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难点问题1_教育论文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难点问题1_教育论文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压缩发展难题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乡论文,难题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中国教育正面临追赶国际先进水平教育的挑战。在这个追赶过程中,社会和个人都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焦虑和压力。而在中国内部,农村教育又遭遇追赶城市教育的挑战,面临着双重焦虑和压力。显然,农村教育无法让其追赶的对象放慢脚步,而追赶的方式只能是压缩农村教育发展的时间。因此,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城市帮助农村,还是农村教育本身,都是以压缩发展的方式进行的,对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反思和研究城乡教育一体化压缩发展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和后果。

城乡教育一体化压缩发展的不良表现与批判

在“追赶”式发展和某种程度上由其带来的发展焦虑和压力的驱使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压缩发展模式往往在实践过程中流于急切和浅表。急切主要表现在急于拉平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目标,急于通过“输血”让农村获得暂时的“进步”;浅表主要表现为机械追求某一维度的城乡教育资源均等化,并以此作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想指标。基于这一分析,笔者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压缩发展的不良表现,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城乡教育发展目标等同化的误区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压缩发展背景下,农村许多地区总是试图在教育发展目标的制订上“一步到位”,但是这种良好的期望并不能代替和超越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将农村教育发展目标定位为城乡教育发展目标等同化所存在的误区。从宏观时序维度看,教育经历了以普及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提供特色教育为主导发展任务和目标的三次发展浪潮。追赶潮流几乎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惯性思维模式和集体无意识的行为选择。这里,笔者从反思的立场分析一下教育“追赶”可能带来的“危机”。

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处于第一次教育发展浪潮向第二次教育发展浪潮的过渡期。在这一时期,农村教育承担着巩固“普九”成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双重任务。只有把学生吸引到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才有意义;也只有提高教育质量,才能增加教育的吸引力,从而把学生留在学校。城市教育处于第二次教育发展浪潮向第三次教育发展浪潮的过渡期,城市教育发展的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现学校特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是实现学生有质量的发展;而特色发展是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教育,让他们在现有起点上得到充分发展。

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是当前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但是当下的农村教育却往往以跨越式发展的名义僭越这一目标,去追求所谓的特色发展,将跨越式发展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中形成的政策修辞学,篡改成城乡教育发展目标等同化的借口。跨越式发展是相对发展结果而不是过程而言的。教育要经历的某一发展浪潮的时间可以适当缩短,但并不是要忽略前一次教育发展浪潮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而直接进入下一次教育发展浪潮,并且后一次教育发展浪潮是以前一次教育发展浪潮为基础和前提的,这一过程是不能忽略的。

在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教育巨大的诱惑力,农村许多地区“先知先觉”地选择或模仿城市教育发展目标,却没有充分考虑是否适合区域教育发展实际。城乡教育应该认识到他们当前发展目标的差异性,认识到城乡教育一体化并不是城乡教育发展目标的简单等同化。但是在压缩发展背景下,城乡教育一体化往往在实践上被错误理解为城乡教育发展目标等同化。

2.城市帮助农村错解为简单为农村学校输血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是一个城市教育帮助农村教育发展的过程,也是农村逐渐获得自主发展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将“输血”和“造血”结合起来,逐渐实现农村教育的持续、健康和有质量的自主发展。而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践中,城市社会往往基于一种怜悯的态度,而不是一种发展伦理和科学实践的态度对待城乡教育一体化,城市帮助农村学校变成一个简单的“给予”过程,结果造成城市为农村学校简单输血的怪象。

输血型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往往演变成了一个简单的“我行,跟我学”的城市学校帮助农村学校的模式。城市要想很好地为农村学校“输血”,必须研究农村教育问题,在充分认识农村教育现实的前提下,知道哪些是农村教育已经具备的条件,哪些是农村教育未被认识到的有利条件和潜在优势。城市派出人员必须有真才实学,求实精神,开放心胸,才能做好“输血”工作。

