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中国电影导演的“另类”_冯小刚论文

冯小刚:中国电影导演的“另类”_冯小刚论文

冯小刚:中国电影导演中的“另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电影论文,导演论文,另类论文,冯小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谁是中国目前最受欢迎的导演?谁打败了美国的十个大片(除了《泰坦尼克》)赢得了几百万观众?张艺谋还是陈凯歌?还是比他们小的张元、贾张科、何毅?都不是,而是冯小刚。

连续3年了,电影贺岁片的“龙椅”上,端坐着这位貌不惊人却胸有成竹的导演。这些电影陪伴着中国,捕捉着时代的信息。中国人渴望笑,冯小刚的电影使他们动情;他们想梦想,这些电影就提供给他们梦想。总之,这些电影回应需求。从《甲方乙方》票房3000万,到《不见不散》票房4000万,再到《没完没了》票房冒出个5000万,这一国产影片的票房“奇迹”,不啻是中国影坛的一支兴奋剂,更使我们看到民族电影在“打击侵略者”(抵抗外国进口大片)的愈演愈烈的战况中,已经有了精锐的生力军。不管人们怎么评价冯小刚和所谓的“冯氏电影”,说他本人是俗导演也好,说他的作品是电影相声也罢,未来的中国电影史,该不会忘记这个既无背景且半路出家、蔑视权威却把观众招回影院的“混小子”冯小刚,该不会忘记贺岁片在与“外国列强”争夺电影市场的过程中所起的中坚作用。

“贺岁片”的由来

从《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到《没完没了》,冯小刚自觉不自觉地为自己贴上了“贺岁片导演”的标签。不管贺岁片在中国的前景将会如何,从电影的市场反应来看,冯小刚对于中国内地“贺岁电影”的创意和贡献是不可抹煞的,而且从“老百姓爱看的电影就是好电影”这一标准来评价的话,冯小刚的电影的确称得上好片子。

现在回想起当初搞贺岁片的缘由,还真有点歪打正着的味道。90年代初期,正当冯小刚执导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在全国各地电视台热播的时候,电视台制片中心说,观众现在都有点抱怨春节联欢晚会,说能不能给《编辑部的故事》弄一个续集。于是冯小刚决定弄续集。可是他又不太想写,就先找别人写。可是别人写完了以后,他发现剧本写得不太好,又想请王朔写。王朔说他出出主意可以,但他肯定不写。冯小刚没辙,就只好自己写,内容就写过年的时候单位讨论这年怎么过。剧本只写了两集。各地电视台认为两集太短,就把原来《编辑部的故事》里的一些镜头掺到里面,成了三集。后来拍起贺岁电影,是因为冯小刚前面拍的几部电视剧《一地鸡毛》、《我是你爸爸》、《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都没有通过,这样好多人也不敢给他投钱了。在这种情况下,北影厂厂长韩三平对他说:“小刚呀,你得想点办法呀,你老这么着不行。”冯小刚说:“那有什么办法呀?”他说:“你拍部贺岁片吧。”就这样,冯小刚拍起了贺岁片。

我的电影从没赔过

冯小刚曾经带着他的新作《一声叹息》来到北京电影学院,与北影师生进行了电影方面的交流。当谈到他拍的片子市场收益的话题时,冯小刚显得异常兴奋。从以往他拍的几部贺岁片来看,《甲方乙方》票房3000万,《不见不散》票房4000万,而《没完没了》票房冒出个5000万。

对于《一声叹息》,冯小刚为自己算了一笔帐:目前全国的票房收入是1700万元,中影公司作为该片的发行单位,只能从其中得到三成的收入,也就是约560多万元;全国需求的拷贝有200多份,每份拷贝能卖几千元,算起来也有几十万的收入,而《一声叹息》的总投入是600万元,加上他们当时正在和华纳兄弟进行洽谈,他们要买断这部电影的海外版权,拟定价位是30万美金。如果顺利成交的话,这部影片起码能赚200多万(人民币)。从全国的票房看,同期上映的片子中,《一声叹息》处第二位,而第一位是《生死抉择》。海外一家公司对中国的消费群体做过一个比较权威的调查表明,虽然中国有十多亿人口,但真正具有消费能力的只有4000万人。也就是说,全国也就有4000万人能舍得自己掏钱到电影院去看电影。这样看来,1700万元的票房不算低。所以冯小刚非常自信地说:“到现在为止,我所拍的电影当中,还没有一个赔的,而且,投资者都得到了较好的回报。”

不过也有令他烦恼的地方,那就是《一声叹息》的票房的确比他们估计的要少得多,究其原因,“都是让盗版给闹的,光《一声叹息》这一部片子,盗版就至少让我损失了1000多万元!”说起盗版,冯小刚显出愤怒而又无奈的表情。

想让我放弃观众,没门!

