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教育论文,城镇化论文,对策论文,进程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1]城镇化不仅构筑了农村工业化的基石,而且铺就了农村现代化的道路。农村基础教育作为一项促进农村发展的系统工程,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城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承担了促进城镇化进程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囿于各项改革措施尚不完善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存有偏差,农村基础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一、城镇化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
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已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攀升到1998年的30.4%,20年间增加了12.5个百分点。在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农村与城镇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日益紧密的联系,过去相对封闭、自成一体的农村基础教育也逐步打开缺口,不断受到城镇化的影响。
1.农村地区出现了“农村基础教育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农村基础教育城镇化”是指通过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减少村办中小学校,扩大农村建制镇或传统集镇所在地中小学校的规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规模效益。[2]“农村基础教育城镇化”是在城镇化的影响之下形成的一套关于“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途径与怎样发展”的观点和行动,它适应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农村基础教育走出窘境、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城乡发展的现实需要使得农村基础教育走上了城镇化的道路。一方面,随着小城镇建设速度的加快和农村建制镇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出现了生源相对向现有城镇学校集中的状况,这就要求对城镇中小学校的建设重新规划、重新设计,以适应农村城镇化的需要;另一方面,农村地区传统的“一村一校”的办学思路遇到了严峻挑战。随着近年来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初显成效,农村学校的中小学生人数呈逐年递减趋势,许多学校出现了空余的教室和过剩的老师,这造成了对有限教育资源的人为浪费。为了摆脱这一尴尬现状,当务之急就是要合理撤并村办中小学校,让它们逐步向城镇完小、中心完小集中,形成基础教育的城镇化格局。
2.广大农民转变了传统的教育文化观念
不断加速的城镇化进程在人们的头脑里形成了两个深刻的印象:一是农业化社会正在逐步向工业化社会迈进,第三产业日渐繁荣;二是城乡之间人口的大规模流动。这两种印象从两个侧面深刻反映出文化素质对于农民发展的重要性,工业化社会的来临必然要求农民的整体素质要有一个普遍的提高;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也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巨大的社会变迁产生了迫切的教育需求,农民开始意识到目前的生活方式具有可变性,并且认识到这种可变性取决于是否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于是在自身需要和教育力量的合力下,农民主动抑或被动地转变了传统的教育文化观念。
农民的教育文化观念,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兼有自觉与非自觉性质的价值观念,它反映了广大农民对教育和文化的整体认识和态度,具有群众性、区域性、稳定性、变异性的特点[3]。随着近一二十年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教育文化观念突显了“变异性”的特征,农民的社会心理与现代社会思潮表现出同步性。农民一改过去轻视乃至无视教育的态度,开始逐渐认同教育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如此,我们尚不能说农民的教育文化观念已经非常合理了。现实情形是,农民仅仅形成了对教育的宽泛认识,他们对农村各种性质、各种层次教育的态度与反应并不以国家和政府的办学意志为转移,农民是从自身需要出发去选择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是凭借体验和观察去褒扬这种教育或是贬损那种教育。这种认识问题的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干扰农民对基础教育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二、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开始由被动转为主动,根据专家们的预计,到2005年我国的小城镇可发展到3万个。城镇的迅猛发展给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但由于种种偏差,契机的出现并非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完全有益,它也触发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1.“农村基础教育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强化了农村学校的“升学主义”倾向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城镇化”不失为一种好的发展模式,但在各种举措尚未完善的时候,好的模式也难免出现一些不良的倾向。根据“磁场”效应原理,“一座城镇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它向外放射出强烈的磁力,吸引着周围的人、财、物,同时通过‘磁化物’——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对周围的乡村产生重大的影响。”[4]按照这种理论,城镇中那些优越的物质和精神的磁化物对于整日埋首在田间地野的农民而言无疑构成了巨大的诱惑。真正成为“城镇人”而不是充当“农民工”成为很多农民的愿望,然而受制于难以消解的城乡隔离制度,许多父母只有把梦想寄托在子女身上。
基于这种先在的观念,“农村基础教育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更加激发了农民父母依靠教育变为城镇人的思想。因为在这种模式下,农村教育不断向城镇教育靠拢,乡村学校与城镇学校之间的界限不像过去那样明显了,许多城镇学校开始接纳具备相应条件的农村学生。为了让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家庭尚有余力的父母千方百计地把子女送到临近的城镇学校去,而家庭贫困但子女又有升学希望的父母则砸锅卖铁地让孩子坚持在乡村的中心学校读书。乍一看来,这似乎有利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实则不然。这种现象的背后,基础教育背离了它的宗旨——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质,转而滑向为一种旨在谋求私利的手段。再加上许多学校未能切实有效地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以及许多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过于陈腐,于是,戏剧性地出现了在素质教育的口号喊遍了大江南北之后,农村中小学校的“升学主义”倾向非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有所加强。
2.城镇化使农民忽视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育人价值”
城镇化背景下,农民更多地看到的是基础教育的“升学价值”,而很少顾及基础教育的“育人价值”。从目前的情形来看,虽然在上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农民对于基础教育的认识还远未达成理想中的一致。