即便是达到了上述要求,城市教育对农村教育的“输血”作用也是有限的。“输血”必须与“造血”相结合。城市教育帮助农村教育的过程,更多应该是帮助农村教育各维度中的主体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思想、自主发展的过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参与主体必须知道,哪些问题需要教育政策或相关政策完善才能建立起长期解决机制;哪些问题在现有教育条件和教育政策框架内就能得到彻底解决。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推动教育政策的不断完善,实现教育政策“造血”;通过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推动农村教育各维度中的主体认识到自身的发展潜力,增强发展意识、危机感和提高能力,激发他们的发展主体性,最终变成教育发展的“造血”主体。显然当前离城市帮助农村学校实现“造血”的目标还很远,许多农村地区还在简单输血层面徘徊。

3.城乡学校教育资源均等化的陷阱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中,许多地方政府以城乡发展的非同步性为借口,迟迟不愿意实现城乡办学条件均等化。我们必须认识到,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第一步是城乡办学条件的均等化,义务教育阶段更是如此。城乡办学条件均等化,既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要求,也是义务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属性的内在要求。

从理论上讲,用公共财政支付的城乡义务教育教育资源分配达到生均意义上的均等化水平,既可以体现义务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属性,又是城乡教育一体化中最具有操作性、最应该做到的维度。在财力基本具备的情况下,各级政府要从抑制奢华教育和限定教育资源配置底线标准两个方面入手,促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实现城乡办学条件均等化。

城乡办学条件均等化仅仅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城乡教育资源均等化的开始,城乡教育一体化不能止于城乡办学条件均等化。因此,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我们要警惕城乡教育资源均等化的陷阱。城乡教育资源均等化的陷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仅仅拿教育经费投入生均值而不是各个维度的教育资源指标,作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很多地方宣称城乡教育资源实现了生均均等,并以此作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取得理想成果的重要标志。这个重要标志的操作性指标往往是某项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如果把这个作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想指标,就落入城乡教育资源均等化的陷阱。二是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特别村屯小学规模普遍偏小。根据规模经济,即使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生均相等,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教育资源仍处于相对匮乏中,各项教育经费的效用也会随之衰减。城乡教育一体化如果仅仅停留在城乡教育资源的生均相等这一层面,同样会滑入城乡教育资源均等化的陷阱。

城乡教育一体化压缩发展困境的原因

城乡教育一体化压缩发展为什么产生以上不良表现或困境?我们固然可以用快速发展的必然伴随问题来简单解释。但是这种解释除了为这些现象的存在寻找合理性之外,对我们深度思考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没有任何帮助,甚至还会耽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因此,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压缩发展出现不良表现的原因迫在眉睫。

1.发展目标与发展规划的模糊

目前,广大农村欠发达地区还处于第一次教育发展浪潮向第二次教育发展浪潮过渡期,普及教育机会的任务刚刚完成,巩固教育机会普及成果、逐步提高教育质量是这些地区的主导发展任务和目标,而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地区处于第二次教育发展浪潮向第三次教育发展浪潮过渡期,持续提高教育质量、探索发展特色教育是这些地区的主导发展任务和目标。可见,城乡教育发展目标存在差异,人为拉齐发展目标,显然是不可行的。如果各自发展,城乡教育就会面临更大时序差异。因此,城乡教育一体化既不允许我们冒进简单拉平,也不允许我们放任扩大差异。

这增加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教育规划难度,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是城市平移其目标和发展策略到农村教育之中,更不是把城市教育当成农村教育发展的样板,对农村教育进行简单改造,而是要根据农村教育发展实际,研究制订适合农村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规划。这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了解农村教育现实,透视农村教育问题,以现有农村教育条件为起点,考虑城市和外界可能提供的支持,科学规划城乡教育一体化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分配表,使农村教育在一个科学、务实的发展规划指导下快速有序进行,以保证农村教育发展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目前,一些地区已经积累了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的丰富经验,但是开发与研究出适合城乡教育一体化实际,又能促进农村教育快速有序发展的农村教育发展规划,对城乡教育主体而言仍然是一个挑战。各种主体承担着很大教学压力,这无疑又给制订科学的教育发展规划增加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农村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以促进农村教育有序快速发展,导致农村发展目标上的“拿来主义”。

2.教育发展与教育理性的矛盾

与操作指标比较简单的教育外延发展相比,教育的内涵发展特别是教育质量提高,需要相应的教育理性支持。教育理性是一种对教育客观认识和批判性理解的能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核心任务是城市在帮助农村积累教育理性基础上,提高教育质量。当前农村教育中的问题,与没有积淀教育理性有关。