在电影学院,曾有一名同学问冯小刚:假如有人给你足够的资金,不必考虑回报,你会不会去拍一部纯艺术片?

冯小刚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考虑回报就是不考虑观众,拍部没人看的电影,我不干!电影就是为观众服务的,想让我放弃观众,没门!我虽然看重市场,但并不是不讲艺术。真正的电影就是介于艺术与观众之间,以艺术的形式服务于观众。艺术价值体现的标准就是市场,市场好就说明喜欢你作品的人多。”

在回答其电影受欢迎的秘诀时,冯小刚自揭家底说:“我的电影受观众欢迎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白。我最喜欢在电影中使用语言来取悦观众。我也看过一些剧本,十多分钟过后,还没一句台词呢,真受不了!我写不出那样的电影,我善于在电影中使用语言。当然,偏重语言的电影不利于获奖,尤其是国际大奖,老外听不懂啊!当然,我也没惦着拿什么国际大奖,我拍电影是给观众看的,两者很矛盾,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我永远选择观众!”

中国艺术电影的“怪胎”

据说香港人特别喜爱冯小刚与葛优搭挡的贺岁片。在香港,冯小刚被捧成中国内地电影界的领袖人物,而他自己也称自己为“大腕”。

说冯小刚是“大腕导演”一点也不过分。他的电影在中国是绝对的卖座冠军。据近年一份票房调查显示,冯小刚的电影,稳占全国票房的第一、二、四名,第一名是《不见不散》(4000万人民币),第二名是《甲方乙方》,第三名是张艺谋的一个片子,第四名也是冯小刚的《没完没了》(3000万人民币)。冯小刚是中国老百姓最熟悉的导演,这是肯定的了。

“电影的主要功能是娱乐,我拍戏主要是为了娱乐自己国家的人民,而不是为了到外面去拿奖。”冯小刚这一番话,就令不少人对他折服。“国外的评委对娱乐性强的电影不会感兴趣。与其投其所好,不如为自己人服务。”从这一点来讲,冯小刚绝对是中国电影的儿子,他的眼睛从不瞄向西方大奖的评委。“外国电影界里有好几个家长,却偏偏没我们中国人的份儿。审度电影的是西方人的世界观,不是中国人的世界观。”

如果认为王家卫是“香港商业电影的怪胎”,能拍出像《花样年华》这样的艺术电影,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冯小刚是“中国艺术电影的怪胎”,因为他可以在这样的严谨的土壤里拍出这样商业的电影。

有外国人对冯小刚和他的电影的评价是这样的:如果你没看过冯小刚的影片,等于不了解中国电影;如果你还认为中国电影是说教的、教育性强的,那就是因为你还没有看过冯小刚作品。但冯小刚只把自己定位在“另类导演”上。他颇奇怪这样一个现象:香港的主流导演去拍商业电影,而中国内地的主流导演去拍艺术电影,另类导演去拍商业电影。

比游戏规则高出一线

那么冯小刚用什么办法成功地赢得中国电影观众的心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喜剧是比较容易让观众喜欢,善用本土语言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最重要的是有效地掌握了游戏规则这东西。

“投资、创作、制作、宣传、发行”五大规则如果人人遵守,电影就有机会成功;如果五项中其中一项有人不按游戏规则去做,就不可能成功。好像你前面环节做得好了,但在票房上虚报,发行打了折扣,盗版又厉害,前面的工夫都白费了。又譬如,演员在签合约中规定,要去十二个城市协助影片宣传,但他们却不遵守,去三个地方便不肯去了,这是片子的损失。因此大家都要认真玩这游戏。

然而,谁又能保证大家都按游戏规则办事?冯小刚说,他们在设计这游戏时,已经对他们不按规则出牌作了充分估计。即是说,他们在设计时已看高了一线,因此能够轻松驾驭,保证影片能达致成功。

在“耳房”里过日子挺舒服

对于中国六代导演的看法,冯小刚的比喻惟妙惟肖,并把自己定位在六代导演之外的另类当中。

冯小刚说,中国电影自创业以来,经前三代导演的艰苦奋斗,建造了中国电影这座宝殿。在“宝殿”建成后,有一帮人马杀了进来,占领了这座宝殿,并把这座宝殿的大门卡死,别人甭想进来。也就是说,他们创立了一种电影的流派,别人要想拍电影,就得按他们的路子拍。所以说,他们第四代导演就把中国电影宝殿的大门给封死了。这一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谢飞等人。

