影响力。(29) 不仅流行文化,高雅文化也同样如此。比如,最能反映美国软实力的是美国的教育体系。从美国学成归国的留学生是“美国出口思想和价值观的载体,美国的实力通过他们被输送到各国精英头脑中”。各国精英和子女在美国接受教育并把美国的价值观带回国内传播,最典型的就是苏联政治局委员雅可夫列夫,他后来在苏联主管意识形态,并鼓动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等政策,对苏联解体起了很大作用。(30) 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达到目的的一种能力,那么,比较物质化的流行文化又是如何产生软实力的?比如,前面例举的可口可乐、牛仔服、美国快餐等,它们既不直接反映美国的价值观,又没有明确的目的,它们产生的吸引力也主要是物质感官类的,与思想文化没有直接关联。这些物质的主体(老板、明星们),想要达到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赚钱,与国家利益毫不沾边。 但约瑟夫·奈大体上仍然肯定它们是软实力的来源,因为由于这些流行文化,使美国“在他人眼里令人兴奋、充满异国情调、富有、强大、引领潮流——处于现代化和创新的前沿”,“在一个人人都想过上美国式好生活的时代,美国的这种形象很有吸引力”。(31)不仅如此,约瑟夫·奈谈到欧洲、亚洲国家的软实力时,也都明确地把餐饮美食例为软实力资源,甚至把泰餐视为泰国唯一的软实力。约瑟夫·奈认为亚洲国家除了美食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别的可吸引人的了。 从过去到现在,世界各地都有华人华侨开的中餐店,网络几乎遍布全世界,约瑟夫·奈也把它例为中国软实力的资源。可问题在于,它的主体是谁,客体是谁,产生的吸引力是什么?与中国的价值观是什么关系?它对外产生了什么吸引力?华人华侨开的中餐店提升的是谁的吸引力?外国人吃中餐时能从中体会到什么?是中国的价值观,中国的好生活,还是中国的强大繁荣,还是就是觉得味美,这些似乎都不容易从软实力的定义和说明中得到回答。当然如果一定要说中餐等也是软实力,那么这种软实力可能就是一种好感,一种印象,谈不上什么目的,也谈不上什么价值观的吸引力,因此与前面谈的价值观产生的吸引力就不是一回事了。 除了这四个矛盾之外,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还存在不少含糊不清的地方。 (五)软实力的影响力是针对谁的影响力? 是针对第三方的,还是针对当事方的?比如,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约瑟夫·奈批评美国软实力不够,本来应当检讨的是美国对伊拉克民众的吸引力不够,但他的主要批评方向却是指美国对其伙伴(北约盟国等)吸引力不大。 (六)软实力是国际政治还是国内政治? 在讨论软实力时,约瑟夫·奈有时主要谈国内政治,有时又主要谈国际政治,对这一问题未加区分。如果国内、国际都有软实力,二者之间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相关且彼此交织的论述有:“在国际政治中,一个国家完全有可能因为他国的追随、支持而得偿所愿。那些国家仰慕其价值观,并处处效仿,渴望达到与其不相上下的繁荣和开放程度”;“民主国家更多依靠诱惑和吸引双管齐下,软实力是日常民主政治的主要手段”;“这种引导他人喜好的能力通常与某些无形资产联系在一起,比如富有魅力的人格、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制度,以及那些在他人眼里具有合法性和道德权威的政策等”;“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是软实力的另一潜在来源”。(32) (七)软实力的目的究竟是谁的目的?是国家的,还是个人的?是对内的,还是对外的? 约瑟夫·奈强调软实力是达到某种明确目的的国家吸引力(传播国家价值观,塑造国家良好形象),但实际上,被约瑟夫·标认为美国流行文化象征的迈克尔乔丹等国际明星,主要目标就是进更多的球、赚更多的钱、赢得更多的荣誉,而不是为了传播美国的价值观或美国的正面形象。作为职业球员,有薪水他们不一定打得好,但如果欠薪的话,他们通常就会选择罢工,而不是义务劳动。因此,流行文化本身大多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但这并不妨碍其构成软实力。 (八)软实力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挪威等北欧小国的对外经济援助本质上是一种利他的无私的行为,是不与挪威的国家形象、国际影响挂钩的利他行为。对于这些国家而言,帮助别的国家是一种义务,是一个国家应当做的事情,国家形象、国际影响等都只是无私经济援助的副产品,并非主观追求的目标。 