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桥本政府的政治大国新举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大国论文,新举措论文,政治论文,政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1月,少壮派政治家、 自民党总裁桥本龙太郎就任日本首相后,为进一步追求“政治大国”目标,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一、既加强日美同盟关系,又突出日本的“自立性”
冷战后虽然日美经贸摩擦加剧,但作为冷战产物的日美同盟关系不但没有松弛,反而进一步加强。1996年4月, 发表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签订了日本自卫队和美军《相互提供后方支援、物资和劳务的协定》。1997年6月,日美公布了修改18 年前制定的《日美防卫合作指导方针》的“中间报告”。9月, 日本政府公布了修改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最终报告概要。日本加强同美国的同盟关系,主要有以下政治考虑:第一,借与美军“共同行动”之旗,收“政治效果”之利——扩展日本在亚太安全事务和政治事务中的影响。第二,借机将中国推到美国的对手位置上,既可转移或减轻美国国内恐日、防日情绪,又可从被保护的“小兄弟”角色上升为与美国共同“遏制中国”和“维护亚太和平与稳定”的伙伴,提高其在日美同盟中的地位,借助美国向政治大国过渡。
在加强日美同盟关系的同时,素有“敢怒敢言”之称的桥本强调“以自我的主动精神采取行动”,把“自立”作为日本外交的基本方针。在涉及日本根本利益时,敢于对美国说“不”。如1997年春,在联合国人权会上,日本不再追随美国参加谴责中国人权状况的行动。
二、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桥本政府向包括最偏僻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展开了“争取成为常任理事国外交”。最引人注目的表现是,日本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不遗余力地竞选并成功地当选1997—1998年度非常任理事国。为竞选成功,日本做了周密部署:第一,将非洲作为拉票的重点,因为联合国有53个非洲成员国。1996年4月在南非举行的联合国贸发会议上, 日本外相池田向非洲许诺:1998年在东京召开非洲发展会议。7月, 日驻联合国大使赶往非洲参加非统组织首脑会议。8 月在东京举行援助非洲研讨会,有45个非洲国家驻联合国代表与会。第二,对其他地区选票也很重视。1996年5月,巴西总统卡多佐访日,桥本首相承诺提供1670 亿日元贷款和15亿美元的贸易担保,以换取巴西支持日本成为非常任理事国。对仅有10个会员国的南太平洋各国,日本也下了不少的功夫。1996 年9月,南太平洋各国会议决定“全体一致支持日本”。竞选活动后期,桥本首相亲赴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说,强调开展预防发生地区纠纷的外交活动,提倡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日本之所以如此看重这次选举,是因为它是“表明日本是否适合进入常任理事国的行列的选举”,亦即日本将其视为争取成为常任理事国的预演。在桥本政府看来,只要进入安理会,就能影响或主导安理会改革,早日把梦想变成现实。
三、制定极具进攻性的亚洲外交政策
日本一直视亚洲为自己的“后院”,不惜花费重金在亚洲推行“日元外交”。其中,东南亚是“重中之重”。日本政府开发援助有大约一半投入东南亚地区。1997年新年伊始,桥本首相在日本驻秘鲁大使馆人质事件尚陷僵局的特殊情况下仍然按计划出访东南亚五国,足见此次访问之重要。桥本在访问期间一反过去日相访问东南亚时重申“福田主义”三原则(不做军事大国,与东盟建立“心心相印”的信任关系,为东南亚的和平与繁荣作贡献)的惯例,根本未提“不做军事大国”,对历史问题也未表示任何反省,而是大谈建立更广泛的伙伴关系。1997 年8月,日本为解决泰国金融危机宣布出资40亿美元,其目的也是为了扩大在东南亚的影响,为建立经济上的“大东亚共荣圈”铺路。
对中国采取更为明显的两面政策。一方面表示友好,另一方面又在双边关系中制造麻烦:加大对华经援的政治色彩。发展日台关系。对中国在台湾海峡举行军事演习说三道四,并就此正式向中国提出抗议。重建日美军事同盟,把矛头直指中国。纵容日本右翼团体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衅中国,否定领土争议搁置协议,桥本甚至指示海上保安厅和警察厅对接近钓鱼岛的中国公民要“以实力排除”,对“不测事态”作好准备。
对朝鲜半岛事务也采取积极参与的姿态。向朝鲜的轻水反应堆建设提供10亿美元巨资。对韩国的独岛(日本称竹岛)提出主权要求,并单方面宣布以直线基线划定领海,并威胁要废除日韩渔业协定。
可见,桥本政府的亚洲外交已基本上“脱出战后”,显示出日本欲主导亚太事务、充当亚太地区政治大国的图谋。
四、推行务实的“欧亚大陆外交”
1997年7月,桥本提出了把俄罗斯、中国、 原苏联中亚各国和高加索地区国家纳入视野的“欧亚大陆外交”。其中,俄罗斯是其核心。早在6月丹佛八国首脑会议期间, 桥本就向叶利钦提出了“建立新型的日俄关系”的想法。回国后,桥本亲自主持制定对俄新方针——“信任”、“互利”、“长远观点”三原则,避谈领土问题,优先发展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并以此推动政治关系。
关于同中亚和高加索国家发展关系问题,桥本也提出了三点:高层政治对话,推进经济和资源开发合作,在核不扩散、民主化和政治稳定方面提供合作。
“欧亚大陆外交”预示着日本“全方位外交”新时代的开始,其目的是扩大日本在独联体的影响,尤其是要借助俄罗斯来提高日本的国际政治地位。
五、加快走向军事大国的步伐
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不具备强大的军事力量就成为政治大国的先例。因此,迈向军事大国就成为日本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内容。
作为日本军事力量主体的自卫队,编制定额27万人,拟减员至24万人。但自卫队的武器装备是世界一流的。海上自卫队号称亚洲最强,舰只总吨位居世界前列,并拥有本世纪最高级战舰——7200吨级的宙斯盾舰。自卫队共有1570架飞机,其中FSX飞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 日本的军事技术在许多方面超过美国,正成为军事技术大国。日本防卫费已逾50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
根据日美安保体制的调整和近两年发表的防卫白皮书来看,自卫队的防卫战略、范围和对象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有的“立足本土、专守防卫”方针已被“远洋防卫”、“近海歼敌”取代。防卫范围从“远东”扩大到“日本周围地区”,将其防卫视野扩展到整个亚太地区。防卫对象由过去的以前苏联为主变为现在的以朝鲜和中国为主。可见,修改后的日美安保体制、日本防卫战略具有明显的进攻性质,这就能使日本名正言顺地突破和平宪法和日美安保条约的限制,为今后扩充军力,谋取世界军事大国和政治大国地位铺平道路。
标签: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论文; 日本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