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写作语境的创新设计_创新设计论文

论写作语境的创新设计_创新设计论文

谈谈写作语境的创新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时下,不少学生对作文索然寡味,认为“作文作文,好似捉魂”。语文新大纲中提出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以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思想。若能切实遵循新大纲的精神,我们就能改变这种状态。要在教学中体现这一思想,我认为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定的写作语境,即写作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去受熏陶,去受启迪,去感受美。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它阐明了作文者一旦被激发了内心诱因和动机需要,就会插上想象的翅膀,顿有文思泉涌之感。当然,创设写作语境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而定,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创设语境的。

一、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感知生活语境,充实表象

新大纲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中去。生活是语文之源,生活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写作素材。“处处留心皆学问”。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要让学生写作,必定先让学生感知真实的生活语境,这是学生写作的前提。我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注意融情于物、托义于物。比如,春天到了,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那和煦的春风,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闹春的枝头新绿,馨香的花儿,绵绵的细雨,把自己的视、听、味、嗅、触、运动等感官都调动起来,体会人勤春早的含义,把自己的情感与意念自然地融入到这个真切的春天中,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必定染上主观想象的色彩。我适时地让学生把画面拍下来或描述出来,拍下来的画面旁应尽量地详细说明;描述时,不是机械地说明,而是带着主观感情,流淌的是生动活泼的语言。由此可知,日月星辰、江海湖泊、风雨雷电、霜雪冰雹、花鸟草虫、一人一事等都是学生感知的真实内容,学生往往可以记忆、回忆这些画面,这些内容就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库存。这些表象在与某种需要有关的强有力的兴奋中心接触时,这些解体了的神经联系就会按新的体系重新组合,从而形成了新的形象。学生真切地感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在教师所创设的语境中游刃有余,才会有生动鲜活的内容写出来。朱熹说的“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就是这个意思。

二、精选方法,引导学生描绘语境,写出佳作

写作语境,就是教师通过描述语言,提供材料,组织活动或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把预定的写作氛围、写作场合、写作背景表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爆发学生的顿悟(灵魂)思维,利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的一种方法。特定的语境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将思维飞快地发散,又迅速地变通,从已知的表象库中抉择,挑选适合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最佳方案,为学生提供了多向思维的契机,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设置了一个启迪心智的温床,我根据教学实践,总结了下面四种方法:

(一)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渲染语境

教师的语言语境是写作语境中最基本的方法,它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角色意识,自然而充分地流露出喜怒哀乐的情绪,在描述时要注意语句的重音、停顿、语气、语调;适度的动作表情,巧妙的激疑和设问等,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语言场”。这种“语言场”有助于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萌生惊异感、向往感,使学生感知的敏感性带来情感的丰富性及对事物认识的灵性,境能富情,情能造境,相得益彰。例如:北约野蛮地轰炸我驻南使馆后,我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件事写出自己的感受,设计了如下的导言:“同学们,当我得知北约嚣张地炸毁了我驻南使馆时,我的心在滴血。强盗们倚仗武力的强大对爱好和平的炎黄子孙悍然挑衅,夺去了许杏虎等三位烈士的生命,亵渎了一个主权国家的尊严,我们绝不能让凶手逍遥法外,一定要讨个说法。但是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滞后。只要经济发达了,国防进一步强大了,还有哪一个强盗胆敢恣意妄为?我们该怎么办呢?”上课时,我用深沉真切的感情道出,同学们依据已有的知识,群情激奋,讨论争辩,思维火花迸发,畅所欲言,当堂就完成了自己的作文。我在处理98年的大洪灾,胡长清、成克杰的受贿案这些材料时,都是采用此法设置写作语境的。

