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奎县通江镇中心卫生院 152100
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后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1~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患者共计77例,观察统计术后妊娠率情况;分析术后妊娠率在年龄、不孕类型、不孕时间、使用促排卵药物治疗、美国生殖医学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r-AFS,Ⅰ~Ⅱ期、Ⅲ期、Ⅳ期)情况、病理分型(卵巢型、腹膜型、深部浸润型)、术后是否加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等临床因素间的分布情况;分析影响术后妊娠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术后36个月累计成功妊娠者43例,累计妊娠率为55.8%(43/77)。②术后妊娠率在年龄(<35岁、≥35岁)、不孕类型(原发不孕、继发不孕)、不孕时间(≤3年、>3年)、使用促排卵治疗(是、否)等临床因素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术后妊娠率与r-AFS分期、病理分型、术后是否加用GnRH-a治疗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临床工作应根据上述相关因素的作用,综合评估患者情况,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患者妊娠成功率。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妊娠;影响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女性较为常见的临床良性疾病,有报道该病的发病率可达10.0%之高[1]。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的关系密切,该病的患者中并发不孕症的概率为40.5%[1-2]。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在排卵功能障碍、卵细胞质量不佳、输卵管粘连、拾卵能力及配子的运输功能不佳、子宫内膜容受程度较差或受精卵着床功能障碍等诸多方面均能够对患者的受孕功能造成严重干扰。当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合并不孕的诊疗手段是以腹腔镜下手术治疗为主,术后的药物性治疗及人工辅助下的生殖技术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3]。
本研究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探讨、分析,以进一步研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妊娠有关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患者共计77例。入选患者手术之前均需除外配偶精液异常以及性功能障碍;最近3个月内没有应用过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排除在术中发现的输卵管梗阻以及术后采用人工辅助性生育技术的患者。
入选的77例患者中,年龄20~40岁,平均(30.7±9.6)岁;其中包括原发性不孕患者49例,继发不孕28例;不孕的时间1~18年,平均(4.2±1.0)年;按照临床病理分型: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型)患者40例,占51.9%;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膜型)患者22例,占28.6%;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患者15例,占19.5%。按照美国生殖医学协会制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相关标准(r-AFS)确定具体分期,其中Ⅰ~Ⅱ期11例,Ⅲ期26例,Ⅳ期40例,分别占14.3%、33.8%、51.9%。
1.2 方法
腹腔镜下手术方式:对于类型为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行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并进行卵巢重建缝合;对于合并有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给予盆腔内异位子宫内膜病灶的电凝减灭术;对于伴有腹、盆腔粘连的患者同时行粘连松解术。所有患者均采用稀释性美蓝在腹腔镜下经阴道给予输卵管通液术以探明输卵管的通畅性,排除因输卵管原因导致的不孕症,最后在盆腹腔内灌注防粘连剂,防止患者术后腹盆腔粘连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后辅助性的药物治疗措施:对于r-AFS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采用术后期待性自然怀孕;对于r-AFS分期中为Ⅲ~Ⅳ期的患者,术后追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进行治疗,时间为3~6个月,在停止用药后再采用期待性自然怀孕。所有患者期待受孕时间为半年,期间给予患者受孕指导,如期待受孕不成功,则根据患者的意愿,采用氯米芬等促排卵法进行治疗。
1.3 术后随访及观察指标
术后的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采取定期门诊随诊、电话回访联系等方法,给予患者相关生育指导;观察统计术后妊娠率情况;分析术后妊娠率在年龄、不孕类型、不孕时间、使用氯米芬促排卵药物治疗、r-AFS分期、病理分型、术后是否加用亮丙瑞林治疗等临床因素间的分布情况;分析影响术后妊娠率的相关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术后妊娠率的相关因素,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相关治疗及妊娠率结果
本研究中按照r-AFS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共66例,其中,有41例患者术后加用亮丙瑞林进行后续治疗,r-AFS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给予期待受孕,其中共有8例自然妊娠成功,69例未自然妊娠成功的患者中有30例给予氯米芬等促进排卵的药物进行治疗。
77例患者中术后36个月累计成功妊娠者43例,累计妊娠率为55.8%(43/77)。其中,手术治疗后12个月内累计妊娠31例,累计妊娠率为40.2%;手术治疗后13~24个月累计妊娠10例,累计妊娠率为13.0%;手术治疗后25~36个月累计妊娠2例,累计妊娠率为2.6%,不同时间段的累计妊娠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2.2 影响术后妊娠率的单因素临床分析结果
术后妊娠率在年龄(<35岁、≥35岁)、不孕类型(原发不孕、继发不孕)、不孕时间(≤3年、>3年)、使用促排卵治疗(是、否)等临床因素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
2.3 术后妊娠率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对年龄、不孕类型、不孕时间、使用促排卵药物治疗、r-AFS分期、病理分型、术后是否加用GnRH-a治疗等临床因素进行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 = 6.317)、不孕类型(OR = 5.566)、不孕时间(OR = 1.389)、使用促排卵治疗(OR = 2.227)与术后妊娠率相关(P < 0.05);其中,年龄、不孕类型、不孕时间均为危险因素(OR > 1.000),使用促排卵治疗是保护因素(OR < 1.000)。各临床因素的赋值情况及具体结果见表2、3。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是临床较为多见的疾病,在以不孕症为诊断的患者中有1/5~1/2的比例合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手术后第12、24、36个月的妊娠率比较,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由此可以推断,腹腔镜微创术后12个月之内是患者妊娠的最佳时期,随着患者手术之后时间的不断延长,妊娠成功率也随之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临床上应根据上述相关因素的作用,综合评估患者情况,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患者妊娠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夏建妹,关瑞瑾,徐开红,等.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提高妊娠率方法及助孕时机选择[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4):286-289.
论文作者:吴广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内膜论文; 子宫论文; 因素论文; 异位症论文; 不孕症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