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终极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儒家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源于正确的终极关怀,终极关怀是人们的精神支柱。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终极关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历史上,儒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终极关怀理论,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新时期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正确认识和借鉴儒家终极关怀的理论,对于科学有效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感染性和说服力,解决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终极关怀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儒家终极关怀的理论诠释
终极关怀,一般地说,是指个人或群体关于终极的信念信仰的思考和追求,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系列有关生死的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各个社会、各个阶级都要讲终极关怀,但其内容不一样。儒家正是在其终极信仰——“大同”社会理想的指引下,形成了一整套关于终极关怀的理论。儒家终极关怀的指向和归宿是使生命获得永恒意义的“大同”社会。《礼记·礼运》中详细描述了这种“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能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下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社会,是财产公有、没有剥削压迫的理想社会。孔子以尧舜周公时代为理想社会的样板,“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也。”“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儒家的这种社会理想,描绘了美好未来社会的蓝图,与中国人民的心理实际相吻合,能唤起广大群众对这种社会的向往和热情,并在为其实现而奋斗的过程中,谱写了一曲曲壮丽动人的凯歌。
为了实现社会理想,儒家十分重视人们的生命。“未知生,焉知死也。”在生与死之间,儒家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提倡“知生”。儒家也反对无谓的死亡。管仲和召忽同为公子纠家臣,齐桓公与哥哥公子纠争位,杀公子纠,召忽自杀殉主,管仲非但没有自杀,反而归顺齐桓公,辅佐其成就大业。学生问孔子态度,孔子回答,“岂若匹夫匹妇之应谅也,自经于沟读而莫之知也。”“恒公九合诸候,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孔子认为管仲不应自杀,其辅助齐桓公九合诸候,没有使用武力,是“仁”,是实现自己理想的正确之举。儒家还认为死要死得其所,“朝闻道,夕死可矣。”“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矣。”儒家珍视生命,但并不是贪生怕死。他们强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而成仁。”“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士可杀而不可辱。”“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是可贵的,人固然要懂得珍惜,但如果为仁为义而死,为国家利益而死,则死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
儒家在创造理想社会的奋斗历程中,充满了对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儒家要求人们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但倍受儒家推崇的最高人生价值目标则是“死而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立德谓为人,立功指为政,立言即为学。在儒家看来,如果一个人的德、功或言有益于人们和国家社会,那么其人虽死,也会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即所谓“死而不亡者寿。”儒家“三不朽”的价值追求感召着、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终生,因而我们看到,在中国历史上,既有司马迁的“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也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这些,无不折射出儒家人生价值追求的光辉!
二、终极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一个民族应当而且必须有自己的终极的信念信仰。一个人有了信念信仰,人生追求就不会失去方向;一个民族有了信念信仰,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长期的奋斗和探索中,经过反复比较和不断总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共产主义理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终极信仰,这也因此成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
(一)重视终极关怀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应该说,党的三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终极关怀。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曾非常鲜明地阐述了共产党人的生死态度和人生追求,他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在谈到向白求恩同志学习时,他指出:“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要“提倡和表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服从组织’,‘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他指出,“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人民中间,在青年中间,也要讲信念”。针对新形势新情况和干部队伍的变化,江泽民同志语重心长地说,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他强调,“我们的干部和党员,一定要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弄清楚。如果只是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那个意义是很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活为国家为人民,死亦为国家为人民,这才是真正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人生。
历史反复证明: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之所以能够在残酷的斗争中,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取得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一贯重视终极关怀,有一大批具有坚定信念的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有了正确的终极关怀,有了科学坚定的信念,精神才有支柱,奋斗才有目标,才会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如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七·一”讲话中所特别强调的那样,“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道德品质修养,牢记‘两个务必’,真正做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二)终极关怀决定人生的道路和方向
终极关怀与人生道路紧密相连,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终极关怀会引导人们走上不同的道路。在当前社会里,私有制社会遗留下来的、剥削阶级的终极关怀往往会把人们引向对金钱、权力、名誉、地位的追求,使人自私自利,贪图享乐,为了卑微、狭隘的个人利益去损害社会和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成克杰、陈希同、胡长清、李嘉廷等虽身居高位,却非心系人民,由于没有坚持正确的终极关怀,丧失了科学的信念信仰,结果陷入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泥淖,堕落成党和人民的罪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公而忘私和勇于献身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使广大人民群众焕发出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积极工作的极大热情,振奋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开拓创新的高昂斗志。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周国知、马祖光、牛玉儒,等等,他们胸怀祖国,热爱人民,抱着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无限信仰和坚定忠诚,不懈追求,无私奉献,甚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光辉业绩。
(三)青年需要终极关怀的正确引导