三、美国软实力概念的局限与中国“柔实力”概念的提出 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的本意和主旨是想告诉人们,一个国家单凭军事和经济的强迫力或利诱是不够的,应当充分发挥包含价值观要素在内的教育、流行文化、对外政策等文化资源的吸引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但是,由于国际政治的现实太过复杂,约瑟夫·奈所述软实力的内容无法回答所有的问题。特别是当人们追问更多、更深层的问题时,约瑟夫·奈软实力的理论框架就显得力不从心和相互矛盾。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三: (一)强分硬软 西方的思维喜欢阴是阴,阳是阳,硬是硬,软是软。但国家力量的硬软关系十分复杂,有些可分,有些不可分。如果为了简便,把本来不好分的两个方面人为地分开来,在实际运用中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事实上,从产生的来源上看,吸引力主要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由军事、经济等硬实力资源产生的,二是由文化资源等产生的,三是由军事、经济、文化的复合因素产生的。 因此,当人们说起吸引力时,只有一小部分可以明显地显示自己的来源。比如美国的迈克尔·乔丹、巴西的贝利、中国的姚明等人,无论在哪儿都是明星。他们的吸引力源于他们个人精湛的球艺和个人风格,与其所在国家的军事、经济、文化资源,甚至与国家的核心价值观都没有太大的关联。 但是,相当多的吸引力很难说清楚是从哪里来的。约瑟夫·奈例举美国软实力的最典型案例莫过于美国教育机构的吸引力。当然,哈佛大学等美国的名牌大学的确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式,这是真正的文化资源。但是,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与此也有直接的关系。由于美国经济实力强,美国的许多企业能够为美国的大学提供强大的赞助,同时,哈佛大学可以用较高的薪酬吸引外校和外国好的学者到哈佛来任教等。因此,哈佛大学的吸引力,既是文化资源产生的,也是经济资源产生的。 具体来看,约瑟夫·奈例举的美国软实力的九大资源,最主要的四大资源都与美国的经济繁荣与军事强大相关:(1)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500强公司一半在美国;(2)美国品牌资源,首先也是经济资源,其次才是包含在品牌中的文化吸引力;(3)美国吸引的外来移民居世界第一,美国移民多,首先也是由于美国经济繁荣军事强大,同时还有许多别的因素,并非都是美国的文化吸引力;(4)美国最有吸引力的是科技,80%的被调查者认为受到了美国科技的吸引,但科技应当主要是一种硬实力资源,其次才是美国的影视、留学生、书籍、音乐、互联网主机数量以及诺奖得主数量等。(33) 约瑟夫·奈在谈到亚洲的软实力时说,亚洲经济奇迹支持了亚洲价值观等意识形态,但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使之难以为继。(34)事实上,亚洲的软实力都是由亚洲的经济发展而来的。经济发展,则软实力强大;经济危机,则软实力下降。 约瑟夫·奈认为日本是亚洲国家中潜在软实力资源最强的国家,他例举的那些资源,除发展援助可算可不算之外,其他的如专利数、研究开发、国际航空旅行、高科技出口、人均寿命等方面,(35)几乎没有一个与文化、政治理念相关。 约瑟夫·奈还引用德国《时代周刊》主编约瑟夫·约弗的评论说,美国的软实力远远超出其经济和军事资产的规模,“美国文化,无论雅俗,其对外传播的力度是自罗马帝国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况且其中还颇有新意。罗马和苏联的文化影响止步于军事边界,而美国软实力影响着整个世界”。(36)稍加回顾历史不难发现,这种说法言过其实了。 在雅典时期,民主自由的影响范围不过希腊半岛。雅典灭亡,民主自由也消声匿迹了。后来,随着英国、欧洲、美国的军事强大和经济繁荣,民主自由才得以在全世界传播。今天的美国和19世纪末的美国,在政治价值观上没有太大差别,但为何美国19世纪末没有什么软实力,今天的软实力却很强大呢?恰恰也在于今天的美国军事、经济力量大大超过19世纪末时的美国。难以想象的是,如果有一天美国的军事、经济力量不断下降,美国是否还会有今天这样大的软实力影响?所以,美国软实力的核心是以美国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和充当世界霸权的意志作为支撑的价值观。(37) 从人类社会的历史来看,虽然军事强大的国家(如蒙古帝国)未必都有强大的软实力,但凡是具有强大软实力的国家,都是军事、经济力量的强大国家。当中国军事、经济力量强大时,其文化软实力也相对强大。同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汉唐盛世时影响最大,在宋朝繁荣时期相对较大,在明清两朝的强大时期依然很大。