面对不断壮大的农民工队伍,目前的农村基础教育遇到了两种观点的挑战:一是那些把受教育看作是使孩子脱离农村艰苦环境和求得城市生活方式最佳出路的父母,他们十分看重基础教育的“升学价值”,认为基础教育是获取理想工作和“城镇”身份的必要投资。通常情况下,持这种观点的家庭,子女的学业成绩良好;二是那些受到城镇短暂利益诱惑的父母,他们偏爱速成的技能培训班,轻视基础教育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持这种观点的家庭,其子女在未能完成的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成绩一般。后者导致恶劣的辍学现象不断发生,前者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受教育过程不被打断,但父母未能从基础教育的宗旨出发来认识基础教育的价值原则,不利于农村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真正提高,更不利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3.传统的“身份”歧视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农村辍学现象增加
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过多地将农村中小学的高辍学率归结于贫穷或觉悟不高。但随着城乡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身份”歧视,尤其是城镇人群对农民的歧视也是导致农村高辍学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我们一直否定城乡差别,但实际上,“城里人”身份和“乡下人”身份在社会的“潜规则”中确实存在着高低贵贱之分。
这种传统的“身份”歧视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行为。一方面,“乡下人”的社会身份认定使农村儿童从很小的时候起就产生个人能力无助感以及形成群体机能不全的认识,这使得他们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发展动力不足,生活目标设定较低,缺乏学习的激情和信心,他们在入学时未能做好学习准备,甚至根本不具备学习能力,这将导致主动辍学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城镇人群的歧视导致农民工低劣的生活境遇,这又间接地导致学生对基础教育缺乏兴趣。据上海的一项调查,单位用工中,农民从事本市招不到工人的低等工种的占64%,从事本市不易招到工人的中等工种的占20%,从事本市能招到工人的一般工种的仅占16%[5]。农民工的城镇就业现实使农村学生对谋求高社会地位的工作不抱期望,在大多数农村孩子的意识里,做一个低等的农民工是他们将来最有可能的生活方式。因此抽象的、见效慢的、被认定是仅仅为获得高文凭、高社会地位的必要手段的基础教育很难得到肯定,这无疑间接导致了大量学生中途辍学。
4.留守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质量下滑
在城镇化背景下,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迁移到城镇,但把子女留给祖父母抚养,这引发了留守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质量下滑问题。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首先,孩子难以形成正确的学习观。由于人们外出就业引起家庭结构变动,改变了传统的子女抚养方式,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或生活在祖父母辈的隔代家庭中,虽然饮食起居有了保障,但这种“不完全”的家庭环境容易导致孩子的自律性不高,学习观不端正。其次,孩子的学习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祖父母一般都对孙子女比较溺爱,孩子的不良行为难以及时纠正,再加上祖父母年事已高,又没有文化知识,无法辅导孙子女的学习,从而导致父母外出以后孩子的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的境地。再次,孩子不安心学习。由于打工挣钱对一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诱惑力,所以许多孩子不安心学习,羡慕外出打工挣大钱的年轻人,因此时常徘徊在辍学的边缘[6]。由于近几年来农民进城打工的人数激增,但有能力将子女随调的父母又极其有限,这使得留守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更为尖锐和棘手。
5.农村基础教育现行的课程结构相对滞后
“课程实际上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制度,或者说它对学校无论是从管理、实施,还是到最后变为现实的可能性上而言,都是一种最根本的学校教育制度。”[7]因此,对于基础教育而言,课程结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它就像一个灵敏的传感器,极易受到各种变化的影响。因此,不断加速的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基础教育最直接的冲击就反映在农村现行的课程结构上。从长远来看,这种冲击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当前难免突显了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滞后性。
农村目前的课程结构仍然没有打破传统的格局:学校教学主要围绕一些必修课程展开,而且这些必修课程仍然分科分时间段单独进行;课程类型单一、呆板,具体科目的比重有失均衡;课程的内容守旧、泛化,很多还是上世纪60-70年代的老内容,与现代科技生产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还有些地方仍强调“基础教育农村化”,用适合农村的课程来代替学术性和城市化的教育,传播相当数量的农业生产知识。对于这样的课程结构,学生已表现出强烈的不满,他们无力推动改革但可以选择辍学进行消极的抗议。从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看,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既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需要,也对提高自身素质作用不大。
三、有效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遇到了许多发展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会成为农村基础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瓶颈”,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城镇化的进程。因此,人们在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时,更要切实关注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1.转变农村基础教育观念,从“功利性”走向“教育性”
农村要发展没有基础教育不行,而推进基础教育必须依靠新的观念。农村基础教育的旨趣不在于它能为学生带来多少“实惠”,而在于它是否使学生具备了最基本的素养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这意味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内涵与外延要逐步归于教育本体,把“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作为根本目的;要从“功利性”走向“教育性”,把基础教育的育人功能置于首位。