教育理性积累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实践中的蒙昧主义;二是教育实践中的功利主义。蒙昧主义是指包括教育需求主体在内的各种教育主体缺乏必要的教育知识,在对教育的需求上缺乏理性判断。功利主义是指教育需求主体在内的各种教育主体,过分关注教育的短期效益和对自己具有高利害影响的教育结果,而对教育应有的长期功效和全面功能不够关注。什么样的教育理性决定什么样的教育需求,蒙昧主义和功利主义充斥的教育理性影响人们形成健康的教育需求。农村日常教育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蒙昧主义认识与短期功利主义冲动。这种认识和行为有时甚至左右着微观教育实践,使教育活动不能理性展开,使城乡教育一体化阻力重重。

教育需求是教育发展的动力,不当的教育需求无疑影响教育的健康发展。当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由机会普及转向质量提高时,对教育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教育发展的理性诉求也更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但是教育理性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很难在短期内压缩式地形成和发展。因为教育理性需要依赖教育知识的传播,教育知识从传播到影响人们的教育行为,进而形成理性教育行为,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需要教育理性作为支撑,而当前人们的教育理性水平不高,教育理性形成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前教育理性缺乏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健康发展。

3.结构重组与文化重构的弱化

基于对结构功能主义假设的信奉,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改革,试图调整其教育结构,以实现教育在发达国家所实现的某些功能。但是,人们对这种选择背后的结构功能假设,并没有系统和深入的反思。其实从结构具备到功能发挥,并不是一个线性逻辑,结构只有在支持结构发挥功能的文化中才能发挥其功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教育结构重组需要文化重构来支持,文化重构需要结构重组的强化。而现实的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对文化关注远远不够,甚至出现漠视文化的倾向,自然很少关注以价值系统为核心的文化对结构发挥功能的支持。

一个结构如果在没有支持其发挥相应功能的文化中运行,其功能的实现程度就会受到影响,或者根本不可能发挥其功能。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践中,结构重组与文化重构往往不能同步,或者说我们所做的努力没有体现出结构重组和文化重构的特点,结构重组方面的城乡一体化与文化重构方面的城乡一体化往往不匹配,甚至会出现矛盾。

压缩发展加剧了结构重组和文化重构的不匹配状况的恶化。在结构重组方面有较强的推行性,而且在较短时间内结构本身可以实现重组(尽管其功能发挥仍然可能是个问题),而在文化层面并不那么简单。与结构重组相比,文化重构需要较长时间,而且文化重构机制也更加复杂,它不仅涉及新教育知识的传播,新教育知识与旧教育知识的关系,而且涉及知识对行为和心理模式的影响机制等若干复杂问题。

相对而言,城乡教育结构层面一体化的努力可以迅速见效,城乡教育文化层面一体化的努力效果的彰显却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从短期功利主义的角度,人们可能也更倾向于结构层面的教育一体化的努力。但是制约教育改革成功最致命的桎梏便是“业绩”驱动下的短期功利主义行为,因为这种行为破坏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建基于结构和文化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如果结构变迁与文化重建不能同步,二者之间将产生弱化循环,最终导致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无法实现。

城乡教育一体化有序发展的思路

城乡教育一体化压缩发展要走向有序发展,必须采取稳妥的思路加快发展速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城乡教育一体化压缩发展的不良反应。

1.在农村人口阶层分化过程中设计城乡教育一体化

教育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它的有序发展依赖于整个系统的有序发展,同时它的有序发展也会促进整个社会系统的有序发展。城乡一体化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推进速度和水平提供依据;城乡教育一体化为城乡一体化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在社会整体结构中思考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有序发展,即是在城乡社会有序发展过程中通过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城乡社会有序发展。在精致设计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快速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无缝”对接。