正在第四代导演将“宝殿之门”把得很紧,日子过得挺安稳的时候,突然有一帮人杀入“宝殿”。而他们不是从大门杀进来的,而是“破窗而入”,自己创立了一种拍法。他们就是第五代导演,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导演同第四代一样,破窗杀入中国电影宝殿后,也把窗子关严了。这时,第四、第五代导演就各守门窗,一起住在电影宝殿中。这时,大门和窗户都被封死了,再想进来的人就更难了。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第六代导演竟然也杀入了这座宝殿。他们既没有走门,也没有走窗户,而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有张元、张扬。

这样一来,电影宝殿里的人就多了,有把门的,有守窗户的,加上第六代进来后,把地道也封死了。“等我杀到这来一看,不但进不去这座宝殿,即便就是进去,也没有我下脚的地方。于是,我索性就在宝殿旁边自己建了一个耳房。通过不断的发展,我这间‘耳房’里的日子过得还挺不错,有吃有喝挺舒服。而我再往宝殿里一看,那里面太挤了,想让我进去我都不愿往里钻了。”

在“母系社会”长大

国外有句俗语:“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翻译过来就是:童年决定成年的走向。冯小刚最初的成名作,不是他执导的影片,而是他编写的剧本。10年前,他和王朔一同创作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轰动一时。在全部25集剧本中,他编写了11集。此后,电影剧本《大撒把》、《遭遇激情》,进一步确立了他作为优秀剧作家的地位。熟悉这些作品的人,都会被其中蕴涵的丰富想象力所折服。而想象力之于艺术家,犹如嗅觉之于猎犬,失之则失其根本。从这一点上来说,冯小刚有当艺术家的天分。他回忆说:“从童年时代起,我就耽于幻想。幻想,曾是我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和安慰。我在6岁时,父母离异。我跟着妈妈过,妈妈和姐姐,是我终日的偎依。我是在‘母系社会’里长大的,没有男人在身边,只能缠着姐姐,和她的朋友一起玩,而她的朋友当然也都是女的。在市委机关大院里,我似乎是多余的人。也许,人家都要想:‘他怎么还不搬走呵?’所以,我经常被人欺负。一个人没事时,我就让自己的脑子天马行空地神游,想象着有一天,我成为一个大人物……但我更多的是自卑感,因为无论从长相还是别的方面,我都觉得不如别人。再加上家里也不富裕,我应该说是老百姓的孩子,是苦孩子。”

童年时代的经历使冯小刚感觉到,干部子弟和老百姓的孩子就明显不一样:干部子弟都很坦率,他可以明着告诉你他烦你,或者他不喜欢你时根本就不看你一眼,因为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没什么可顾忌和在乎的。但他们大多不会为别人考虑。而老百姓的孩子就不同了,说什么都不自信,含含糊糊,怕得罪人,不敢表示好恶。但他们同时也会为别人着想,善解人意。他身边就是这些小人物,有时无论他们多么聪明,也保护不了自己。他们的自尊心常受到伤害,可是他们还是充满希望地活着,尽管力量有限。这样的生活背景让他在心里产生所谓的“市民情结”,不用想就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爱看什么,所以他拍出来的电影自然有观众。

我承认,我是相当功利的导演

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决然想不到,他在文学上力主的“童心说”,会在400年后今天的贺岁片导演的创作观念中,得到认同与光大。冯小刚认为:“电影不该在戏剧化这一点止步,还要游戏化。我拍电影就是一种儿童心理,就像丢手帕一样。弄剧本,充满了乐趣,遇到关键处,乐得快不行了。我拍的电影,都是假定性很强的故事,与现实生活挂点儿钩,表达普通人的梦想。人,就是这样,要不断地给自己找兴奋点,宣泄一下,找到一点儿快感。在电影院里,我们通过电影和在座的几百人一起玩。导演对观众要有一种判断,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要设计乐子,10个中了7个,就成了;10个中了2个,就完了。我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我也是个‘小’观众,我的趣味一般。观众乐,我也乐;别人烦,我也烦。我承认,我是相当功利的导演。因为我摔过很大的跟头,1995年和1996年拍的片子都砸了。我现在知道哪些东西是抗不过的,哪些东西是可以坚持的。但在作品中,又有一点儿浪漫。你知道导演的快感在哪里吗?你设计、创造了一个东西,它在电影院里产生了一个反响,印证了你的快感。这有很大的魅力,诱惑着你,激发你的创造热情。”

