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的经济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经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领导核心历来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上。毛泽东曾经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毛泽东文选》第六卷,第449页)在党实现了伟大战略转变而进入新时期不久,邓小平就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强调:“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1991年在吉林考察时也说:“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广大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我们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核心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这些论述对我国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已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本文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拟开拓一新的视角来分析与认识这一真理,即从投入产出方面、效益方面,或从经济性质等方面去认识它的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而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则是生产人力资源不可或缺的特殊生产部门,因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不是物而是人,具体地说是人力,是人心!
1.人是生产主体、组织主体和管理主体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分在于人是生产的动物,任何生产活动都是人的活动。首先,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如何生产?这些都是由人的需要来决定的。因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是人而不是其它别的什么。同时,在经济活动中,人的需要则表现为市场的需求;企业和厂商是生产的主体,它表现为市场的供给。然而,不论是市场需求还是市场供给,都是由人来具体实现的。还有,在市场活动中,企业、厂商和政府分别担当了微观管理主体和宏观管理主体的角色,其具体承担者却是那些成千上万的企业家和千千万万的各级政府公务员。
2.人是生产力中首要的要素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劳动借助于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并使之发生形变和位移的过程。劳动力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的要素。而劳动力正是人的劳动力。不言而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这些最基本的观点已经家喻户晓。西方经济学也持同样的观点:生产函数理论把劳动作为生产量的基本经济变量,并建立了Q=f(L,K)的数学模型。在新世纪,在数字经济或新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等经济形式已经到来之际,尽管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们对新世纪经济的称谓尚未统一,但有一点却是大家公认的,那就是人的智力、人的知识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由此,经济学的生产函数模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形,成为Q=f(L,K,N,E,I),其中表示知识和信息的I成为了生产函数的核心,而知识和信息正是人的智力的客观表现。一部生产力的发展史,正是人的创造力的发展史,它使社会生产不断地改变着面貌,使人类社会由低级走向高级。
3.生产关系的调整需要人的自觉性
持续健康的生产活动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或者说是人与物的关系;一是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于是人类社会呈现出了两对基本矛盾。一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二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一般地说,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它要求人们不断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来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所谓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就是调整和改变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作用。换句话说,就是调整、改变、重新分配人们的经济利益、经济关系。这就需要人们自觉地、主动地去参与经济关系的变化,并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将个人利益自觉地服从于集体利益或总体利益或社会利益。事实正是如此,我国20余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没有社会中的各种群体所作出的不同程度的牺牲和奉献,我们的改革开放是不可能取得像今天这样的为世人瞩目的成就的。
4.人的思想政治品质的重要意义
经济活动同其它活动一样,总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而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支配下进行的。一般地说,人的思想政治品质则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而集中的表现,只有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人的优秀思想政治品质才能形成,人才能在行为中表现出奉献精神、克己精神、进取和创造精神。一句话,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江泽民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厂商在唯利是图的精神驱赶下,就会生产出假冒伪劣产品来坑蒙消费者;而在为社会服务,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起来的精神激励之下,则会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可见,不同的精神主宰会有着完全不同的行为产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什么才是人的精神和灵魂的基本内容呢?毛泽东说过:“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这就鲜明地阐述了经济生活中的生产主体、组织主体、管理主体、经济关系中的人都需要而且应该具备正确的政治观点,或者说,他们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60页)
5.培养人的思想政治品质是政治工作者的劳动内容
人的思想政治品质并非与生俱来,生而有之。相反,它仰赖于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应该说,这种教育和培养的工作即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事这一工作的社会群体,则称之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或思想政治教育者。同一切劳动的具体性是人类分工的结果一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劳动也是社会分工的一个部门,一个类别。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反复证明,社会只有通过这种分工的劳动,才能卓有成效地使每一社会成员都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具有升华了的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优秀的道德传统,具有真正高尚的情操和追求,从而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奔着同一社会既定目标,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总之,在经济学的眼光里,思想政治工作部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生产部门。但是,这一生产部门不同于物质生产部门,它是生产人的精神和灵魂的生产部门。而人的精神和灵魂则制约着人的生产能力,因此,还可以说,它是生产生产力的部门。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与产出原则
把思想政治工作看作是特殊的生产活动就同其它一切生产活动、经济活动一样,就必然要计量投入和产出,要评价其效益,并遵循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原则,优化思想政治工作层面上的资源配置。
投入,在经济学的一般意义上是指为完成某种工作所需要投入的要素,即劳动、资金、场所、信息、知识、管理等等,投入要素的耗费称为成本。就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而言,它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进行理论灌输、情绪疏导、行为引导和思想教育等活动中所需要耗费的劳动、知识、信息及相应的财力、物力,这些要素的投入耗费,同样可视为成本。
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要严格按照经济学意义上的投入及成本的计量来计量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和成本,无疑是行不通的。这是因为,一是没有这方面完整而精确的统计资料,二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所投入的劳动不能简单地以劳动时间为尺度来衡量。比如学校教师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比如对特定的人所作的心理咨询、情绪疏导工作等等。但无庸置疑,思想政治工作所需要的投入是巨大的,而它的许多成本既难于计量,又不付费。比如,教师对毕业学生进步的关心就是一种不付费的劳动。
产出,它在经济学的一般意义上是指某种活动所呈现出的结果。比如,生产的结果表现为产品量(或服务量)及其货币表现。就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它的产出不能像物质生产部门或服务部门那样地量化,但它会以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信仰、信念、信心和信任感以及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等精神和灵魂的转化表现出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些转化有着特定的历史内容。
在我国,思想政治工作产出的具体内容可以作如下的概括:(1)信仰;(2)信念;(3)信心;(4)信任;(5)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
我们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及这一理论在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上的体现,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我们的信念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在当代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对社会主义和它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同时也是一种信仰。