在当前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选择了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但这并不等于要抛开农村的实际,一味地追求与城镇的整齐划一。“农村基础教育城镇化”,不是指向城镇教育的蹩脚的模仿,而是考虑到农村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实际,立足于农村的有计划、有目的、有原则的探索。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要努力实践素质教育的思想,用全面的教养代替片面狭窄的知识灌输,全力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对于家长而言,要淡化“升学主义”倾向,从思想观念上真正认识、理解基础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的重要意义,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在子女面前表现出消极的思想和态度,以免孩子先入为主地形成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错误认识。此外,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率先转变思想,宣传基础教育的“育人”价值。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各个方面对基础教育的“育人”价值达成观念上的共识,才有利于进一步解决行动上的问题。
2.强化农村基础教育的传递和改良文化功能,使农民认识到基础教育的“育人价值”
基础教育具有传递和改良文化的功能,但是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这种功能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社会习惯于通过上传下达的方式去强调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这种被动的说教虽然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只能使农民对基础教育形成一个较为模糊的认识。人们往往忽视事物本身的力量,殊不知,农村基础教育的传递和改良文化的功能恰恰是一个自我价值呈现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农村基础教育传递和改良文化的功能,可以使农民从内心里真正承认基础教育的“育人价值”。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村基础教育要注重挖掘自身的价值,要把目光投向自身,从自身抓起。鉴于目前的实际,农村基础教育应当考虑如何系统地、有效地传授现代社会的文明,如何提供以“人的尊严”、“对他人的爱”、“同环境的和谐”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念,如何培养学生必要的适应现代生活的性格和品质,如何帮助学生获得成长和发展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农村基础教育还应该结合各地实际,旗帜鲜明地抵制和消除不良、落后、保守的文化观念与传统,尽可能地协助农民改善本地区的面貌。相信通过这些努力,广大农民可以切身感受到基础教育的魅力,充分认识到基础教育的“育人”价值,这将有利于推动农村基础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
3.消除“身份”歧视的传统思想,减小对农村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
城镇化并不是否定农村,而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农村。城镇化进程应该立足于对农民的尊重和理解之上,而非在农民与城镇人群之间加以区分。基于目前我国农村普遍贫穷的现实,“身份”歧视会让农民处于更加不利的位置,并对中小学生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
为消除歧视农民身份的传统思想,杜绝“身份”歧视导致的辍学现象,目前最紧要的是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取消户籍制度的改革步伐,打破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面,使农民工不仅能够流入城镇,还能够在劳动力市场获得较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有研究表明,在城镇中获得“高社会地位”工作的农民工越多越有助于根除“身份”歧视的错误思想;二是加强政府的宣传教育,利用媒体引导市民理解和尊重农民,改变原有的歧视思想和行为;三是禁止城镇针对农民制定各种不平等的政策或设定不平等的用工条件,尽可能地为农民提供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四是借助各种有效手段,积极转变农民自身固有的受歧视思想,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完善等途径逐步树立农民对自身群体、农业和农村的信心。
4.调动学校、教师、社区的多方力量,确保留守的农民工子女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由于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家庭生存的需要,设法保证每一个农民工子女都能留在父母身边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这就需要从其他途径寻求有力的责任者。人们常说,社会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因而学校和社会应当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怀。
为切实保障留守的农民工子女的基础教育质量,学校首先要给予高度重视,应该为这些学生建立专门的家庭档案,以进一步密切学校同家庭的联系。其次,教师要多尽一份作为“替代父母”的责任,对这些孩子投入更多的关心和爱,以树立他们对自身、对学习的信心。再次,农村社区也应该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怀和照顾,社区成员间应当互帮互助,积极倡导父母在家务农的学生家庭与留守的农民工子女家庭结成对子,前者家庭父母给予后者家庭子女一定的监护和督促。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弥补留守的农民工子女缺少父母管束的不足,确保他们正常地学习和健康地成长。
5.改革和完善课程结构,使农村基础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合理的课程结构是一个学校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也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能否进一步深化的关键。中国农村正在经历一个现代化的过程,而且绝大多数的地区在不久的将来都要走上城镇化的道路。同时,城镇教育也确实能够最先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尝试新的教育行动。因此,无论是全国性的社会改革还是地区性的农村发展,都要求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调整必须与城镇教育接轨。
结合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现状以及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思路着手调整农村现行的课程结构:第一,树立课程现代化的思想。农村基础教育应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价值来统摄课程的建构,更好地处理好“社会需求”、“知识体系”、“学生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建构多样化和均衡化的课程类型结构,倡导实施以综合课程为主的课程计划,平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的关系。对于综合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不能只从形式上增设,要充分发挥他们激活农村基础教育的功能。第三,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感。农村基础教育除了要提供最主要最必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又要看清城镇化的历史趋势,更新课程内容,力求把那些最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化、城镇化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以适应我国城镇化发展以及农村自身发展的需要。
标签:农民论文; 课程结构论文; 农村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农民工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传统观念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