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习惯的价值、特点与培养_语文学习论文

语文学习习惯的价值、特点与培养_语文学习论文

语文学习习惯的价值、特性及养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及论文,学习习惯论文,语文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的要求,并在“教学建议”中再一次重申了“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观点。因此,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把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落到实处。

一、习惯的界定和形成

何谓习惯?从字面上讲,所谓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见《现代汉语词典》第1348页)就个人讲,它首先是可见的行为,但同时又是内在的思维,所以,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直觉化、自动化。我们所说的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自然也就包括着内在的思维和外显的行为两个方面。比如阅读一篇文章,不但见字能识、能读,而且知其大意,得其要旨;提笔写字,不需多想,就能非常流利地写出来,而且规范、整齐;听别人说话,只凭语感就能判断语句是否通畅,就能迅速捕捉讲话的要点:在需要使用文字与人交流时,得心应手,文从字顺……这些,既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也是拥有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必然外显。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我们能将《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的10条要求全部变成了每个学生的习惯了,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落到了实处。

一个人的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呢?总起来说,一是内因,二是外因。

具体地说,一种习惯的形成,大体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学习与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每当此时,人们就会自动激活、选择、调用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与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相似的匹配,形成针对这一问题的想法。随后人们就会根据这一想法,决定、指挥自己做出外显的行为反应。长此以往,每每遇到与之相似的情景和问题的时候,用不着过多的思考,这个人就会非常迅捷地产生解决这类问题的心理和生理的反应。到了此时,这个人的某种习惯也就养成了。所以,好的习惯实际上是一个人在符合客观规律的思维模式的支配下,经过反复实践而逐渐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的迅速再现。因此,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应该从符合客观规律的思维模式与迅速、准确的行为模式的建构入手。

先说符合客观规律思维模式的构建问题。什么是规律?列宁说:“规律就是联系,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问的关系。”大家知道,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先从事物的形式相似入手的,然后才能看清运动的相似、结构的相似、关系的相似,最后才能发现那些潜藏在现象背后的相对不变的本质。就拿写字来说吧,要写一个字,人总是先去整体地观察这个字的字形,然后再去研究它各部分的间架结构,以及具体笔画的位置,最后才能把握书写这个字的基本法则。天长日久,有了一个具体书写法则的积累,再加以综合归纳(在这里,具体法则的综合归纳也就是寻找“本质间的关系”),我们就可以从千变万化的具体法则中总结出书写汉字的一般规律。现行的笔顺规则,结构规则,其实都是由此而得来的。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从以下两对主要关系去认识规律,把握规律:一是从静态相似到动态相似的过程;二是从宏观相似现象与微观相似关系去认识与把握规律。

再说迅速、准确行为模式的构建问题。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证明:一个人有意识的行为通常是由来自外界信息刺激和神经冲动引发的,它是一种通过大脑的高级神经控制和运动神经支配若干肌群协调收缩而进行的有目的、合乎内外要求、有正常次序的运动,是一种思维模式支配下的生理反应。早年巴甫洛夫所说的“条件反射”,以及现代体育运动训练中所说的“动力定型”皆源于这样一种机理。

应当强调的是,人们面对新的问题,总有一个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的过程。这也就是说,面对问题,人从第一次做出心理和生理反应到养成习惯,必然是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人对事物愈是熟悉,习惯的程度就愈高,反应速度就愈快,动作就愈准确。

与之同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形成同样是一个由外显转化为内隐的过程。在外显认知阶段,人们为了认识和解决新的问题,必然要从自己的“记忆仓库”中调用大量的“相似块”来跟问题的解决方向、目标、环节,进行相似激活、相似选择、相似匹配、相似创造的思维。最初阶段,由于需要调用的信息量比较大,处理的时间长,必然会导致反应的速度相对较慢。但经过了无数次的相似重复,大脑就会产生“易化”和“募集效应”,就会使外显认知操作迅速地转化为内隐认知,形成快速反应通道,使反应的过程定型化、自动化、快捷化。读书如此,写字如此,写文章也是如此。章太炎先生说得好:“学患其不习,既习矣患其不博,既博矣患其不精。偶有所得不可以为智,犹要自视若愚,愚三次,智三次,学始有成。”章太炎先生在这里所说的“习”和“愚三次,智三次”都是在强调习惯养成的过程,而“学始有成”则是说习惯养成后的结果。我们可以这样来设想:当诸多好的快速反应通道集于一身时,此人也就“学始有成”了。这个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了。

