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进程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工业基地论文,启示论文,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的老工业基地,是指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及成立初期形成的、对区域经济或全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的工业集群区域或城市。这批老工业基地主要包括:上海、天津、沈阳、武汉、重庆、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吉林、大连、鞍山、抚顺、本溪、包头、太原、大同、洛阳、西安、兰州、成都等城市。
同全国其它地区相比,老工业基地的工业比重大,集中度高,生产规模大,经济实力强,商贸发达,交通便捷,科学技术力量雄厚,国有大中型企业密集,是我国经济的脊梁,社会的支柱。因此,国家十分重视老工业基地的地位和作用。
三次改造
为了充分发挥老工业基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对老工业基地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改造。
第一次大规模改造和建设。旧中国,大部分工作基地凋敝,大量工厂停工倒闭,整个经济濒于崩溃边缘。建国以后,国家在“一五”时期,将原工业基地作为改造和建设的重点。首先,投入巨额资金,加快生产结构调整,加强重工业建设,着力扩建、改建和新建了大批新兴工业项目。其次,进行工业改组和技术改造,提高工艺装备和产品的技术水平。如国家用于沈阳的工业建设投资达11.1亿元,其中重大项目26项。国家对重庆投资6亿多元,用于扩建和新建大批重点工程项目。上海则是结合工业布局的调整,对彭浦、桃浦等7个工业区进行了改造建设。
另外,国家还集中力量在全国新建了一批新的工业项目和基地,如新建了武钢、包钢、太钢、吉化、兰化及东北、华北的大型煤矿负荷地区的火电站。在机械电子方面,也在西北、西南等区建设一批重点企业,从而形成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如兰州、西安、洛阳、成都等,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二次大规模改造和改组。“二五”期间的头三年,各工业基地继续进行大规模基本建设,在“大跃进”的推动下,大上项目,全面发展。但由于这一时期经济工作中“左”的错误影响,造成规模过大,战线过长,结构严重失调,从而引发了老工业基地的第二次衰退。1961—1965年,各工业基地被迫进行经济调整,采取行政措施,关停并转了大批企业。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后,各工业基地又根据长远规划,改建、扩建和新建了一批不同类别的重点骨干工业企业,因而到70年代,大多数老工业基地都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基地。如上海就彻底革除了旧中国遗留下的历史烙印,成为具有冶金、机电、仪表、化工、轻工、纺织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新型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并根据集中化和集约化原则,建立了闵行、彭浦、漕河泾、吴淞、吴泾、等具有一定规模经济的新兴工业区。武汉经过这一时期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冶金、机械、纺织为主,轻工、化工、电子、建材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沈阳在这一时期内,也最终建成为以机电为主、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第三次大规模改造与振兴。进入70、80年代以来,老工业基地普遍出现了产业结构老化,技术老化(包括设备老化、工艺老化和产品老化),产业组织老化的问题。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许多老工业基地的经济普遍处于相对衰退状态,与新兴工业地区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主要表现在工业增长速度不断下滑,工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经济地位后移,中心作用减弱。为了摆脱老工业基地的这种困境,国家和企业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再次致力于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
在“六五”期间,国家用于现有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的投资为1495亿元。比“五五”期间增加77%,并把更新改造投资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由过去的20%左右提高到28.05%。对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的重点是,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改进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增加社会急需而又短缺的某些产品的生产能力。五年中,对鞍钢、包钢、长春一汽,哈尔滨、上海动力设备制造基地的所属工厂,大同、开滦、抚顺等大型煤矿,天津、湖北、辽宁、四川、山东的大型碱厂等相当一批重点企业,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技术改造,逐步改变这些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骨干企业的技术面貌。“六五”期间还特别提出,机械工业的技术改造必须先行一步。因此,对一批生产量大、使用面广的机电产品,特别是耗能多的汽车、拖拉机、内燃机、工业锅炉、水泵、风机等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改造,促使它们更新换代。研制了一批精密高效机床、仪器仪表等关键设备,并使一大批工具、元器件、基础件升级换代。“六五”执行的结果,使国民经济的生产技术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现有企业的更新改造项目建成投资了20多万个,一些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机械电子行业达到国际上比较先进水平的产品品种,比过去五年有了成倍增加,这些不仅促进了“六五”期间的经济稳定增长,而且为“七五”期间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在“七五”期间,更新改造投资3977亿元,比“六五”期间增加166%,更改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上升到31.83%。五年安排重大技术改造工程近600,改建扩建一批重点骨干工程,改造一批重点企业,使能源、原材料的生产能力和运输、通信能力有较显著的增长,现有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也有相应的提高。推广了一批效益好的科技成果,在若干具有关键意义的新技术攻关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主要工业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达到发达国家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的水平。
进入90年代,国家制定了“八五”计划及今后十年发展规划。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八五”时期和今后十年,要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改造现有企业,围绕生产技术和装备现代化问题,组织好科研和生产攻关。机械工业要努力提高水平,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技术装备的需要。“八五”时期,更新改造资金已达1万亿元左右,比“七五”期间增加1.5倍以上。在此期间国家选择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一批重要产品,作为技术改造的主体和突破口,努力使这些企业和产品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各地区、各部门也着重抓好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技术改造,带动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技术改造的重点,仍然放在节约能源,减少原材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名、优、新产品和出口产品的生产能力以及防治污染上。在改造资金的地区投向上,选择上海、天津、沈阳、武汉、重庆、哈尔滨六大城市作为重点,实行投资倾斜政策。
综上所述,经过十多年来的改造和改组,各个老工业基地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经济和工业获得较快的发展,一般均达到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工业所有制结构发生明显发生;(3)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调整,形成了支柱产业优势;(4)固定资产的新度系数显著提高,技术素质不断增强;(5)外向型经济有较大发展;(6)建立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上海自从贯彻中央关于浦东开发和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后,浦东新区及包括浦西在内的整个上海城市的社会经济,迅速形成了巨大集聚效应和发展势头,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和蓬勃生机。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确实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因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须有一个过程,因而在过去的实际工作中也有不少问题。由于长期以来老工业基地改造积累性欠帐太多,国有企业包袱沉重,因此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仍然是一个现实、紧迫的任务。
