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_文化论文

名城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_文化论文

名城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名城论文,宝贵论文,精神论文,财富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筑与文化每天都和我们在发生联系。

在历史文化名城的氛围中,这种联系,通过具有特色的传统街区、波澜叠起的历史事件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包括名人、名居、名楼、名品、名诗、名菜等等,滋润和感动着我们、激励和鼓舞着我们。正如土耳其诗人讷乔姆·乔克所说:“人的一生总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

名城文化是一种终身教育

名城是以历史地段、重大事件、传统建筑、文物单位和文化传统构成的文化。它是历史的实物和实物的历史:是美和秩序的演变和发展;是以山比德,以水比智,人文涵义山水观的体现;是自然、经济、社会和人文的可持续城市化进程的资源。

名城仿佛是一本大书,既可以从中看到历史的古迹、时间的烙印,也可以从中欣赏今天的创造,体现出时代精神,并且还要为未来者发挥才能留有空间。

富尔在其经典著作《学会生存》中指出:“无论人类是自觉地还是不自觉地这样做,他们总是终身不断地学习和训练他们自己。这种学习和训练主要是通过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亲身经验改变他们的行为、他们的人生观和他们的知识内容”。笔者认为,名城文化正是这样一种环境的渗透和影响,使人们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得到熏陶与滋润、提升和改变。因此,名城文化较之个体与群体的建筑,更具有广泛和深刻的教育作用。名城意识应是一种终身的意识,名城文化应是一种不可取代的终身教育。

金华名城文化特色

位于浙江中部,被明太祖朱元璋称之为“浙江之心”的金华,近一个世纪以来,以“金华火腿”著称于世。其实那只是金华历史文化的一个代表。在1800多年建城史中,金华构成了底蕴丰富、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

名城:1800多年历史,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核心婺城区有:五代吴越王钱镠手植古柏,南朝始建八咏楼、唐代法隆寺经幢、元天宁寺、铁店窑址、明七家厅等;60公里圈内有:诸葛亮后裔最多汇聚地八卦诸葛村,元代建筑延福寺,太极俞源村,典型明代建筑群卢宅和江南第一家,宋代古桥古月桥等;

太平天国城: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品最多的太平天国侍王府和“长毛画师”方梅生故居等;

革命文化城:抗战文化名城。周恩来发表著名演讲,与黄绍竑举行重要会谈。进步文人报刊云集;

名人荟萃:如骆宾王、贯休、吕祖谦、李渔、吴晗、冯雪峰、陈望道、千家驹、邵飘萍、艾青、施光南等;

特色文化之乡:婺剧、斗牛等;

火腿极品之地:1915年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的金华火腿,火腿巨商所建黄山八面厅完整保存:《金瓶梅》屡屡提及金华府酒等;

仙都:港台信奉之神黄大仙成仙得道之地;

千古绝唱诞生地:宋有李清照《题八咏楼》;当代有叶圣陶的《金华的两个岩洞》;

传统街区:古子城历史文化区,明清风格老街八咏路,佛堂老街等;

山水风光:婺江、北山、双龙风景名胜区;陶渊明隐居处九峰山等。

这是一笔丰厚的名城文化遗产和激励当代金华人的精神财富。

艾青生前含泪对文怀沙背诵的李清照的《题八咏楼》,以及“八咏楼”本身的建筑,是金华人以及所有到过金华的人,得到一种国破山河在,祖国永在我心中方的终身教育。

朱元璋元末率兵攻占全渐,先取“浙江之心”金华的战略,驻扎唐宋州治所在地,后来成为侍王府的制高点。1861年,太平天国后期四大主力之一李世贤精通历史与兵法,步朱元璋之策略,从江西入浙,先取金华,然后不到一年时间,几乎攻占了全浙所有城市。除了这段壮怀激烈的历史外,还有一种金华是“浙江之心”的教育,这在努力将金华建设成为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的进程中,无疑是一种说服力、凝聚力和鼓舞力。

火腿是金华人智慧、勤劳、创造性的教育、斗牛是金华人敢于进取、敢于争先的教育,躺下来才能进去的双龙洞和洞中瀑布的冰壶洞,还有与之相联的叶圣陶的文、郭沫若的诗,则是金华人杰地灵、风光独特的教育。

寻找唐法隆寺经幢、吕祖谦的丽泽书院、钱鏐的千年古柏、抗战文化遗迹、周恩来总理演讲处等等,都会得到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革命、伟人的教育。

博奕之交不终日,饮食之交不终月,势利之交不终年,惟道义之交,可以终身——这是指人、指交友而言。然而,笔者认为,这也可指物、指一个环境。名城是一个充满智慧、启示、文化和道义的环境,值得终身从中品味和汲取。名城教育是不可多得的教育,金华的名城教育,尤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与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金华从1995年开始的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过程、教育过程,一个创金华品牌的过程,一个改善金华投资环境的过程,也是让中国和世界认识金华的过程。

名城文化需要保护

中央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十分适用于名城文化保护。50年代,建筑大师梁思成曾提出总体保护北京古都风貌,另辟新区建设新北京的历史性建议。可惜囿于种种原因与条件,未能付诸实施。50年过去,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经济趋于全球化的今天,警觉“文化的趋同”,保护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保存地区、民族个性,构成世界多样性,已显得异常重要!而梁思成半个世纪前已经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显得尤为宝贵!

发展是硬道理。保护与发展是辩证的关系。保护名城文化,不是密封名城、死保名城,而恰恰是寓发展于保护之中,寄保护于发展之中。变化是绝对的,不可抗拒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名城不在发展,只不过是一种可持续、有特色的发展。

名城保护是人类发展、文明升华、民族个性继承发展的生动体现,属于先进文化的范畴。同时,保护并不是一成不变,什么也不能动。保护,可促进经济、文化、旅游的强劲发展。世界文化遗产平遥、丽江古城和江浙乌镇、南浔、同里、周庄等水乡古镇的保护和利用的成功范例,说明了这一点。义乌市委、市政府采纳政协委员“不但要金街、银街,也要传统老街”的建议,拨出启动经费200万元,用于佛堂老街保护,说明了这一点。

近五、六年来,金华市不断提升名城保护品位,从规划入手,划定历史文化区作为重点,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切实“辟新区、保旧城、复风貌、保子城、继文脉、保重点”,抢救、保护了一系列文物、老街、古建和古木。包括“侍王府”危墙壁画和“七家厅”抢救、“八咏楼”和“侍王府”环境整治,“八咏老街”风貌恢复,艾青等名人故居保护。在防洪大堤修建中,着力保护清代石埠和珍贵古樟,新增“国保”7处,使“国保”总数达到10处。此外,争取2003年国际茶花会议选址金华等等,均呈现了婺文化之城的特色和风貌,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作为世界性名城上海,2001年高考占70分的作文题目,是提示要十分珍惜泰山、长城、苏州这样物质性和昆曲这样非物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要求考生了解、认识和思考这些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文化遗产。

上海人的这一考题,与众不同、别出心裁,从中显示了他们的战略与眼光。看来,在经济迅猛提升、城市品位不断提高的上海,在名城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上,也已经“先人一步”,值得我们很好地品味和借鉴!

标签:;  ;  ;  

名城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