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冯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也说论文,冯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491(2001)02-0063-02
《文选·左思〈咏史〉诗之二》云:“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因《史记·冯唐列传》有“冯公之论将率,有味哉!有味哉”之说,故李善注引《汉书》:“冯唐以孝著,为郎署长,事文帝。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又引荀悦《汉纪》曰:“冯唐白首屈于郎署。”即认为“冯公”,指的是冯唐。至今各家从之,未有异议(注:参见王力《古代汉语》、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林庚、冯沅君《中国历代诗歌选》。)。然而联系左思生平,结合文意,参稽典籍,关于“冯公”所指,似乎可以进一步探讨。
此诗当作于《三都赋》写成不久之时。据《晋书·左思传》载:“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著笔纸……赋成,时人未之重。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自认妹已贵为皇妃,且其文构思十年,呕心沥血始成的洋洋大赋,竟为时人不屑,这不能不说是对踌躇满志的左思一个沉重打击,故产生“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之类的感叹,是合情合理的。
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金张”,不但指西汉的金日dī、张安世这类权臣世族,而且更应包括许广汉、史高这类外戚豪门。其《咏史》诗之四云:“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用的即是互文。且“金张”与“许史”常常并称在一起,如扬雄《解嘲》云:“有谈范蔡于金张许史之间,则狂矣。”
西汉的冯唐,说其“白首不见招”,诚然并不为过;但冯唐之事,与“金张许史”相较,虽说不是没有可比性;而西汉冯奉世一门的遭遇,与“金张许史”世家大族相比较,则更有强烈的反差,更何况冯奉世与金张许史等世家大族处于同一时代,皆为西汉后期;且冯奉世一门亦为外戚,其女即汉元帝的冯昭仪,这一点与左思尤为相似。
据《汉书·冯奉世传》记载:奉世为冯唐后人,以良家子选为郎,被推举护送大宛各国客人,他为了国家利益,来不及请示而在途中临时出击莎车国,建立大功,却并未获得封侯赏赐。其后又屡屡立功,可谓“折冲宿将”,其功业在名将赵充国位置,而最终仅为关内侯,食邑五百户。在奉世死后二年,甘延寿亦来不及请示而临时出击单于,却有功而封侯。杜钦为奉世不平而上书,要求追录前功,汉成帝竟以“先帝时事不复录”为由而拒绝。
奉世之子冯野王,担任大鸿胪,很有威信,京师称赞。尽管其为官“行能第一”,“确然无欲”,但皇帝在选拔三公时,却“越次避嫌,不用野王,以昭仪兄故”,甚至说:“吾用野王为三公,后世必谓我私后宫亲属。”对此,野王叹曰:“人皆以女宠贵,我兄弟独以贱!”成帝时,甚至有人上奏:“野王为(中山)王(冯昭仪之子刘兴)舅,不宜备九卿。”因而出为太守。后来又受到王莽的伯父王凤打击迫害而免职,勒令病休,老死于家。
冯昭仪,奉世之女,元帝之妃。昭仪于元帝说来,实有救驾之功,《汉书·孝元冯昭仪传》记载特为详尽:“上幸虎圈斗兽,后宫皆坐。熊佚出圈,攀槛欲上殿。左右贵人傅昭仪等皆惊走;冯婕妤直前,当熊而立;左右格杀熊。上问:‘人情惊惧,何故前当熊?’婕妤对曰:‘猛兽得人而止,妾恐熊至御坐,故以身当之。’元帝嗟叹。”这里没有气壮山河的表忠誓辞,唯有实实在在的果敢行动。如此贤妃,后来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赐,甚至在几十年之后,遭人诬陷,死于非命,并贬黜妃号。
冯参,奉世幼子,面对王凤、王根、王莽外戚集团,不屈不挠。《汉书·冯参传》载:“丞相翟方进亦甚敬焉,数谓参物禁太甚,君侯以王舅见废,不得在公卿位;今五侯至尊贵也,与之并列,宜少诎节卑礼,视有所尊;而君侯盛修容貌,以威仪加之,此非所以下五侯而自益者也。参性好礼仪,终不改其恒操。”这样的刚正之士,亦遭人诬陷,最后被逼自杀,全家死者十七人。
另外,冯奉世还有长子冯谭、三子冯逡、四子冯立。据史载,冯谭随父从军有功,未拜病死(注:《汉书·冯奉世传》。);冯逡曾任清河都尉、陇西太守等职,治行廉平,曾提出治理河堤的方略(注:《汉书·沟洫志》。);冯立曾官五原、西河、上郡等太守,“居职公廉,治绩与其兄野王相似,而多知,有恩贷,好为条教。吏民嘉美野王、立相代为太守,歌之曰: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犹二君(注:《汉书·冯奉世传》。)。”以上三人,或则英年早逝,或则不得升迁,郁郁而终。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冯氏一门,皆有才学:冯奉世“学《春秋》,涉大义”;野王“受业博士,通《诗》”;冯逡通《易》;冯立通《春秋》;冯参“学通《尚书》”(注:《汉书·冯奉世传》。);可谓一门学者,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而在这一点上,左思兄妹的博学多才,又何其与冯氏一门相似(注:《晋书·后妃传上·左贵嫔》:帝重芬词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班固写《汉书》时,对冯氏一门的遭遇是极为同情的;在称赞冯氏父子时,班氏论道:“以为器能当其位,非用女宠故也(注:《汉书·冯奉世传》。)!”
由于其妹左芬亦为晋武帝之妃,故左思对于冯氏一门的遭遇,一定也会深有感触。共同的地位,共同的遭遇,共同的命运,自然会使他的立场趋近于冯氏一门。
冯氏一门始终不得重用,只因为冯昭仪是一般的皇妃,若是皇后,冯野王兄弟一定也和窦婴、田蚡、卫青、霍去病、霍光、许广汉、史高、王凤、王莽等外戚一样位极人臣了。左思之妹如果贵为皇后,则自己的《三都赋》岂能“时人未之重”!何至“以人废言”!
西汉末年冯氏一门的地位、遭遇、命运,较之冯唐,当更切合于左氏作为外戚的心境,更能痛快淋漓地表达自己郁邑愤忿之情。故我们读《咏史》诗而理解“冯公”时,既要从旧注而联系冯唐之事,更应该联系冯昭仪一家的不幸来理解左思此时徒有外戚虚名的处境。以上粗浅看法,未知可否,权充引玉之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