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
(云南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 云南 昆明 650216)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接诊并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肾活血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82.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H=16.540,P<0.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各临床指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181-02
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引起的严重和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临床上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不仅费用高,而且效果不理想。已经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运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我国政府更是从“九五”开始,就把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防治作为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也初步显示出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本研究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同时符合Mogensen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2.3±6.9)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6.4±5.8)年;分期:1期15例、2期13例、3期16例、4期5例、5期1例。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37~67岁,平均年龄(54.1±7.2)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6.6±6.5)年;分期:1期15例、2期14例、3期13例、4期8例、5期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分期及治疗前各临床指标等资料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给予对照组患者糖尿病肾病饮食健康教育,控制血糖、降压、调节血脂的常规治疗:注射胰岛素或口服糖适平30mg,每天 3 次控制血糖;口服厄贝沙坦片控制血压,0.15g,1次/d;血脂高者口服辛伐他汀10mg,每天1 次控制血脂。(2)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肾活血中药汤剂治疗:黄芪15g,太子参20g,丹参15g,党参20g,山药15g,生地黄15g,山茱萸10g,牡丹皮15g,枸杞子15g,茯苓15g,泽泻10g,生大黄(后下)6g,益母草15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分 2 次服用。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原则[3]进行评定: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等级。其中,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U-Pro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或恢复到正常值,各项肾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评定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好转,U-Pro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肾功能各指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评定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各临床症状及体征、肾功能各指标较治疗前无好转或者加重评定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48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41例,总有效率为82.0%,经秩和检验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H=16.540,P<0.001)。
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
3.结果
中医学中没有糖尿病肾病的定义,但可认为是 “消渴病”继发的“尿浊”、“水肿”、“胀满”、“肾劳”、“关格”,与古代所谓“肾消”也有密切相关,著名中医吕仁和教授统称之为“消渴病肾病”。西医学认为其基本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
本研究使用的降糖药物格列喹酮(糖适平)主要经肝脏代谢,只有大致5%由肾脏排出,肾功能不全时,使用较为安全,且使用的剂量范围大,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首选药物,其部分代谢产物由肾脏排出,但活性弱,不易引起低血糖反应,较为安全。本研究应用的益肾活血中药汤剂方中黄芪益气养阴,扶正祛邪,健脾利湿,从西医角度来看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少血小板黏附率,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党参培源固本,益气利水,扶助正气,可提高免疫功能,延缓蛋白尿的发生;丹参活血化瘀,解毒攻下,从西医角度看可改善肾血流量,抗凝、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太子参、山药、生地、山茱萸具有降糖作用,其中太子参、山药健脾补肾、益气养阴,生地、山茱萸滋补肾精;茯苓、泽泻健脾利湿祛浊,利水消肿,补而不滞,具有降脂作用;牡丹皮、益母草活血利水,从西医角度来看改善微循环,减少尿蛋白排出;配以生大黄苦寒攻下,消除体内瘀积,又能化生气血。本方诸药合用补而不滞,祛瘀而不伤正,调整糖脂代谢,改善循环,使气复阴生,瘀祛浊除[4],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减少尿蛋白,达到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目的。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各临床指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丁学屏.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6-248.
[2]钱荣立.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I辑.1993,158-161.
[4]郑为超,汪飞,胡顺金.中医药论治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7):685-687.
论文作者:张庆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糖尿病肾病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有效率论文; 病程论文; 西医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