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英语有效课堂改进策略论文_罗洪巧

浅谈农村中学英语有效课堂改进策略论文_罗洪巧

(攀枝花市盐边县渔门中学校 盐边 617109)

目前,农村中学由于教学设备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缺乏语言环境、学生基础差、教师教育理念陈旧等原因,致使英语课堂教学费时、低效,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全面发展未达理想状态。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样既可保证教学质量,又可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农村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规律,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发展。但在农村英语教学方面,却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综合分析其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教育理念陈旧。不相信学生的潜力,不愿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索,觉得所谓的学生自主探索就是浪费课堂时间,习惯了“满堂灌”式教学,生怕自己少讲一句就会漏掉什么,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长此以往,学生便失去了思考探索的激情与动力,一味机械地接受无法内化的知识,导致最终完全偏离学习轨道。

2、对教材知识未进行充分的整合。未考虑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即课前未进行充分的备课。不少教师课堂上将书本中一课时的所有活动板块都设计到一节课中,没有重难点之分,没有学习主次之分,导致一节课内容过多,时间较紧。为了完成自身的教学设计,“拖”着学生从上课到下课,没留给学生自主思考探索以及展示的机会,教师觉得费了很大劲,可是教学效果极差。

3、未给学生营造语言学习环境。课堂上极少使用英语口语发出指令等,因为怕学生听不懂,便时常以汉语去“指挥”学生完成任务,实质上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到一节课中所涉及到的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演练,时间久了,学生便不再集中注意力去听课了。

4、完全“应试”,不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素质。为了应对考试,大量练题,学生做了题,却丢了解题的方法。尽管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参加考试,但是如今的英语考试对学生的听、说、读、写方面的综合要求都非常高,所以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二、农村中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具体改进策略

1、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首先,因材施教,分层次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有个性的。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对于后进生,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思维中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允许、提倡并鼓励他们质疑解难,给他们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这样学生便乐于参与课堂,才有可能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

其次,课堂节奏愉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多开展模拟活动和操练性质的游戏,可以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教“What’s this in English?”这一句型时,老师可先在黑板上简笔画一个抽象的图案,用目标语句对学生进行提问,一个学生会回答:“It’s an apple.”另一学生可能会回答“It’s a pear.”还有学生可能会说“I don’t think so. It’s a watermelon.”最后就干脆让他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东西,让其他学生用“What’s this in English?”发问,台下的同学会热烈地竞猜。这样的一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既收获了目标语句,又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增加了语言的实践机会,更重要的是学起来没压力。这样的课堂会大大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再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应在课堂上渗透情感教育。例如,在小组练习对话时,让其他的学生来当评委,说出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让学生也当当老师。在整个评价的过程中,不仅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例如在练习过程中适时用“You’re so clever!”或“You’re so charming!”等语言来肯定学生,回答错了以幽默的语句鼓励,这样学生便可得到精神上的鼓励,会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应以学生为主。

是否能上好一堂课,教学目标的设计至关重要。教学目标必须包含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要分三步走:研读课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至关重要的是分析学生情况,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做出明确的目标指导,这样的话每堂课学生都感觉有事做,有任务要完成。同时又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即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在互相交流中共同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目标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保证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推进。

3、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学会做课堂的“主人”

教师应把握英语生活化的特点,把握教材的弹性度,多给学生提供活动的空间,创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氛围,使他们真正成为有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人。因此,教学环境的设置,课堂组织方式的确立,都需要利于学生互相交流、互相鼓励,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形成动手、动口、动脑的心理定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中获得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

4、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正确处理好课堂师生关系

教师应是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而学生则是学习者、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在课改进程中,注重与学生沟通,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了解其认知规律和兴趣点,与学生交朋友、谈心,进行书信交流沟通,使课堂气氛和谐民主,给学生创造创新的环境,使其具备创新的品质,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方案措施,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乐学、爱学为舟,促使学生达到学会的彼岸。

5、努力创设语言环境,给学生交流机会,让其学以致用

教学中要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对于教学情境的选择,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选择的教学情境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或能成为新知识生成的感性材料,或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或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其次,教学情境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倍感亲切;其三,教学情境是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这样的主题学生愿意参与讨论,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有见解可发表。英语课堂只要学生能开口也乐于开口就有了成功的可能。

总之,提高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农村英语教师共同的奋斗目标,教师要始终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认真备课,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抓住课堂,提高驾驭能力,使每节课堂更高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论文作者:罗洪巧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2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浅谈农村中学英语有效课堂改进策略论文_罗洪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