我们的信心尽管会有曲折,有时甚至是巨大的曲折,但历史终将是前进的。就我国而言,不管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中国定将会实现现代化,定将昂首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大地上,灿烂的思想政治工作之花必将结出丰硕的政治经济之果。就全世界而言,人类终将战胜一切邪恶、落后与腐朽,拥抱更加辉煌的明天。
信任,是指对党和国家政权的拥戴和认同,指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和忠实执行。应该看到,在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权钱交易有了滋生的土壤,在共和国肌体上感染上的腐败问题,正在深深地困挠着社会,降低着人们原有的认同感。信任问题成了思想政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信任的前提是信仰和信念,它的心理保证是信心,从政治思想教育的角度解决信任问题,应该把信仰、信念、信心和信任看作是一个系统,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上,应该努力做好信仰、信念、信心和信任这四方面的工作。
每个行业、每个社会群体都有着这个行业、这个群体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则是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本质和核心的要求。所谓爱国,就是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富强而奉献不已,就是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虽九死其犹未悔”。没有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没有为祖国的尊严而战斗的决心,爱国也就不会落脚到实处,因而也就只是一句空话。集体主义的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集体中人才能获得其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要遵循集体主义的原则就必须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等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行为,在全社会形成和谐相处与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三、思想政治工作效益及其评价标准
在经济学的视野内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即评价和比较其投入与产出,就不能不讨论经济学的三个假定和与此相应的三个原理。一是经济人假定和福利最大化原理,二是资源稀缺假定和供求原理,三是保护个人产权假定和等价交换的原理。在这三个前提和原理中,第一个前提和原理处于中心位置。因为经济人要求利益最大化,正是由于经济人的要求,稀缺的资源才会流向供小于求的地方;也正是由于经济人维护和追求自身利益的特性,经济活动才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从上述三个前提和原理出发,一切人类活动都需要追求利益最大化,思想政治工作亦然。因此,这就需要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作出评价,以确定这一工作是否满足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投入与产出的比较,经济学上称为效益,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难于计量,产出也不能用数量表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评价它巨大的效益;相反,如前所述,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认识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必须引入效益范畴,考察其效益的评价标准。生活证明,评价事物的标准可以是定性的标准,也可以是定量的标准;不可以直接计量的东西,可能通过间接的手段来进行计量。当我们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标准转向定性的标准时,我们就可以对它的效益作出较为准确的说明,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可作出定量的评述。因为,人的思想总会以一定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而一定行为方式总会出现一定的行为结果。所以,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前后人的行为结果的比较,就可以测量出它的效益和质量(正效益还是负效益)及效益的程度。抽掉具体的人的具体的行为结果,从总体上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所产生的行为结果,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也就是说,可以从三个方面的结果上去评价出它的效益:(1)是否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是否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3)是否维护和扩大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是否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信仰、信念、信心、信任以及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的核心和本质,均在于提高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否促进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的标准,并由此还派生出两个标准,即科技发展程度和改革及其深化的程度。
首先,科技发展程度。在社会生产力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在进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性质更为直接地表现出来。与科学技术发展相伴共长的高新技术产业正改变着社会经济的面貌,极大地提高着社会生产率。因此,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程度,先进科技的掌握、运用和发展程度,就成为衡量生产力发展的标准,显然,这也就成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否有效益的标准。
其次,改革以及改革深化的程度。改革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改革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环节,这是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改革及其不断地深化贯串于社会主义的全过程,或者说,贯串于实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全过程。能否营造出一个支持改革、拥护改革的社会氛围和环境,能否推动人们自觉去进行改革,克服因改革导致的利益调整所出现的抵触情绪,这就成为评价思想政治工作又一具体标准。简而言之,小至一个单位,大到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的改革程度及改革所推动的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乃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思想政治工作效益评价的标准之一。
——是否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
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在文化上要走在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要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一句话,社会主义要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但是,与先进文化正相反的是迷信、愚昧、盲从、狭隘、守旧和颓废等落后文化,是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劳动成果,或者说它的效益应该表现为:(1)人民群众对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识别能力、抵制能力的不断提高;(2)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不断得到弘扬;(3)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茁壮成长,所向披靡。
——是否维护和扩大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人民群众利益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维护和扩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社会主义的宗旨和本质。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成果,表现在是否增强了工作对象的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促进着全体社会成员为人民服务行为的产生。具体地说,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评价标准应以:(1)能否正确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2)能否处理好个人和社会、个人和群众的关系,在当代能否处理好先富与后富、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3)在工作中能否讲奉献、讲贡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等等。
总的说来,生产力标准、先进文化标准和人民利益的标准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而不可分割。生产力的发展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既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体现,又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具体的工作,各行各业、各个单位、各个群体、每个个人都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去做工作、去教育、疏导,这种劳动的具体性,使其效益评价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具体标准。然而,尽管标准的具体性会有所不同,但是,它们都必须服务于、服从于生产力标准、先进文化标准和人民利益的标准,并从这些标准出发而制定出具体的评价标准。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生命线,它的实效性关乎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关乎着党的根本利益的实现程度。能否“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江泽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要求,而能否实现江泽民“三个代表”的要求则是其实质。在经济学的意义上,若能突出这一实质则就充分地表明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则就实现了稀缺资源思想在政治工作上的优化配置,取得效益最大化。
标签: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劳动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政治经济学论文; 社会经济学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