二、良好习惯的基本特性与养成

明白了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原理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问题了。现代教育理论和长期的实践告诉我们。习惯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第一,要充分认识习惯培养的复合性,行知并重

哲学家认为,人的活动无非两种:一是外显的实践活动,二是内隐的认知活动,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因此,习惯的养成明显具有复合性,既要重视外显的实践操作技巧的熟练,也要重视内隐的认知能力的提高,必须关注以上两个方面的整合,协调同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偏重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也往往会人为地分割了“行”与“知”的协调统一。比如识字教学,我们往往会只动口而不动手。再比如阅读教学,我们往往会把朗读课文与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人为地搞成了“两张皮”。所以,实践与认识的紧密结合、互通互动,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之所以对识字教学,提出了“识写结合”;对阅读教学,提出了“读中感悟,以读见悟”的要求,就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

第二,要充分认识习惯培养的长期性,持之以恒

谁都知道,习惯的养成最为重要的是坚持不懈。学习语文良好习惯的养成也不能例外。人非生而知之,人非生而能之,学习掌握任何一门知识、一项技能都需要反复练习。许多人之所以能够在说话时出口成章,滔滔不绝,并不是他们认真仔细地考虑了如何组织安排主、谓、宾语的结果;演奏家之所以能够用乐器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也不是想到了怎样运用指法;驾驶员在处理道路上的偶发事件时,头脑里不一定想到了该怎样煞车……他们凭借的都是快速反应的直觉。而这种高度自动化的直觉是在长期实践、多次相似的重复运动中实现的。所以,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反复抓,抓反复,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其实,许多养成好习惯的操作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要坚持下来,并不容易。稍有懈怠,便会走样,甚至是半途而废。有的时候,道理是非常简单的,几乎是人人都懂,但认认真真的地去做、去抓,真正把它落到实处,却相当困难。就拿建立正确的握笔姿势来说吧,道理和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也没有多少人会认为这是一件多大的难事,但是,真要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坚持下来,认真去做,却非常困难。

第三,要充分认识习惯形成的时段性,抢抓机遇

现代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发育存在着明显的关键期。从2岁开始直至青春期之前,是一个人学习的大好时光。有些知识和技能虽然在青春期之后,仍然可以凭借大脑的可塑性继续学习,但学习能力与效果都会明显低于关键期。人们通常所说的“幼学如漆”,以及“小时候习惯是人的奴隶;年龄大了,人就会变成习惯的奴隶。”也就是这个道理。唐代的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为什么离家多年,早已是两鬓斑白而“乡音无改”呢?这就是语言学习存在着关键期的缘故,“乡音”一旦固化定型,改起来很难。因此,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定要从小抓起,一定要抢抓机遇,错过了建构的关键期,常常要付出十分高昂的代价,正所谓“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第四,要充分认识习惯形成的两重性:扬善弃恶

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因此,我们要在积极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必须随时注意抵制不良习惯的滋生。好习惯如不能长期坚持,势必会由坏的习惯来取代。勤勉的习惯不能养成,必然归于懒散;工细的习惯不能形成,必将变得粗疏。其实人人都有本能的嗜欲和惰性,而许多有害身心、遗患无穷的事恰恰能够满足人一时的嗜欲,迎合人的惰性。所以,人们常会明知不对和无益,却硬是要身不由己地去做,久而久之,不良习惯就自然形成了。相反,许多可以受用终身,影响人的前途和命运的良好习惯,既不能满足人的一时嗜欲,更不能迎合人的惰性,不可能自然形成,往往需要下决心禁绝或限制某些本能的嗜欲,克服、战胜天生的惰性,自觉接受一定规矩的约束,愉快投入某些带有“强制性”的训练,甚至要长期坚持与自己“过不去”。我们说,人既有个体的本性(个性),又有类的本性(社会性)。一般人都有从众心理。一种习惯如果已成为众多人的群体意识,那就会成为一种“风气”“习俗”。而风气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影响群体中的每一个人。这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我们不能总是消极地去逃避不良环境,而应当一起努力,从我做起,扫歪风,树正气,营造一个有助于养成好习惯的外部环境。