(二)运用丰富多彩的材料去充实学生,创设材料语境,激发学生想象力

材料语境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打印材料,以便给学生提供多渠道的信息,让学生在研读材料中充分发挥主体意识,使自己的言、行、情融为一体,触发学生写作的动情点,兴奋点,引出库存表象,启发想象。例如,纳米技术是与信息、基因相并列的世界三大科技问题,为了使学生们对“纳米”有一个较深的了解,我想让学生们写一次作文。作前打印了一系列的材料:《什么是纳米科技?》《生活中的“纳米”》《纳米给传统产业带来革命》《纳米热遍全球》《中国科学家对纳米研究的现状及贡献》等材料,学生读得兴趣盎然,我因势提出写作题目《我与纳米》,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写作。不少的学生对纳米技术有了较深的认识。他们认为:用纳米技术制作牢固的眼镜、炒锅等,银纳米微粒加入袜子工艺中可以除臭;食品加工工艺加入纳米微粒可以助肠胃吸收;用纳米技术制作的汽车外壳可以自动除污,因为纳米催化使物气化;用纳米技术制作纸张,可自动除污;铝合金加入纳米微粒更加坚固;陶瓷加入纳米微粒,砸不碎等,学生想象奇特而又合乎事理。第二种是实验材料。这对学生写好程序说明文有极大的帮助,我利用劳动课的手工制作材料,让同学们把《手制打气筒》的实验材料,按部就班地装置起来,然后写成了一篇篇程序说明文,文章环环相扣,数据准确,这与材料语境的设置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借助现代化媒体教学手段去激活学生,创设美的现代化教学媒体语境,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现代教学媒体集声音、图象、色彩、文字、符号于一身,这种现代化教学媒体是极具现代意识的教学手段,它设置的教学语境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内容中,去体验、去领会、去挖掘、去感受语境美,把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变成一种享受,学生在得到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吸收知识,开启智力,陶冶性情。我在让学生扩写《石壕吏》时,考虑到作品与学生的时代差距,精心制作了CAI课件。背景音乐是凄惨缠绵的二胡乐曲《江河水》,设置的古装画面衔接自然,配以表情朗读,仿佛把学生带到了唐朝“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兵荒马乱的动态而饱含辛酸感情的语境中。我让学生据画面进行了三步扩写,第一步是对第一节作再现性想象。主要是对画面进行描述,创造出一幅不同于原材料的白描式的意念画面来。有同学写道:一座破落的村庄掩没在夜幕之中,我投宿在石壕村一农户家中,晚上,月黑风高,忽听有人在外面拼命地砸门,许久,这家已近古稀的老主妇才拄着拐杖蹒跚着去开门,老翁不知哪来的一股劲,急忙从侧面爬墙逃跑,我正纳闷,老妇人打开门,一阵风似的走进来两个凶神恶煞的差吏,原来是抓丁来了。第二步是进行扩展性的想象。这就是让学生在体会原文时就原文某一段或某一点展开想象。最后一段中“如闻泣幽咽”句,有不少同学就认为饥饿的孙儿在哭、丧夫的媳妇在哭、妻离子散的老翁在“泣幽咽”;有的同学也认为受兵役之灾的石壕村在呜咽;也有同学认为当时的整个社会在呜咽。最后一段中“独与老翁别”,有的同学想象时这样写:我不住地摇着头,抱着拳,叹息道:“老丈,您要多保重啊!”有的同学这样写:老翁揉揉干涩的眼睛,抱拳弯腰叹息道:“官人,让您受惊了。我们该怎么过啊!”等等不一而足。第三步进行推测性的想象;第二段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句,“吏呼”、“妇苦”显得不具体,我就让学生通过推测性的想象,把吏的凶暴之态突现穿插在第三段老妇人的苦诉中,吏之威逼相与老妇人的悲惨状形成对比,有的同学这样写“吏”的语言,“快开门!快开门!”“老东西,这么慢,你儿子呢?”“别废话!就拉你媳妇走。”“我们总得交差吧,老不死的.你是跟我们走定了。”在上述例子中,现代教学媒体写作语境帮助学生形成了三步想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四)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创设活动语境,有利于学生的写作

活动语境是学生最具主体精神的写作语境,活动语境中的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体,总能体验到活动中的成功与喜悦,容易流露真情实感,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投向广阔的社会,参与多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学生作文肯定会有用之不尽的素材。国庆假期中,我校组织学生,一日游上海。一路上汽车满载着新鲜好奇及欢声笑语。我们参观了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博物馆、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以及上海浦东孙桥农业开发区。学生一天的生活充实而疲惫。回校后,我设计了一些写作题目:①事前设境。我们去上海之前的那天晚上的心情如何?(大部分同学没去过上海)②因事设境。华灯初上,我们乘电梯登上八十八层金茂大厦顶端时,眼前东方明珠、黄浦江、世纪大道以至整个大上海尽收眼底,面对繁华的现代化的大都市,此时你的感想如何呢?③虚设语境。我们走进孙桥农业开发区,看到的是新兴的现代化的农业模式,嗅到的是现代农业的气息,无土栽培的农作业的现代化的农业模式,嗅到的是现代农业的气息,无土栽培的农作物,紫色的番茄、珍贵的人参果等,令我们大开眼界。假如十年后我是孙桥农业开发区的一员,请你写出那时的情形。学生们意气风发,激扬文字,描绘出了一幅幅的精彩画面。我们还组织学生去海边野炊赶海、去窑厂体会工人劳作的艰辛,一篇篇字里行间流淌着真情和汗水的习作就呈现在我的面前了。活动语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有真切的所感所想,符合了新大纲提出的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的精神,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这里只谈到了四种方法,这四种方法有时是互相交叉使用的,而不是完全割裂分开的。

我的写作语境教学设计,遵循了“感知生活语境——描绘写作语境”的路子,宗旨是让学生做写作的主人。只有这样,学生丰富的创新思维及想象力才会喷薄而出。写作的语境洋溢着浓郁的人文味,为学生开辟了一片绿洲,为写作引入了“活水”,学生进入了一种良好的写作境界。苏霜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写作语境激发了学生主体写作的意识。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写道:“入境始与亲”。写作语境教学体现了新大纲的时代精神,也体现了叶老的“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的教学思路。

标签:;  ;  ;  

论写作语境的创新设计_创新设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