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分析论文_刘展辉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分析论文_刘展辉

东莞市交建路面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518

摘要:市政道路是城市内部支持各种交通工具行驶的基础,其性能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水平,进而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市政道路对施工质量的要求非常高,这是由于市政道路特殊的职能决定的。为了保证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效果,需要针对前期的准备工作、相关材料的制备、具体的施工工艺以及后续养护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分析

1导言

随着城市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建设要求与比重不断加强。而道路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结合本文分析的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应加大对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监测力度;政府部门应不断思考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最大限度地改善道路存在的质量问题,提高路面的性能与寿命,强化其安全性;在施工技术方面应该引进新技术,设备方面应该不断更新;在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上要不断进行技术培训与行为规范,减小人为因素对路面建设的影响。保障人们的生活安全与质量,是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应秉承的原则,希望本文对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2路面施工全过程管理

2.1前期准备工作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量较大,对城市交通等方面的影响也比较大,基于此,为了尽量降低市政道路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在施工前期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首先必须科学确定市政道路路面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因为不同地区的市政道路其交通压力、承压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这就对市政道路的施工提出了不同要求。科学的沥青混合料配比才能满足当地道路的具体要求。在具体准备阶段,可以将路面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工作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需要收集城市公路局等部门的相关数据,并根据具体的施工路段的交通情况、承压要求等进行设计,从而得出对应路面沥青混凝土的初步配比;第二步就是要对施工路面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进而得到综合配比数据;第三步就是生产配合比检测阶段,此时可以将提前设计好的沥青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进行试验铺设,分析铺设结果,监测道路性能,并将试验结果作为技术依据与保障,为市政道路路面施工的最终方案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2.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为了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需要对相关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具体来讲,在实施沥青混合料拌和之前,需要针对具体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保证其达到具体标准以后,严格按照具体的配料比进行拌和。此外,为了充分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效果及其质量,需要根据需要使用相关的先进设备和器械,其中一个要求就是要保证拌和过程中不会有异物进入,同时还要保证拌和速度和效率;温度对于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拌和过程中需要做好温度控制,保证其始终处于一个科学的温度范围内。沥青混合料完成拌和以后,需要进行烘干,为了保证最终的材料达到相关标准,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烘干步骤进行。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集料的含水度小于1%,这是烘干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到的。对于合格的集料完成相关工序出厂时,需要根据规定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其出厂时间、相关参数等,这有助于人们查阅。拌和站对拌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因此要保证拌和进程顺利,首先要保证拌和站的运作情况正常,提前检查沥青泵、计量器是否准确,保证清洁与管道的顺畅,使工作正常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要通过运输到达指定的市政道路路面施工地区,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沥青混合料自身特性可能会对运输车辆产生影响,同时也会损害其相关特性,基于此,需要提前针对运输车进行相关处理。将沥青混合料运输至指定地点后,卸车工作需要由相关人员进行,同时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做好指挥工作。卸车工作要避免对沥青混合料的影响,充分保证其温度和性能;在卸车过程中还要注意施工工人的操作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沥青混合料运输到施工地点后,就要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工作,这是市政道路路面施工的重点。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工作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步骤进行,同时对各个步骤的操作规范性要求较高。在实施摊铺前,首先需要将熨平板加热,必须保证其温度不低于70℃;摊铺施工时,首先利用摊铺机进行整体施工,部分道路宽度过大需要多次作业。在摊铺过程中遇到纵向接缝需要保持一定距离,这是为后续施工准备的。对于重叠的沥青混合料需要跨接缝碾压。为保证沥青混凝土与路面的完美贴合,可采用走雪橇方式对上层进行摊铺,从而实现路面的平整。

2.5沥青混合料的摊压实与接缝

完成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以后,接下来需要进行压实接缝工作。这一施工多采用压路机进行,为了充分保证压路效果,一般需要进行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步骤。此外为了保证道路平整,在压路过程中需要科学控制其速度和压力。在压路过程中,需要具有专业技术和知识的人员做好指导,以便科学控制压路速度和方向,避免因为压路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路面不平等情况。此外针对纵缝一般采用热接缝的方式进行处理,并且前后部分之间有10cm~20cm的为碾压高程基准面,最后以热接缝的方式实现接缝碾压。

3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现存问题及加强措施

在市政道路的建设过程中,我国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沥青路面塌陷、路面不平整、沥青膜脱落、路面光滑安全性降低等,这些问题都代表着路面的寿命缩短与性能下降。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低、施工设备管理落后。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以下改进加强措施:①转变施工单位的旧经验思想观念。许多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在制定计划与实际生产作业时,受早期路面施工经验影响,将低等的工作经验直接投入现代化路面建设,这些施工经验的很大程度上为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建设带来负面影响,进而产生了很多安全隐患。②引进新设备、新工艺。现代路面建设要求不断增高,只能修筑普通路面的落后设备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必须引进更加精准与配置高的设备才能更好的进行现代化路面工程建设工作。③加强工作细节优化处理能力。我国市政道路混凝土突发问题现象较为频繁,如压实阶段遇突发状况只能急刹车导致路面作业不平整;还有摊铺机间歇,不能连续工作出现缝隙问题。④提升施工技术。我国路面施工冷却技术效果不好,温度控制不严格。如果能够提高材料离析与温度离析水平,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质量,节约工程资源,降低工程成本。市政道路建设存在很多因素,要重视并不断地改进这些问题进一步实现市政道路建设的现代化,提高我国道路建设水平,保证人们生活质量。

4结语

城市市政道路的建设具有一定特殊性,需要满足多种要求,这是因为城市道路车流量大,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各种大型车辆和载重车进入城市作业的比例大大增加,这使得城市道路的路面压力也不断加大。为了充分保障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实施科学控制和管理。

参考文献:

[1]马石磊.市政道路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39):281-282.

[2]张云夫.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17(19):207-208.

[3]程建新.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7,43(10):154-155.

论文作者:刘展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分析论文_刘展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