“一部好的影片,不是可以被搞评论的人简单的三言两语归纳的。深刻的内蕴,是放射性的,打印在观众的心里,不容易被简单地概括。比如刘震云的小说《一地鸡毛》,就具备这样的力量。”

其实,我至今还在王朔的影子里

提起王朔,冯小刚要说的话很多。他们从《编辑部的故事》开始合作,到后来“一个人开始离开王朔写本子,心里没了主心骨,很恐惧。但慢慢地就好了。我的创作确实是从模仿王朔开始的,但中间走了味儿了,成了披着王朔创作风格的外衣,实际上,又比他温情多了……他骨子里的东西是非常狠的。有时,也有浓烈的感情在里面,但掩藏得很深。他的作品对所有人都认为神圣的东西具有颠覆性,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线。我不认为王朔在骂一个人时,是对这个人的不尊敬。他实际上,可能是在用这样一种方式,使自己不要陷入对他人的崇拜里面去。这是他的个性,也是最有魅力的地方。但他确实和我的气质不一样。我非常迷恋王朔的小说,觉得特别鲜活,他描绘的情境历历在目,人物栩栩如生地站在我的面前。我一直强调不要走在别人的影子里,其实,我至今一直在王朔的影子里。王朔的东西,非常有锋芒,有力量,他的插科打诨、机智、智慧,都是他的手段,但,那是他王朔的,不是我的。我进入市场,搞大众化的东西,让大学接受我,骨子里,我和他不一样了。又想着能通过他,又想被大众接受,锋芒就要少,刀要慢一点儿,这就引起了批评,你这东西就成了非常俗气的东西了。但这东西,可能是我自己的。”

“王朔有时还是挺客观的一个人。一年前,见了他一面。我还不好意思,羞羞答答。我说:‘我现在也就是卖钱吧。’他说:‘现在能卖钱就不错了。你还要什么呀。’没在一块儿,有时候挺想他的。我也避免了继续不到位地复制他的东西。”

从拍电视剧悟出了电影的门道

中国电影近20年来,无论从艺术观念到拍摄手法、题材样式、表现内容,都较之以往有了大大的丰富与超越。电影发展有目共睹的事实,与新时期以来社会变革的大背景有关。今天年轻一代的电影人,在他们起步的时候,就个性鲜明,一副锐意进取的姿态,这也与开明时尚开绿灯有关。对于自己在新一辈电影人中的位置,冯小刚自有判断。首先他认为,第五代导演在电影语言上有突破,对传统有反叛,使电影出现勃勃生机,同时自己也立住了脚。他们强调电影的文学性,即观念和认识,尤其是对电影功能的认识,在这一点上他与他们之间有错位。记得有一次在飞机上,他和张艺谋聊天,张说:“电影导演和电影导演有时不能比,不能用我的影片与谢恶的比。不同历史阶段、时期,有着不同的规定情绪,就像在电影中一样。审美情趣和好恶不同,就不能说谁比谁好。”没想到,自己也成为电影这一行业风口浪尖的人物了,不管是被夸,还是被骂,冯小刚总是电影最强音里的一个音。现在回想起来,冯小刚庆幸三四年前自己没有夭折,当时,电影《我是你爸爸》、《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和电视连续剧《一地鸡毛》、《月亮背面》、《情殇》都没能公映,这对投资人的信心是个打击。在创作上,要生存,就要做一个妥协,把讽刺的锋芒收起来,但也不能拍自己不认同的东西,不拍做作的、概念化的东西。

当冯小刚开始拍电影时,张艺谋、陈凯歌家里的柜子上,已经摆满了奖杯。观众完全被淹没在他们的影响里了。但冯小刚的电视剧对他们的观众很有冲击力,于是就想:电视对观众强大的亲和力是怎么产生的?噢,因为它有点儿不严肃,不端着,不煞有介事。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开始有梦想了,大多数人想入非非,暂时忘掉现实,通过宣泄而得到快感。当他把这样的悟性用来拍电影时,果然为自己闯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三思而后行——乃人生悲剧

谈起以后的路,冯小刚也有困惑:“具体下一步往哪儿走,还是不太清楚。我确实认为继续这样拍下去不成,要有一个调整期。也许一年,也许两年,又一个挫折感该来了。再过10年,就该在家里老老实实地呆着。”

