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资源在农业中小企业创业中的整合与应用_创业论文

新农村资源在农业中小企业创业中的整合与应用_创业论文

新农村资源在农业中小企业创业中的整合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农村论文,中小企业论文,农业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通过对农业中小企业创业特点的分析,根据企业资源学派的观点指出了在创业过程中如何整合优势资源要素成为创业成功核心;厘清农业中小企业创业的要素资源:农村社会资本、管理资源、中小企业集群等组织资源,以及政策扶持等公共资源。在建设新农村的背景下,需要用好新农村政策资源在涉农企业创业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处理好农业中小企业创业和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政策落实与完善农业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把握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与农业中小企业创业契机等政策建议。

创业是指通过寻找和把握机遇,创造出新颖的产品和服务,并通过市场创建成企业或产品,从而实现企业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过程。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整合组织内外部资源为顾客创造价值,这是创业的根本日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涉农企业,要摆脱规模小、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等先天弱势发展困境,需要整合资源,以创业为导向不断提升自身竞争优势及经济效益。

按照企业资源学派的观点,企业生产是分工和专业化的结果,要素投入者之间存在着“技术依赖”。组织处于一个开放的系统中,不可能拥有和控制所有资源,与外部关键性资源所有者产生一种依赖关系。企业关键性资源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诉求。

在创业过程中如何整合资源要素优势成为创业成功的核心。从生产要素看,需要充分重视农业生产要素的特殊性,企业成长与产业演进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涉农类中小企业是农业从传统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创新型农业组织方式,在要素投入中需要多种资源整合运用;从制度层面看,政府在涉农企业创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给予了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企业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一、中小企业创业特点与资源分类

(一)涉农中小企业创业特点

1.农业生产特点。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这使得农业具备了独特的产业特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自然再生产是基础。生物的自然再生产离不开特定的自然资源环境和条件,存在着迥异于工业企业的特点。生产高度依赖自然环境,使其面临着极高的自然风险。农业生产空间的广布性和广延性,使得农业不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农业企业的生产规模与同等资产规模的工商企业相比小得多。

2.社会嵌入性与交易特征。农村社会的组织化程度落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以血缘和地缘为核心的自然关系占据相当大的比重。由于农村社会分工程度及范围都不发达、社会化程度低、交易范围狭小、加上血缘和地缘的社会文化环境强化共同信仰与习惯,大量交易是村落或乡村社区内的重复性博弈,呈现为人格化交易特性。涉农企业的交易特征表现:“社会嵌入性”特点,在交易域和社会交换域中存在着关联博弈的声誉机制。在社会交换域的社区重复博弈中,无论是企业还是社区成员,都将获得一定规模的社会资本和声誉价值。

3.中小企业创业特点。农业中小企业的劣势表现在:一是规模小且分散,缺乏具有综合管理职能的、能够代表广大农业中小企业的组织机构,很难自发形成产业集群,分享规模经济。二是经营组织形式单一,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营销体系,成长模式单一、管理结构陈旧。三是中小企业对于农业劳动力约束力弱,主要依赖家族、血缘关系建立的一种自然的信任关系。四是中小企业创业资源短缺,意味着中小企业直接控制的内部资源不足。因此,中小企业要利用外界资源缓解自身劣势以解决资源的短缺问题。

(二)中小企业创业资源:基于理论与现实的分类

从市场和生产要素匹配看,中小企业创业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创业精英,包括创业者及其创业团队、求业者、企业组织以及包含在这些有形资源中的管理资源。二是创业要素市场和市场需求。中小型企业规模小,很难形成纵向一体化,要素的供给和产品的需求方可能成为重要的创业资源之一。因此,中小创业企业需要通过企业集群等方式实现产业组织优化,才能实现创业的成功。三是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要优化创业环境,首先要优化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环境,这是中小企业有效运用公共资源的基础。