在压缩发展的思维模式主导之下,对城乡教育一体化很容易急于求成。尽管如此,我们认为仍然应该在农村人口阶层优化过程中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这也是一个稳健的城乡教育一体化思路。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和阶层优化,农村问题解决由“小城”帮“大乡”变成“大城”帮“小乡”,农村发展应获得更多城乡资源。如果处于“小城”帮“大乡”的境况,城市只能帮助农村的某方面;而如果是“大城”帮“小乡”,城市就可以帮助农村实现全面进步。[1]在城市可以全面帮助农村实现发展的格局下,城乡教育一体化就很容易持续。

那么在实践中,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如何实现“破冰”呢?我们应该优先选择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城乡一体化实践的主要切入点;以城乡教育一体化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有效促进人口流动使农村变小城市变大,在城乡人口流动和阶层优化过程中逐渐化解城乡互动困境(“小城”难以帮助“大乡”之困境)。

基于以上实践逻辑思路,在农村人口流动和阶层优化过程中,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具体思路是:通过城乡教育一体化政策设计,改变过去通过普通教育培养英才的选择式的传统农村人口流动方式,增加除普通教育之外的其他教育服务,为农村人口向城乡流动提供多元教育服务,引导农村人口的阶层分化和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促进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农村人口到城镇可以通过既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稳定流动到城镇的社会结构中,而不是单一以“农民工”身份从事一些城镇人不愿意从事的职业。在农业人口和农村人口逐渐变少的过程中,城乡一体化的互动困境逐渐消解,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力度和可持续性才能增强。

2.确立可靠动力支点,促使城乡教育一体化持续发展

在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政策框架中思考城乡教育一体化,即是寻找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可靠动力支点的政策设计逻辑,不能高估城市帮助农村教育的自觉性,或者说城乡教育一体化不能寄希望于城乡的自觉性上。对处于弱势的农村或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而言,也不能以市场为基础解决。尽管理论上可以说,城乡或城乡教育一体化在双方利益诉求统一的情况下,撤除对乡村的限制性制度就可以了。但是,城乡或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处于城与乡中的个体或群体在利益诉求上常常是矛盾的。因此,城乡或城乡教育一体化政策应该更多地进行“向农”取向的政策设计,完成城乡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政策目标。

简而言之,“向农”政策目标只能靠“向农”的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宏观政策设计,在中央或省级统筹的政策基础上,为农村发展或农村教育发展提供政策空间来实现。在城乡一体化的政策空间中,要充分考虑个体在政策框架内参与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的微观积极性调动的问题。也就是说,要给个体或群体制造一个可能调动其参与“向农”政策倡导的行动的动力源,而不是仅仅出于个体和群体自觉性的怜悯行为,更不是放任城与乡中的个体或群体基于自由市场原则进行竞争。

3.在府际关系调和过程中优化城乡教育一体化

在中国城乡二元语境下,城乡二元中的“二”并不应该理解成“两个”,应该理解成“多个”。因此,我们认为城乡二元不如说府际多元更合适,城乡一体化不如说府际一体化更适合实际。城乡中“城”的内部其实是不同的,省级城市和地级城市不同;城乡中“乡”的内部是不同的,村屯、乡镇和县城所在乡镇也是不同的。

因此,不宜在压缩发展的急躁心态下,简单地把农村看成异类。城乡教育一体化政策,作为“向农型”政策,可以暂时抛开“城”内部的差异。但是,一定要知道帮助的“乡”不是一个单数的农村,必须考虑到村屯、乡镇和县城所在乡镇的教育差异,“帮”的结果不是让农村内部形成更大的差异,而是让村屯、乡镇更加均衡和谐。只有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村教育内部的差异性,“城”帮“乡”的城乡教育一体化政策行为才不会和其理念相背离。

重视在府际关系调和过程中,优化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避免农村教育内部差异扩大化。目前,农村教育的教育行政主体主要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县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是非常不均衡的,优质教育资源一般都分布在经济社会条件比较发达的地方。在许多情况下,城市教育启动帮助农村教育项目,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一般会出于某些考虑,将这些项目放在教育资源相对优质和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地方,这使农村教育内部差异进一步扩大。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城市主体应该认真思考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如何促进农村教育的薄弱环节,以及那些没有话语权的地方的教育发展,那里才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难点和重点。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农村教育内部差异扩大化的原因与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方便安排”和“锦上添花”易出成绩的思维方式有关。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城市主体都要坚持对扩大农村教育内部差异安排感到“不满意”,以促进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4.以教育资源的差异化配置,做实城乡教育一体化