但当西方列强及强势文化出现,中国相对衰落,原来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了中国前进的阻碍,硬实力严重削弱,软实力丧失殆尽。(38)日本更是以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本国策,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一落千丈。还是同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最近十多年,随着东亚国家经济的逐步繁荣,尤其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军事和经济力量的不断壮大,又重新受到重视,影响力也日益增强(39)。 所以,约瑟夫·奈所讲的软实力,其实大部分或主要都是由硬一软资源综合产生的,并非由单一的软资源产生。因此,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其实更简单、更清楚、更准确的概括,不是软实力,而是吸引力。 用吸引力的概念可以减少软实力理论体系中的许多矛盾。所谓吸引力,就是让对方喜欢,让对方从不同方面理解你、同情你、喜欢你、接受你、欣赏你、模仿你、支持你、追随你,而不用去追问是否因为政治价值观喜欢,也不用问是有目的还是没目的,是有意还是无意,是源自于军事还是政治,是产生于流行文化还是价值观,是国内制度还是对外多边主义。这样,事情会简单得多。 再作进一步的研究就会发现,吸引力更直接的产生方式,不在于对方因为什么资源而被吸引,而在于对方因为什么态度和风格而被吸引。 也就是说,吸引力甚至与资源没有太大关系,而与己方如何与对方交往有关系:是傲慢还是谦逊、是居高临下还是善于倾听、是强加命令还是协商一致、是言行不一还是言出必行、是要求别人还是以身作则,是双重标准还是公正平等,是单赢还是多赢等。诸如此类,前者大多产生排斥力,后者大多产生亲和力、感召力、吸引力。换句话说,吸引力不在于我们使用什么资源,而在于我们通过什么方式来使用这些资源。 (二)正邪不分 硬软实力本是不能完全分开的,约瑟夫·奈却把它们分开了。而正邪两种不同性质的软实力,本是应当分清的,约瑟夫·奈却又把它们混在一起,认为谁都能有软实力。按照他的逻辑,这种吸引力,可能是由人类共同价值观而来,也可能是由邪恶价值观所生。把正邪两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混为一谈,同样会产生很大的问题,似乎只要能产生吸引力,不问正邪都可以用。 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本意,是想说明西方国家的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软实力是一个正面的概念。他认为,“软实力依靠的是一种塑造人们喜好的能力”。如果对方既没有受到明显的威胁,也没有参与任何交易,而是在一种可知而不可见的吸引力的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走到与你一致的道路上,那么这就是软实力在发挥作用了。软实力依靠一种不同寻常的手段(非武力,非金钱)促成合作。(40)这里既涉及目的的正当性,也涉及手段的正当性,准确性。 物质力量没有正邪之分,枪炮在谁手里都能杀人,性质都是一样的,但软实力作为文化思想的产物,与硬实力不同,是受人的主观意识影响和控制的。人的思想有正邪之分,文化思想资源自然也是有正邪本质的。文化可以是正道文化,也可以是邪道文化;可以是民主自由文化,也可以是恐怖极端文化;可以是公开、正义的文化,也可以是欺骗、盅惑的文化;可以是主张仁爱秩序的文化,也可以是鼓吹仇杀战争的文化。 给人以正面吸引力的那些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符合人类良心基本品格的和平、正义、仁爱、富裕、诚实等人类共有价值观,能产生恒久的吸引力,而这些价值观本身,也决定了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的正当性。这些目标只能通过正当的、合法的手段来实现,不能够也不应当采取欺骗、诱惑、偏邪的手段来实现。 而那些鼓吹种族、宗教灭绝和仇杀、极端恐怖主义、极端宗教主义等邪恶思想,虽然由于其领导者确实具有超人的、盅惑人心的吸引力、个人魅力和神秘力量,而且这些极端势力无所不用其极,没有什么道德性、正当性、合法性的问题,确实能在一定条件下对相当多的民众产生号召力,但这些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或者不可能产生很大影响,或者虽然得逞一时但不可能持续很久。邪恶观念与正义仁爱观念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同日而语。 