1.创业精英。我国历来有着农村创业的传统。第一次创业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村庄能人转变成为企业家,推动了经济浪潮。第二次涉农创业,发生的背景是城市对劳动力转移的吸纳能力有限,国际金融危机和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此,政府提出:“既要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又要拓展农村内部增收空间,还要广辟农村外部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充分就业,鼓励农民积极创业。”涉农企业创业中,虽然农民的金融资本相对匮乏,农民嵌入在一定的社会网络之中,通过对社会网络中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利用,为涉农企业创业提供重要支持。

2.分工专业化。根据杨格定理,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农业在生产方式、生产周期等诸多方面与工业存在差别。随着技术条件的改变,特别是生产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减少,农业产品交易性与可变性增强,这种可变性表现出与工业产品同样的市场效应。农业中小企业越来越多地引入工业企业的管理思路与方法。涉农中小企业的成长性、灵活性、可持续性备受关注。当农业生产技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作用于整个农业生产链上,促进了专业化农业技术企业的产生与发展,例如各地专业化农业高科技园区的建立。

3.聚集效应。随着新农村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政策环境。为解决农业中小企业的孤立和分散的状况,需要在涉农中小企业间形成合力,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克服规模上的劣势。这种合作既体现在企业与农业间,也体现在企业之间。中小企业以农产品为原料,企业将结合区域农业优势,并在农业间形成互促互补联系。涉农类的中小企业之间也可能存在产业关联,需要第三产业为之提供配套服务,如原料采购、产品的收购和运销,市场信息等。中小企业间可能产生广泛的联系和带动作用,实现区域经济和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各地政府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创新的优势,为农业中小企业的集聚搭建发展平台,为农业中小企业提供所需的生产要素与发展平台,促进农业中小企业的持续成长。

二、利用新农村资源为涉农企业创业服务的注意点

(一)处理农业中小企业创业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农业中小企业创业以及工商资本的进入,不仅解决了农业投入不足问题,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但是需要认识到企业或投资者逐利的本质,这与中国赋予农业的实际内涵存在较大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要素价格相对提升,这成为吸引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核心。工商资本进入与土地要素密切相关的种养环节,将加速土地非粮化、非农化,部分地区还出现了挤压农民的现象。因此,在扶持农业中小企业创业中需要树立土地资产意识、树立节约用地意识,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不受损害。

(二)处理好政策落实与完善农业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农业中小企业对政府在创业过程中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水平信赖程度不高。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决定了其风险高的特性,农业中小企业与周期短的工业企业相比,融资难度要大得多,多数的农业企业只能转向民间渠道寻求资金支持,民间借贷的不规范性,为农业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埋下隐患。因此,构建中小企业发展平台,建立和发展农业企业互助基金和开设专门面对农业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十分迫切。对农业中小企业进行引导,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制定市场原则,将政府农业产业政策建立在间接的、遵循市场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园区或行业组织实施。

(三)技术创新、经营方式与农业中小企业创业契机

实践证明,重大的农业技术创新与突破均对农业中小企业的创业提供机遇。在市场需求与技术能力等条件影响下,农产品市场结构将发生变化,表现在农业企业提供给市场的农产品的数量或品种增多,农业企业的规模得到扩张,市场对于各种农产品的质量标准逐渐细化和规范化,会形成农业产业化链条。有实力的、抗风险能力强的大的农业企业迅速进入市场并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在技术、市场等方面获得相对优势,而多数农业中小企业并不具备这一点。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市场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农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愈趋激烈,企业的经营水平要求自身增强管理理念,用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提升竞争力。通过企业集群效应,达到企业的技术、管理知识外溢,打造农业企业或农产品的知名度与品牌。使农村中小企业在利用农村资源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质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低成本优势:并在培育并获得高级生产要素的同时,结合当地农村特有的原材料获得差异化优势。

标签:;  ;  ;  ;  ;  ;  ;  ;  

新农村资源在农业中小企业创业中的整合与应用_创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