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要:分析了C油田A二类油层聚驱注聚后期含水回升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聚合物突破后,层间矛盾加剧,薄差层动用程度差,加之聚合物的清污混注,使区块含水上升过快,目前综合含水达到94.8%,并制订实施综合调整措施,含水回升速度得到控制,区块开发效果明显改善。
关键词:二类油层;注聚后期;含水上升
该二类油层区块于2012年5月投产,开采层位为BⅡ10~BⅢ10,采用125m五点法面积井网,共有注采井265口,其中注入井133口,采出井132口,平均射开砂岩厚度18m,有效厚度10.3m,有效渗透率0.540μm2。油层属分流平原相和三角洲内前缘相沉积,划分4种沉积亚相,20个沉积单元,各单元河道砂、表内储层、表外储层交错分布,平面、层间非均质性强,层间、井间渗透率差异较大。A区块于2013年10月注聚,2010年4月区块开始见效,2015年7月进入含水回升期,聚驱阶段采出程度15.96%,提高采收率11.47%。
一、含水回升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类油层动用差异大,薄差层启动困难。含水回升期与注聚前吸水剖面统计结果看,砂岩厚度小于1m的层段动用程度逐渐降低,吸水层数比例由46%下降到29%,吸水砂岩比例由50.3%下降到30.6%,相对吸水量由16.3%下降到8.2%。见表1。
表1 油层动用状况统计表
图1 注采比曲线图1注采比曲线
(2)区块流压水平偏低。含水回升期区块累计注采比为0.95;全区流压仅为2.7MPa,而流压低于2MPa的采出井占全区的55%。见图1。
(3)清污混注注入质量难以保证。自注聚以来,全区共经历3次稀释母液水质变化。在清改污配制期间,注入粘度下降33mPa.s,平均含水月上升值高达0.3%(清配清稀期间平均含水月上升0.15%),严重影响驱油效果。见清污混注生产情况变化曲线和开发调整思路图。
二、综合治理措施及效果
2.1综合治理措施
根据聚驱“一推、两优、一控”总体调整思路,在保证注入质量、降低粘损影响前提下,采取综合调整措施,缓解层间矛盾、控制低效无效循环
(1)针对层间差异大井注采两端措施调整,缓解缩小层间矛盾,控制含水回升速度注入端:一是分层注聚。进入含水回升期后,层间矛盾突出,如果不及时治理,易造成聚合物快速突破。区块通过分层注聚降低高渗层强度,提高差层动用程度。先后对23口井实施分层,措施后注入压力上升0.7MPa,连通采油井含水下降了0.2个百分点。以Z252-E92井为例,16年1月检配时发现高渗层偏Ⅲ为突进层,小层吸水量占全井水量的75%,对此层段下环形降压槽加以控制。周围四口采出井测试前后对比看,日产油上升2.6吨,含水下降0.6%。二是对注入压力高、注入困难的经措施增注,提高注入能力。共压裂、解堵19井次,措施后压力下降1.7MPa,日实注上升448m3。采出端:一是压裂薄差层,促进油井见效,提高产液能力。某井位于河道边部剩余油富集区域,连通注入井注入状况较好。2017年4月对部分层段压裂,压裂后为保护措施效果,连通注入井分注、上提水量,油井上调参,日增液72t,日增油15t,含水下降2.1%,有效期长达13个月。此类井共计实施25井次,平均单井日增油4.5 t。二是压堵结合,提高措施综合效果。某井与连通4口注入井的对应射孔率均在83%以上,连通状况好。于2017年6月压堵。采用复合方式分四段进行压裂,压开砂岩厚度10.6m,有效厚度4.9m;封堵砂岩厚度1.3m。压堵后调参,取得了日增油4t的措施效果。
(2)针对流压水平偏低井,构建合理压力系统,提高参数匹配程度。依据“高含水高流压、低含水低流压”的调整原则,采出井调参、换泵77井次,改变聚合物流向,减少低效无效循环,促进受效。同时优化注入参数,实施跟踪调整65井次,体改油层匹配性。
(3)针对混注期间粘度下降情况,保证清水连续注入,混注期间提速提浓。2017年8月分注入体现再次改变,全区立即上提聚合物分子量、来液浓度,注入井分层、提浓提速59井次,日实注增加150m3,注入浓度上升546mg/L,减少粘度损失,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清配污稀期间的月含水上升由0.34%下降到0.17%)。
2.2治理效果
通过综合治理,注入井粘损由17.9%下降到16.9%;流压水平逐渐提高,由见效高峰期时的2.36MPa提高到2.85MPa,对标接近A类。
三、结论及认识
(1)注聚后期含水回升阶段,对于层间矛盾突出的井组采取限制突进层与压、堵结合方式,改善薄差层动用状况,有效减缓含水回升速度。
(2)聚合物污水配置时,应采取提高分子量或提速提浓方式降低粘度损失,保证聚驱开发效果。对于含水较高井组,适时停聚,减少低效无效循环,提高经济效益。
论文作者:国藤月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油层论文; 区块论文; 措施论文; 聚合物论文; 砂岩论文; 效果论文; 厚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