加强对青年的终极关怀引导,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社会理想,这是由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决定的。其一,青年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需要青年为之奋斗,也为青年提供了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重视青年的终极关怀,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是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胜利实现的可靠保证。其二,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正如列宁所说,“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党在现阶段的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最终目标是要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这就需要无数的人们尤其是一代又一代青年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青年一代的终极关怀如何,他们是否具有坚定正确的信念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前途。其三,青年面对的社会形势和自身现状要求加强其终极关怀的正确引导。今天,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冲突的日趋激烈,许多人感到无所适从,精神安顿成了问题,生死的无意义影响甚至笼罩着新生的一代,他们面对的是价值多样化的生活。在人文淡泊、道德危机和“文化工业”、金钱至上的世界性氛围中,特别是由于西方“和平演变”的影响,人们包括一些青年人的心灵缺乏滋润,生命无所寄托,而对名声和荣誉的漠然,对理想和信念的轻视,以及一部分人消极、颓丧的人生态度,更令人堪忧。由此可见,加强对青年终极关怀的正确引导,其任务是何等的紧迫,其意义是何等的深远。
三、儒家终极关怀的借鉴价值
如前所述,终极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样子,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一种“存在关怀”的主张,认为“与‘终极关怀’不同的是:‘存在关怀’诉诸‘理解性’,不再将人的价值依托,放在难以言说的‘情感’和‘信仰’领域,靠一种类似宗教性的热情支撑我们追求。”我们对这种所谓的“存在关怀”难以苟同,问题在于,人是不是需要有信念信仰?回答应当是肯定的,人是需要有信念信仰的!人是能动的社会存在,有着极为丰富、深刻的精神活动。信念信仰是人的精神活动的重要内容。非科学的、错误的信念信仰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错误认识或迷信为基础的,而科学的、正确的信念信仰则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我们所说的信念信仰是指科学的、正确的信念信仰,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信仰,它对人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给人以信心、勇气和毅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为了更有效地解决现代人的终极关怀问题,本文分析了儒家的终极关怀理论,目的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要为加强和改进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某些借鉴。
我们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终极关怀的教育和引导,儒家终极关怀的某些方法和内容经过批判分析仍能为我们所用。
在教育方法上,儒家重言教,更重身教。儒家重视理论的灌输与学习,强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但儒家更重视身体力行,主张用行为来体现自己终极的信念信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而使之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孔子周游列国13年,为建立“大同”理想社会到处奔走呼号,虽四处碰壁,吃尽了苦头,仍“知其不可而为之”;此外明末东林为代表的殉道精神;戊戌六君子的英雄壮举,等等,也都向世人昭示了社会理想的存在及其超越生命的意义。有鉴于此,在当前进行终极关怀的教育和引导中,一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勤于思考,与时俱进,努力把握时代脉搏,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共产主义理想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教育。二是要大力宣传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努力奋斗的先进人物。先进人物的事迹本身就能昭示终极关怀的价值,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在宣传先进人物时,首先要讲究真实性,不能故意拔高、脱离实际,要使人民群众感到先进人物的精神感人、形象饱满,他们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其次要讲究经常性,不断发掘出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推动学习先进人物的活动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不能在开展某项活动时,才想起宣传,活动一过,烟消云散。此外要讲究群众性,扩展先进人物的选择面,使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公民都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高尚的精神、汲取前进的动力,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三是作为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历史使命的党员干部来说,更应该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品质修养,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行为向世人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在教育内容上,儒家终极关怀学说内容系统,可接受性强。儒家用非常平实、亲切、易懂、易记的语言,论述其生死态度、人生追求和终极信仰。在生死态度方面,儒家主张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积极进取,具有勇于献身的精神。“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如水,生命是短暂的,因而要特别珍惜生命的可贵,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要轻言放弃生命,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事业、爱情、理想等各方面的挫折和困难,这时我们应该借鉴儒家对待挫折和痛苦的态度,积极入世,辩证分析,正确对待。正确对待生和正确对待死是生死态度的两个方面。人们当然不愿也不会无谓地去死。但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得轻如“鸿毛”。如果是为国家利益而死,为人民利益而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而死,为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而死,那么我们应有义无反顾,勇于献身的精神。这种“死”是对“生”的正确诠释,是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在更高意义上的升华。在人生价值方面,儒家倡导努力奋斗,建功立业,追求不朽,具有立志报国的精神。儒家在人生价值上追求“三不朽”,其建功立业的人生追求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在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代人最大的功业。这就要求人们要立志报国,建功立业,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自觉服务祖国,无私奉献社会,在服务中做出应有贡献,在奉献中实现自身价值,将有限的生命化为无限和永生。这样,人们有了事业和追求,精神有了力量,就能振奋斗志,推动社会前进,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飞跃。在信念信仰方面,儒家强调放眼长远,坚定信念,不懈追求,要有远大理想。“大同”社会对人们的吃、穿、住、行、安全等,都进行了具体的描绘和写实,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心理和愿望。所以,可以进行比较研究,从“大同”理想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更加贴近中国人民的心理实际和行为习惯,使民族性和时代性水乳交融,从而增强教育和引导的感召力和向心力。
当然,儒家终极关怀毕竟不能代替现代人的终极关怀,它有其自身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这是我们必须注意和避免的。譬如儒家的功业思想,带有极强的个人色彩。所以,教育和引导现代人建功立业时,应注意三点要求:一要摆正思想位置。我们建功立业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绝不是图个人的脸面,家庭的荣耀,心中要有个“大”字。二要找准功业位置。我们讲的功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功业,而不是资本主义、个人主义的功业,对于那种“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的错误思想要严肃批判,心中要有个“正”字。三要把握时代位置。应把建功立业与时代要求紧密联系起来,建时代之功,立时代之业,在今天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心中要有个“新”字。树立了正确的功业思想,我们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才会得到国家的认可,人们的认同,我们的事业也才会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再如儒家的“大同”理想,是一种原始共产主义设想,是与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不能相提并论的。实现共产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不懈努力。所以,要教育和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年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总之,儒家终级关怀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内容对今天的终极关怀教育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如果我们能够客观地评析它,批判地借鉴它,结合新的实际开展创造性工作,将会有助于、有利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使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结合起来”的要求落到实处,而且也能促使现代人的终极关怀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