所以趁现在还有激情,有愿望,有血气,也有火气和真诚,他得赶快去拍。听了不中听的话能火冒三丈,在他看来是说明自己还没有被打磨得无懈可击。“没有厚厚的铠甲,我还露着肉,让人家在斜肋上戮你一刀。如果你能‘拔城夺寨’,又不漏一点破绽,你还是人吗?说实在的,我最怕遇见穿盔甲、无懈可击的人或是没缺点的人。我喜欢暴露出容易受伤的腹部,血肉模糊地向前冲。你身上被射了一身的箭,但你冲在了前头儿。你倒在了血泊里,也比坐在车里被人拉着跑、养得白白净净的好!善始善终,不如暴死。所有人走过的路,你都得走,最终是一个悲剧,观众也没了,离你而去了;才思也没了,你变得真正成为一个观众,看别人表演了,观众把你忘了,即便记起,也是出于礼貌了……

在拍了3部贺岁片之后,还要不要顺着这条路拍下去?冯小刚坦言,他陷入了矛盾之中。在他的影片中连续担任了3次男主角的葛优对他说,见好就收吧,但冯小刚对贺岁片却难舍难分。“照例讲,拍了3部,应该调整一下自己了,但我想,这是不是又掉进了艺术至上的老套子?3年来,贺岁片已经形成了市场,在观众中也有了品牌,根据商业性的规则,就应该拍下去。这些天,我在检讨自己,和自己作斗争。”

不过,彷徨中他也没忘了自省:“人是有意思。原来是,今天有一个想法,明天就去做了,后来是,今天有一个想法,两天以后去做。最后是,今天有了一个想法,方方面面地论证了,再去做。这就是悲剧的开始!走向深渊的开始!在今天,考虑太周到,就干不成了。”

冯小刚正在取代张艺谋和陈凯歌

对于许多人来说,张艺谋和陈凯歌无疑是中国最著名的导演。但是,1999年及新千年最受中国观众欢迎的电影却是冯小刚执导的两部贺岁片《不见不散》和《没完没了》,而在新千年底他的新片《一声叹息》也在全国各地获得了不错的票房。

冯小刚固然是个讲故事的能手,可以把最平淡、最乏味的事情调侃得津津有味。但并非所有的人都对他的创作表示认同,特别是对纯粹电影艺术情有独钟的人,他们认为“冯小刚现象”是一种“文化的悲剧”。诚然,追求艺术是中国几代导演的共同理念,而且经过20年的探索,中国电影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并开始走向世界。这些年中国影片在国际上获得了许多奖项,张艺谋和陈凯歌也成为享誉国际的中国影坛的代表性人物。有些影片获了奖,艺术品位也不低,但在国内却默默无闻,反响寥寥。那么这样的影片对于广大中国观众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不少中国老百姓认为有些电影是专门拍给外国人看的,话是有点尖刻,不过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说的确是事实。

中国电影的发展需要所有影人的共同努力,但不管怎样,绝对不能把中国亿万电影观众扔到一旁,他们才是电影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要迎合观众。

中国电影需要张艺谋,需要陈凯歌,但更需要冯小刚。

冯小刚简历

冯小刚,电影编剧、导演。

1958年出生。自幼喜爱美术、文学。高中毕业后进入北京军区文工团,担任舞美设计。转业后,到北京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当了工会文体干事。

1985年,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为美工师,先后在《大林莽》、《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好男好女》等几部当时很有影响的电视剧中任美术设计。

《遭遇激情》是他与郑晓龙联合编导的第一部作品,后被夏刚拍成电影,影片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等四项提名。他与王朔联合编剧的电视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1992年,他再次与郑晓龙合作写了电影剧本《大撒把》,搬上银幕后,又获第1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等五项提名。1994年,他又干起导演,处女作是《永失我爱》,这也是一部城市题材的影片,冯小刚还兼做美工。1997年,他推出电视剧《月亮背面》。近几年,又连续推出贺岁电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票房成绩不俗。他的近作《一声叹息》在圈里圈外更是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代表作:

《遭遇激情》、《大撒把》、《永失我爱》、《天生胆小》、《北京人在纽约》、《编辑部的故事》、《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万事如意》、《一声叹息》。

标签:;  ;  ;  ;  ;  ;  ;  ;  ;  ;  ;  ;  ;  ;  ;  ;  

冯小刚:中国电影导演的“另类”_冯小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