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美国虽然说服德法等伙伴国参加战争的目的失败了,但美国政府说服了国内民众,成功获得了民众对战争的支持,还成功说服了波兰、韩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并使它们相信,打击伊拉克是为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因为萨达姆与本·拉登、基地组织有勾结;打击伊拉克是为了维护核不扩散条约,因为萨达姆在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按照约瑟夫·奈的说法,这些国家为了实现共同价值观表现出了它们的正义感和责任感,而与美国走到一起。这里既没有威胁,也没有任何交易,完全符合他的软实力定义,是美国软实力的表现。 但是,美国是依靠什么手段说服国内民众和那些支持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的国家的?后来的大量事实表明,这完全是一场骗局,美英两国政府和情报部门导演了对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的欺骗。萨达姆既没有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没有与本·拉登勾结。因此,这虽然符合约瑟夫·奈对软实力的定义:美国通过非强迫、非收买的方式说服了那些国家支持美国,美国达到了让这些国家支持美国的目的,但这还是他提出软实力的初衷吗?所以,使用不正当的手段诱惑、诱骗、蛊惑民众和国际社会来达到目的的行为,实际上只是一种蛊惑力,这也与美国所标榜的民主、自由、正义、公正等价值观背道而驰。实际上,由于美国以不正当方式欺瞒、诱骗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在真相大白之后,美国的形象反而遭受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正面观念能够产生吸引力、软实力,而邪恶观念、不正当的观念和手段只能产生盅惑力、邪实力。 (三)对个人魅力和历史资源重视不够 在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中,虽然也提到个人魅力的吸引力,认为个人也有软实力,但其主旨是强调国家、社会、企业的吸引力,对个人魅力产生的强大吸引力以及为何个人的魅力、吸引力经常表现出超强的影响,没有给予进一步的说明。 个人魅力当然包括个人的文化软实力,比如个人的著作、思想等产生的吸引力,但个人的吸引力还与许多东西相联,比如个人的经历、出身、人品、意志、道德、宗教、力量和智慧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个人魅力才真正是、甚至可以说是唯一能表明约瑟夫·奈软实力核心内容的东西:只有凭借个人魅力,即依靠个人的高尚德性、超群智慧和具有穿透力的思想,才可能真正产生与国家的军事、经济、政治甚至文化力量都没有关联的软实力。它甚至能战胜强大的国家硬实力,超越时空,产生恒久的吸引力。一如三大宗教的创造人释伽牟尼、耶稣、穆罕默德,也如中国的老子、孔子。 对个人魅力产生的吸引力的研究,是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比较欠缺的领域。如果将个人魅力也纳入软实力的范畴,那么软实力、吸引力就不是什么新概念了,而是一个古老的历史现象。人类世界一直存在着由个人魅力所产生的吸引力。而且,这种个人魅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软实力,一种真正的文化意义上的不依靠任何国家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而产生的强大而持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相比起来,约瑟夫·奈强调的软实力,其实相当大一部分是离不开硬实力而存在的,只能算是一种软的硬实力,或者硬的软实力。 此外,约瑟夫·奈所指美国软实力的文化资源是流行文化和高雅文化,却没有提到历史资源,这可能与美国历史较短有关。而中国、希腊、印度等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家,产生了许多打动人心、激励千古的故事,源远流长的历史当然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的这三大问题,归根到底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局限。(41) 竞争是西方文化的根本理念,使用军事、经济力量的强迫力、收买力是竞争,使用文化的软实力也是竞争,是我者与他者的竞争。以软实力为竞争手段实现目的,仍然是以我为中心的,实现的是我的目的,他者是被吸引到了我这一边,他者支持的是我,同化的是他者,被仰慕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是我的,我将他者消融在了自己的优势文化中。 