压缩发展给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带来了新挑战,许多方面不可急于求成。但是,这不能成为教育不作为的借口,甚至成为默许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不平等的借口。积极差异化教育资源配置是考虑到农村学校的特点,在学校建设标准化的基础上,在师资配置方面考虑农村学校弱势和特点,促进城乡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尽量享受到相同质量的教育服务,教育经费配置要服从于这个目标。

农村学校的主要弱势是农村学校对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的吸引力问题。为促进城乡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尽量享受到相同质量的教育服务,需要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同步性,城市和农村学校对教师的吸引力差异较大。如何突破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师资建设均衡化这一瓶颈,成为城乡教育能否真正实现一体化的关键问题。拿出实现城乡教师队伍均衡化的时间表,是城乡教育一体化成功的关键一步。这是城乡教育一体化中最难做的,也是必须做的,否则城乡教育一体化就会大打折扣。城乡师资队伍建设均衡化可以分三步实现:第一步稳定教师队伍,使农村能够拥有认真工作的教师,并不失时机地促进其专业发展;第二步,通过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留住农村优秀教师;第三步,通过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设计吸引优秀教师和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在吸引优秀教师任教农村学校的同时,还要依据城乡学校特点调整城乡教师编制。前文在城乡教育资源均等化的陷阱中,提及农村学校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小特别是农村小学规模小。城乡学校师资配置也应该充分考虑农村学校规模小的现实,并以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师资配置的政策起点,设计城乡师资配置政策,许多小规模学校,虽然学校人数少,但是班级数量并不少。而教师教学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展开,从教学工作量看,农村教师承担了更多的教学工作量。因此,要以班级数量和学生数量为基础进行师资配置。这一基于教师工作量相等原则而非怜悯的师资配置标准,既体现了教学实际需要,又体现教师之间劳动休息权利平等原则。

另外,也要重新核定农村学校教育经费分配标准。以学校为单位产生的教育支出,应该以学校数量为标准进行核拨,不同学校之间应该是相同的;以班级为单位产生的教育经费支出应该以班级数量为标准进行核拨,不同规模班级应该没有差异;以学生为单位产生的标准应该以学生数量为单位进行核拨,同级同类学校之间应该没有差异。这同样是一种不是基于怜悯,而是基于教育活动实际产生的教育支出的教育经费分配标准。

5.加强教育知识传播,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健康发展

教育知识在各类城乡教育利益相关主体和城乡公众中的传播,以及由此形成的教育理性和对教育信息的敏感性和判断能力,对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是非常重要的。科学的教育知识的传播有利于形成教育理性,教育理性可以有效促进教育和城乡教育公众形成合理的教育需求。当教育主体和城乡公众有了合理的教育需求时,城乡教育发展才能有正面的发展动力,城乡一体化的宏观教育政策、学校的中观教育规划和微观教育行为才能更加合理。在正面的相关制度、发展动力和积极的教育行为互动过程中会积淀支持这些行为的文化,城乡教育一体化结构方面的努力有了积极的文化支持,可以更好地促进结构重组与文化重建的良性互动。

教育主体和城乡公众掌握了科学的教育知识并由此形成了教育理性,教育主体和城乡公众对教育信息的敏感性和判断能力也会随之增强。教育主体和城乡公众获得教育信息机会的平等化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而利用教育信息的能力客观上不仅加大了教育信息对教育主体和城乡公众的教育价值差异,也影响了教育主体和城乡公众对教育信息利用的积极性。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语境下,加强城乡教育信息建设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应该为城乡学校和城乡公众在获得教育信息方面提供同等的机会,这就要有相应的硬件条件的跟进,以使城乡教育信息资源同步化不会沦为无米之炊。二是要培养城乡教育主体和公众有利用教育信息的能力,突破教育主体与城乡公众利用教育信息资源的教育理性和信息素养的瓶颈。

注释:

①所谓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压缩发展,即为了追赶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后发展国家和后发展地区用比现在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在过去经历城乡教育一体化所用时间更短的时间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一种发展模式。

标签:;  ;  ;  ;  ;  ;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难点问题1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