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首先对当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电力企业落实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结合信息化技术特点,提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我国于上世纪60年代便已经着手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得到逐步完善,电力生产及调度自动化系统已较为成熟,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在此驱动下也得到大范围应用。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电力基础的日渐夯实,管理流程的日渐规范,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需条件已具备,并持续完善与更新之中。然而基于企业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基本格局下,企业管理信息化则严重阻碍了生产领域的自动化,特别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1.电力企业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所存突出问题
1.1主观上未能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电力企业在调度与生产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方面却存在相对落后状况。电力企业以往领导观念,即重安全生产、轻企业管理观念与意识仍然存在,不重视人力资源建设,未能深入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行动上无动力,甚至无行动。一些企业领导尽管已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所具有的必要性,但对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缺乏足够重视,通常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片面或错误的理解成运用计算机设计某个考核体系与程序,或构建一个薪酬系统等。另外,还有些许领导一步到位思想严重,通常倾向于选择一套全而大的软件,因难以得到实际满足,而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无突出进展,甚至是停滞不前。现实中,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需是循序渐进的,当前许多单位仍然没有建立自身的基础数据库,仍然处于各自为政状态,数据难以共享,要想达到一步到位的目的,显然是难以实现的。
1.2客观上还存在比较薄弱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原有制度不完善
当前,导致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进程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关键因素当中,叶存优一定客观原因,主要是比较薄弱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电力企业在经营模式及生产方式方面正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信息化建设缺乏较为稳定的基础。许多单位的软件通常始用终弃,诸多绩效考核方面的软件,通常往往完成软件开发,管理模式便已经发生改变,至此,考核体系也需随之而改变,而其其基础数据与项目功能模块,却较难随之而及时更改;或因领导个人主观绝对信息化过于透明,与实际不符,而将其淘汰或闲置。通常花费很多时间与财力所推行的软件,最终能够运行起来的往往是一些最为基础的部分。此外,电力工期各下属单位,通常分布范围过于零散,各地区贫富不均,因所处环境的差异,各地区在文化及经济方面也会存有不小的差异,因此,所衍生的管理也会带有部分地方特色,这便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具有相对复杂的条件。同时因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化方面的人才较为缺乏,较难培养复合型人才,在用人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备,技术层与管理层缺乏紧密配合等,这些均会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进程产生较大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力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措施分析
2.1重新认识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突出作用
企业业绩的攀升与战略实现,需要依据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策略,即留才、用才、育才、选才及求财的激励机制,有包含凝聚员工归宿感、构建快捷而又通畅的沟通平台及塑造自身形象的企业文化等。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作为实现电力行业产业水平提升,促进电力工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内容,不可局限在一些过于细化、非核心的的人事管理工作上,需要坚持系统的思想及战略的眼光,集中精力对全局性、系统性的战略事务信息化管理理念进行研究,比如快速应变能力、把握客户潜在需求的能力、用活企业以外资源的能力及研究企业内部的学习能力等。另外,伴随当今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与普及,技术应用成本越发降低,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运用,现今已变得越发便捷与广泛。新技术的引入,使得企业在传统管理模式发生较大改变,组织结构方面也发生了较大变革,这些均为电力企业的发展与创新带来了多元化机遇。如在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通过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基于企业重组理论的积极引导下,改革与简化组织机构与业务流程,促使职能部门能够对信息资源充分共享,信息流动便会因此而变得更为通畅,进而可达到加快沟通过程的目的,这对于管理者决策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信息技术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信息化技术能够将学习环境当中的诸多优点,比如自我控制学习内容与进度、强化练习与反馈的互动性、学习时间的个性化选择及创造身临其境的逼真的模拟效果等,均可有效融合在企业培训之中,从而提升培训的效果,获取更高的培训效果。
2.2用系统的理念实施
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给企业所带来的最大困扰便是软件的安全管理、权限管理及功能模块的维护工作量较大,以及系统与企业的变化难以及时跟进。结合电力企业业务流程变化频繁及组织结构不稳定的普遍特点,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软件需与此现实相适应,对系统功能不断调整,并实施快速配置,将“操作的简便”与“灵活性”之间关系处理好,开发出更加灵活与较高适用性的结构软件,以此适应不断变化与更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快速配置的人力资源软件系统需要支持系统与其他系统环境间的动态集成,例如财务系统与薪酬管理系统之间的集成。在企业集成环境中,人力资源系统能够将一些基础管理职能发挥出来,其多语言配置、工作流配置、权限分配及组织架构等,能够同时与企业的业务系统、财务及自动化系统形成共享与集成。已经建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首先需快速实施,除了要让系统实现运转,还要通过系统实施,对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另外,还要对软件的可快速配置特性充分运用起来,解决系统运用中的一些障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需要做到分层次、分阶段,不仅要包含有基本的人事系统,还要包括各个模块具有相对独立的业务,比如绩效管理、薪资及培训等,这些模块在对应软件包当中,需要分步实施,企业可完成一个模块运用一个模块,待全部系统的实施准备均已就绪时,再投入实用,这样可体现出应用软件包的方便性及配置的管理软件的灵活性。
3.结语
总而言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并非仅指技术问题,还有诸多人文因素,如组织、流程及观念的重组,运用创新的管理模式取代替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乃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庞大工程,需人、财、物等资源的大量投入,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至此,企业要将自身的组织管理与流程进行有机融合与统筹规划,提升实质运营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宇峰, 武世勇. 分析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学中国人, 2014(10):42-42.
[2]张明光, 王曼. 浅析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20):77-77.
[3]张英. 浅谈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J]. 科技与企业, 2013(21):75-75.
论文作者:许竞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系统论文; 企业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软件论文; 基础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2期论文;