如果要进一步发展软实力的思想,就必须超越这种局限。将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柔”的概念引入进来,对克服这些局限会有很大帮助。美国主流学术圈不太重视软实力这个概念,但有关中国的软实力研究却有不少成果。(42)约瑟夫·奈在其书中也提到了柔的概念,指出每个国家都具备一定的软实力,许多国家更在软实力资源上投入资本开发,以便在国际政治中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43)但什么是中国的“以柔克刚”,约瑟夫·奈没有具体解释。 《软实力》一书中译本的推荐者也引用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并认为软实力的真谛,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让人尊敬。(44)还有的学者指出,老子贵柔、列子贵虚、孙膑贵势都可以被应用于软实力大战略的构想和操作中。(45) 仅不战而屈人之兵、贵柔、贵虚、贵势等概念所包含的内涵,就早已经远远超越了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它们是硬软资源的交叉和综合使用。老子有“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孔子有“柔远人”的思想。老子和孔子的“柔”,是大道的化身,仁德的表现。在此,笔者将其概括为:“柔实力”。 “柔”与“软”,在英文中均为“soft”,但在中文中,柔和软有相同之处,也有较大的区别。“软”与“硬”相对,软弱、软蛋、心软、腿软等词多有贬义,有懦弱、胆怯、胆小、易动摇之意,“柔”则比“软”更有弹性、韧性之意,只有与柔相连的“柔软”一词有褒义;而柔韧、刚柔相济、温柔、柔和等多带有褒义,“柔弱”和“柔弱胜刚强”在老子的语境中更被喻为大道存在的表现形式。所以,“柔实力”在英语中找不到贴切的词可用,拼音直译“Rou Power”最好。 简单地说,中国柔实力就是: 第一,贬斥以刚逞强的刚强力,就是好战必亡、武不能止必亡,反对好战逞强,是不以兵强天下,能战但不好战、能胜但不好胜。 第二,以柔克刚的柔实力,就是柔弱胜刚强,以柔变强,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是滴水穿石的坚韧力,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是教化德化和怀柔远人,是谦卑处下而容天下的包容力,是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才是真正的软实力,是能够战胜硬实力的软实力。 第三,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并济的刚柔力和柔刚力,就是弱者要示弱,强者也应示弱,是不战而胜,是发挥军事、经济的强势和威慑而不用强,是以不争而大争的智慧。约瑟夫·奈的软实力实际上只相当于这里的柔刚力。 当然,中国“柔实力”的丰富内涵博大精深,难以一言而尽。中国柔实力包含在老子、孔子、孙子、商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贾谊等人的思想中,包含在《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经典著作中,需要我们进一步发掘与研究,将其更加完整、更加系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收稿日期:2015年1月 注释: ①近年来关于约瑟夫·奈软实力概念的研究,参见周琪:“约瑟夫·奈的软权力理论及启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4期;王希:“中美软实力运用的比较”,载《美国研究》2011年第3期;王双:“国际公共产品与中国软实力”,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4期;许少民,张祖兴:“约瑟夫·奈软权力学说再评述”,载《国际论坛》2011年第5期;郭洁敏:“从国家软实力到国际软权力”,载《学术月刊》2012年第3期;陈志敏,常璐璐:“权力的资源与运用:兼论中国外交的权力资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7期等。 ②[美]约瑟夫·奈著,马娟娟译:《软实力》,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4页。 ③同上,序,第12页。 ④同上,第12页。 ⑤同上,第8页、第92页。 ⑥同上,序,第8页。 ⑦[美]约瑟夫·奈著,马娟娟译:《软实力》,序,第12页、第16页。 ⑧同上,第43页、第82页。 ⑨同上,第74页。 ⑩同上,第6页、第40页、第143页。 (11)同上,第23页、第133页。 (12)同上,第13页。 (13)[美]约瑟夫·奈著,马娟娟译:《软实力》,序,第7页、第8页、第12页。 (14)同上,前言,第11页。 (15)同上,第11页、第154-155页。 (16)同上,第33页、第34页。 (17)[美]约瑟夫·奈著,马娟娟译:《软实力》,序,第98页、第111页。 (18)同上,第127页、第128页。 (19)同上,第12页。 (20)同上,序,第7页、第14页、第41页、第48-50页。 (21)[美]约瑟夫·奈著,马娟娟译:《软实力》,序,第8页、第5页。 (22)[美]约瑟夫·奈著,马娟娟译:《软实力》,序,第10页。 (23)同上,前言,第14页、前言,第16页。 (24)[美]约瑟夫·奈著,马娟娟译:《软实力》,第16页、第126页、第128页。 (25)同上,第9页。 (26)同上,第66页。 (27)同上,前言,第15页、第17页。 (28)同上,第16页。 (29)[美]约瑟夫·奈著,马娟娟译:《软实力》,第17页。 (30)同上,第18页、第61页、第63页。 (31)同上,第17页。 (32)[美]约瑟夫·奈著,马娟娟译:《软实力》,第8页、第9页、第18页。 (33)[美]约瑟夫·奈著,马娟娟译:《软实力》,第50页。 (34)[美]约瑟夫·奈著,马娟娟译:《软实力》,第113页。 (35)同上。 (36)同上,第16页。 (37)参见李荣学:“作为对外战略的中国软力量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38)孟亮:《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软实力》,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275-276页。 (39)美国的权威调查机构皮尤调查中心2006年6月13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国际形象继续超过美国。在接受调查的14个国家中,有9个国家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喜欢中国。参见陈玉刚:“试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软实力的构建”,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 (40)[美]约瑟夫·奈著,马娟娟译:《软实力》,第9页、第10-11页。 (41)有学者指出,软实力理论在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界并没能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因为软实力理论更多地侧重于在对外政策中的应用和时当今国际关系现实的描述,缺乏严谨的体系和有效的实证检验。参见郑永年,张驰:“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以及对中国软力量的观察”,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7期;季玲,陈士平:“国际政治的变迁与软权力理论”,载《外交评论》2007年6月。 (42)2007年5月,美国学者乔舒亚·库兰茨克(Joshua Kurlantzick)出版的《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如何改变世界》是西方第一本系统研究中国软实力的专著。参见Joshua Kurlantzick,Charm Offensive: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New He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7. (43)[美]约瑟夫·奈著,马娟娟译:《软实力》,第118页。 (44)同上,跋,第258页。 (45)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中国历史文化中以德化人、教化观念的存在,才使得中国的精英非常合拍、非常顺畅地认同和采纳“软实力”这个概念。参见丁学良:《中国的软实力和周边国家》,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年版,第6页。标签:软实力论文; 约瑟夫论文; 文化价值观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美国军事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苏联军事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