四点启示
中国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因此有必要对过去的改造实践加以总结,以利再战。我们感到有如下几点启示是应当提出的:
(一)改造老工业基地必须实行“三改一加强”的原则。通过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组步伐及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是改造老工业基地的一条根本原则。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包袱和历史积弊归根结底是传统体制造成的。因此,改造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根本出路是深化改革,坚持先改制后改造,边改制边改造,以改制促改造,对国有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和公司化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改造必须与改组相结合。过去盲目建设,重复生产,分散布局,造成社会生产组织程度很低,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不高。应该通过在市场竞争中的联合、兼并、破产等形式,实行资产重组,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形成规模经济,培育和组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相当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关联度差,发展层次也比较低,产品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对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要实行战略性调整,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和生产名牌产品的骨干企业。由于国家和企业资金短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企业都进行技术改造,只能在企业改组的基础上,选择技术改造的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操作程序上,首先要产业定向,确定优先发展哪些产业,限制哪些产业。其次进行产业淘汰,即下决心淘汰一批没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和企业。第三,实行企业改组,以主导为中心,按照规模经济的原则,打破行政分割的束缚,对存量资产进行重组。第四,在重组的基础上,进行生产改造和技术改造,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改造必须与加强企业管理相结合。管理是企业的永恒主题。制度松驰,纪律松散,生产无控制,人员无考勤,消耗无定额,成本无核算,改革、改造、改组的效应都将落空。因此,必须加强科学管理,实现生产经营转变为资产经营,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
(二)改造老工业基地,必须明确改造的投资主体。“由谁来实行改造”,这是制约老工业基地改造最重要、最根本的体制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地方政府和企业既无改造的资金能力,也无改造的决策权力。无疑,改造的主体就是中央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则应有两个并行的主体。首要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自身的技术装备、生产工艺、生产产品和企业组织等方面的现代化改造。因为,一方面,企业的独立自主、自负盈亏使其有了改造的权力和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发展的需要和投资利益的驱动,形成了企业改造的压力和动力。所以,进行技术改造必将成为企业一种自觉、符合技术进步规律和市场经济要求的行为。改造的另一主体是地方政府。必须由地方政府出面组织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产业结构和布局等方面的现代化改造和建设。至于中央政府,除一些重大特殊项目外,直接干预和直接投资行为将大为减少。
问题的难点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必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投资主体的转换。这种转换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中央政府投资为主;第二阶段,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并重;第三阶段,以企业投资为主。这里的关键在于,设法培育企业进行自我积累、自我改造的机制和能力,彻底转换政府的经济职能。
(三)改造老工业基地必须全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资金短缺是障碍老工业基地改造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大量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更新和完善,大批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及工业结构优化和企业改革,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解决资金问题,一是企业自筹。随着技术改造的投资主体逐渐由国家转向企业,企业自筹将是解决资金问题的主要途径。企业应切实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用于改造和开发的留利比例。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条件下,适当提高折旧率,并保证折旧基金的专款专用。采取“腾笼换鸟”、易地改造的方式,利用地级差价来筹措资金。也可以实行资产租赁,产权交易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来筹措资金。二是政府投入。现阶段政府仍然是投资主体。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对企业的技术改造有选择地投入,保证重点改造项目的顺利完成。三是信贷优惠。银行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布局政策,通过降低利率和其它优惠措施来支持重大技改项目。企业也应积极解决目前技改资金严重沉淀的问题,建立速贷速还、贷还挂钩、技改贷款良性循环的机制。四是社会集资。无论政府和企业,均可采用发行股票和债券等办法筹措改造资金。五是吸收外资。吸引外资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政策,还要有合理的利用外资的方式。“嫁接”改造、“一厂两制”等经验,应正确地有效地加以运用。
(四)改造老工业基地必须着眼于综合改造与整体振兴,发挥城市的全面功能。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相对迟缓,除工业本身的原因外,也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有关。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城市国际化、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如果把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着眼点仅仅放在工业上,片面孤立发展工业,而不重视全面构筑和充分发挥基地的综合功能,就不仅不利于城市经济的全面发展,不利于提高城市的宏观经济效益,且也影响工业改造的效果,危及工业本身的发展。因此,老工业基地改造,必须处理好工业改造与基础设施和发展第三产业的关系。
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必须统筹规划,全面安排,既有明确的目标,又有科学的标准,避免改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也必须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加强管理,以提高改造投资的效果。
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应克服理论偏见,端正指导思想,进一步认识服务劳动的社会必要性及服务产品的商品性。要根据城市技术经济水平和基地改造的要求,正确确定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改革管理体制,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把第三产业的发展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使之与整体城市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