第五,要充分认识习惯培养的微观性,固本培元

习惯的培养是具体的、微观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们必须做个“有心人”,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我们所说的“从大处着眼”就是要从习惯对人格塑造和终身发展的影响考虑的。王尔德指出:“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他所谓“从心处着手”,就是要从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关乎根本的“小事”抓起,以“小”见“大”。对此,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主编张庆先生发表了很好的见解。他说:语文教学的出路何在?我看还是要眼睛向下,固本培元。起点不妨低些,但训练一定要扎实,要求一定要严格。要把着力点放在加强识字、写字、朗读、背诵、作文等训练上,放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素质上。要使过去被视为“软”的东西真正地“硬”起来。

这些看起来似乎是属于微观范畴的小事,殊不知宏观目标恰是通过这些属于微观范畴的小事来实现的,不去抓这些小事,素质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话。)请参见张庆著《我的小学语文观》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版第103页)

最后,我们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为例,具体说说如何凭借教材进行实际操作的问题。

这一册教材的“习惯篇”共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是“勤查字典”;第二是“主动识字”。前者侧重于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后者侧重思想意识的强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侧重操作层面的内容,除了要注意具体方法的指导之外,也要重视“符合客观规律思维模式”的建构,而对侧重思想意识培养的内容,除了要充分重视“符合客观规律思维模式”的建构之外,同样要注意操作技能方面的指导和练习。

比如“勤查字典”一项,我们首先要带领学生读懂字典,弄明白这本字典的编写者是如何按照“符合客观规律思维模式”编写的。你看,不论是什么样的字典,也不管是使用什么样的检字法,它首先是要将数以万计的汉字按照一定的规格(或按照偏旁部首、或按照顺序、或按笔画数量、或按照字形的特征)进行分类;其次是从微观结构上对每一个汉字逐一进行单元或层次(字形、注音、释义等)的分析;最后再以举例的方式,在分类分析之后,将其进行综合优化,以便于翻检的人迁移运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读懂字典的过程就是一个领悟编写者是怎样按照“符合客观规律思维模式”进行思维的过程。教学的第二步是要解决“怎样查”的问题(即形成“行为模式”的问题)。关于这一步,特别需要关注的有以下几点:第一,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查字典?教学中,我们不妨创设一个与实际阅读相似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字典这位“不开口老师”的功能和魅力,让学生从心里明白为什么要学会查字典的道理。第二,要通过实际的翻检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了解查找、检索的步骤、方法。正如陆放翁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许多方法是在实践中掌握的,“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第三,要在日常的学习或生活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不断强化“字典随身,只要是遇到了不认识或不理解(包括拿不准)的字,一定要动手翻一翻”的意识。坚持这样做,久而久之,“勤查字典”的习惯就一定能够养成。

再如“主动识字”习惯的培养。关键是“主动识字”意识的形成。当然,这种意识的形成不是条文式的说教,而是要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让他们亲身感受、体验到“主动识字”的重要和可能,不断丰富学习“主动识字”的途径,让他们在识字的实践中掌握“主动识字”的方法。比如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逛一逛超市,看看当天有哪些蔬菜上市?看看谁认识的蔬菜最多?再比如读春联、看电视识字、看字幕演唱卡拉OK、阅读书报杂志等活动。我们相信,通过这类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但能够从中感受到“主动识字是生活的必需”;“只要时时留心,可以识字的天地无限宽广”,还会在不断地变化方式与内容的活动中,丰富其“主动识字”的渠道。掌握了“主动识字”的一些方法和技能,持之以恒,学生就能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有的东西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它却一辈子有用,有的东西一时有用,但它却一辈子无用。诸如“勤查字典”“主动识字”之类的习惯大概都属于前者。

标签:;  

语文学习习惯的价值、特点与培养_语文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