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1例双胎妊娠产妇第二胎延迟分娩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2月收治的1例双胎妊娠第2胎延迟分娩15d的产妇,并给予围产期的综合护理模式。结果:本例双胎妊娠中第一胎胎膜早破后分娩,第二个胎儿延迟14d分娩,通过精心护理产妇与两个新生儿健康出院。结论:双胎妊娠中产妇第一个胎儿娩出后,根据产妇自身情况给予保胎治疗和围产期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第2胎的存活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双胎妊娠;延迟分娩;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120-02
正常情况下,双胎妊娠中第一个胎儿娩出后,若无异常,通常在20min左右第二个胎儿娩出[1]。双胎妊娠中第二个胎儿延迟分娩是指第一个胎儿在妊娠中期特别是孕24周以前发生意外流产,此时孕妇子宫收缩若逐渐减退,将未娩出的第二个胎儿继续留在子宫内,维持妊娠数天至数周后出生,以提高尚未娩出的第2个胎儿的生存机率[2]。相关研究表明,若第一胎出生于17~29周,对产妇处理得当可提高第二胎分娩的存活率。为探究1例双胎妊娠产妇第二胎延迟分娩的护理方法及效果,选取我科2013年12月收治的1例双胎妊娠第2胎延迟分娩15d的产妇,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9岁,2013年12月17日经B超检查确诊为双卵双胎,2014年6月26日因“停经29+3d,阴道流液1+h”入院,初步诊断:G1P0 28+4周孕宫内双活胎,一胎胎膜早破,于入院当天经阴道娩出一活女婴,体重1000g,身长34cm,Apgar评分为5分,给予气管插管转入NICU,给予抑制宫缩药物。检查宫颈回缩,第2胎胎膜未破,胎心正常,患者无宫缩,高位结扎已娩出胎儿的脐带至近宫颈处。持续监测2 h后返回病房,继续抗感染治疗、抗宫缩等对症处理,严密监护母儿。7月11日患者宫内孕30+4周,经阴道分娩出一活男婴,重1800g,身长40cm,Apgar评分为10分,转入NICU。产后给予产妇促宫缩,抗感染,对症处理,产妇产后6d出院,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症状。产后随访,女婴患Ⅲ级颅内出血;男婴治疗45d后出院,出院时体重3200g,身长50cm,各神经性系统、感知觉、生长发育均正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护理
2.1产前护理
2.1.1术前基础护理 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人员,产妇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动态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取左侧卧位休息,指导产妇在床上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按摩双下肢,可以每晚用热水泡脚,避免长期卧床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拉起床挡,防止坠床、跌倒;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选择吸水性较强的会阴垫;嘱患者饮食清淡多食蔬菜水果粗纤维等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铁剂,避免因长期卧床引起便秘;每日低流量(2L/min)吸氧2次,每次半小时,改善胎儿血氧饱和度。
2.1.2心理护理 产妇因担心第一胎胎儿及第二胎尚未娩出等各方面原因,情绪极不稳定,对外界刺激也异常敏感,会有紧张和不同程度的焦虑等情绪。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情绪波动,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加强与患者沟通,告诉产妇不良情绪容易导致第二胎保胎效果不理想,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并解释延迟分娩治疗的成功案例,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使患者和家属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2.1.3预防感染 第一个胎儿娩出后,对阴道进行严密消毒,立即高位结扎已娩出胎儿的脐带至近宫颈处。脐带结扎前,对阴道和宫颈内分泌物的病原菌做药敏试验,根据培养结果选择抗生素,每周定时进行重复培养,以调整用药方案。遵医嘱静脉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避免感染发生,尽量减少阴道检查,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洗会阴部2次,密切观察患者的感染征象,每4h监测1次体温、脉搏,每周监测4次血常规。为避免宫内感染,本例产妇持续使用抗生素直至第2胎娩出。
2.1.4抑制宫缩 严密观察产妇病情,双胎妊娠第2胎延迟分娩发生时,应给予保胎药物,保胎药物有β2受体激动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抗炎性药物和解痉剂、硫酸镁、利托君等。本例产妇在第一个胎儿娩出后,给予利托君抑制宫缩,宫缩消退后使用硫酸镁持续静脉滴入,以延长第二胎保胎时间,保护胎儿的神经系统,降低胎儿脑瘫的发生率。未防止患者发生硫酸镁中毒,应严格控制硫酸镁的用量及滴注速度,严密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每2h监测一次生命体征、膝腱反射,观察记录尿量。一旦发生硫酸镁中毒,立即给予葡萄糖酸钙静滴。根据患者腹痛情况及时调整硫酸镁的用量。
2.1.5产妇及胎儿的监护 指导产妇每天定时自数胎动,每4h听1次胎心,每周1次超声检查、2次凝血功能检查,为防止DIC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促进胎儿肺发育成熟。若胎儿、羊水、宫颈长度异常或抑制宫缩无 效时、并发绒毛膜羊膜炎、自然临产,考虑终止妊娠指征。本例产妇延迟15d后自然临产分娩。
2.2 产时护理
(1)密切观察产程,每半小时听1次胎心,每4h测量1次生命体征,鼓励产妇多排尿,减少膀胱充盈对宫缩及胎头的影响。观察羊水的颜色、性状,以便及时发现胎儿窘迫,进行对症处理。(2)评估胎儿娩出后有窒息危险者,应做好复苏准备,包括医生、护士、药品、器械等。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及时抢救,动作迅速准确、轻柔,避免发生损伤。胎儿娩出后立即清理呼吸道、保暖,Apgar评分、脐血血气分析。肌注维生素K1,预防颅内出血,转入NICU治疗。
2.3 产后护理
(1)双胎妊娠由于宫缩乏力,产程延长,胎盘附着面大原因易引发产后出血,主要以预防为主。分娩前配好同型新鲜血液,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待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米索前列醇或缩宫素,并维持到产后2h以上。产后4h内严密监测产妇的脉搏、血压、阴道流血量、宫底位置,嘱产妇多排尿,避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并教会产妇和家属按摩子宫的方法,促进子宫收缩。(2)预防产褥感染,每4h监测一次产妇的生命体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持床单清洁干燥,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观察恶露的颜色、性质、气味;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及时更换会阴垫,每天用消毒液擦洗2次[3]。
3.体会
延迟分娩并发症相比正常分娩出现的概率较高,治疗主要以预防感染和控制宫缩为主。医生应根据产妇的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护理人员对产妇给予围产期的综合护理,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提高第2胎的存活率,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护理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1-125.
[2]陈梅,刘春华,刘军.双胎妊娠第2胎延迟分娩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6(48):507-509.
[3]丁新,范玲,余江,等.双胎妊娠第二胎延迟分娩4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5):357-359.
论文作者:卓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3
标签:产妇论文; 胎儿论文; 患者论文; 硫酸镁论文; 产后论文; 宫缩论文; 阴道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